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2018年我国手足口病流行性分析
2021-08-08陈小佳黄邓高
陈小佳,黄邓高,冯 桃
(1.海口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海南 海口 5 71100;2.中南大学湘雅医学院附属海口医院,海南 海口 5 70208)
近年来,由肠道病毒71型(EV 71)和柯萨奇病毒A 16型(CA 16)引起的手足口病(Hand,foot and mouth disease,HFMD)一直在亚洲蔓延,特别是儿童,给医疗机构造成医疗负担,给患者父母带来经济负担[1,2]。手足口病是由肠道病毒引起的急性传染病,大多数患者症状轻微,如口腔疼痛、厌食、低热、手脚和口腔溃疡等,少数病例可出现脑干脑炎、急性迟缓性麻痹等神经系统并发症及呼吸和循环系统衰竭等症状,严重时可导致患儿迅速死亡。HFMD在世界范围内均有发生[3],在我国属于高发的丙类传染病,自2008年,一直处于我国法定传染病发病率首位。HFMD具有传播途径复杂、传染性强、病例数多、疫情控制难度大等特点,且目前尚无特异性药物进行治疗,仅以支持疗法为主,已成为一种严重危害婴幼儿健康的公共卫生问题[4-6]。
本文通过检索已报道的文献,并进行归纳总结,从病例数、季节性发病情况、发病率、性别比例、发病的主要年龄段、主要发病场所和主要的致病病原体等分析全国性流行规律,为HFMD疫情的预防与治疗提供参考。
1 资料与方法
1.1 数据来源
1.1.1 收集2008~2018年手足口病数据 该研究首先以“xx省和手足口病”作为关键词,收集来源于CNKI的文献;其次,将符合关键词的文献中同时报道有“病例数、季节性发病情况、发病率、性别比例、发病的主要年龄段、主要发病场所和主要的致病病原体”作为入选标准。文献统计的数据为2008~2018年期间报道的手足口病例,收集的资料至少在8年以上。
1.1.2 地理信息数据 全国的省界、地级行政界线、市级行政界线,区县级行政界线信息从国家基础地理信息网(http∶//nfgis.nsdi.gov.cn)获取。
1.2 研究方法
首先从CNKI收集符合条件的中国已报道的文献,然后根据中国七大区域各区域比较(东北地区∶辽宁、吉林、黑龙江;华北地区∶北京、天津、河北、山西、内蒙古;华东地区∶上海、江苏、浙江、安徽、福建、江西、山东;华中地区∶河南、湖北、湖南;华南地区∶广东、广西、海南;西南地区∶重庆、四川、贵州、云南、西藏;西北地区∶陕西、甘肃、青海、宁夏、新疆)[7]和秦岭-淮河一线区分的南北方[8]分析我国手足口病的病例数、发病率、性别比例、季节性发病情况、发病的主要年龄段、主要发病场所和主要的致病病原体情况,分析其流行规律和提出防控建议。发病率=每年发病人数/当年人口数量,以每10万人进行统计发病率。
1.3 统计学处理
利用Excel表格进行数据初步处理,采用SPSS 20.0和GraphPad Prism 6分别进行数据分析和制图。两组数据比较采用t检验,多组数据比较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基本数据情况
从CNKI收集符合条件检索关键词获得文献120篇,结合筛选条件最终符合31篇,剔除89篇,其中青海省西宁市和海南省西部地区的数据由于文献统计的时间小于8年,不参与数据统计。
2.2 发病人数和发病率
该研究一共收集我国31个省市病例7 014 350例,平均发病率为(123.37±93.14)例/10万人,男女比例为(1.50±0.15)∶1。将不同区域的发病率进行单因素方差分析统计(F=3.352,P=0.05)显示∶从发病率来看,最高为华南地区(358.38±76.05)例/10万人,与平均值和其他区域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其次是华东地区(155.94±68.85)例/10万人,第三是华中地区(133.98±48.84)例/10万人,均高于平均值(123.37±93.14)例/10万人;东北地区的发病率最小(45.80±25.50)例/10万人,其他地区分别为华北地区(99.21±88.81)例/10万人、西南地区(86.16±43.06)例/10万 人 和 西 北 地 区(75.79±53.14)例/10万人,从北向南和自西向东均呈现发病率升高趋势。见图1。
图1 全国手足口病总体发病情况和发病率Fig 1 The overall incidence and prevalence of HFMD in China
2.3 季节性发病趋势
从收集数据的31个省市季节发病统计显示,春夏季发病高于秋冬季,单季发病省份高于双季发病省份。15个省市出现双峰发病趋势,第一次发病高峰出现在4~7月份,6月份最高,第二次高峰出现在10~11月份;16个省出现单峰发病趋势,发病高峰发生在4~7月份,6月份为最高,见图2A。总体来看单峰大于双峰。东北地区、华北地区、西北地区和华南地区单峰季节发病大于双峰季节发病,其中东北地区未出现双峰发病趋势,西北地区单峰季节发病远高于双峰季节发病。而华中地区、华东地区和西南地区则相反,双峰季节发病远高于单峰季节发病,见图2B。
