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典园林意境在现代空间设计中的创新表达
2021-08-09王艺璇梁晶
王艺璇 梁晶
摘要:现代化的空间设计对审美的要求越来越高,而中国古典园林作为我国空间环境设计的瑰宝,其营造意境的设计理念和设计手法在现代空间设计中具有深远的借鉴意义。本文分析中国古典园林营造的意境含义和创作手法,并结合现代空间设计的原则,归纳出在中国古典园林建设中可以被现代空间设计利用的经验。最后综合两者的特点,探讨中国古典园林意境在现代空间中的创新表达方式。
关键词:中国古典园林;现代空间设计;空间思维
中图分类号:TU986.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9436(2021)08-00-02
1 中国古典园林的相关概念
1.1 中国古典园林的意境
“意境”一词在中国古典美学中的历史悠久,最早明确提出“意境”一词的时间可上溯至唐朝。从意境的字义拆分来看,“意”是人意,“境”是物境。在“意境”一词中二者并非简单拼合,人意融入物境,物境体现人意,二者合二为一,为欣赏者带来打动人心的感受。园林艺术中蕴含了深厚的古典美学“意境”概念[1]。明末园林专著《园冶》中提出的“虽由人作,宛如天开”就是中国古典园林创造意境的基本美学思想——追求人文和自然的巧妙结合,以期达到“天人合一”的境界。意境,总体来说是景观在景象空间中若隐若现地穿插,呈现的一种气氛、情感和韵味[2]。它是創作者在认识并感悟客观事物的过程中产生的思想与情感,并借由各种抽象的艺术语言将这些思想情感展现出来的结果[3]。
1.2 中国古典园林的意境营造手法
1.2.1 利用自然——筑山理水
筑山理水是我国传统园林最典型的造景手法,指的是利用假石山、池水道来造景的手法。园林艺术最直观的特点就是利用丰富的自然景观布置具有生机灵性的空间,进而塑造空间的整体灵魂[4]。山水文化是中国人崇拜自然的重要表现,山因水活,水因山势,绿水青山总是能引发人们的无限想象[5]。
1.2.2 巧妙布局——虚实隐现
在园林景象中,途径和停点导引要素对园林艺术的布置体验具有决定性作用。在景象经营中,停点的掩映只有通过途径赋予其动态,才能实现“一段一景”的效果,最终给人移步易景之感[6]。途径和停点中展现的虚实张力正是意境的外在表现。造景过程中时而略有保留、时而略有隐藏,同时应注意不过多、过大,也不过少、过夸[7]。
1.2.3 语言多样——雕梁画栋
为了辅助园林的意境营造,中国古典园林采用的装饰手法多样[8]。造园者利用中式传统样所创作的雕花门、漏窗等建筑符号,综合运用了雕刻、绘画等艺术手法,直接反映了其文化素养和审美意趣,为意境的营造增添了诸多人文内涵[9]。
2 现代空间设计特点分析
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和发展,当代年轻人的精神追求逐渐倾向于依赖数码网络的虚拟生活,因此在现实中更青睐价格低、方便打理的小户型集中式居住模式。这使得越来越多的住宅设计开始通过缩小面宽的方式迎合现代年轻人市场,当然在面对实际问题时还是要找到契合的解决方法[10]。现代小户型的普及使得空间设计趋于复杂和层次化,现如今人们对生活的品质有了更高层次的理解,除了满足合理性之外,缓解当代人在高压力、快节奏的生活方式下产生的情感缺失和疲乏,为人们营造更加舒适的精神依靠和情感依赖空间,则是现代空间设计更前端的命题[11]。
3 中国古典园林意境在现代空间设计中的表达手法
无论是借鉴空间的编排方式,还是追求心灵情感上的归属与依靠,现代空间设计都可以从中国古典园林中吸收许多营养。本文从两个方面具体分析中国古典园林意境在现代空间设计中的表达。
