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以舌咽、迷走、位听神经损害为首发症状的Ramsay Hunt综合征临床分析

2021-08-09刘丽娟张洁孔双艳刘海成邢岩

关键词:耳痛脑神经喉镜

刘丽娟 张洁 孔双艳 刘海成 邢岩

Ramsay Hunt综合征是由水痘-带状疱疹病毒(varicella-zoster virus,VZV)感染引起的多发性神经炎,又称带状疱疹膝状神经节综合征[1-2]。典型的Ramsay Hunt综合征的临床表现为周围性面瘫、耳痛及外耳道皮肤水泡疹。但仍有少部分患者可出现以面神经以外的多组脑神经损伤,其中位听神经受累占20%,舌咽神经、迷走神经受累仅占0.9%[3]。由于这部分患者典型症状出现较晚,给早期诊断和治疗带来一定的困难,容易误诊,延误治疗。基于此,本文回顾性分析我院收治的6例以舌咽、迷走、位听神经损害为首发症状的Ramsay Hunt综合征临床特点,分析治疗及预后,旨在提高对本病的认识,从而早诊断、早治疗,避免误诊、误治。

1 对象和方法

1.1 观察对象收集航空总医院2015年6月至2019年8月收治的以舌咽、迷走、位听神经损害为首发症状的Ramsay Hunt综合征6例。入组标准:满足Ramsay Hunt综合征诊断标准,即伴有周围性面瘫、耳痛和/或耳部疱疹,和/或耳蜗前庭及其他脑神经症状体征,且排除其他病因[4]。排除标准:以周围性面瘫为首发症状的Ramsay Hunt综合征;未完成12个月随访的患者。

1.2 方法回顾性分析6例以舌咽、迷走、位听神经损害为首发症状的Ramsay Hunt综合征患者的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面神经神经传导、纯音测听、电子喉镜检查、头颅MRI、腰穿)、治疗及预后信息。

Ramsay Hunt 综合征疗效评定标准[4],治愈:疱疹消失,面瘫及眩晕、听力减退、耳鸣等症状消失;有效:疱疹消失,面瘫不完全恢复、眩晕、听力减退、耳鸣等症状缓解;无效:面瘫及眩晕、听力减退、耳鸣等症状无缓解。

1.3 统计学处理所有计量资料均符合正态分布,采用均数±标准差表示。

2 结果

2.1 一般情况6例患者中男3例、女3例,年龄34~70岁,平均(57.2±12.1)岁。1例发病前上呼吸道感染。有糖尿病史2例,高血压病史3例,其中1例具有上述两种病史。具体见表1。

2.2 临床表现4例首发症状为声音嘶哑和咽痛,2例首发症状为眩晕恶心呕吐。6例患者于 3~14 d〔平均(7.5±4.0)d〕内发现病变侧周围性面瘫,6例均出现耳痛,2例伴有病变侧耳后疱疹,3例听力下降。6例病程中均有声嘶、单侧咽痛。

2.3 面神经神经传导6例患者均在发现面瘫后4 d内完善神经传导检查。结果提示,所有患者均出现病变侧面神经运动传导潜伏期较对侧延长25%~40%〔平均(28.7±6.2)%〕,5例患者病变侧面神经运动波幅较对侧下降28%~59%〔平均(39.4±14.2)%〕。

2.4 纯音测听6例患者均行纯音测听检查,3例患者提示轻度感音神经性耳聋,支持听力下降主观症状。

2.5 电子喉镜检查5例患者完善电子喉镜检查,其中2例患者可见声带麻痹(图1A~1D),4例患者病变侧出现散在白色点状伪膜(图1E~1F)。

表1 6 例Ramsay Hunt综合征患者基本临床信息

图 1 患者电子喉镜表现:病例2治疗前后电子喉镜变化:治疗前(图A、B)左侧声带呈弓形(黑色箭头),固定,闭合欠佳;治疗1个月(图C、D):左侧声带弓形固定于旁正中(白色箭头),右侧声带代偿运动,闭合欠佳,较前变化不大;病例4右侧梨状窝黏膜水肿,附着伪膜(黄色箭头),右侧声带水肿(蓝色箭头)(E、F)

