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李宗琴:从学生的视角看语文

2021-08-09

课堂内外·好老师 2021年7期
关键词:豆芽一等奖李老师

“不少老师总觉得,教语文很复杂,实际上教语文一点也不难,用丁永正老师的话来讲,‘无非就是读、写那些最基本的事情。”这是李宗琴从教师前辈丁永正老师身上受到的启发,也是作为一名语文老师对语文教学最直观的感受。

丁永正老师是李宗琴最喜欢的名师前辈,他所著的《丁永正:我怎样教语文》也常被李宗琴翻来覆去地研读。受丁永正老师“多读多写”的思想影响,李宗琴也很喜欢阅读,她说:“语文老师必然要具备一定的文学素养,多阅读,才能对语文课堂游刃有余地掌握。”她善读,也善教读,例如同样的一篇文章,像篇幅很长的课文,老师能看懂,学生却不一定能读得明白,这时李宗琴便将一篇长文章切分开来,利用小标题将各部分串联,为学生梳理出一条脉络,引导学生阅读。往往这样,孩子们读起长文章就没有那么头疼。

“丁永正老师曾在书中写道:教育是老师配合学生,而不是学生配合老师。因此,我常常会把自己预设为一个学生,通过转换身份,去找到他们学习上的痛点和难点。”李宗琴表示,身边常常有老师,自己明明很优秀,但在教学上的成绩却不尽人意,这便是因为学生和老师的认知程度不同,如果老师不能换位思考,你所讲授的东西不一定适合于学生接受,但如果老师能从学生的角度尝试去学习,那你可能遇到的困难便往往也是学生们也正面临的难点。在阅读上如此,写作上亦是如此。

所以,指导学生写作的同时,李宗琴也会自己写写下水作文,把自己想象成一个十几岁的孩子,以他们的视角来构思、描笔。这个过程常常能让她发现学生在写作上面临的问题和困难,找到症结所在,才能更好地对症下药。

班里的孩子写作文時,常常行文空洞,爱记流水账,李宗琴跟着这些孩子一起写作,最终发现很多学生问题都出在观察阶段,如在观察豆芽的生长变化时,一名学生每天的记录便是“我的豆芽又长高了一厘米”。李宗琴便指导他如何调动感官观察,用眼看、用手摸、用鼻子闻,慢慢地,这个孩子的观察记录开始变得饱满,甚至会把豆芽搬到学校,和李宗琴聊聊最近又有了哪些变化,很快,这个孩子喜欢上了作文,成绩甚至从C等一跃升到A等。

教师之外,李宗琴也是两个孩子的母亲,大概是班里的孩子与自己的孩子年龄相仿,李宗琴对这些孩子也格外细心。“刚毕业那会,我以为老师只要教好书就行了,对学生的关心太少,”李宗琴说,“随着年龄增长,我也从一个女孩成长为一名母亲,视野不同,也更舍得花时间去关心这群孩子。”

正是因为这般细致的关怀,李宗琴的学生即使毕业,也会常常回来母校看望她,为她“撑腰”。一次,几名已经毕业的学生专程回到母校,对她现在的学生讲:“很难得能遇到李老师这么好的老师,你们一定要珍惜!”而曾经班里的33号(班级学号管理)男生,特地为现在的33号准备了礼物,并嘱告他:“我以前也是33号,所以我希望你也能好好学习,不要惹李老师生气哦!”看着渐渐长大的孩子们,李宗琴也收获了作为教师的成就感。

李宗琴

重庆市璧山区城北小学语文教师,区级骨干教师,曾荣获市级论文德育类一等奖、区级德育故事一等奖、璧山区班主任基本功大赛全能一等奖等荣誉。

猜你喜欢

豆芽一等奖李老师
该得奖的李老师
2020年书画临摹获奖作品选登
豆芽成长记
豆芽
宠物难伺候
星星豆芽
神奇的豆芽
2016生态主题摄影月赛
平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