APP下载

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现状分析及建议

2021-08-09李晓娜

教育界·上旬 2021年7期
关键词:问题与策略教学现状道德与法治

李晓娜

【摘要】道德与法治是初中的基础性科目,在素质教育体系中占据重要的地位。党的十八大以来,立德树人的教育理念逐渐成为主流,道德与法治学科的地位进一步上升,在德育教育方面发挥着独特的作用。在新时期,道德与法治学科要进一步发挥学科作用,依托学科平台,构建特色的德育教育体系,帮助学生树立良好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本文中,笔者结合自身道德与法治教学实践,首先分析了道德与法治的教学现状,其次探讨了道德与法治学科对初中生的意义,最后提出了相应的教学建议。

【关键词】道德与法治;教学现状;问题与策略

目前来看,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比较受学生欢迎,课堂教学氛围也比较活跃,但还是存在一定的问题。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质量的提升,需要学校、教师及家长的重视。只有学校、教师及家长都能深刻意识到道德与法治教育对初中生的重要性,其各方面的问题才有可能得到解决。因此,道德与法治教师需要站在新时代的角度不断进行创新和探索,为学生的学习营造良好的环境[1]。

一、道德与法治学科教学现状

道德与法治课本内容较为贴近生活,课堂气氛也相对活跃,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能够在课堂上探讨生活化的内容,交流思想,获得丰富的课堂体验。然而,当前部分教师对道德与法治学科不够重视,没有充分利用课堂时间对学生进行思维上的引导,也没有领学生深入挖掘该学科的内涵,导致教学效果大打折扣[2]。

在道德与法治教学中,教师应进行积极的引导,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一些学校和教师受传统教育思想影响,较为注重学生的考试成绩,没有充分开发该学科的德育功能,不利于德育目标的实现。

二、道德与法治学科对初中生的意义

道德与法治这一学科的精髓,在于能够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培养学生良好的思想道德基础及法治思想,确保学生的身心健康。因此,对于初中生而言,学校应通过道德与法治这一学科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树立良好的品德[3]。

如今的社会对人才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不仅要求学生具备较强的学术能力,还要求学生具备良好的思想道德水平及为人处世的能力。初中生处于青少年时期,而这一阶段是其性格、思维、生活习惯形成的关键时期。因此,在这一阶段对学生进行道德与法治教育意义重大。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不但能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课堂氛围中提升综合素质,还可以使学生在参与课堂讨论的过程中开阔视野,培养独立思考的能力。

与此同时,道德与法治教学可以提升学生应对各种突发事件、明辨是非的能力。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青少年面对的机遇和挑战也逐渐增多,但他们辨别能力不足,很容易轻信不实信息从而误入歧途。道德与法治学科的教学能从根本上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思想观念,提升学生明辨是非的能力和自我约束能力。总之,道德与法治学科教学不仅能够丰富初中生的校园生活,激励其不断进步,还能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三观”,使其受益終身。

三、初中道德与法治学科教学建议

(一)注重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

道德与法治教学不应是教师向学生进行机械灌输的过程,而是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进行积极的独立思考,并领悟相关哲理的过程,其中,最重要的便是对学生独立思考能力的培养[4]。相比于传统的教学方式,教师引导学生主动对道德与法治教学内容进行更深层次的挖掘,并使其形成自己的见解,更能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独立思考能力不仅能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受益,对其今后的人生也有着巨大的帮助。具备独立思考能力的学生,一般具有较强的学习能力、较丰富的知识储备及较高的综合素质[5]。

例如,七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第八课第二框的主题是“我与集体共成长”,在教学这一课时,教师可以先向学生提出引导性的问题:“西天取经中师徒四人是否是一个集体?他们是怎么在互帮互助的过程中走向成功的?他们分别为集体贡献了什么力量?”这些问题可以打开学生的思路,提升学生的思维活跃度,活跃课堂氛围。在学生进行一定时间的思考,对个人与集体的关系有了一定的认识后,教师便可以循序渐进地引导学生思考,如提问学生:“大家处在哪些集体中?你能够为这些集体做些什么?对于现在的班集体,你能够做出怎样的贡献让其变得越来越好?”教师将学生的思维引导至现实生活中,使其结合实际进行更加深入的思考。随后,教师可以让学生自由发言,说一说学习这一课的感受是什么,对于集体这个概念有了哪些新的认识等。这样,学生就能够积极思考,也能够对课堂主题形成自己独到的见解,从而提升学习效果。

