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思政课一体化建设的现状与对策

2021-08-06盛振宇

关键词:一体化建设思政课对策

盛振宇

摘要:思政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是深化新时代学校思政课改革创新的重要举措。本文分析了思政课一体化建设现状,并从设计、队伍、阵地、方法、考评等五个方面探究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的对策。

关键词:思政课;一体化建设;对策

中图分类号:G633.2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992-7711(2021)11-026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以下简称“思政课”)教师座谈会上提出:“思政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思政课作用不可替代,思政课教师队伍责任重大”[1]。要发挥好思政课作用,就必须循序渐进地在大中小学开设好思政课。那么,思政课目前的现状如何?我们怎样推进思政课一体化建设?

一、思政课一体化建设的现状

1.课程内容不连贯。因各学段思政课的目标、内容、方法不尽相同,缺乏贯通各学段的整体思维,课程内容少有衔接。从纵向看,大中小学教材内容存在重复现象。例如,六年级下册“感受生活中的法律”的教学目标是“树立遵守法律的意识”;初中八年级上册“做守法的公民”的教学目标是“增强法治观念”;高中“中国公民的政治参与”的教学目标是“加强法治观念,培养依法行使政治权利的行为习惯”。大学《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第六章“尊法学法守法用法”的教学目标是“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和法治道路的精髓,增进法治意识,养成法治思维,更好地行使法律权利、履行法律义务,做到遵法学法守法用法”。从横向看,大学开设的“两课”教材之间也存在内容重复,导致教育资源的浪费,也降低了学生学习的兴趣和积极性。

2.单一的考核评价体系。在思政课考核评价上,割裂了思政课的价值性和知识性的联系,片面强调对知识的考查。中小学依然存在“唯升学”现象,考核标准多以提高升学率为指向,大学考核多侧重科研和业绩。大中小学共有的考核方式就是理论考试,注重分数。甚至许多学校设立奖、助学金的依据是考试成绩,而很少将道德情感、道德行为纳入考核范围,这样的考核评价机制很难真正反映学生的思想政治素质,不仅违背了思政教育的初衷,更不利于学生身心健康发展。

二、思政课一体化建设的对策

1.顶层设计,统筹推进。《关于深化新时代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创新的若干意见》明确提出了大中小学思政课课程目标,遵循“横向贯通,纵向衔接,分层递进,螺旋上升”理念,小学阶段重在启蒙道德情感,初中阶段重在打牢思想基础,高中阶段重在提升政治素养,大学阶段重在增强使命担当。推进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发挥各级各类建设主客体的作用尤为重要。思政课一体化建设的主体包括各级党政领导、职能部门、主管部门、各级各类学校的管理部门和师生。思政课一体化建设的客体涵盖课程标准制定、课程教材编写、课程内容设定、教师队伍建设、考试评价制定、人才培养设计、教学管理体系等。统筹推进这些要素,要加强顶层设计,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落细落小落实。

2.配好队伍,促进提升。思政课教师是学生思想政治素质和道德法律素养的塑造者。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思政课教师,要给学生心灵埋下真善美的种子,引导学生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要按照“政治要强、情怀要深、思维要新、视野要广、自律要严、人格要正”要求,建设一支高素质教师队伍。要健全教科研培训体系,提升教师育人能力,不断增强政治认同、思想认同、情感认同,促进学生知情意行的和谐发展。要打造“行走的课堂”,建立了解世情、国情、社情、民情的常态机制。要畅通专业发展通道,搭建大中小学一体化专业发展平台,开展各项合作。成立大中小学一体化思政课教学专业指导委员会,发挥“标准制定、培训示范、督查引领”功能。

3.坚守阵地,聚焦关键。思政课是思想政治教育的主阵地,贯穿每個学生成长的全过程。不同学段的学生虽然存在个性差异,但“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是各级各类学校必须确立的共同目标,是全体思政课教师肩负的共同使命。这就要求各级各类学校务必把落实立德树人作为办学工作的根本遵循。同时要求思政课教师的教育教学活动必须从不同学段学生的身心特点出发,遵循价值性、科学性、系统性原则,开展以“政治认同、国家意识、文化自信、人格养成”为核心目标,以“有效教育、有效教学”为组织方略的思政课一体化设计,确保各学段思政课教材体系一体构建、教学内容一体聚焦、教研活动一体开展,充分体现“把门守关,种好责任田”的整体成效。

4.创新方法,遵循规律。结合世情国情党情社情民情舆情等推动不同学段思政课教育教学的进阶,充分发挥小学阶段的基础作用,中学阶段的“咽喉”作用和大学阶段的担当作用。如不同学段的思政课教师聚焦“爱国主义”主题,可以进行不同的展示。“你们爱妈妈吗?”在幼儿园孩子们的“抢答”中,教师引导孩子们明白爱国就像爱妈妈;在小学思政课上,国庆阅兵空中梯队的视频燃起全班学生自豪感、自信心;“你是哪里人?你爱家乡吗?你希望中国好吗?”是初中课堂上的“爱国三问”;而在高中课堂,教师引导学生思考“如何做好新时代的见证者、开创者和建设者”;到了大学课堂,教师要坚持问题导向,要主动回应学生关切,辨明大是大非、真假黑白,让主旋律更响亮、正能量更强劲,培养学生理性的爱国情。

5.全面考评,注重引领。全面考评管理部门和管理者、思政课教师、学生三方,以评促建、以评促教、以评促学。要加强对管理部门和管理者的考评。将各级教育部门、地方党委和各级各类学校的党组织所开展的大中小学思政课建设工作纳入其绩效考评范围,把思政课建设情况纳入学校党的建设、意识形态工作和办学质量考核体系。完善对思政课教师教育教学水平的考核。坚持形成性与终结性评价相结合等原则加强对学生的考评,通过科学的考评以及对考评结果的合理运用,引导学生真正学懂、弄通思想政治理论,教育学生立鸿鹄志、做奋斗者。

此外,我们还要坚持课程思政与学科德育相衔接,健全家庭、学校、社会协同育人机制,整合校内外思想政治教育资源,在全社会形成育人合力,构建大思政、大德育工作格局,推动思政课建设内涵式发展。

参考文献:

[1]习近平.思政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J].求是,2020(17).

(作者单位:常熟市海虞中学,江苏 常熟215500)

猜你喜欢

一体化建设思政课对策
提高中小学音乐欣赏教学质量对策探讨
医学人文精神融入思政课的实施路径研究
“互联网+”背景下开放大学交互式教学法在思政课中的应用
“深度伪造”中个人隐私的保护:风险与对策
新时代军校思政课铸魂育人的新形势新挑战新路径探讨
“小三明治式”议题中心教学法在思政课中的运用
走,找对策去!
我国货币错配的现状及对策
应用型本科院校《国际贸易》一体化课程建设探索与实践
会计电算化向会计信息化过渡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