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陈嘉庚产教融合思想的基本特征与现代启示

2021-08-09张建军崔发周

教育与职业(上) 2021年7期
关键词:陈嘉庚师资队伍建设现代学徒制

张建军 崔发周

[摘要]陈嘉庚是我国近代史上的一个传奇人物,他集企业家与教育家于一身,在产业界和教育界都取得了巨大成功。正是这种独特的经历,使得陈嘉庚在实践过程中形成了产教融合的思想。注意从产业发展的需要出发支持教育发展,注重以教育培训提升员工的技术技能水平,倡导知行一致、学以致用的教学模式,高度重视师资队伍建设,深受中西文化的双重影响,是陈嘉庚产教融合思想的突出特征。我国当前要深化产教融合、进一步推进职业教育改革,应该从陈嘉庚产教融合思想中汲取丰富营养,充分发挥政府的主导作用,大力建设产教融合型企业,全面推行中国特色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深入探索混合所有制办学,不断创新职业院校师资培养模式,从而推进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加快实现职业教育现代化。

[关键词]陈嘉庚;产教融合;现代学徒制;师资队伍建设;职业教育改革

[作者简介]张建军(1972- ),男,北京人,唐山工业职业技术学院院长,副教授,博士;崔发周(1963- ),男,河北曲阳人,唐山工业职业技术学院高职教育研究所所长,教授,硕士。(河北  唐山 063299)

[中图分类号]G71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3985(2021)13-0102-05

产教融合是我国职业教育发展的必由之路,也是当前职教改革的重点方向。目前,我国产教融合的瓶颈问题就是职业院校人才供给与企业需求对接不够紧密,企业参与职业教育的积极性不高。陈嘉庚是我国近代史上的一个传奇人物,他集企业家与教育家于一身,在产业界和教育界都取得了巨大成功。正是这种独特的经历,使得陈嘉庚在实践过程中形成了产教融合的思想。深入分析陈嘉庚产教融合思想的基本特征,对于我国当前的现代学徒制改革和产教融合实践具有重要的启迪作用。

一、陈嘉庚产教融合思想的基本特征

陈嘉庚先生是一位具有高度爱国意识的实践家,虽然没有留下关于职业教育的鸿篇巨著,但从其举办职业教育的言行中,可以清晰地感受到他深邃的教育思想内涵,特别是在产教融合方面的思想特征,充分反映了职业教育的本质,是我国职业教育思想的重要遗产。具体来看,陈嘉庚产教融合思想具有以下基本特征:

(一)注意从产业发展的需求出发支持教育发展

在我国以儒家为正统的传统文化中,较为注重人与人之间的社会关系,而对生产和技术较为忽视,与之相适应的教育体系也与生产相脱离,这是我国发展职业技术教育的一个先天不足。20世纪初,陈嘉庚先生作为一个成功的企业家倾力投入教育,对于我国当时的教育改革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即使在企业经营陷于困境时,陈嘉庚先生仍坚决地保障教育投资,“宁可关闭大厦,决不关闭厦大”。陈嘉庚先生如此重视教育,正是看到了人才作为经济发展资源的重要作用。因此,他对教育的支持并不是漫无目的,而是完全从产业发展的需要出发。用今天的话来讲,就是人才培养对接经济发展、专业设置对接产业需求、教学过程对接生产过程。

在多年实业经营的实践中陈嘉庚逐渐认识到,我国在海洋、商科、水产、师范、农业等方面的专业化人才严重缺乏,只有先培养人才,才能实现实业振兴。陈嘉庚创办的厦门大学,首先设立了商学部以培养经营管理人才和职业学校教师;在集美学村,更是直接创办了水产、航海、商业、农林等科。对于农林科的开设,陈嘉庚明确表示不是为了办一个大规模的学村而盲目开设学科。“其理由不在规模之广大,而在对内对外可期有益无损。首先是厦大办不到之科;若我大陆之集美,平田虽乏,若作试验场,就同安辖内,要千亩之地,无难立置。他日应再添别科,亦意中事。”①这些办学经验,都是与陈嘉庚的生活环境和实业经验分不开的,是从产业发展中得出的正确结论。

