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八段锦联合稳定肌训练对颈型颈椎病患者疼痛程度及颈椎功能的影响

2021-08-07吴媛媛吴亚平王飞君周紫凤黄钦

全科医学临床与教育 2021年7期
关键词:颈型八段锦活动度

吴媛媛 吴亚平 王飞君 周紫凤 黄钦

颈型颈椎病是因风寒侵袭、过度疲劳、姿势不当等引起颈部韧带、肌肉、关节劳损所致,无明显退行性改变[1,2]。颈型颈椎病为各类颈椎病的初期阶段,主要表现为颈肩部、头、臂等处疼痛不适及活动限制。颈型颈椎病预后较好,可不做特殊治疗即可获得良好疗效,治愈可能性较高。研究发现,颈椎病的发生与颈椎曲线改变、肌力变化相关,临床持续进行康复训练在促进临床症状缓解及颈椎功能恢复中意义重大[3]。八段锦与稳定肌训练是临床常见的康复训练方法,具有良好的健身作用,在促进关节功能恢复效果确切[4,5]。基于此,本次研究将八段锦联合稳定肌训练用于颈型颈椎病患者中,分析其对患者疼痛程度及颈椎功能的影响。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18 年5 月至2020 年4 月于浙江省中医院就治的颈型颈椎病患者82 例,其中男性39 例、女性43 例;年龄21~60 岁,平均年龄(39.31±14.39)岁;病程4~22 个月,平均病程(12.60±2.99)个月。本次研究获得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每组41 例。观察组中男性19 例、女性22 例;年龄21~60 岁,平均年龄(39.36±7.15)岁;病程4~22 个月,平均病程(12.61±2.97)个月。对照组中男性20 例、女性21 例;年龄22~59 岁,平均年龄(39.28±7.22)岁;病程4~21 个月,平均病程(12.57±2.95)个月。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

1.2 纳排标准 纳入标准为:①符合颈型颈椎病诊断标准[6];②年龄>18 岁;③患者认知、精神正常;④签订知情同意书。排除标准为:①其他分型颈椎病;②因骨折、落枕、肩周炎、骨肿瘤等其他原因引起的颈肩痛;③合并肌肉萎缩、肢体残缺或功能障碍者;④合并重要器官病变者;⑤处于妊娠或哺乳等特殊时期者;⑥拒绝参与研究或中途退出研究者。

1.3 方法 对照组采取常规颈椎牵引治疗、肌肉按摩、不良姿势纠正等,期间配合进行颈椎侧屈、旋转、前屈、后伸等训练,持续3 个月。

观察组在此基础上采取八段锦联合稳定肌训练:①八段锦。一段:双手托天理三焦;二段:左右开弓似射雕;三段:调理脾胃臂单举;四段:五劳七伤往后瞧;五段:摇头摆尾去心火;六段;两手攀足固肾腰;七段:攒拳怒目增气力;八段:背后七颠百病消。由护理人员亲身示范、指导,在每次训练时播放国家体育总局推出的口令版视频,配合音乐进行,每天1 次,持续3 个月。②稳定肌训练。保持颈部自然中立,下颌轻收,颈椎前屈10°~15°,双手上举于后枕部交叉,头与手相互较劲,对抗用力,之后将手交叉于额头及左右太阳穴,继续对抗用力,每个动作维持30 s,整个流程反复轮转15~20 次,完成2 组动作后休息,每天2 次,根据患者耐受情况调整对抗力量,持续训练3 个月。居家训练期间护理人员通过微信完成随访,要求训练时患者家属陪同,每次训练时拍照或视频,通过微信反馈,以起到监督作用,保障每日训练时间、频次达到要求。

1.4 观察指标 比较两组训练前后疼痛程度、颈椎活动度及颈椎功能。①疼痛程度采用Northwick Park 颈痛量表(the Northwick Park neckpain ques⁃tionnaire,NPQ)[7]评估,5级评分(0~4 分),评分越高表示患者疼痛越重。②应用量角器测量颈椎活动度,包括颈椎侧屈(90°)、旋转(120°~160°)、前屈(35°~45°)、后伸(35°~45°)。③应用颈椎功能障碍指数(neck disability index,NDI)[8]评价颈椎功能,包含10 个项目(疼痛度、阅读、头痛、个人护理、重物提起、睡觉、注意力集中、娱乐、工作、驾驶),采用6级评分(0~5 分)。

NDI=[总分/(完成项目数×5)]×100%

NDI 指数为0 则无颈椎功能障碍,指数越高表示障碍程度越重。

1.5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20.0 统计分析软件,计量资料以()表示,组间比较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表示,组间比较用χ2检验。设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训练前后的疼痛程度比较见表1

