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7连环”教研及课程整合有效提升美术教学质量

2021-08-06徐小冬

天津教育·下 2021年6期
关键词:教研美术特色

【摘  要】在本文中,笔者以落实国家课程标准提升学生核心素养为纲,立足学生发展需求,结合校本实际,通过创建“7连环”教研、开展课程整合创新实践,在强化教师队伍建设、优化教学改革、提高教学质量等方面取得显著成效,使所有学生通过在校学习扎实掌握美术知识技能和社会实践应用能力,接受到公平而有质量的教育,形成“校校有特色,生生有特长”的发展格局,为教育发展起到较好的作用。

【关键词】“7连环”教研;课程整合;特色创新

中图分类号:G623.7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93-2099(2021)18-0136-03

【Abstract】In this article,the author takes the implementation of the national curriculum standards to improve the core literacy of students as the guideline, based on the development needs of students, combined with the school-based reality, through the creation of“7-chain” teaching and research, and the implementation of curriculum integration innovation practices, strengthening the construction of the teaching team, optimizing teaching reform, and improving teaching quality Significant results have been achieved in this aspect, so that all students can receive fair and quality education through solid mastery of art knowledge and skills and social practice application abilities through studying in school, forming a development pattern of "schools and schools with unique characteristics, students and students with specialties", which is the development of education, play a better role.

【Keywords】7-link teaching and research; Curriculum integration; Characteristic innovation

當今社会对人们综合素质的要求越来越高,中小学美术教育是提升学生综合素质的重要途径,因此,切实提高美术教学质量尤为重要。近年来,美术学科核心素养的提出,顺应时代的发展需求,引导教育更关注社会,注重培养学生为社会发展服务的创新意识和解决现实问题的实践能力。笔者在教学教科研工作中,将落实美术学科“图像识读、美术表现、审美判断、创意实践、文化理解”等五大核心素养,贯穿于美术课堂教学改革,充分调动发挥教师、学校、社会等多方力量,通过创建“7连环”教研及课程整合创新实践有效提高教学质量。

一、“7连环”教研模式有效提升教师专业素养和教学能力

优秀的教师队伍是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保障,笔者总结30多年的教学工作经验,创建了“7连环”即1培、2抓、3学、4带、5研、6竞、7推广教研模式,有效强化教师队伍,促进教师教学能力整体提升。

(一)培训

长期坚持每学期对教师进行教育理念、专业基本功、教学设计、论文、课题研究、信息化新媒体等教学能力的培训。并将日常训练和课堂教学实践相结合,努力提升教师素养。

(二)抓实

抓实常规教学和听评课指导,规范备课、教案书写及课堂教学,要求教师扎实上好每一节课,教学堂堂清。制定相关制度,随时抽查课堂教学实效及常规落实情况。

(三)学习

将书籍专业理论阅读、主题论坛讲座和示范课、优质课观摩学习相结合。采取自主与集体交流相结合,请进来与派出去等方式,理论联系实际,提高认识、开阔眼界、更新教育理念、改进教学方法。

(四)带动

发挥名师、学科带头人、教学能手、优秀教师的带动作用,开展示范课、传帮带、连片教研,强势学校与薄弱学校牵手互助,教学资源共享,带动片区均衡发展。

(五)研讨

建立“奎屯新艺术教育”网络交流平台,将优秀教学资源共享,引领教师开展美术课题研究工作,集思广益,解决教学问题。扎实开展校内每周一次,校外每月一次的教学交流、集体备课、连片教研活动。

(六)竞赛

开展教学基本功和优质课竞赛,建立公平、公开、公正的激励机制,以赛代训,观摩加培训的方式,轮动式全员参与。

(七)推进

将试点成功的教学成果经验进行推广。召开现场观摩推进会,树立品牌教师、品牌课程和品牌学校,以点带面、总结经验,促进学科教学全面发展。

以上七个方面培养教师,形成德才兼备、比学赶帮超的精神品质和正能量氛围,尤其使青年教师迅速成长,有效促进教师专业素养和教学水平的整体提升,为提高教学质量奠定坚实基础。

