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元化融合教学,领略语言之美
2021-08-09徐亚婷
徐亚婷
摘 要:新课改要求应建设多元融合课程,为此笔者研发了一套语言表演综合实践课程。该课程突出了小组合作、跨学科、现场体验等特点,从中国传统文化主题和语言类作品展演两个维度展开,包括故事体验、主持展示、走读朗诵、舞台展演四个单元。经过多元评价,该课程反响较好。
关键词:语言表演;综合实践;课程纲要
著名教育家昆体良在其著作《论演说家的教育》中着重谈到,应当重视儿童语言的发展。江苏省妇女儿童活动中心具备开设语言表演综合实践课程的条件。先进的多媒体教室、设备齐全的儿童剧场等都为孩子们搭建了艺术学习的舞台。专业的师资团队,已经开发了故事、主持、朗诵等系列课程,为语言课程的创新整合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教育新课改中提出应重视多元化教育,包括教学内容、教学方式、教育手段等多方面的融合。在多元化思路的启发下,笔者提出将原本传统单一的教学转化为多样融合的互动体验式教学,开设了“多元化融合教学,领略语言之美”的语言表演综合实践课程。
一、课程目标
1.以小组合作模式,通过查找资料、走访调查,了解儿歌、故事、主持、诗歌等不同体裁的表达方法,感受语言艺术的魅力。
2.以跨学科的方式,参与声乐、文学、科技等相关课程,在多元化课堂中拓展不同学科的综合素养,增强对作品的多方位认知,做到与不同专业的孩子合作完成语言作品展示。
3.通过科普场馆体验、走读明城墙等互动式活动展开学习,在亲身体验中开阔眼界,增加公共场合表演经验,集体完成作品诵读,加深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认知和对家乡的热爱。
4.以小组分工、互动讨论的方式,对语言作品进行角色解读和任务分配,通过集体排练,完成剧目展演。
二、教学对象
本次課程的教学对象为5—8周岁的儿童,这一阶段的孩子处在语言迅速发展的时期,好奇心强,有着强烈的探知欲,对体验式、互动式教学有着极大的兴趣。
三、课程实施
本课程从中国传统文化的主题维度和语言类作品展演维度两个层面开展实施。主题维度:以中国传统文化为切入点,以科技场馆体验、走读明城墙为依托,通过展项探索、实地体验等教学方法对作品进行文化挖掘和探究。
作品表演维度:包括作品学习、艺术表现和人文内涵三方面。作品学习重在儿童对节奏、韵律的掌握;艺术表现倾力于作品情节的舞台展现,人物形象的塑造;人文内涵着重致力于儿童对于传统故事的文化浸润。
本课程包括故事体验、主持展示、走读朗诵、舞台展演四个单元,共15次课,每次课2课时,共计30课时。
第一单元故事体验(8课时):在这一单元的内容开始前,向学生发布本学期的课程纲要,让学生对课程有初步的认识。孩子们通过小组讨论、问题互动的方式对故事、主持、朗诵、表演等多元融合的课程形式产生了浓烈的兴趣。
初始单元的故事体验阶段,从孩子们耳熟能详的《足球赛》这类短故事开始,逐渐过渡到篇幅较长、情节有趣的传统文化故事《神笔马良》。在学习儿歌故事《足球赛》时,笔者组织孩子们来到户外,进行小组足球赛pk,在亲身体验中学习《足球赛》的明快节奏,感受“无规矩不成方圆”的中华传统规则;在学习经典故事《神笔马良》时,笔者带领孩子们走进环境保护馆,通过体验虚拟水流墙展项,感受画笔在水流墙上绘画的神奇,在科技体验中更好的掌握了作品。
第二单元主持展示(6课时):孩子们首先观看了奥体分部“大梦想家”综合汇报演出、欣赏了“幸福像花儿一样”央视六一晚会,然后分组两两搭档,进行主持现场模拟,掌握主持人站姿、走姿等专业技能。孩子们来到儿童剧场,反复演练,感受舞台带来的庄重感,仪式感,通过模拟彩排和突发状况的处理,增加了表演经验,锻炼了临场反应力,感受到了主持这门艺术的魅力。