图2 我国手足口季节性发病规律Fig 2 Seasonal incidence pattern of HFMD in China
2.4 男女性别比例分析
不同地区的男女性别比例的平均值为(1.50±0.15)∶1。按从大到小分别为华南地区(1.64±0.12)∶1>华东地区(1.58±0.18)∶1>华北地区(1.54±0.14)∶1>平均值(1.50±0.15)∶1>西北地区(1.49±0.04)∶1>东北地区(1.49±0.03)∶1>西南地区(1.39±0.10)∶1>华中地区(1.37±0.27)∶1。男女性别比例华南地区最高,华中地区最低。不同地区数据两两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F=1.32,P=0.305)。见图3。
图3 不同区域的男女发病比例Fig 3 Incidence rates of male and female in differ ent r egions of China
2.5 发病高峰年龄分析
我国的手足口病主要发病的年龄段绝大多数为5岁以下儿童,但也有少数报道在5~10岁的病例。见表1。
2.6 发病场所分析
发病场所主要为散居儿童,其次是幼托儿童,再次是学生。少量报道为非城区儿童。见表1。
2.7 主要致病病原体分析
现有报道数据显示全国大部分地区以EV 71,CA 16和其他肠道病毒为主,其中以EV 71为主要致病病原体的省市有15个,占53.5%;以CA 16为主要致病病原体的有4个,占14.3%;以其他肠道病毒为主要致病的有9个,占32.2%。见表1。
2.8 南北方对比分析
为了能深入分析在以秦岭-淮河一线划分南北的各地区流行情况,我们划分为北方的地区有13个省市包括辽宁省、吉林省、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北京市大兴区、天津和平区、河北省、山西省朔州市、内蒙古自治区、陕西省、甘肃陇南市、宁夏吴忠市、新疆自治区和河南省平顶山市;南方有16个省市包括湖北省宜昌市、湖南省、上海市虹口区、江苏省南京市、浙江省、安徽省蚌埠市、福建省、江西省、山东省德州市、广西自治区梧州市、广东省中山市、海南西部地区、重庆市、四川省资阳市、贵州省、云南省和西藏省。南北方的平均收集年份跨度分别为9.8年和9.6年。见表1。
表1 收集资料基本情况Tab 1 General information collection
2.8.1 发病人数和发病率的比较 收集的数据中,南方发病人数5 191 913例多于北方1 818 624例,南北方的平均值和总平均值分别为305 407例、139 894例和222 650例,南方高于总平均值和北方(图4A);发病率南方为(158.51±100.48)例/10万人远高于北方的(80.13±62.83)例/10万人和总平均值(123.37±93.14)例/10万人(图4B),南方与北方发病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Levene检验,F=3.102,t=−2.446,P=0.021)。
2.8.2 男女发病比例分析 北方男女比例为(1.52±0.09)∶1>平均值(1.50±0.15)∶1>南方(1.47±0.19)∶1,但是南北方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见图4C。
2.8.3 按季节发病趋势分析 南方的双峰(12个地区)高于单峰(5个地区),北方的单峰(11个地区)高于双峰(3个地区),南方主要以双峰为主,而北方却相反。从发病的月份来看,南方的双峰发病高峰月份分别是4~7月和9~11月,北方是5~8月和10~11月;南方的单峰发病高峰月份分别是4~6月,北方是4~8月,总的来说,南方的发病高峰月份要比北方提前1~2个月,南方持续发病的时间段较长。见图4D、E。
图4 南北方手足口发病规律分析Fig 4 Analysis of the patter n of hand-foot-mouth disease in the nor th and south of China
3 讨论
自从2019年底新冠疫情爆发后,人们对病毒警惕和防备已经从被动预防变成主动预防,因此充分了解病毒的致病机制和流行规律对疾病的预防与控制极其重要。为了能更好地了解我国HFMD的发病规律,本研究采用7大区域和南北方的区域划分进行分析。