二、因地制宜开展课程整合特色教学实践有效提高教学质量

(一)立足核心素养,开展课程整合教学创新实践

课程整合特色教学实践工作以国家课程标准、培养学生核心素养为目标,根据课标要求、学校师资状况和学生需求,将国家课程与校本实际相结合,遵循教育发展规律,因地制宜、因材施教,对教材、教师、班级、课时和校本特色课程进行整合。整合过程师生双向选择,集中教学优势资源,一方面充分发挥教师的专业强项,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有效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使所有学生通过在校学习扎实系统地掌握两种以上专业技能,切实给学生提供情趣高雅、展示才华的学习平台;另一方面有利于传承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与地方校本特色课程的开发实践,以普及提高学生核心素养为目的,让所有的学生接受到公平而有质量的素质教育,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1.教材整合:教材整合是将教材内容按大纲要求进行系统划分:(1)赏析及理论引导(精彩激趣、提高认识);(2)必修专业技能训练(重点讲解示范,使学生扎实掌握);(3)探索实践创新(联系生活,学有所用);(4)选学内容(结合地域特点了解掌握)。教学过程根据内容体系按单元、有侧重、分详略教学。

首先,将学生喜爱的项目进行数据分析,设置一些参与度高、又是国家课程内容的项目作为重点教学内容。这样做有利于集中优势资源系统化地深度教学,学生也可根据自身的爱好有选择地学习,从而达到因材施教、因地制宜、优化教学的效果。其次,梳理整合教材中相同技能的内容,根据难易程度使其系列化,同年级的知识技能不受上下册的限制,可调整教材和课时集中单元系统学习、扎实掌握。以学习“中国水墨画”为例,可将同学段的相关内容联系起来,让学生在多种学习体验和反复练习中,感受国画的技能手法、艺术魅力和意境效果,从而系统提升核心素养,提高学生感受美、发现美、创造美的能力。

2.课时整合:根据不同学段的学习内容和学生特点,制定科学的课时设置。新授课或难度大的技能课,可将两小课连排,整合为一大课,授课时间八十分钟(中途有课间休息),以便学生扎实掌握。四十分钟小课以低难度或复习巩固课为主。例如美术、书法课,通常由同一名教师担任(教师不同时也可根据需要自行调整课时),每个班的美术书法两课时连排,这样做既解决了课时少的问题,教师又可根据需要灵活安排大小课时,有助于学生扎实掌握美术,书法技能和创作等综合练习的完成。

3.班级整合:班级整合不受原班级的限制,采取可分可合的方式,理论欣赏课可同年级2或3个班一起在礼堂上大课(此时,组织教学的教师也同时配2或3名,由教师轮流分工上课或管理)。技能部分采取“走班制”上课,即学生自主选课,走班制教学,这多用于小学高段和中学阶段。每个年级3或4个班同时按学生选择菜单重新分班教学的形式。例如,美术课分素描或水彩水粉、国画或书法、手工艺或设计制作、電脑绘画制图等多项内容,由3至4位教师同时在各自不同的美术教室上课,学生根据课表菜单自主走班选教师选科目上课,学分制管理的方式,有效提高学习积极性。

4.教师整合:教师不受年级的限制,根据教师的专业特长,进行专项授课,如,教美术素描技能课的教师,初中三个年级的素描课都由该教师负责,教国画书法课的教师,负责初中三个年级所有的国画或书法教学,与此类推,教手工艺设计制作课的教师,就要负责全校的手工艺课……即力求做到全校学生技能专业课都有专人负责。这样有利于专业教学系统化,还便于对教师和学生的考核评价。

5.学生评价体系:建立学生成长进步度测评评价体系,美术书法学科每个专业项目均有详细分项目分阶段评价标准及评分表,将审美理论素养、实际操作能力与创新能力相结合,对学生学业情况进行综合考核认定。(1)采取学生自评、互评、与教师评价相结合,班级测评、学校测评、区域测评相结合。(2)对课堂学习表现、完成作业情况、参加艺术社团活动与作品展示、比赛等多种方式进行评价。(3)采用学生成长记录袋,记录保存学生优秀作业及作品,将日常评价与课程学习评价同步,分期中和期末进行评定。(4)突出评价方式多样性,提高学生参与评价、接受评价的兴趣。坚持正面引导原则,妥善利用评价结果,实现评价的激励作用。

