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成性学习范式的校本性研究
2021-08-06吴正兵刘佰超
吴正兵 刘佰超
摘要:校本研究是学校发展的重要途径和必要举措。进行校本研究必须要结合地理、区域、人文等因素,遵循校本性、人本性和科研性。以此做到因校制宜、因时制宜,切不可生搬硬套。在教育教学中,我校始终坚持“因校制宜”“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研讨方向,制定具有明确目的性和针对性的“生成性学习范式”研究计划,脚踏实地,科学推究,持续改进,让教育科研的力量成为推动学校发展的最大动力。
关键词:生成性;生成性学习范式;校本性
中图分类号:G637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992-7711(2021)11-031
我校校本研究始终坚持“以学校为基点”,所有的研究都是基于学校的良性发展,不脱离学校教育范畴的基本方向,所有研究都要以学校的特色为出发点,做到有个性,有发展推广性;“以教师为主力”,校本性研究不是“高大上”的,而是“接地气”的,它融合在教师的日常教学生活中,所以,我校十分重视教师队伍的科研性,養成教师的科研思维,让教师在研究中工作,在工作中实践,从而拓宽学校校本性研究的思路,弥补学校校本研究中的不足,增添学校校本性研究的特色,推动学校“好且快”的良性发展。
一、校本研究中的生成性
我校在校本研究中一直主推生成性。生成性,就是将日常教学课堂变为生成课堂,即将生活引进课堂实践,在课堂中体现生活,在生活中加速学生对课堂知识的理解和掌握。
生成性课堂最大的优点在于课堂的生动性和完成性。它让以往沉闷的“旧式课堂”焕发出生机和活力,同时,将课堂知识与日常生活相联系,让课堂具有“人情味”,有利于学生对知识的理解,让学生体会到课堂学习或者学校学习并不是单纯地为了高考,而是可以真正应用到生活中去,具有实用性的。生成性课堂的提出和推广,极大地提高了学生对学习的兴趣和热情,也加快了学生对知识点的理解和掌握。以语文教学为例,生成性语文的实施一改以往语文课堂的理论说教,将学生的生活和关注的热点相结合。如,讲《劝学》时,将学生从小到大的经历联系起来,一堂课在看似聊天的过程中,让学生感受到其从记事起到如今因学习而产生的变化,既有助于学生对课文内容的把握,又让学生认识到好好学习并不是一句口号,而是有实际作用的。再如,讲课外延伸阅读《朋友》(贾平凹)时,让学生分享其和朋友的故事,让学生在听别人的故事和分享自己的故事同时加深感悟,学会为人处世、与人交往之道。
生成性课堂,将课堂与生活,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让学生学会理论知识的同时学会实际应用,从而实现“育人”的教育目的。
二、校本研究中的生成性范式
生成性范式,实际上是对生成性课堂的外延和拓展,将“育人”不再局限于教室,而是落实到校园内的每一个角落,旨在让学生在学校生活中学到知识、提高品德,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改变。
我校坚信教出“对社会有用的人”才是教育最大的成功这一信条,在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道路上不断前进。
我校大力发展社团文化,旨在拓宽学生的眼界,培养学生的良好爱好,增强学生的知识储备。先后开设了传媒、美工、航模、舞狮、扬绣、剪纸、文学欣赏、篮球、排球、足球等类型社团。这些类型社团的开设除了为丰富学生的课余生活之外,还让学生增添爱好,了解优秀传统文化,强身健体,做到“学娱相辅”。
我校还化“劣势”为“优势”,在校区远离城区这一“地理劣势”中发掘出“远离诱惑”这一“地理优势”。利用“地处偏僻”这一优势,在校园各处设立读书角,营造读书、学习氛围,让学生走进校园就能闻到“书香气”,在潜移默化中提高对读书的兴趣和对读书的重视,逐步养成爱读书好读书的好习惯。
除此之外,我校还利用地处阮元故里,文化氛围浓厚这一特点,大力展开文化建设。在一些节日或特殊事件节点,组织系列活动,培养学生正确的价值观。如:清明节,组织纪念烈士系列活动,培养学生正确的偶像观念;端午节,举行纪屈原系列活动,增强对传统文化的认同感;中秋节,举行庆中秋系列活动,让学生感受到家人的重要性;重阳节,开展敬老活动,强化尊老美德;父亲节、母亲节,进行感恩有你系列活动,树立感恩观念;国庆节,举办为国庆生系列活动,激发爱国热情;上巳节,举办“流觞曲水”活动,让学生感受到传统文化的魅力,增强文化认同感等。今年,更是大力举办为党庆生活动,建立正确社会价值观。
学校的生成性范式校本,是将教室的“小课堂”变为校园的“大课堂”。让教育不只是在课堂上进行,而是在生活中演练。将理论知识点变为日常生活中的一举一动,进行潜移默化影响,以此,达到“育人”的最终目的。
三、校本研究中的校本性
学校既是一个整体,又是一个个体。所以,每所学校都存在着专属于自身的特殊性。校本性,正是学校在校本研究过程中针对特殊性所进行的有效性研究。这有利于学校的发展,提升学校自身的魅力和竞争力。
因为地理位置等因素影响。我校针对本校的实际学情,制定了“让不可能才成为可能,让可能成为必然”的“教育”方针和“让优秀成为习惯”的“育人”方针。在“教育”方针的实施上极大激发了我校学生的学习热情和教师的工作热情;“育人”方针的实施,培养了学生的良好习惯,提高了学生的道德素养,提升了学校的文化氛围。在学生品德教育上下大功夫,严格要求学生见到师长主动问好、与父母和气交谈、与人交谈要行端体正目视对方等,切实将礼貌、品德等优秀习惯融入日常生活活动中,为学生的“成才”和“成材”打下坚实基础。
在教师管理上,学校更是结合本校的实际地理位置和教师的居家位置,实行弹性工作制,进行人性化管理,让教师感受到学校的关怀,提高了教师工作积极性。学校定期举行教师座谈会,拉近干群关系,倾听学校决策反馈,总结教学经验,听取行政意见,学校则认真收集总结基层教师的意见或难处,及时完善行政制度或给予老师适当帮助。这种人文化、人性化管理措施,极大地拓宽了学校校本研究的“宽度”“长度”和“高度”,更是团结一切力量把学校建设好。
学校的生成性学习范式校本性研究,基于学校自身特点,发展学校专有特色,切实学校的自身状况,将长久促进学校的良性发展。
(作者单位:扬州市邗江区公道中学,江苏 扬州225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