首先在空间布局上。中国古典园林最主要的布局特征就是虚实相生,目的是营造“曲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的意境[12]。在现代空间设计中,公共空间的设计可以借鉴学习这种手法,未来空间设计必定是生态设计、可持续设计,以满足人们的需求[13]。在现代空间设计中常用直线型的空间流线来进行安排,直线安排虽然简单大气、干脆利落,但在层次上缺少变化和丰富,且需要充分利用每个地方,以中心为景观,流线通畅[14]。中国古典园林中的空间动线处理曲中有直、曲直相融且变化灵活,可以打造出有趣味的空间感受[15]。通过合理编排途径和停点的位置,可以实现这种虚实相生的空间排布。
其次从情感依赖上,现代空间的设计风格崇尚极简化、模式化。钢铁构筑的单一形式墙体结构设计方式,使现代城市景观整体设计较难体现该区域的历史文化底蕴和地区发展特征。部分现代城市景观设计中欠缺传统文化装饰的问题亟待解决,将传统文化融入景观,可彰显经典文化的价值和生命力[16]。除了给予现代人文化根源上的关怀,中国古典园林在调节温湿体感、营造微气候上也具有独到的智慧[17]。古典园林中的叠山理水手法就强调气候的营造,舒适宜人的微气候环境不仅有益于园中生态植物生长,也利于使用者在居住和游玩时活动的开展[18]。植物的巧妙引入在一定程度上形成了天然的空气调节功能,节约了电力资源,而且能有效划分空间,保持一定的通透感[19]。这一点和现代空间强调的实用性吻合,体现了对人生理上无微不至的关怀。
具体的应用范例如现代屏风隔断的布置和漏窗符号的应用[20]。在现代室内空间中,屏风隔断已经不仅仅统筹于室内家具,而是可以作为室内整体空间里的重要部分之一,起到分隔空间的作用。屏风与墙体的形式组合,并利用各种材料呈现出空间[21]。这在中国古典园林的造园手法中被称为“抑”。欲扬先抑的布置手法,先给人谦逊的印象,随着深入空间的变化而逐渐显山露水,也更符合中国人的心理认知习惯。而漏窗符号的应用在现代室内设计中将中国古典园林在景观与功能中的平衡智慧巧妙地运用了起来。室内空间的压缩与绿色生态的减少,都是人们对居住环境不满的原因[22]。无论在什么时代,在居住环境里设计永远是为人服务的,不仅需要满足功能需求,更要满足不同人群的个性需求[23]。漏窗的引入使设计师一方面可以利用漏窗对空间的分隔作用,连接两个空间,使原本缺乏景色的空间不至于过于单调,与其他空间分离[24]。漏窗有利于增加空间的层次,可以呈现出多变的空间转换。另一方面,可以在寸土寸金的室内空间中,以自然的山石水草为素材,石材会带给人们庄重和朴实感[25],再经过精巧的安排,将自然景色引入室内空间,丰富室内空间景观的视觉效果,在一定程度上也满足人们对于自然的依赖和渴望心理[26]。这种手法是中国古典园林造园手法中的“借”,是最典型的营造意境的手法。以上两种手法都是中国古典园林意境在现代空间设计中仍然具有活力的证明[27]。如果想要利用中国古典园林意境进行现代化设计,就要做到理其意、解其境,切忌生搬硬套[28]。否则会造成突兀的空间插入,破坏空间的整体氛围,影响景观带给人们的精神抚慰与谐和美感[29]。美好的设计需要自然力量的帮助[30],其具有的丰富内涵使空间设计者在考虑如何将园林景观的思想情感转化为使用者的意识形态的过程中,面临着巨大的挑战和很高的要求。
4 结语
通过分析中国古典园林营造意境的手法并归纳现代空间的设计语言,最终发现中国古典园林的意境智慧在现代空间设计中仍然具有极强的活力,其在空间布置上的设计手法和生态意识都对现代空间的设计有所启示。现代设计师可以吸收这些创作智慧并进行创新,在保持统一的状态下还要对一些细节进行特殊设计。如今,现代的空间设计在适当从中国传统园林艺术中吸收智慧并创新发展成适合现代化空间设计的布置上,仍然有很长的路要走。从意识形态到设计手法、形式美感塑造等,进行现代设计诠释,达到意蕴深厚的效果。
参考文献:
[1] 孙逸凡,祝遵凌,孙威.关于当今城市景观建设中场所精神的探索——以西安城市景观的营造为例[J].美术教育研究(上),2018(11):84-85.
[2] 陆雨婷,徐宏图,周超.轻食餐饮环境设计研究——以厦门肴约主题餐厅为例[J].大众文艺,2019(13):67-68.