2.6 头颅MRI表现6例患者均行头颅核磁共振检查,其中3例可见基底节区或放射冠腔隙性脑梗死(表2),余3例未见异常。

2.7 脑脊液6例患者中3例行腰穿查脑脊液。脑脊液常规、生化、寡克隆区带、髓鞘碱性蛋白、24 h IgG合成率、细胞学、病毒学(TORCH)、自身免疫性脑炎抗体谱及副肿瘤标记物均未见异常。

2.8 治疗及转归Ramsay Hunt综合征的治疗原则是抗病毒联合糖皮质激素药物。6例患者发现面瘫后均很快予甲泼尼龙(60 mg/d口服或120 mg/d静脉点滴,疗程1周)同时联合阿昔洛韦(0.75 g/d口服或2 g/d静脉点滴,疗程2~3周),具体见表2。6例患者均同时予营养神经(维生素B1+腺苷钴胺)、针灸、理疗等对症治疗。

6例患者疗程结束时,所有病例耳痛、咽痛均减轻或缓解,病例1和病例4耳后疱疹均消失,病例2、病例4和病例6眩晕恶心呕吐缓解,病例2和病例6听力部分恢复。6例患者均出院后随访12个月,治愈4例,2例仍遗留部分面瘫和声嘶,其中1例遗留饮水呛咳。

3 讨论

Ramsay Hunt综合征发病率为0.005%,冬春季发病率较高,高龄、系统性疾病(如糖尿病、肾脏病、发热、高血压等)、劳累等是常见诱因。Ramsay Hunt综合征最常受累的为面神经,亦可累及其他多组脑神经(如三叉神经、位听神经、舌咽神经、迷走神经、副神经、舌下神经)和颈2-4神经节。多脑神经受累导致的多发性脑神经炎占所有Ramsay Hunt综合征患者的1.8%,其参与的机制有三种常见的假设[5]:胚胎学和解剖学假说、血管炎假说、脑干反射路径假说。

由于病毒侵袭的脑神经部位不同,Ramsay Hunt综合征的临床异质性也比较大。除周围性面瘫外,患者可出现咽痛声嘶、饮水呛咳、吞咽困难、眩晕、听力下降等多脑神经受累表现。当患者以其他脑神经受累为首发症状时,极易首诊误诊。本文4例患者因声嘶咽痛,误诊为咽喉炎。2例因眩晕恶心呕吐,伴有听力下降,误诊为梅尼埃病。当临床出现“周围性面瘫、耳部疱疹和耳痛”典型的三联征时,Ramsay Hunt综合征的诊断并不困难。本文病例1和病例4,临床先后均出现典型的三联征,因此得以早期诊断。而少部分患者在病程中并不出现耳部疱疹,尤其是以面神经以外的脑神经损害为首发症状的Ramsay Hunt综合征,给临床的早期诊断带来了挑战。此时,耳痛可能是疾病诊断的重要依据之一。研究发现,耳痛可先于耳部疱疹2~3 d出现,持续7~10 d[6-7]。本文6例患者在临床早期均有明显耳痛,仅有2例出现耳部疱疹。对于缺乏耳部疱疹的周围性面瘫患者,当合并多脑神经损害时,需要首先除外脑桥、小脑脑桥角处的炎性、占位和脱髓鞘等疾病。此类患者,需完善相关辅助检查以明确及鉴别诊断,包括头颅MRI、腰穿检查脑脊液等。头颅MRI多可见相应部位的病灶,脑脊液可有细胞数增加、蛋白升高、相关抗体阳性、蛋白-细胞分离等异常现象。本文4例仅有“周围性面瘫、耳痛”而缺乏耳部疱疹的患者,均行头颅MRI检查未见脑干部位占位、缺血、出血等病变,其中3例行腰穿脑脊液,常规、生化、寡克隆区带、髓鞘碱性蛋白、24 h IgG合成率、细胞学、病毒学(TORCH)、自身免疫性脑炎抗体谱及副肿瘤标记物均未见异常,均排除了颅内感染、颅内脱髓鞘等可能的疾病,最终临床诊断为Ramsay Hunt综合征。