(二)鼓励学生交换不同意见

道德与法治教材中不乏不同人有不同想法、探讨价值较大的话题。面对此类课题,教师应把握好机会,引导学生在课堂上进行积极讨论。在听取不同意见、陈述自己的意见,并将不同想法整合在一起的过程中,学生能够对教学内容有更加全面的认识。不同意见的交换及整合,是对独立思考能力的一种延伸。通过这种方式,学生在对所讨论主题的深度和广度上都会有更好的理解[6]。

例如,在教学七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第四课“揭开情绪的面纱”的第一框“青春的情绪”时,教师可以先让学生在课堂上列举大家认为进入青春期后较为明显、常见的情绪,然后提出引导性问题:“进入初中阶段后,大家都能够明显感受到哪些情绪的变化?你认为随着自己逐渐长大,生活中出现的情绪种类会出现变化吗?”待学生对情绪有一定的了解后,教师便可以继续提问:“你认为什么样的情绪是能使自己进步的?什么又是不良情绪?”学生在问题的引导下,会加深对情绪的印象。进入第二框“情绪的管理”后,教师可以让学生以故事的形式分享自己管理情绪的方法,也可以尝试让学生对这些小故事进行点评,提出支持或反对意见。学生在讨论的过程中,不仅能够学习到更加有效的情绪管理方法,还能够意识到自己在情绪管理方面存在的不足。课堂结束前,教师可以分享几则自己在课前准备的关于情绪管理的小故事,让学生讨论故事中的人物管理情绪的方式是否正确,真正做到学以致用。

(三)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

在九年级课堂上,道德与法治学科的大部分内容与党和国家有关。在这一时期,教师应抓住机会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青少年时期,正是学生需要增强民族自尊心、民族自信心和民族认同感的关键时期。在初中阶段,培养青少年内心对党和国家的热爱,是十分重要的环节。对于初中生的爱国主义教育,教师不能局限于课本,应督促学生积极地进行课外阅读,引导其对优秀影视作品进行欣赏,拓宽学生获取爱国主义教育信息的渠道,使其主动吸收知识[7]。

例如,在九年级上册第一课“踏上强国之路”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意识到这是较为基础的一课,应抓住时机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除向学生讲授课本知识,通过引导性的提问使学生积极思考外,还应提前做好功课,向学生推荐一些爱国主义作品。作品可以以书籍、音乐、影视剧的形式呈现,关键是让学生真正去欣赏并思考。教师也可以让学生以课后作业的形式欣赏相关爱国作品,然后让学生在课堂上分享自己的读后感、观后感,发表自己对爱国精神的见解等,从而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提升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总而言之,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是一个帮助学生感受世界、交流心靈、对话精神的过程,更是培养学生正确价值观的过程,其重要性不仅仅体现在对学生良好品德、健全人格的塑造上,更体现于培养学生敏捷的思维及较强的理解能力等方面,能使学生终身受益。

【参考文献】

吕扣平.初中道德与法治“体验式”教学之我见[J].文理导航(上旬),2021(06):2.

李海湘.初中道德与法治课教学中的互动教学分析[J].启迪与智慧(中),2021(05):83.

倪健.初中道德与法治应用互动教学策略分析[J].文理导航(上旬),2021(05):72-73.

候春兰.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中“让学引思”理念的融入[J].文理导航(上旬),2021(06):70.

江金荣.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中培养学生法治素养的方法探究[J].考试周刊,2021(44):127-128.

张磊.提高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有效性的对策[J].当代家庭教育,2021(15):109-110.

赵敏娟.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中提升学生思维能力的策略[J].教师博览,2021(15):95-96.

猜你喜欢

问题与策略教学现状道德与法治
苏教·中图版《道德与法治》小学低年级教材解读
信息网络条件下党员教育工作问题与策略研究
加强和改进事业单位绩效考核管理工作的思路和对策
彝汉双语教学的现状和策略
对小学语文游戏化教学的现状分析及对策探讨
初中语文教学现状与改进对策
中小学推出《道德与法治》课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