从该研究显示我国的HFMD平均发病率为(123.37±93.14)例/10万人,从南北方比较,南方高于北方,从7大区域划分分析,排在前三的区域分别为华南地区、华东地区和华中地区,而东北地区的发病率最小,发病率最高的华南地区高达(358.38±76.05)例/10万人,提示我国南方地区的HFMD形势比较严峻。以经度和纬度的角度分析,高纬度地区发病率低,低纬度地区发病率高,海拔低的地区发病率较高而高海拔相反;以版图的东西南北分析,从北向南和自西向东均呈现发病率升高趋势,提示经济较发达的东部地区和华南地区的发病率较高,而欠发达的西部地区和北部地区却发病率较少,可能原因是西部地区海拔和北部地区海拔高、天气寒冷且干燥、降雨量匮乏等,而相反在东南部地区的海拔较低、常年温度较高且潮湿、降雨量丰沛等导致。然而也有研究报道不一致,Yang等[40]认为降雨与手足口病之间的非线性关联,两者关系也因地点而异,一个地方的降雨量和手足口病关系的估计不应该推广到另一个地方。因此,具体的原因需进一步运用大数据进行探讨与分析。
从性别比例的角度分析显示全国男女比例接近为1.50∶1。南方高于北方,华南地区>华东地区>华北地区>平均值>西北地区>东北地区>西南地区>华中地区。最高的华南地区达到1.64∶1,提示性格活跃的男孩子更容易患有手足口病。
从季节的发病规律分析显示,春夏季发病高于秋冬季,单季发病省份高于双季发病省份。双峰发病趋势分别为4~7月份和10~11月份,单峰发病趋势主要集中在5~7月份。南方地区主要以双峰为主,而北方却相反。东北地区、华北地区、西北地区和华南地区单峰发病省份大于双峰省份,东北地区未出现双峰发病趋势,西北地区单峰省份远高于双峰省份。而华中地区、华东地区和西南地区则相反,华中地区和华东地区双峰远高于单峰。提示我国总体发病趋势以单峰发病占多数,但不同的区域和不同的省份都出现双峰和单峰发病,甚至不同的年份也不一样,总体来讲手足口病南方比北方早发,持续时间长。因此,需要各个省份或者行政单位的疾病预防控制中心(CDC)和卫生部门根据本地区的发病规律做好疾病的预测和防控措施。
从发病对象看,我国的HFMD主要发病的年龄段为5岁以下儿童,但也有少数报道在5~10岁的病例,发病场所主要为散居儿童,其次是幼托儿童,再次是学生。少量报道为非城区儿童。全国大部分地区以EV 71,CA 16和其他肠道病毒为主,其中以EV 71为主要致病病原体占53.5%;以CA 16为主要致病病原体占14.3%;以其他肠道病毒为主要致病病原体占32.2%。值得注意的是Cox A 6和Cox A 10型自2014年起已经在上海出现,提示手足口病毒在不断变异。因此,HFMD主要青睐于5岁以下的儿童,且散居儿童的发病率高发。做好该年龄段的监控,提前预防以及对EV 71和CA 16病毒致病机制的研究和阻断病毒传播可以有效防控HFMD的发生。
在许多国家,手足口病是一个重要的公共卫生问题,特别是在亚太地区,每隔几年就会周期性爆发。虽然该病是幼儿的常见病,一般表现为自限性轻度发热性疾病,其特点是手足口病患者的手、足底和臀部皮肤上出现斑丘疹或水疱。但疾病严重时会出现并发症如无菌性脑膜炎、脑炎、急性弛缓性瘫痪,部分病例甚至会出现死亡[41]。近几年来,我国的HFMD疫情呈现分布广泛、发病率高、高峰持续时间长等特点,给患者的家庭带来严重的经济负担。然目前的报道中缺少全国范围持续追踪和管理较长时间跨度的流行病学研究。该研究的数据来看,最长为11年,最短为8年。因此,持续开展长时间对手足口病监测数据的分析和利用,将为HFMD防控提供科学依据。
研究者的实际工作发现,自从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暴发以来,HFMD的发病率降低,提示减少外出和做好个人防护是切断HFMD传播的有效途径之一。通过对我国HFMD发病规律的梳理,笔者认为要做好HFMD预防应该做到以下几点∶(1)国家层面及各省市的卫生部门要高度重视HFMD疫情的发生,加大对HFMD疫情防控的资金投入,根据各个地区的疾病流行规律,提前做好疫情的预告与防控;(2)各地区的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和医疗机构要做好HFMD的检测和监测工作,实事求是报告疫情情况,为疫情控制管理部门做好决策做准备;(3)学校、家长及幼儿要做好居住地和个人卫生,预备必要防护设施和物资;(4)有能力的检测机构加强对致病病毒(如EV 71、CA 16病毒和它们的变异型)开展基础研究,探讨致病机制,研发疫苗和治疗药物等。这些措施将有助于家长、卫生部门、疾病控制部门、临床医生对病例在其高发季节有针对性地开展包括疫苗接种在内的疾病防控工作,避免病情恶化、降低重症手足口病的发病及死亡[42]。
该研究虽收取全国不同地区的数据,然而还存在一定的不足,如入选的文献较少,部分数据只是一个地区(区或市)不能完全代表整个省或区域的真实情况。从全国的发病趋势来讲,本研究数据收集具有一定的代表性,且跨度的年限较长,具有一定指导意义,希望能给手足口病的疫情防控带来参考和理论依据。
作者贡献度说明:
陈小佳、冯桃∶资料收集与文章撰写;黄邓高∶文章撰写指导和经费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