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在以人为本的英语阅读中升华核心素养

2021-08-06蒋玲

文理导航 2021年19期
关键词:文学阅读情感教育初中英语

蒋玲

【摘 要】在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下,要文化教育中发挥其育人功能,必须强调学习者情感的表现。围绕情感要素展开教学工作,才能在根源上解决教学矛盾问题。但从当前的教学活动来看,情感缺失、淡薄正是影响教学工作推进的主要问题。本文立足于初中英语文学阅读活动,在对教学指导任务进行分析的同时,思考如何借助情感教育升华学生核心素养,增进英语阅读教学效益。

【关键词】情感教育;初中英语;文学阅读

情感教育与认知教育相互对立,共同构成了现代教育指导体系的完整结构。与认知教育相比,情感教育立足于学习者的情感表现,强调受教育人的情感意识、创作意识在教学活动中的主动表达。相较于传统的教学方式,情感教育更加生动,更加贴近于个体。在英语文学阅读教学活动中,情感正在成为指导教师参与阅读,改变教师阅读兴趣的重要元素,如何借助情感教育完成文学阅读指导工作,使学生实现语言技能、文化意识的同步提升,这是伴随初中英语新阅读活动演化而来的全新问题。

一、激发学生情感,落实教学

情感教育是基于个体的感性认知演化而来的教育指导理念。在情感教育的推动下,学习者能够获得表现情感、依靠情感学习文化知识的机会,相较于以理论灌输为主导模式的教学机制,情感教育为学生提供了更为自由的选择。要将情感教育带入到初中英语文学阅读活动当中,教师必须强调情感教育的作用:围绕学习者的情感讲教学,先解决“想要学什么”的问题,再深入解决教学问题。教师可借助情感教育理念调动学生的文学阅读兴趣,从课内文本向课外文学延伸,先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再寻找文学文本开展阅读活动。

以译林版初中英语教材《This is me》的教学为例,教师可围绕基础be动词“is”开展教学活动,引导学生思考“be动词”的不同时态、不同表现形式。由于尚未学习过去完成时、过去进行时等语法知识,学生对于be动词的认知停留在“is”“am”“are”的层次,强调主语的单复数关系。教师可向学生展出was、were两大形式,说明其含义:其释义与is、are相同,都是表示“是”。此时,学生对于文本的阅读兴趣转移到be动词当中,教师可将英语文学文本带入到课堂当中,帮助学生感受be动词在不同环境中的应用特点。可选择经典文学文本《One Flew Over the Cuckoo's Nest》指导学生进行阅读,在阅读中,针对文中出现的对话、旁白开展教学,如“He was a disgraceful madman,Not now”“They were a young man twenty years ago”,在两个句子中,“was”“were”依旧表示“是”,但其时态发生了变化,结合“not now”“twenty years ago”等表述,学生能够理解到时态对于be动词的影响,进而继续阅读文本,感受文学文本中的英语知识。借助基础单词感受不同的文学表达手法,调动学生的阅读兴趣,使其在情感上接受文学文本阅读。

二、传递教师情感,共同进步

情感教育理念强调情感的互相传播与协同作用,在教学活动中,积极丰富的情感能够在学习之间互相影响。当教师对某材料投入高度关注时,学生的阅读兴趣也会被教师所吸引,从而实现阅读、表达等技能的稳步提升,提高学生的阅读创作水平。

以译林版英语《Finding your way》的教学为例,在文本中,“way”可理解为道路、路径,也可翻译为方法、方式,不同的翻译方法还会引发学生不同的阅读兴趣,使其从多个角度对文本进行分析论述。教师可借助“汉语翻译”与学生开展文学阅读活动,尊重学生的情感意识,开展教学。对于初中生来说,英语文学文本表现手法复杂,高级词汇应用频繁,其很难直接对文本材料进行解读。但在教师的大力推荐下,学生能够找到文本中的切入点与兴趣点,完成阅读任务。以经典文学作品《The Shawshank Redemption》为例,文章中的经典语句都可以成为教师的教学材料,如“get busy dying,get busy living(要么好好活,要么赶紧死)”“It takes a strong man to save himself, and a great man to save another.(强者拯救自己,圣人救赎他人)”这些语句利用简单的基础词汇互相组合,便构成了含义完全不同的句子,句中的“strong”“great”等词汇与“Finding your way”中的“way”都使用了词汇的引申含义。教师应帮助学生掌握切入点,围绕“单词释义”这一核心开展教学指导工作,理解单词知识的文化内涵。教师对文本中的经典语句进行解读,将文本材料与课文知识联系起来,在认同文学文本的同时,能够将这种情感上的认同传递给学生,使其围绕情感参与文学阅读活动。

三、培养文化情感,接受课程

相较于课内教材,英语文学文本中所涉及到的词汇知识、表达手法更加复杂。要帮助学生完成文本阅读任务,就必须培养学生对文化感兴趣、对语言知识感兴趣的良好意识。但受到本土语言表达形式的影响,大部分学生对于英语文本材料缺乏关注,在教学指导活动中,其依靠汉语中的语言现象去解释英语,在这种情况下,文化上的差异会破坏学生的文本阅读兴趣,阻碍英语文学阅读活动的顺利开展。

以译林版初中英语《Past and present》的教学为例,文本中给出了两种时态,一般过去时和一般现在时,对语言知识进行了分析整理。教师可结合时态知识导入英语文学文本《A true story》,作为马克·吐温的经典作品,其从文化、美国现实等角度展开描绘,生动勾勒了母亲伟大的爱。教师可向学生提出不同的思考问题,指导学生对文本进行阅读:结合你在《Past and present》所学习到的语法知识进行分析,文中哪些语句用到了一般过去时和一般现在时,要求学生对“ago”“ever”等关键词进行标注。在英语中,表示时态的关键词能够展现有关语句的时间范围,这是一种具有特色的语言现象。在完成文本阅读之后,教师可从文本细节入手,带领学生继续分析文本的表达技巧:true与real都可表示“真实”,为何文本要用“true”来代替“real”?文章中多次出现的“老太太”为何要用“older lady”进行表述,而不是更加简洁的“old lady”?从语言现象角度对文学阅读材料进行分析,能够将学生对于词匯、句式的关注转化为对语言文化的关注。对于英语来说,“true”与“real”虽然都有真实的含义,但“true”的表述比real更加正规;old与older虽然都表示年长,但old带有年老、衰弱的含义,情感偏向于贬义,不适合用来形容文中的“lady”。解读文化现象,重新分析文本,才能提高学生的文学阅读兴趣。

猜你喜欢

文学阅读情感教育初中英语
初中英语“三段四部式”写作教学法的实践探索
初中英语评判性阅读教学实践与探索
多元读写理论指导下的初中英语阅读教学实践
高三英语文学阅读思维型课堂探究
以文学阅读为载体培育大学生人文素养
浅谈情感教育在初中美术教学中的渗透
留守高中生情感教育的对策探讨
语文教学中情感教育的渗透研究
浅谈语文课堂的情感教育渗透
得法于课内,施法于课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