(二)注重以教育培训提升员工的技术技能水平

陈嘉庚办学的目的是培育产业发展所需人才,同时也把所创办的企业视为一所职业学校,边生产边训练员工。他认识到,要发展工业,就需要有一批训练有素的产业工人。他高薪聘请国外技师到新加坡工厂培训工人,工人不用缴纳学费就能学到一门新技术,工作的积极性自然就会提高。所以,当业务出现亏损的时候,尽管有许多人劝他关闭工厂,但他坚持工厂不能关闭。这是因为,他认为除了盈利的目标,工厂还是工人们学习技能的地方。可以说,陈嘉庚天才地将教育培训作为了企业管理的一项职能。在陈嘉庚的努力与坚持下,他的工厂职业学校最终培养出不少工程师,他们有些后来成为高级管理人员、高级技术人员,有些则与陈嘉庚一样创办了自己的企业。“在陈嘉庚所创办产业发展的顶峰时期,员工达到了数万人,这些人在陈嘉庚的教育培训下,成为引领新加坡进入工业时代的重要力量。”②

(三)倡导知行一致、学以致用的教学模式

陈嘉庚从经济社会的发展需要举办教育,不仅体现在办学方向和专业设置上,也体现在教学方式和教学内容上。倡导知行一致,是陈嘉庚产教融合思想的精髓。他非常注重学生知识运用能力的培养,规定技能训练和实习必须占学生总课时的1/3。例如,“航海专业的学生两年学习专业理论,而在海上实习一年时间”③。他认为,对于水产航海学校的学生来说,将来需要在海上做事情,不但要有学识,更需要通过到海上实习获得实际经验,所以“实习为功课中最重要的事件了”。

为了满足实践教学的需要,陈嘉庚十分重视职业学校的教学条件建设。“为航海科学生建设了海上实习基地,并配置了四艘实习艇以及相应的实习设备;为水产科的学生建设了水产养殖场、水族馆、渔具实习场等。”④同时,他还提倡教师精讲多练,学以致用。這种工学结合、教学做合一的教学理念,对于我国今天的职教改革仍有指导意义。

(四)高度重视师资队伍建设

教师是办学的第一资源,陈嘉庚认为,“没有好教师就没有好学校,学校能否办出成绩第一,当问教师如何”⑤。他不仅十分重视教师的选聘,委托黄炎培先生代为选聘教师和校长,还亲自举办师范学校,培养办学所需要的教师。1918年,集美学村创办的师范学校开始招收3个班的学生,全部免收学费和膳费;由于集美学校的师资招聘也十分困难,1921年斥资百万创办厦门大学时,商科的培养目标之一就是职业院校教师,首开我国职业师范教育之先河。将职教师资培养放在商科而不是师范科,是陈嘉庚产教融合思想的又一体现。

陈嘉庚将合格教师作为办学的“第一问题”,对优秀教师十分尊重,给予优惠待遇,并嘱咐家人一定要尊重教师。集美学校先后办了旧制师范、普师、简师、女师、幼师和乡村师范多种班级。“凡在集美学校坚持教学25年贡献大的教师,以优厚物质和‘良师兴国的宝鼎一座奖励,并且开会庆祝,以鼓励教师长期在校工作。”⑥在当前的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中,师资队伍建设仍是最为薄弱的环节,培养一名合格的职业院校教师十分困难,在100多年前的集美渔村,陈嘉庚在师资队伍建设上所花的精力可想而知。

(五)深受中华传统文化和西方科技文化的双重影响

陈嘉庚少年时虽然只在私塾念了约十年书,自谦“天资素钝”、对中国古代文化“略有一知半解”,但从他的言行来看,显然是深受中华传统文化的影响。当时的旧中国积贫积弱,侨居南洋后又亲身体验到“海外孤儿”的无助,这种生活环境培育了他强烈的爱国情感,从而树立了“救亡图存,匹夫有责”的壮志和“教育为立国之本,兴学乃国民天职”的信念。无论是“毁家兴学”、抗日救亡,还是参加新中国的建设,都充分彰显了陈嘉庚先生的民族大义。集美师范学校和集美中学以“诚毅”二字作为校训,也足见传统文化对陈嘉庚办学思想的影响。

