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立德树人

2021-08-06刘虹

文教资料 2021年11期
关键词:教育工作立德树人

刘虹

摘   要: 新时期,立德树人是高校开展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理念,也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根本任务,对促进高校学生全面发展,使之成长为综合型实践人才,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本文对先“立德”后“树人”的内涵和价值进行深入研究和分析,对高校教师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开展路径提出科学合理的建议,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质量的有效提高,提供更多可靠的理论支持,也对我国教育改革工作的有效推进和高校教育的发展建设给予支持和帮助。

关键词: 立德树人   高校教师思想政治   教育工作

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立德树人既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又是新形势下高校教师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要理论,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有效开展,具有极为重要的理论指导作用。在高校教育工作中,大量教育实践经验证明,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部分不良思想逐渐传播进校园中,对高校学生的思想价值观念造成了影响。对此,更需要高校加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创新高校思想政治教学方法和教育手段,对大学生的思想观念形成进行有效的指导,培养正确的世界观、价值观和人生观。因此,基于“立德树人”理念,对高校教师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开展途径进行深入研究,为提高高校教育质量,培养优秀的高素质专业化实践人才,做好思想保障,也为推动我国社会经济发展建设奠定重要的人才基础。

一、加强网络道德教育

随着网络技术的快速展,网络已成为社会经济发展及人们日常生活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特别是进入微时代以来,自媒体迅速發展,微博、微信、QQ、陌陌、钉钉、贴吧等不同形式的自媒体成为人们日常交流及获取信息的主要渠道。网络与高校教育已建立了密不可分的联系,大量的网络信息既能够对高校教育造成不良影响,又能够为高校教育提供丰富的教学资源,促进高校教育范围扩大,弥补高校教育的不足。由此可见,网络与高校教育是相互促进、相辅相成的。基于立德树人理念,高校教师在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过程中,必须充分重视网络的作用,加强网络道德教育,利用网络自媒体渠道交互性、传播性和舆论导向性强,覆盖面广,影响深远的特点,开创数字时代的新教学途径,积极应用自媒体时代给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带来的冲击,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发展开拓一条新道路。

要开展基于立德树人的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教师需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从学校维度来看,校园网是高校开展网络道德教育的重要阵地,必须充分利用校园网的资源优势,强化校园网建设,优化校园网络环境,还要做好校园网络环境监管工作,充分利用校园网这一阵地,全面开展网络道德教育。高校需设置专人负责网络德育教育工作,利用高校官方网站建立专门的网络页面,以立德树人为基础,全面开展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强化大学生道德培养。除了校园网之外,高校还要加强建设官方微信、微博、论坛和贴吧等,充分利用网络资源,为有效开展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发挥积极的作用。

其次,从教师维度来看,利用微信、微博、QQ等工具建设教学资源库,以立德树人为主题,开展网络讲座、主题微博等,还要建立互动交流平台,促进师生和生生交流。此外,教师还可以将网络资源引入高校思想政治课堂教学中,利用手机、IPAD等移动终端,学生可以随时了解时事动态、搜集相关资料,并对时事展开讨论。运用这种教学方式将高校思想政治知识与现实生活充分联系,对拓宽学生的思想视野起到良好的作用。

最后,从学生维度来看,大学生应积极参与高校网络道德教育,不仅要对校园网络建设给予关注和关心,还要积极主动通过网络与教师交流互动,合理应用自媒体获得信息,同时坚持正确的立场和态度,强化对网络信息的分辨力,遇到问题积极寻求辅导员或教师的帮助,对促进高校学生思想道德品质的良好发展,既能够起到有效的保障作用,又能够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

二、强化理想信念教育

理想信念是促进人不断成长的重要推动力量,对人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和深远的影响。当代大学生是我国未来发展建设的生力军,是国家和民族的希望。基于大学生的特殊性,对大学生加强理想信念教育,对人才培养工作具有极为重要的影响。在当前我国社会经济发展建设过程中,对人才的需求与日俱增。高校作为人才培养的重要阵地,贯彻理想信念教育,将其贯穿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及德育的全过程,促进高校切实肩负起培养符合社会经济发展要求的复合型实践人才重任,实现“立德树人”这一教育理念,并将其作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根本任务。这是当前我国高校教育建设的重点工作内容,也是高校教育建设的重要使命。

理想信念的存在,能够给予人巨大的精神支持,使人更加坚定,有效克服重重困难,实现目标。由此可见,理想信念是支持人不断前行、不断发展的重要推动力量。缺少理念信念的,人往往存在立场不坚定、精神软弱等问题,一遇到困难,就习惯退缩,做事常常半途而废,最终一事无成。对于当代大学生来说,坚定的理想信念是非常有必要的,是促进大学生终身发展的必备品质。因此,必须对大学生加强理想信念教育,坚定大学生的立场,磨炼其意志力和精神品质,最重要的一点是必须让学生学会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强大思想进行武装,将其当作武器认识世界和人类社会发展的基本规律,这也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核心所在。在科学、理性分析的基础上,对大学生加强理想信念教育,才能促使大学生正确地看待个人利益与国家利益、民族利益之间的关系,并将三者有机统一起来,形成一个整体,正确认识到个人利益与国家利益、民族利益一荣俱荣、一损俱损,才能把个人理想与社会共同理想充分联系起来,有机统一,形成一个整体,使大学生形成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和民族自豪感,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建设及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积极贡献力量。

