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新时代的思维重新理解与构建中国职业教育
2021-08-06刘永前
刘永前
摘 要: 新时代,中国职业教育必须走出传统观念教育,以服务国家经济建设为战略导向,提出新思想、新目标、新要求,加强国际合作交流,实施系统化、国际化职业教育。从职业教育全过程管理、健全完善职业教育教师准入制及行为准则、制订统一的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校企共同办学协调发展和健全职业教育健康运行与持续发展的长效机制五个方面,健全完善中国职业教育体系,使中国职业教育适应新时代的发展需求。
关键词: 新时代 中国职业教育 健全体系
1.引言
目前,中国在实现经济全球化的同时,已步入新时代,最终目标是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無论是经济需要、军事需要还是国力需要,最关键的都是需要高精尖的职业技术人才。职业技术人才的培养关键在于教育,需要中国有强大的职业教育进行保驾护航,需要职业教育在保留优秀的主基调的同时实现创新发展。在职业教育中以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按照习近平同志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和全国教育大会精神的要求,提出新目标、新论断、新要求,办好新时代职业教育的顶层设计和施工蓝图,以新时代的思维重新理解与构建中国职业教育,使中国职业教育适应新时代的发展需求[1](5-9)[2](27-31)。
2.中国教育的概念及分类
2.1中国教育的概念
中国教育是培养学生具有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并延承中华民族优良传统、伟大民族精神、生产生活经验,具有与时俱进的生存能力、学习能力及创新能力的过程。
2.2中国教育的分类
2.2.1中国教育。(1)基础教育;(2)职业教育(将本科、研究生、博士生教育纳入职业教育,不论一个人接受什么教育,都是为从事一种职业做准备)。
2.2.2基础教育。幼儿教育、小学教育、初中教育、高中教育。
2.2.3职业教育。包括技能型教育、技术管理型教育、专业研发型教育、继续教育。
(1)初等职业教育(职高、技校、中专等),主要培养学生生存生活、生产能力的教育过程,即技能方面的教育过程。
(2)中等职业教育(职业技术学院、职业大学、大学本科等),主要培养学生从事一线职业岗位的技术与管理工作的教育过程,即一线技术及相应管理的教育过程。
(3)高等职业教育(研究生、博士生等教育),主要培养学生在某一领域的专业性研发的教育过程。
(4)继续教育,主要是服务具有专业知识提升需求的群体。
3.重新理解与构建中国职业教育的意义
新时代,给人们一个“新”的撞击,需要从中国实际情况及中国特色出发,改变以往的思维模式,即将初等职业教育、中等职业教育、高等职业教育纳入统一的职业教育范畴,三者处于同等社会地位、待遇,虽略有差异,只是分工不同、从事职业不同而已。改变只有上大学才能“出人头地”的老的观念、陈旧思维,改变中国职业教育不均衡现象。激发所有人接受适应职业教育,增添职业教育活力。建设成“人人皆学、处处能学、时时可学”的学习型社会,营造“人人皆可成才、人人尽展其才的良好环境,让每个人都有人生出彩的机会”[3](45-49)。教育诞生于工业制度,最后将推动工业的发展,提高社会生产效率,增加社会经济财富,最终推动整个社会的进步和发展。
在全国教育大会上,习近平同志指出:“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加快推进教育现代化、建设教育强国、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4](15-25,87)国家高度重视职业教育,围绕“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这一根本问题,培养数以亿计的高素质劳动者和技术技能人才的历史重任,通过职业教育实现,人们重新认识职业教育、重构职业教育,助推中国职业教育走向世界舞台,成为世界的职业教育领先者,具有职业教育话语权,使中国在各领域的研发、制造、管理水平与能力处于世界前端[5][6]。
4.借鉴国际经验,创新中国职业教育