最难能可贵的是,陈嘉庚一方面树立了儒家文化“天下大同”的理想,另一方面也接受了西方文化注重实践的先进理念。在陈嘉庚侨居南洋的那个时代,大机器生产迅猛发展,科学技术成为富强的基础,他深刻地认识到非振兴实业不能富强,而振兴实业又与教育密切相关。他曾指出:“振兴工商的主要目的在报国,但报国的关键在提倡教育。”“教育不振则实业不兴,国民之生计日绌。”⑦在给集美学校校长叶渊的信中他写道:“教育与实业是密切相关的,无实业则教育费从何来,无教育实业人才从何出;有教育而无实业以附之,有造成高等游民之讥。”⑧因此,他一手在新加坡兴办工商业,一手在家乡集美兴办学校。这种产教融合的报国思想对中国近代职业教育的发展产生了重要的推动作用,只是由于时代的限制,单靠他的一己之力很难支撑如此庞大的教育事业发展。

二、陈嘉庚产教融合思想对当前职业教育发展的启示

中国特色现代职业教育发展,既要借鉴发达国家的成功经验,更要传承国内已有的优秀办学文化。陈嘉庚产教融合思想融汇中西文化,对于解决我国职业教育改革面临的复杂问题,突出双元办学的类型特征,抓住职业教育发展的主要矛盾,无疑具有重要的启迪作用。

(一)充分发挥政府的主导作用

在晚清和北洋政府的腐败统治下,陈嘉庚先生尽管倾尽全力办学,最终仍然落到了难以为继的境地。陈嘉庚先生的爱国热情和办学思想是值得称颂的,但却由于时代限制无法集全社会之力,这又不能不说是一个历史的遗憾。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下,教育优先发展成为一项重要战略,职业教育更是得到了党和国家的高度重视。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首先就要发挥政府的统筹规划和资源配置作用,处理好企业发展与民族振兴之间的关系,让职业教育为全体人民服务。

当前,企业参与职业教育的积极性不高,根本原因在于缺乏相应的制度体系,未能将企业发展与职业教育发展融合起来。《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指出,“我国职业教育还存在着体系建设不够完善、职业技能实训基地建设有待加强、制度标准不够健全、企业参与办学的动力不足、有利于技术技能人才成长的配套政策尚待完善、办学和人才培养质量水平参差不齐等问题”,解决这些问题的根本途径就是在政府主导下,完善职业教育和培训体系,优化学校、专业布局,构建社会多元参与的办学体系。为了调动企业参与职业教育的积极性,实现职业教育要素的合理配置,提高职业教育资源的利用效率,政府应该综合运用财政、税收、法律等调节手段,发展公平、高效、多主体的现代职业教育。

(二)大力建设产教融合型企业

所谓产教融合型企业,是指具有生产和教育双重功能的企业。产教融合型企业最核心的特征,是具备一支兼具生产技术能力和人才培养能力的企业培训师队伍。建设产教融合型企业,既是实现产教融合、校企合作的基础条件,也是企业转型升级的动力源泉。当前,我国建设培育产教融合型企业的着力点应该放在三个方面:一是制定企业培训师(师傅)标准和管理办法,明确培训师应达到的素质条件和相关待遇,指导企业技术技能人才做好职业发展规划;二是对生产设备进行必要的改造,在实现数字化转型的同时增强教育化功能;三是完善企业内部教育培训制度,制定企业职工教育培训规划和与职业院校合作计划,承担起培养技术技能人才的社会责任。为推进产教融合型企业建设,政府应建立一批企业培训师学院,遴选企业优秀人才进行培养,经考核合格后颁发全国统一的培训师证书。

