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培养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
2021-08-06阮洪勇
阮洪勇
摘要:兴趣是学生学习动机中最积极、最活跃、最现实的要素。在化学课堂教学中,提高课堂教学质量的有效途径,是对学生的学习兴趣进行激发、培养、巩固和提高。本文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对在化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农村学生的化学学习的兴趣进行了阐述。
关键词:化学教学 培养爱好 激发兴趣
兴趣是指人们探究与注意某事物或从事某种活动的倾向与积极态度。心理学家指出:倘若培养兴趣是为了完成某个目标,就会变成爱好。相对于学生来讲,在学习过程中,爱好与兴趣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如果能够使学生对某一学科产生兴趣,就会使学习更加高效。学习兴趣越持久,持续发展的动力越足。
一、打造良好的学习氛围,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哲学家曾指出:只有为天才提供自由的空气,他们才能够无所拘束的呼吸。由此能够看出,教师应为学生提供一个良好的发展空间。开展创新教育的过程,则需要遵循激励性评价原则。基于这种情况,教师应打造一个自由的无拘无束的学习环境,给学生一个自由的空间。看到学生的进步,教师应在第一时间给予鼓励,通过这种方式,逐步增强学生的自信心和自豪感,从而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他们的兴趣才会被激发。
二、精心备课,上好绪言课
绪言课的目标重点就是认识学科价值,激发学生学习化学这门学科的积极性。教师需要结合学生在心理方面的需求制订教学计划,从而设计出满足学生多元化需求的教学方案,如魔棒点灯等,学生会感到十分新鲜;同时,教师还要充分挖掘化学实验的内涵,并精心预设一些问题,带领同学们体会化学的奇妙,从而引导学生加大对化学这门学科的关注力度。
三、通过设计丰富多彩的实验,调动学生参与的积极性
在人们的生产生活中,化学知识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化学实验能够揭示出物质变化的规律,进而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想象力。基于这种情况,教师则需要掌握学生的心理特征,从而有针对性地设计教学方案。
1.以精彩的现象吸引学生
绪言部分讲述的是镁条在燃烧前与燃烧后状态、颜色等方面发生的变化,镁条进行燃烧时会出现白光,同学们亲眼见证这种现象会在脑海中加深印象,教师可以通过这种方式吸引学生。
2.为学生展示神奇的化学反应,调动学生参与的积极性
初中生的记忆能力和观察能力比较强大,因此为了吸引同学们的注意力,化学老师可以在课上开展一些奇妙的化学实验,从而激发学生对物质世界的好奇心。在讲《氧气》这节课时,我在借鉴传统教学方案的同时添加了一些新的元素,创新了教学模式,通过做实验的方式为同学们展示生动形象的化学反应,之后鼓励学生根据自身知识掌握的情况对所学内容进行整理和归纳。在课堂上,我向同学们展示了装有氧气和装有空气的瓶子,并提问:采用什么样的方式能够分辨出这两瓶气体呢?随后同学们便集体将注意力转移到了这两瓶气体上,同时进行讨论。之后我又提问:可以用眼睛辨别出来吗?接下来,我取了一根带火星的木条,并使这根木条分别和这两瓶气体接触,能够看出二者之间的反应存在很大差异,同学们很快便得到了答案。采用这种教学模式,一方面能够减轻教师的工作压力,另一方面能够调动学生参与的积极性。
四、实施科学探究,集中学生的注意力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鼓励学生加大探索力度,从而增强学生的自信心和自豪感,激发学生探究化学的兴趣。
(一)改变探究实验的程式化
教材中涵盖了多个探究性实验,但是开展的都是机械化操作。为了加深学生对所学知识的印象,我对实验内容进行了优化,从而增强探究的效果。举个例子,在对人体呼出的气体以及吸入的气体展开研究时,首先制定出研究的课题,之后通过实验的方式加以验证。参照教材的内容,确保实验操作的规范化,但是实际的成效却并不理想。
(二)简化实验设备,鼓励学生深入探索
通常情况下,实验采用的设备是配套的,但在实验过程中通常采用的是功能和它相近的简易装置。采用简易装置最主要是将仪器组装好,在明确相关装置工作原理和作用的基础上,实验资源得到有效利用,与此同时,鼓励学生自行进行组装,从而增强学生的实践和操作能力。举个例子,在讲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这节课时,首先应引导学生掌握相关实验器材的使用办法,之后为同学们提供完备的器材,在充分激发学生想象力的基础上,引导学生自行完成二氧化碳气体装置的组装。
(三)充分利用信息技术设计学生探究式学习方式
环境保护内容在教材中占据着大量的章节,涉及的内容包括:爱护水资源、保护空气等。基于相关信息相对匮乏,在开展探究式学习时,可通过多种途径,帮助学生快速记忆。合理利用网络信息资源,能够逐步丰富学生的知识储备量。教师在课堂上可以把这部分内容划分成多个课题供同学们讨论。
五、加强化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
(一)源于生活,认识生活
初中学生喜欢生动形象的事物,但化学知识过于抽象,不易于学生理解,基于这种情况,老师则需要与生活实际相結合,就地取材,鼓励学生用所学内容,解决生活中实际存在的问题,在此基础上,逐步丰富学生的知识储备量。
(二)从实际出发寻找资源
人们的生产生活离不开化学。基于这种情况,教师则需要联系生活实际,合理利用资源。例如可用某些植物的花(牵牛花)、叶(紫甘蓝)等制取酸碱指示剂,用饮料瓶做反应容器,教师可引导学生独立完成,锻炼学生的实践能力。
六、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调动学生参与的积极性
在培养兴趣的过程中,课外活动是不可或缺的因素。开展多元化的化学课外活动,一方面能够逐步丰富学生的知识储备量;另一方面,能够缓解学生在学习方面的压力,从而帮助学生加深对所学知识的印象。化学课外活动具备多元化的内容,化学知识讲座则是主要形式。充分调动学生参与的积极性,能够帮助学生掌握化学知识的学习技巧。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具备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等特征。古代劳动人民对化学这门学问开展深入探究时靠智慧和双手创造了多项伟大的发明,在很大程度上推动了中国在化学领域的发展步伐。
教师在课堂上应做到有教无类,开展差异化教学。通过这种方式,逐步增强学生的自信心和自豪感。针对那些难度较高的问题,可以让学习成绩较好的学生来解答;而针对那些基础性问题,则可以让学习成绩较差的学生来解答。发现学生成绩有所提升时,教师应在第一时间给予鼓励,面对学生在第一时间提出的新观点和新看法,老师应在第一时间给予鼓励和赞赏,还要注意多帮助学困生获得成功体验。
综上,教师在设计教学方案、制定教学目标时则需要与学生知识的掌握程度以及心理需求相结合,设计多元化的教学方案,加大对学生的技能的培养。提高科学素养,在于培养合作精神及科学的探究能力;激发潜能,在于形成正确的科学态度。
参考文献:
[1]尹启兴.如何培养农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J].小作家选刊(教学交流),2015(21):95.
[2]赵胜录.浅谈在新课标下如何培养和激发农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J].才智,2008(1):1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