[3] 刘明珠,祝遵凌,孔德金.枯山水在南京牛首山景观设计中的应用[J].大眾文艺,2019(14):58-59.
[4] 周超,高磊.联结主义视角下的设计概念生成思维机制分析[J].家具与室内装饰,2019(12):36-37.
[5] 高婧.叙事与体验:城市公共空间的沉浸式设计与表达[J].美术教育研究,2020(13):92-93.
[6] 周超,汪瑞霞,赵忠超.景观评价下的城市水岸步行旅游圈景观优化策略[J].社会科学家,2020,(07):44-50.
[7] 厉群,施爱芹,厉笑余.浅谈城乡旅游中传统文化和地域特色的开发[J].社会科学家,2019(11):108-112.
[8] 曹亦南,熊瑶.中国传统门窗木雕在现代室内设计中的运用[J].家具与室内装饰,2020(4):110-111.
[9] 张继强,张乘风.建筑与园林中设计形式的美学初探[J].美术教育研究,2020(14):118-119.
[10] 张悦,厉群,徐畅.居室中的书房设计[J].美术教育研究,2019(15):69-71.
[11] 刘思宇,厉群.居室设计中的卧室设计——以锦绣花园别墅设计为例[J].大众文艺,2019(18):106-107.
[12] 石宇琳,曹磊.城市景观设计中地域性元素的应用研究[J].美术教育研究,2020(20):76-77.
[13] 王越,王星星,周超.浅析商业街区中的咖啡厅室内设计[J].大众文艺,2019(21):73-74.
[14] 秦韬玉,厉群,吴燕飞.餐饮场所设计——杨柳古村茶室设计(传统元素应用)[J].大众文艺,2019(20):120-121.
[15] 姜琳,房华.中国古典园林造园手法在现代室内空间中的设计应用[J].美术教育研究,2020(20):74-75.
[16] 周超,罗越,赵忠超.乡村民宿设计中的自然观探析——以江南古典园林造园手法为例[J].美术教育研究,2019(18):55-57.
[17] 周雨萱,许子扬,狄文和.浅析甘熙故居建筑及其民俗文化[J].艺术科技,2020(17):21-24.
[18] 熊瑶,金梦玲.浅析江南古典园林空间的微气候营造——以瞻园为例[J].中国园林,2017,33(04):35-39.
[19] 唐家徐,厉群,李旭松.植物在室内设计中的应用——以锦绣花园别墅设计为例[J].大众文艺,2019(15):62-63.
[20] 刘欣,徐宏图,周超.现代主题屏风中的人物设计与漆艺工艺研究[J].大众文艺,2019(13):150-151.
[21] 刘馨,戚飞.建筑中材料的情感表达——以中村拓志建筑作品为例 [J].艺术科技,2020(8):103-104.
[22] 周录燕.中国传统文化元素与现代景观设计的结合[J].艺术科技,2020(21):179-180.
[23] 柳明敏,袁高松,周超.现代模块组合家具设计研究[J].大众文艺,2019(13):141-142.
[24] 刘思源.新中式景观在公共区域中的应用研究[J].艺术科技,2020(21):183-184.
[25] 王仁杰,范珂珂,周超.浅析高校大学生活动中心环境设计[J].美术教育研究,2019(22):85-89.
[26] 王珍珍,耿涛.漏窗符号在现代室内设计中的运用研究[J].大众文艺,2018(19):75-76.
[27] 李欣,王夕倩,钱丽红.现代化居住区景观设计的植物造景美学[J].艺海,2020(5):88-89.
[28] 张亦禹.探究江南传统民居建筑装饰艺术及其传承与发展[J].艺术科技,2020(21):173-174.
[29] 倪庆,邢雯.伊瑞克提翁神庙女像柱赏析[J].美术教育研究,2019(10):34-35.
[30] 成方中,吴雪婷,周超.浅析自然仿生类灯具设计[J].美术教育研究,2019(22):74-75.
作者简介:王艺璇(2001—),女,山东济宁人,本科在读,研究方向:室内设计。
梁晶(1983—),女,江苏徐州人,硕士,讲师,系本文通讯作者,研究方向:传统文化与现代设计、生态环境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