表1 两组训练前后的NPQ评分比较/分

由表1可见,两组训练前NPQ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30,P>0.05);训练后,观察组NPQ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5.06,P<0.05)。

2.2 两组训练前后的颈椎活动度比较见表2

表2 两组训练前后的颈椎活动度比较/°

由表2 可见,两组训练前各项颈椎活动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分别=0.16、0.54、0.16、0.13,P>0.05);训练后两组颈椎侧屈、旋转、前屈、后伸活动度高于训练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分别=11.00、18.17、10.28、9.38、7.17、13.77、4.97、4.06,P均<0.05);训练后观察组颈椎侧屈、旋转、前屈、后伸活动度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分别=4.15、5.14、4.26、4.68,P均<0.05)。

2.3 两组训练前后的颈椎功能比较见表3

表3 两组训练前后的NDI指数比较/%

由表3 可见,两组训练前NDI 指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25,P>0.05);训练后,两组NDI 指数低于训练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分别=20.87、12.86、6.97,P均<0.05)。

3 讨论

颈型颈椎病是因颈椎长期负荷,引起颈部肌肉痉挛或肌力失衡,以及颈椎生理曲线改变,形成病症,持续发展还会导致关节失稳、突出,增加治疗难度[9]。颈型颈椎病多以保守治疗为主,临床可经牵引治疗恢复颈椎生理曲度,提高椎体稳定性,减轻疼痛、麻木不适等症。颈椎稳定性主要依赖于完整的椎骨形态结构、正常的生理功能,以及肌肉、韧带的协同作用,而颈部肌群是维持椎骨结构形态及生理功能的重要保障[10]。

颈肩部肌肉训练是促进颈椎病功能恢复的重要方法,正确的训练可有效增强肌肉力量,强化正常生理曲度,提升颈椎生物力学结构稳定性,有利于颈椎功能的恢复。本次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训练后NPQ 评分低于对照组,颈椎活动度高于对照组,NDI 指数低于对照组(P均<0.05)。表明八段锦联合稳定肌训练在促进颈型颈椎病患者恢复中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八段锦是中医特色健身功法,最早出现于北宋《夷坚志》中,第一段是躯干、四肢及内脏器官同时进行全身运动,可强筋健骨、解除疲劳;第二段动作可改善颈部训练,锻炼肩臂部肌肉骨骼,有助于矫正不良姿势;第三、四段可调理五脏功能,改善气血循环,正确颈部肌肉伸缩能力;第五段可除强调松,改善颈腰韧带、关节及肌肉功能;第六段主要运动腰部,有助于改善脑血流循环,增强腰背肌,维持良好的脊椎生物曲线;第七段主要运动腰、四肢和眼肌,可促进气血运行,增强全身肌肉及筋骨作用;第八段主要锻炼椎骨及其各关节韧带,增强脊髓神经功能,在颈、胸、腰椎疾病中均具有良好的防治作用[11]。八段锦动作柔和缓慢、连贯圆活、动静相兼、松紧结自然,可正确锻炼人体各个关节、韧带肌肉,恢复、强化颈椎形态结构及生物曲线,促进颈椎活动度及功能的恢复。稳定肌的作用主要是对抗重力、维持姿势、控制和稳定关节功能,稳定肌松弛物理是导致颈椎功能障碍的重要原因[12]。临床针对颈椎稳定肌进行抗阻训练,可提升肌群耐力持久性,改善颈椎动力平衡,且训练过程中可避免椎体移动,维持颈椎生物曲线及力学稳定,促进疼痛缓解。八段锦与稳定肌训协同作用,可通过全方位的关节、肌肉训练达到更好的效果,加速疼痛缓解及颈椎功能恢复。

综上所述,在颈型颈椎病患者中采取八段锦联合稳定肌训练效果确切,能够减轻患者疼痛程度,改善颈椎活动度,促进颈椎功能恢复。

猜你喜欢

颈型八段锦活动度
“四式一运”治疗颈型颈椎病30例
骨痛灵酊联合TDP治疗仪治疗颈型颈椎病的疗效观察
NLR、C3、C4、CRP评估系统性红斑狼疮疾病活动度的比较分析
中医导引法——八段锦(五)两手攀足固肾腰
中医导引法——八段锦(四) 摇头摆尾去心火
中医导引法——八段锦(二) 左右开弓似射雕
中医导引法——八段锦(一) 两手托天理三焦
能量多普勒评价类风湿关节炎疾病活动度的价值
复方南星止痛膏配合颈椎牵引治疗颈型颈椎病36例的临床探讨
巨刺灵骨、大白治疗颈型颈椎病急性期40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