三、社会主义的核心价值观树立

首先,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强化大学生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目标及核心所在。要实现这一目标,必须充分发挥思想政治理论课的主渠道和主阵地作用,对大学生的道德情感进行有效的激发和培养,使其形成正确的道德判断意识、能力及社会责任感。此外,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通过培养大学生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念,对提高大学生的道德实践能力,特别是提高自觉践行能力,都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有效引导大学生对讲道德、尊道德、守道德形成良好的向往和尊崇意识,在高校中形成积极向上的风气和力量,引导大学生向善,形成良好的思想道德品质。

其次,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基于立德树人的教育理念,培养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必不可少的关键要点。只有树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才能引导大学生养勤学、修德、明辨是非、善于决断、扎扎实实干事、踏踏实实做人的良好思想道德品质,为我国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发挥积极的作用。

最后,大学生要努力学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根据其要求,作为日常行为的重要准则,从自我和点滴做起,切实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成长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坚力量。

四、加强校园文化建设

校园文化是高校精神面貌及文化的重要体现,建设良好的校园文化,能够对大学生的思想品质产生积极的影响,而且这种影响是潜移默化的、是持久的,大学生更容易接受,具有良好的德育效果。要基于立德树人加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必须重视校园文化有效建设。不仅体现在高校建设物及各种基础设施方面,还要加强高校的校园景观、绿化、精神文化等多方面建设。特别重点加强校风校纪、学风和学术文化氛围建设。同时,高校应积极举办各种各样的校园文化活动,利用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有效培养大學生的人文道德素养,陶冶大学生的情操,促进大学生人格的健康成长及综合素养的全面发展。

立德树人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根本任务,良好的校园文化是完成这一根本任务的重要保障条件。只有建设良好的校园文化,让学生置身于积极向上的育人环境之中,才能够对大学生精神起到长久的熏陶作用。通过耳濡目染对大学生的思想道德品质进行有效培养,使大学生逐渐成长为有知识、有教养、有进取精神和良好气质的优秀人才。

五、建设思政课程课堂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开展的主要场所是课堂,课堂教学是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途径和手段。因此,加强高校思想政治课堂教学是必不可少的重要措施。对此,高校思想政治教师应科学规划教学方案,准确把握思想政治课堂教学,无论是理论课,还是实践课,都应以学生的思想发展和教育发展的实际要求作为立足点,积极进行教学方法和思想观念创新,充分开展教育资源扩充内容,将“德”充分融入思想政治教育中,全面落实“立德树人”教育理念,构建具有良好德育效果的高校思想政治课堂教学模式,培养大学生的思想道德品质。对此,高校教师应积极运用现代化教学手段,如新媒体教学技术等,有效增强课堂教学的趣味性,调动大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激发学习兴趣,为高校思想政治课堂教学注入新的活力。除此之外,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还必须加强对实践课的重视,积极开展并参与各项以“立德”为主题的实践活动,通过实践活动,切实体验“德”,理解“德”的本质内涵,为大学生在实际行动中切实践行“德”,奠定良好的思想基础。

六、加强教师队伍建设

教师的教学水平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质量具有直接的影响。因此,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增加师资力量,是基于立德树人理念加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建设的必要措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主要执行者是思政教师,思政教师是推进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建设的主要力量。因此,建设思政教师队伍,是加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建设的重点内容。要有效加强思政教师队伍建设,高校应加强对思想教师的有效培养,通过定期召开思政教室培训班,鼓励支持教师积极学习习近平同志在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上的讲话精神;加强思政课题教研建设,对教师的职业素养建立相应的检验标准等,全面提高教师队伍的教育教学水平,强化思想引导工作,还要重点考核教师的道德品质,加强对青年教师的培养,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有效开展,提供强有力的师资力量支持。

总之,立德树人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根本任务,同时是一项长期任务,需要高校全体师生共同努力,共同肩负起立德树人的根本使命,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做出应有的贡献。

参考文献:

[1]潘华林.政治认同视阈下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育人路径研究[J].魅力中国,2018(51):269-270.

[2]冯尧.浅议“立德树人”背景下高校教师如何做好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J].青春岁月,2019(27):110.

[3]黄亮.新时期加强高校教师思想政治工作路径创新研究[J].办公室业务,2020(17):29-30.

[4]王晶梅.高校教师党建与思想政治工作深度融合探讨[J].辽宁农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20,22(5):31-33.

[5]胡敏.新时期加强高校教师思想政治工作路径创新研究[J].人文之友,2020(11):144-145.

猜你喜欢

教育工作立德树人
关于乐清市中小学生抗战精神教育的思考
立德树人视阈下的服务型基层党支部构建方式探究
谈当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根本任务
基于新媒体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研究
学校体育器材管理自助化
“互联网+”背景下思想政治理论教育工作机制研究
新常态视阈下高校辅导员做好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研究
高年级智障学生职业准备教育的个案研究
关于民族地区青少年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对策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