6.学校教师评价体系:对教师的考核评价以教师所教专项技能的学生参与人数,学生成绩及格达标率、优秀率、平均分,参加美术书法学科竞赛及中考艺术加试的成绩,学生对教师教学能力、师德评价等情况进行综合考评,并将考评结果纳入年终绩效考核。

(二)整合地方资源开发特色课程,使美术教育更富活力。

特色课程研发,根据教师特长、学生爱好和地方特色,统筹学校与社会美育资源,改善师资队伍短缺的状况,有效传承弘扬中华传统文化,促进学生全面而有个性地发展,形成学校教育品牌效益。

1.本着因地制宜的原则,根据学校师资和地方资源研发特色课程,在提升教学质量的“好和新”这两个方面下功夫,以弘扬中华传统文化“规范+特色”的办学理念统领学校美育工作的开展。将特色教育活动规范化、课程化、持续化,由教研员亲自培养各学校骨干教师进行课题研究,改进教学策略,教师在参加校本特色研发课题研究中,不仅提升了教科研能力,还提高了教师解决教学问题的能力和教学水平,教学效果显著提升。

2.充分借助地方文化资源和专业人才的力量,引进民间优秀艺术人才担任社团特色课程教师,改善师资队伍短缺问题,并指导学生参观文体艺术中心、科技馆、地标景区等经典文化场所,参与社区写春联、画墙绘、布置居民小区文化长廊建设等公益活动,让社会实践成为课堂教学的有益延伸,使美术教育更富活力。以传承中华文化为抓手,开发了《葫芦画》《书法》《中国画新疆风情》《剪纸》《版画》《线描画》《彩塑》《民间美术》《废旧创新》等多项特色课程,荣获教育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基地”的表彰,学生创作的一件件优美的作品用来美化校园和装点生活场所,这些作品深受前来奎屯学校参观来宾的好评,还通常被作为礼物赠送给来宾,这既激发了学生的创作热情和自豪感,还增强了他们对家乡的热爱之情,有力促进了学生“文化自信”责任担当的意识。

三、在辛勤耕耘中收获成长

在各级领导专家的大力支持指导和教师的共同的努力下,近年来,笔者主持的奎屯市中小学课程整合特色研发工作取得显著成效,学生学业成绩和综合素养大幅度提升,美术成绩达标率由原先的67%上升至99%,优秀率由原先的10%上升至30%,形成“校校有特色,生生有特长”的发展格局,受到社会各界称赞。“7连环”教研模式及课程整合创新实践工作,在培养优秀教师队伍、整合课程资源、课时与师资的统筹协调、学生的管理以及分层递进式教学评价体系等方面取得了实效性的经验成果,与此同时,也对教师专业素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作为新时代的教育工作者应始终努力学习提升能力,与时俱进、善于开拓创新,才能适应社会飞速发展的需要,肩负起时代赋予我们的神圣使命。我们将与各位教育同仁携手并进,努力为培养新时代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接班人贡献力量!

参考文献:

[1]尹少淳.尹少淳谈美术教育[M].北京:人民美术出版社,2016.

[2]教育部.深入学习习近平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9.

[3]教育部.义务教育美术课程标准(2011年版)[S].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

作者简介:徐小冬(1967.12-),女,汉族,四川自贡人,本科,副高省级美术学科带头人,研究方向:美术教学研究。

(责任编辑  王小飞)

猜你喜欢

教研美术特色
美术篇
赋能:教研转型中教研员的应然追求
问题指向:学校教研品质提升的实践转向——以福建省尤溪县教研实践为例
关注教研活动提升教研能力
特色睡床满足孩子们的童年梦
2009年热门特色风味小吃
中国美术馆百年美术收藏
台湾当代美术
抓普及、促提高、创特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