第三单元走读朗诵(8课时):在走读朗诵单元,孩子们首先来到声乐班,在《声律启蒙 一东》的歌声和朗诵声中,掌握了对仗、押韵等声韵格律的特点。随后孩子们来到了南京明城墙台城段,在实地走访中感受诗人韦庄的内心情感,并在城墙上完成诗歌《台城》的吟诵,体味吊古咏怀诗歌的触景生情、借景寄慨的特点,身临其境地领略诗歌与家乡之美,培养古诗吟诵的艺术表现力。
第四单元舞台展演(8课时):孩子们从众多传统文化故事中挑选出最喜爱的故事《司马光砸缸》,聆听文学老师的讲解,在小组讨论中完成角色分配。在视频观摩和老师的指导下,不断揣摩角色特点,在反复排练中呈现了一场古风萌韵的舞台剧,孩子们不仅收获了自信,更提高了舞台表演能力,加深了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热爱。
在此,本文将以“走读诗歌里的南京——台城”为例向大家做详细介绍:本次课程的教学目标是通过搜寻调研,了解家乡南京的城墙文化;通过台城段的实地走访,加深对诗歌《台城》的理解。
整个教学过程分为“寻历史、访城墙、学古诗、展风采”4部分。
1.寻历史:明城墙是哪个皇帝主张建设的?台城在南京城什么位置?有多少年的历史了?史上有哪些名人为明城墙留下了作品?孩子们根据老师发放的任务卡,通过网络搜索、图书查阅、小组讨论等方式查找着答案。在聆听郦波老师讲述的台城,并分组对古诗《台城》进行朗诵模仿之后,孩子们对朗诵这一题材也有了进一步的认知。
2.访城墙:走上明城墙台城段,孩子们一边触摸着城砖上的文字,一边询问着:为什么城砖上会有文字,它们是怎么印上去的?这些城砖过了这么多年怎么还没有损坏?城墙上的武器都有什么作用?历史的砖块合着春日的微风,让孩子们欣然于家乡南京的城墙文化,激动于古诗《台城》的学习展示。
3.学古诗:在凉亭中,孩子们一边细听老师朗诵的《台城》韵律,一边通过提问的方式来了解什么是吊古诗以及诗人韦庄的生平,细细品味着诗人作诗时伤感的情绪,认真练习着音律、节奏的发声技巧。
4.展风采:在个人表演时,孩子们有的用悲凉婉约的情绪进行诵读,也有的用忆往昔展未来的憧憬式情绪进行演绎;集体展示时,孩子们朗朗的诵读声配合着整齐的动作,仿若回到诗人创作时的场景。落落大方的姿态、抑扬顿挫的声音吸引了游客们的阵阵掌声。
一路上,孩子们都在热烈讨论着各自的表现,互相切磋着朗诵古诗的押韵技巧,这种互动体验式的课程,提升着孩子们表演的自信心和表现力。
四、课程评价与教学反思
本课程的评价注重多元性、过程性和主体性,在实施过程中,采用儿童自评、小组互评、教师评价相结合的方式,全方位了解孩子的学习状态和效果。
课程评价依托于语言相关知识、活动过程、作品展现三个方面。相关知识评价在于能理解儿歌、故事、主持、朗诵不同语言模式的特点。过程性评价体现在每节课结束时的表格自评和小组互评。这样的评价使得孩子们不仅在课堂学习中有了目标对照参考,也在小组共同学习中增强了团队凝聚力。作品展现评价主要体现在教师对学生语音字词、体态表情、团队协作等各种能力的评价。
语言表演综合实践课程抛却了单一的纵线式的语言教学模式,汇集了多种题材,拓展纵横维度,多方挖掘孩子兴趣。发挥阵地优势和南京本土文化资源,融汇地域特色,以情寄景教学,在体验式趣味教学中学习语言,传承文化。
本课程作为一次探索与创新,收获了不错的反响,同时也有很大的提升空间,在今后的课程探索中,还应当注意以下方面。第一,突出“融合性”:除了现有课程的结合,还可以积极拓宽融合渠道,在美术、书法、舞蹈等领域挖掘资源,促使课程的多元化建设,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第二,注重“延续性”:目前课程设置为一学期的短课程,接下来还应当根据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挖掘延续性的长课程,让更多的孩子享受到语言综合课程的魅力。
故事的引力,诵读的张力,诗歌的瑰丽,主持的魅力,这些优秀的语言艺术形式,不能只优雅在传统里,更应当镌刻在每个人的成长里。语言表演综合实践课程,带给孩子体验互动的环境,给予孩子提升核心素养的土壤,多元化融合教学,领略语言之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