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农业生态园发展问题与建议研究

2021-08-06周欣宇朱巧楠

新农业 2021年3期
关键词:乡村文化乡村振兴

周欣宇 朱巧楠

摘要:随着现代人民生活水平和质量的提高,人民对健康、生活质量和环境保护的认识将进一步提高。发展农业生态园不仅满足了人们田园生活的需求,农业生态公园更是合理利用了乡村资源实现三产融合,有效挖掘和保护乡村文化。本文主要分析当前社会下农业生态园的发展问题,并提出相关对策建议。

关键词:农业生态园;乡村文化;乡村振兴

当今居民消费水平正从“满足生活基本需求的情况”向“追求高品质、低污染的环境相容性好的产品”逐步转变。工业化进程推进,乡村基础化建设得到优化,计算机大数据网络的快速发展,加快了城镇化的步伐,在这种新的发展趋势下,经营主体结构向多元化发展,也丰富了农业经济发展的内涵。三产融合有利于整合、利用农业资源配置,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而农业生态园就是一个这样链接传统农业和现代农业的载体,整合闲散资源,利用科学技术,实现“农”的进一步发展,推进文明乡村的建设进程。

1 農业生态园发展问题

1.1 欠缺政策扶持,落实力度不足

政策扶持、行业监管等方面落后,从事农业生态园大部分为自营,民间资本集合而成,规模小,甚至有些在功能要素上缺少,没有民俗居住、没有特色产品、无配套饭店等,不能满足消费者需求。且农业土地、房屋资产等生产要素不能做以抵押,例如在生产经营和办公用房的比例上,现有的20亩上限相对较低,一定程度上影响了生态园扩大发展规模,集合融资难的问题也限制了生态园的健康发展。

1.2 同质化严重

国内目前大多数农业生态园并没有跳脱出“吃农家饭,住农家屋,干农家活”的范围,缺乏自身的特色,活动内容普遍性高,无法满足消费者的身心需求。

1.3 品牌影响力不大,营销宣传不到位

缺乏自身打造的品牌,没有依托区域地理的自然优势,精准掌握特征化优势,同时在“互联网+”的大数据时代下,没有与便捷高效的新型营销相结合,运用“美团、大众点评、抖音”等平台,运营方式仍有待提高。

1.4 开发与环境不协调,生态环境严重破坏

环境的破坏是发展的一个先决条件,而忽视经济和生态系统在实际发展中的承受能力是发展的一个先决条件。许多开发者追求眼前利益,忽略生态经济,发展超出生态系统的承载力量。过度依赖生态环境的自我调节能力,没有用正确的生态观看待经济发展与环境的互动共生性在建设后期治理力度明显不足,小型农业生态园的周边环境问题更明显,乱丢的垃圾、污水没有得到改善等。“面子工程”更是没有很好结合地域文化进行保护,对土壤、水资源等生态环境要素造成了严重破坏。

1.5 缺乏专业人才规划指导,服务质量有待提高

自主经营开发的农业生态园从业人员素质普遍不高,专业经营管理人才匮乏,工作人员大多为当地周边居民,没有专业技术知识,服务不到位。

1.6 受自然环境影响,稳定性不强

多数生态园都是依赖自然环境进行发展,但农业生态园受自然环境影响大,自然环境变化不可控,生态园一些特色项目或者景观都会受到明显限制,阻碍了生态园更高层次的发展。

2 农业生态园发展建议

2.1 强化政策支持,完善相关制度

制定政策,解决农业生态公园发展中的困难和热点,实施金融利率和低利率贷款,财政转移支付相关的金融支持优惠政策,促进良好政策环境的形成。在土地方面提供援助。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吸引资金雄厚的大企业投资农业生态园。

2.2 培育特色品牌,开发特色文化项目

农业生态园的兴旺发展离不开乡风文明的振兴,农业生态园发展根据实际情况进行挖掘保护和传承,以传统特色文化作为核心吸引力,通过传承文脉乡愁使得消费者走进农业生态园深处。将特色与农业生态园发展进行融合创新。除此之外还应该构建“421”产业体系、“141”生产体系、“113”经营体系,多方面统筹生产、生态、生活空间方面目标统一,多元化发展。

2.3 合理利用互联网,加强网络宣传

电子商务的快速发展为农业生态园的营销也带来了新的思路,利用各级媒体进行宣传,增加营销投入,利用官方账号、微博、美团及其他创新营销方法。还可以针对机关、学校、医院建立稳定客户源。举办丰收节、菜系博览会品赏会、推荐活动等,充分发挥主流媒体的作用,多方向、多渠道、多形式广泛宣传。

2.4 为农业生态园发展提供坚强绿色生态保护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是我国不变的发展主题,优质的生态环境是社会可持续发展保障。各级政府应加强环境保护,严格控制环境,定期进行环境检查,环境保护不仅需要生产者的监督,而且还需要消费者对环境保护的认识,在农业生态公园应根据具体情况严格规定明确的环境标志和监测,如果这种标志仅仅是内部违规行为,环境保护不仅需要保持在概念一级,而且必须持续性采取行动。

2.5 加强人才队伍建设,提升服务质量

人才是推动农业生态园发展必不可少的“硬件”,想要强化人才支撑,需要实现由政府引导,加强与高校、农科机构的人才培养合作,从内部培育人力资本潜力。提高待遇,保障人才引进成效。聘请专业公司积极举办从业人员技术提升培训课,对本组织的管理人员进行培训,提高工作质量和管理水平,提高服务质量,规范行业管理。

2.6 多元化发展,转化劣势为优势

转换劣势成为优势,打造一年四季生态园。春夏秋冬推出不同主打活动。例如秋冬滑雪温泉、春秋插秧采摘、夏季避暑乘凉等。多元化发展,并且以“藏粮于地,藏粮于技”为创新亮点,在不同自然环境下应用不同的科学技术,减少自然环境的变化带来的风险。

基金项目:2020年沈阳工学院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项目国家级“山下海洋生态园区的拟创建研究”(202013201011)成果之一。

作者简介:周欣宇,女,本科,农林经济管理专业学生。

*通讯作者:朱巧楠,讲师,硕士。主要从事农业经济理论与政策研究。

猜你喜欢

乡村文化乡村振兴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几个抓手
激发“乡村振兴”内生动力破题寻路
民建贵州省委携手中天金融集团推进“乡村振兴”贵州赫章县结构乡“扶志扶心扶智”项目开工
十八大以来乡村文化发展的机遇和挑战
反思乡村文化与乡村教育
被人情绑架的乡村酒席——记忆乡村文化
推进乡村治理现代化路径选择的重庆市长寿区实践
乡村旅游发展过程中乡村文化的保护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