产教融合型企业不仅要与职业院校联合培养后备产业工人,还要接受职业院校的教师实践,实现校企人员的合理流动和相互交流。职业院校教师通过企业实践发现生产中的工艺技术问题,并尽可能利用自己的理论优势与企业人员共同改进工艺流程;企业技术人员可以通过培训获得职业院校实习指导教师资格,成为“双师型”人才和“教练式”教师。通过人员的培训和设备的改造,产教融合型企业应与职业院校和应用型院校一起共建实践教学基地,成为职业教育和应用型高等教育的重要办学主体,发挥企业资源的综合功能。

(三)全面推行现代学徒制人才培養模式

现代学徒制是全球通行的职业教育模式,在应用型高等教育中也有风行之势。现代学徒制主要有两种基本特征:在人才培养模式上,以师带徒、边干边学,通过这种个性化方式培养技术工人、工程师和高级技术员;在人才培养制度上,将人才培养与人才聘用紧密结合,通过学徒协议规定学徒和企业的权利义务,学徒成为人力资源的提供方,企业成为培训服务和就业岗位的提供方。这种模式可以最大限度地实现供需对接、按需培养,可以解决企业高技能人才紧缺和学校毕业生就业困难的问题,是一种高效的人才培养制度。我国应在职业教育法律法规中明确将现代学徒制作为基本职业教育制度,并完善配套的制度体系。

在第四次工业革命的大背景下,产业工人需要越来越多的原理性知识,而操作过程变得相对简单。因此,职业院校的理论教学作用变得更加重要,企业需要通过与职业院校签署联合培养协议,实现校企之间的协同培养。由于现代学徒制是双主体、两地点培养,客观上需要法律保障和行业组织的协调。国家应该尽快制定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标准,合理借鉴国外的有益经验,“以诉求协同为纽带,建立专业共建、人才共育、过程共管、信息共通、成果共享、责任共担的多元主体合作机制,构建符合中国特色的现代学徒制”⑨。

(四)深入探索混合所有制办学

陈嘉庚先生的办学经验表明,职业院校应该走政府主导下的多元化办学之路。单靠一个企业的力量举办社会公益事业,很容易给企业造成巨大的经济负担,也难以保证学校的稳定发展;单靠政府投资办学,很难提高资源利用效率,甚至可能造成不同程度的资源浪费,不能很好地建立起人才的供需对接机制。政府是全民利益的代表,可以对职业教育发展起到科学规划和制度保障作用。在政府主导下,引导数以万计的企业投入职业教育,实现政府作用和市场作用的合理结合,可以有效解决技术技能人才供给侧的结构性问题,大幅提升资源利用效率,走出中国特色的现代职业教育发展之路。

《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已经明确要求,实施“政府统筹管理,社会多元办学”的职业教育模式,一些省份正在进行混合所有制办学的试点。当前,政府应该尽快出台混合所有制职业院校运行管理的相关政策,明确企业和个人出资比例、内部决策机制、教师聘任制度、质量监控与评估制度、学校资产的處置、学校与政府的关系等一系列重大问题,形成混合所有制改革的基本框架。政府既要保障投资者的合法权益,又要保护学生和教师的正当权益,保证混合所有制职业院校的健康发展。此外,在目前行业组织发育不足的条件下,应大力培育具有规划和协调作用的职业教育集团(产教融合联盟),作为推进职业教育产教融合、校企合作的专业化社会组织,职教集团应“更好地发挥规划、聚集、配置、利用‘跨界资源的作用,弥补政府和市场的不足”⑩。

(五)不断创新职业院校师资培养模式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职业教育规模快速发展,而师资队伍建设水平相对较低,已经成为制约职业教育发展的瓶颈。2019年1月,国务院印发《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要求“探索组建高水平、结构化教师教学创新团队,教师分工协作进行模块化教学”11。2019年5月,教育部印发《全国职业院校教师教学创新团队建设方案》,提出“按计划、分步骤建成一批覆盖骨干专业(群)、引领教育教学模式改革创新、推进人才培养质量持续提升的教师教学创新团队”12。这充分表明职业教育师资队伍建设问题已经受到政府的高度关注,建设目标也正在由规模和数量转向结构和质量。