在中国历史发展过程中,传统的学习教育模式是“拜师学艺”,尤其是著名的思想家、教育家孔子,培育了很多著名的优秀人才,现今中国倡导职业教育试行“现代学徒制”模式,同德国“双元制”教育有共性[7](122-128)[8](17-19)。德国“双元制”职业教育之所以成功是因为有德国联邦政府和全体公民对“双元制”教育的重视,有健全的法律法规,有学校与企业的密切联系,有目标性、实用性的教育过程,有高素质的复合型师资队伍,有先进的教学设备,有规范严谨的考试制度,形成系统、标准的职业教育体系。如今,中国步入新时代,我们在遵循职业教育发展规律的前提下,一切从中国的实际情况出发,审时度势,担当有为,大胆地进行国际合作交流与改革创新,借鉴德国职业教育模式,与国际先进的职业教育接轨,创造性地拓展职业教育发展理念与思路,做好职业教育与普通高等教育的相互嵌入、转型,使高水平现代化职业院校成为职业教育发展的内在需求,以新时代的思维重新理解与构建中国职业教育,助力中国经济快速发展并屹立于世界强国之林。
5.健全完善中国职业教育体系
健全完善与国际对接的系统化、标准化、规范化的职业教育体系是:一是加强思想政治教育、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传承优秀传统文化和工匠精神;二是施行全国统一的职业教育的教师资格准入制度;三是专业设置与新时代产业发展需要精准对接;四是国家制订相对统一的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依据职业岗位需要系统确定课程设置,将国家、行业标准及岗位工作的操作规则作为教材,将岗位能力、职业操作纳入教学过程;五是与国际对接,以国际规则为依据,制定国际化的职业教育内容;六是校企融合,工学结合,校企共同培养适应行业企业岗位需求的国际型职业技术技能人才。
5.1在职业教育全过程中做到“四个贯穿”
在职业教育全过程中做到四个“贯穿”,即“思想政治教育贯穿职业教育全过程、职业能力教育贯穿职业教育全过程”、文化传承教育贯穿职业教育全过程、法治健康教育贯穿职业教育全过程,以“四个贯穿”为主线确定职业教育内容,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以提高公民整体素质为目标,为国家培养出合格的具有创新能力的职业技术人才。
5.2健全完善职业教育教师准入制及行为准则
打造一支教学水平高、职业技术技能强、具有外事能力、结构合理的“双师型”团队,对于新时代中国职业教育至关重要。当前,校企共建互聘师资成为发展的主流,更多优秀的教师脱颖而出,为我国职业教育提供了不可或缺的宝贵财富,也为中国职业教育走向世界奠定了深厚的基础。
5.2.1施行全国统一的职业教育准入制度。
《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明确指出;取得学士学位及以上的毕业生至少在企业工作3年,参加高校教师教育培训并取得高校教师资格,再经过参加学校教师招聘考试合格,方可成为一名职业院校的职业教师。没有企业工作经验者、没有教育教学培训合格证的不列入职业教育师资人选。
5.2.2实训教师由企业提供或职业院校自己培养。
企业提供的实训教师应为高等专科及以上毕业并具备5年以上的职业实践经历,再经过教育教学培训合格后方可成为职业院校的实训教师。职业院校自己培养的实训教师应为具备职业院校教师资格,到企业进行集中培训锻炼两年,方可成为一名职业院校的实训教师。
5.2.3职业教育教师的职业能力培养与再提高。
(1)安排教师到企业进行锻炼,参与企业生产、建设、管理、服务活动。
(2)安排教师进行继续教育,拓宽专业知识面,提高理论与实践水平。
(3)安排頂尖教师到国外交流,学习先进经验,学习掌握先进办学模式、适应产业需求的人才培养标准,不断提高教师的实践动手能力和国际水准,适应新时代中国职业教育发展需求。
(4)安排教师开展“三教”改革,主要解决“谁来教、教什么、如何教”的问题,告诉学生“做什么、怎么做、为什么这么做”。一是教师就是“师傅”,即能“教”也能“做”,同时又是学生的引路人。二是教材就是以国家与行业的标准、规范、规则等为依据,教师将岗位工作过程中的“应知、应会”提炼、汇编成教材,同时,将行业的“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新设备”(即“四新”)作为课程补充内容,融入教材中,及时传授给学生,适应行业企业发展需求。三是教法是实现职业教育目标的途径,是教师实施教学过程的具体手段,加强对新入职教师的教学、教法培训,推进教师之间的教学交流,建立校际教师之间的联合提升机制。
5.2.4职业教育教师奖励机制。
教师的职称在完成国家规定条件下,按照规定的时间进行晋级,让老师把更多的时间用于教学与教研。激励教师开展科研、教研工作,提高研发创新能力,给予一定的绩效奖励。