表2 6 例Ramsay Hunt综合征患者辅助检查、治疗及预后

Ramsay Hunt综合征累及舌咽及迷走神经时,电子喉镜可有特征性改变,典型病例可见局限在一侧的喉黏膜疱疹;无典型疱疹的病例,病变早期表现为一侧声带固定,同侧喉黏膜局灶性点状伪膜,随病情进展喉黏膜可见白色伪膜,病变后期喉黏膜可完全恢复正常,但声带麻痹较难恢复。这与其他喉部疾患,如喉真菌病及喉部结核所致的喉黏膜溃疡、结节伴白色假膜有所区别,且这类疾病喉黏膜病变多为双侧。本文5例行电子喉镜检查,其中4例患者均发现点或片状白色伪膜,符合电子喉镜的特征性改变,1例(患者2)黏膜未见异常,仅见声带麻痹固定,其可能解释的原因是电子喉镜检查时间在病程20d,推测口腔黏膜病变在此时间段可能恢复正常。

Ramsay Hunt综合征的治疗原则是抗病毒联合糖皮质激素药物治疗,此外同时配合营养神经、针灸、理疗等辅助治疗,有助于促进症状恢复。抗病毒治疗应在症状出现后72h内开始使用[7-8]。早治疗的患者,面瘫的完全恢复率为75%,7 d之后接受治疗的患者完全恢复率为30%。且阿昔洛韦的治疗效果与给药方式无明显相关性[9-10]。本文6例患者均在发现周围性面瘫后才予以抗病毒及激素治疗,其中5 d内开始治疗的3例患者症状完全恢复,在8~14 d开始治疗的3例中,1例完全恢复,其他2例均遗留有部分,面瘫、声嘶、饮水呛咳与听力下降症状,支持早治疗患者面瘫恢复较好这一观点。一般认为,静脉滴注疗效优于口服,但本组6例患者,其中口服阿昔洛韦治疗的3例症状完全恢复,静脉滴注阿昔洛韦的3例中2例遗留部分症状,支持上述阿昔洛韦疗效与给药方式无关这一观点。

Ramsay Hunt综合征的脑神经损害一般于2周左右恢复,少数患者遗留有永久性面瘫、疱疹后神经痛、听力损失等症状,多见于治疗不正规的患者,有肥胖、糖尿病病史的患者预后差[4]。本组有糖尿病病史的2例患者,经正规抗病毒联合糖皮质激素治疗后,12个月随访时仍遗留部分症状,预后相对差,与既往研究一致。研究发现,疾病早期面神经神经传导检查有助于预后评估,当患者出现神经轴索损伤时预后更差[11]。一般认为,周围神经运动传导潜伏期延长提示神经脱髓鞘,运动波幅下降提示神经轴索损伤。经12个月随访,本组2例以运动波幅下降为主的患者面瘫恢复更差,而其他4例以运动传导潜伏期延长为主的患者恢复相对较好,同样支持这一观点。一般认为,神经电生理的轴索损害在神经病变2周后才能发现,但本组病例在发现面瘫后早期即行神经传导检查,发现部分患者存在脱髓鞘及轴索损害,其原因可能为该病早期累及后组脑神经症状明显,患者及医生忽略或未及时发现早期面瘫的存在,而更多关注其他症状。这也提醒临床工作者,在临床诊疗中遇到类似疾病时,应该关注患者整体情况,避免遗漏不典型的临床表现。

综上,以舌咽、迷走、位听神经损害为首发症状的Ramsay Hunt综合征临床罕见,容易误诊,延误治疗。因此临床诊疗中应进行准确的病史记录和体格检查,及时行电子喉镜、神经传导等相关检查,才能提高对本病的认识,从而早诊断、早治疗,以减少该病后遗症的发生,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猜你喜欢

耳痛脑神经喉镜
Nurr1基因修饰胚胎中脑神经干细胞移植治疗帕金森病
地塞米松联合可视喉镜在气管插管中的应用
重症昏迷患者可视喉镜在胃管插管中的临床应用
坐飞机突然耳痛快按这两个穴位很管用
以耳痛为主要临床表现的颞下颌关节紊乱病病例分析研究
TD-C-IV型可视喉镜与Macintosh喉镜用于实习医师气管插管训练的比较
局部外周神经刺激联合奥卡西平治疗难治性神经性耳痛
microRNAs在脑神经系统中的作用
荆芥连翘汤治疗耳痛验案6则
Tosight视频喉镜用于困难气管插管的临床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