建设一支高素质的职业教育结构化教学创新团队,决不是一个简单的资金投入问题。首先,要有陈嘉庚先生那样的使命感和责任感,以民族复兴为己任,具有不畏一切艰险的改革勇气,敢于直面一切困难,坚持不懈地弥补职业教育发展中差距最大的一块“短板”。其次,要有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和作风,正确认识职业教育教师队伍的双元结构特征和教师成长规律,合理进行学校专职教师和企业兼职教师的职能分工,科学制定职业教育中两种不同教师的合格标准,走专业化发展之路,以此作为产教融合、校企合作的基础条件。最后,要合理规划建设项目,既要开展重点突破的“堵短板”工程,又要实施全面素质提升的“轮训计划”,当务之急就是依靠政府力量实施“样板教师工程”“专业带头人工程”,加速引进一大批具有三年工作经验的新专业教师,经过一年以上的教育教学培训后授予教师资格,显著改变职业院校教师的来源结构,引领职业教育教师队伍整体上走向专业化、结构化、特色化。在职业院校教师水平显著提升之前,应慎重开展专业教学资源库建设、特色实训基地建设等重大项目,全面坚持“教师队伍建设先行”的发展原则。

综上所述,陈嘉庚产教融合思想是中华传统文化与西方科技文化相结合的产物,其既具有显著的时代特征,为我国近代教育特别是职业教育发展积攒了宝贵的实践经验;又具有跨越时代的价值属性,对我国当前深化产教融合、进一步推进职业教育改革仍然有重要的启示意义。在党和国家高度重视、职业教育迎来又一个春天的当下,广大职业教育工作者应该从陈嘉庚产教融合思想中汲取丰富营养,努力办好新时代职业教育,推进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加快实现职业教育现代化。

[注释]

①王增炳,陈毅明,林鹤龄.陈嘉庚教育文集[M].福州:福建教育出版社,1989:328.

②余莉敏.陈嘉庚对新加坡的贡献(1904—1950年)[D/OL].杭州:浙江大学,2014:130[2020-11-09].https://kns.cnki.net/kcms/detail/detail.aspx?dbcode=CMFD&dbname=CMFD201602&

filename=1015662803.nh&v=dwJgZiOI9KpSBGF66drxLRAwGPr

ElBoHZn9JYFoSTIAHJo050lJb23ceiyurIxQs.

③荒原.陈嘉庚与中国现代职业教育[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1997(9):32.

④唐宁,林晓玲,郭常斐.陈嘉庚职业教育思想研究回顾与展望[J].厦门城市职业学院学报,2018(2):5.

⑤王增炳,陈毅明,林鹤龄.陈嘉庚教育文集[M].福州:福建教育出版社,1989:313.

⑥谢高明.试论黄炎培和陈嘉庚的职业技术教育思想[J].教育与职业,1987(5):10.

⑦潘懋元.教育事业家陈嘉庚教育思想新探[J].中国高教研究,2007(10):7.

⑧李昌彧,肖育发.陈嘉庚精神[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7:225.

⑨姚莉娜,徐纯,韩舒静.韩国学徒制的改革举措及启示[J].教育与职业,2021(4):112.

⑩崔发周.我国职教集团发展的逻辑起点与治理结构优化[J].职业技术教育,2018(28):51.

11国务院.关于印发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的通知(国发〔2019〕4号)[Z].2019-01-24.

12教育部.关于印发《全国职业院校教师教学创新团队建设方案》的通知(教师函〔2019〕4号)[Z].2019-05-13.

猜你喜欢

陈嘉庚师资队伍建设现代学徒制
陈嘉庚选采办
陈嘉庚一诺
陈嘉庚选采办
爱国华侨陈嘉庚
守望沃野助力小康
现代学徒制在创新型高职会计人才培养模式中的应用
关于加强乡村学校美术师资队伍建设的几点思考
浅谈职业教育师资队伍建设
“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