5.3国家制订相对统一的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2019年国家发布了《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教育部关于职业院校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制订与实施工作的指导意见》,旨在推进职业院校科学制订、实施适应新时代的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5.3.1科学合理制订人才培养方案。
国家组建学校、企业的专家共同制订个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明确培养目标与培养规格,确定适应岗位需要的课程(选修课程自主安排),科学合理进行学时安排、教学进程总体安排,给各职业院校提供切合实际制订依据。
5.3.2课程标准定位准确。
课程标准实现国际化、系统化、标准化,实施“四个对接”(即“与国际对接制定课程标准、与岗位能力对接确定课程内容、与工程建设标准对接开发教材、与企业活动对接协同建设课程”)确定课程目标、内容框架、教学环节、考核评价,教学过程体现出职业性,学生应知应会明确,使理论和实践、学校与企业有机结合。
5.3.3促进书证融通,推进1+X证书制度试点工作。
促进书证融通,实现“1”与“X”的有机衔接,校企共同研究制订人才培养方案,按照职业岗位(群)的能力要求,制订完善课程标准,基于职业工作过程重构课程体系,及时将新技术、新工艺、新规范纳入课程标准和教学内容,将职业技能等级标准等有关内容融入专业课程教学,促进职业技能等级证书与学历证书相互融通[9](1-5)[10](45-50)。
推进1+X证书制度试点工作,试点工作必修按照高质量发展的要求,坚持以学生为中心,深化复合型技术技能人才培养培训模式和评价模式改革,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畅通技术技能人才成长通道,拓展就业创业本领[11](45-50)。结合实施1+X证书制度试点,探索建设职业教育国家“学分银行”,对学历证书和职业技能等级证书体现的学习成果进行认证、积累与转换,促进书证融通,探索构建国家资历框架。
5.4校企共同办学协调发展
中国职业教育由学校与企业共同办学,行业指导办学并推荐知名企业与学校共同办学,政府根据行业的推荐确定企业与学校共同办学并监督办学。办学企业一般为央企或区域内大型、知名企业,在技术、管理、创新能力方面处于行业示范引领地位。在办学过程中,学校与办学企业可以根据某一科技、技术领域的需要,在行业部门指导下,经政府部门同意后,吸引国内外领军企业参与办学。在整个办学过程中,学校依托职业教育集团与校企联盟实施职业教育,行业主管部门有指导的职责和义务,政府部门有监督的权利和义务,只有这样,才能真正把企业与职业院校精准对接并融合在一起,校企协同发展,学校与企业真正成为职业教育主体{12](64-70)。
校企共同办学,依托职业教育集团、校企联盟,精准对接现行职业标准、行业标准和岗位规范,用国际标准制定与企业技术要求、工艺流程、管理规范、设备水平同步的教学标准。学校的实践课程环节可以在校内建立与专业相适应的校内企业实训基地或校外企业实训基地,让学生感受企业现场氛围,掌握岗位职业技术、操作技能[13](71-75),为国家经济建设发展培养具有工匠精神的高素质职业技术技能人才。
5.5健全职业教育健康运行与持续发展的长效机制
5.5.1修订与完善职业教育法律法规。
国家在制定职业教育相关法律法规的基础上,先后出台了《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规划(2014—2020年)》《关于实施职业院校教师素质提高计划(2017—2020)的意见》《职业学校校企合作促进办法》《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新时代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队伍建设规定》等系列文件,促进了职业教育发展与创新,推进了职业教育发展进程[14](23-29)。但是,国家的职业教育法律法规还有待修订完善。我国于1996年颁行《职业教育法》,是职业教育的法律保障,经过22年的运行,为职业教育起到了保驾护航作用。2019年12月,教育部制定了《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教育法修订草案(征求意见稿)》,国家对《职业教育法》及相关法律法规进行修订完善,创新职业教育办学思路,实施系统化、标准化、国际化办学,强调职业教育与职业培训、终身教育协调发展,目的是确保培养出适应新时代发展的具有工匠精神、高素质、国际化的职业技术人才。
5.5.2制定职业教育运行规则,实行“自检评价与抽检评价”并行、“奖励与惩罚”并存。
在职业教育运行过程中,国家需制定具体运行规则,实行职业教育“需则留、勿则去”,并适当整合,提高教育资源利用率,同时禁止职业院校随意开设热门专业,避免國家教育资源浪费。在办学过程中,各院校实行“自检评价与抽检评价”并行、“奖励与惩罚”并存,让“三全育人”即全员育人、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
5.5.3加大投入,促进职业教育健康运行与持续发展。
一是资金投入,实现均衡资金投入,确保职业教育正常运行。二是政策投入,给职业教育既宽松又有制约的办学政策,保证职业教育在正常运行的同时融入社会,与行业企业一体[15](139-143),确保职业教育健康与持续发展。三是加大人力投入,在严把职业教师准入制的同时,实现师生比协调,确保职业教育高质量持续发展。
6.结语
教育是立国之本,《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的发布实施和《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教育法修订草案(征求意见稿)》表示要办出具有新时代中国特色的职业教育。新时代中国职业教育坚持中国共产党的全面领导,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以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以服务发展为宗旨,以促进就业为导向,以“高质量发展”为主线,坚持校企融合、工学结合、知行合一,以新时代的思维重新理解与构建中国职业教育,为新时代发展培养具有工匠精神的高素质职业技术技能人才。
参考文献:
[1]陈锋.建设全民终身学习的教育体系与高等教育、职业教育结构调整[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20(21).
[2]陈映雄.推进我国职业教育治理体系现代化的探究[J].当代职业教育,2020(04).
[3]钱丽云,刘任熊.构建高等职业教育质量保障体系的举措研究[J].教育与职业,2020(14).
[4]史秋衡.《中华人民共和国高等教育法》20年发展报告——基于高校分类人才培养提质增效视角[J].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20(02).
[5]赵靖.新时代我国义务教育均等化研究[D].太原:山西大学,2019.
[6]孙树彪.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的“立德树人”研究[D].长春:吉林大学,2019.
[7]郝天聪,石伟平.产业结构转型与职业教育办学模式改革——基于对美国、德国、日本、中国的比较分析[J].现代教育管理,2020(08).
[8].学习借鉴国外职业教育理念实施本土化专业建设战略[J].交通职业教育,2005(04).
[9]余荣宝.高职院校教师教学创新团队的目标定位与创新路径[J].襄阳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20,19(01).
[10]白星良,牛同训.职业教育教师教学创新团队建设研究[J].高等职业教育探索,2020,19(03).
[11]汤泽军.1+X证书制度下职业院校电子类专业课证融通的改革探索[J].长沙航空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20,20(02).
[12]赵永胜.职业教育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成效问题研究[J].成人教育,2020,40(01).
[13]汤智华.我国职业教育产教融合的经验、瓶颈及出路[J].成人教育,2019,39(01)
[14]聂伟.改革开放40年我国职业教育体系的建立和完善[J].职教论坛,2019(06).
[15]陈正江.基于跨界特征的高等职业教育类型特色建构[J].职教论坛,2019(03).
辽宁建筑职业学院2020年度校级教育教学研究课题:职业院校实施“1+X”制度研究(JZXYKT-202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