扣紧时代脉博 讲好传统文化
2021-08-06张志强
张志强
摘 要: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精神血脉,记载于传世经典,践行于历代英贤。优秀传统文化超越时空,历久弥新,与当今时代精神一脉相承。中国共产党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忠实继承者、弘扬者和建设者,使千百年来中国人民不懈追求的大同理想,正在变成越来越清晰的社会现实。当今时代,讲好传统文化,不只是吟唱诗文、训诂经义,必须扣紧时代脉博,将优秀传统文化的载体——传世经典中所蕴含的人文精神、价值体系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相贯通,以当代实践洗涤传世经典之蒙尘,使其思想愈加光辉; 以经典所承载的不朽思想滋养当代之人民,使我们的精神有所归依,让文化自信更加坚定。
关键词:传统文化;文化传承;文化价值;中学生教育
中图分类号:G63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010X(2021)18-0053-05
近代以来三甲子,中华传统文化历经盛衰极反,今天终于随国家强盛而迎来复兴。大至国家内政外交,小到民间衣食器物,强劲的中国风由华夏延及四海。近十多年来,各种国学班、读经班如春苗勃发,尤其是教育部《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指导纲要》(2014年)和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2017年)印发之后,各级学校更是积极响应,开展各种形式的传统文化教学活动。然而,毕竟传统文化教学已经淡出体制内教育近百年,当前复兴面临方向迷茫、内容芜杂、人才匮乏三重困难,遭遇瓶颈。作者今千思一得,斗胆回应上述三难,愿方家执殳前驱,以解当下之急。
一、传统文化传承概览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大地上五十六个民族共同创造、共同传承、共同拥有的文化。纵观历史,若看主流,不得不承认其源追三皇,学宗孔子。慎修明德、仁政爱民的治国思想始见于尧舜时期,成于周公确立礼乐文明,经孔子传述成为儒家治国思想的核心内容。虽经东周百家争鸣,终于西汉独尊儒术,此后儒家思想一直居于主流,直到百余年前的“新文化运动”。
历史选择了儒家,虽说有汉武帝“罢黜百家”之力,本质上还是源于儒家在思想上秉承忠信仁恕等普遍价值;行为上以天下为己任先忧后乐,学术上兼容并包和而不同,并且一代代培养了不同层次的卓越人才,参与到社会治理的各个层面,才能成为主流。与此主流并行,诸子百家,各族文化交相辉映,虽有思想论辩,总体上是彼此尊重、交汇共生的。
至晚清,儒家为代表的传统文化遭到质疑、抛弃,虽说有战争失利进而损害文化自信的大背景,本質上还是自身麻痹于长期领先的优越感,逐渐丧失了海纳百川气度和创新发展的活力,文化上的弊病已先于经济、政治显露出来并趋于衰落。
及至近代屡遭列强侵凌,国破民穷,危亡在即,爱国志士前仆后继,寻求救国救民道路。“技不如人”说破灭于甲午战败,“制不如人”说破灭于洪宪复辟,于是归罪于传统文化,先砸“孔家店”,再请“德先生、赛先生”,甚至激进学者还要把汉字改造成字母文字。新文化运动中,西方各种思潮被介绍进来,再现百家争鸣盛况,唯独儒学遭弃,虽有矫枉过正之实,难免畏影辟迹之病。最终历史选择了马克思主义,为中华文化注入了新元素,实现了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
二、文化传承的“文”与“质”
中国共产党人始终是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忠实继承者和弘扬者。中国共产党的创立者,都深受传统文化濡染,其中不乏饱学之士。他们能够认同共产主义,是因为早已心向“大同”;能立志为中国人民谋幸福,因为自幼受到的教育就是“仁以为己任”“乐以天下,忧以天下”;坚持为中华民族谋复兴,源于历史积淀民族自信、文化自信和自强不息的品格;为实现共产主义理想坚贞不屈,因为有舍生取义的信念,有史书上、戏文里的无数楷模……革命年代中国共产党人虽不言文化传承,却实实在在地践行着传统文化的精神与价值。
新中国成立后,建立人民当家作主的政治制度,社会主义经济制度,上至最高领导人下至普通干部,鞠躬尽瘁,与民同命,可谓大仁;外御强敌打赢立国之战,无畏封锁坚持独立外交,堪为大勇;正视国情,抓住主要矛盾,统筹规划,发展经济、健全法治、保障民生、增进团结、巩固国防、开拓外交,此是大智。
从民族文化发展进程看,对传统文化的批判反思,当时仍在延续,矫枉过后仍未回中正。但是,从另一方面看,形式上极力与旧思想、旧文化、旧风俗、旧习惯划清界限的同时,传统文化的精神和价值是割不断的。深受传统文化影响的共产党人,把这些宝贵的精神和价值,在党的章程、纲领、决策中表述出来,并落实到行动中,带领中国人民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极大改变了中国的面貌、中华民族的面貌、中国人民的面貌,从这个角度讲,中国共产党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继承者、弘扬者,当之无愧!
春秋时期卫国大夫棘子成,与孔子的学生子贡的对话中,讨论了“文”与“质”的关系。棘子成曰:“君子质而已矣,何以文为?”文,其甲骨文字有多种不同字形,象正面站立的人形,突出胸前纹饰,本义就是交错刻画的纹饰,引申为文字、修饰、美化、外在表现等。质,楷化为質,本义是两把斧子价值相当,由“价值相当”引申为抵押、质押,因有质押引申为“诚信”,又由信引申为“真实、本质”,再引申为“质朴”“未加修饰”,从而与“文”相对。棘子成之问,俗解为“一个人思想正直就可以了,语言、行为无所谓”。用到文化传承的语境,质就是传统文化的精神和价值。至于那些典籍文章,都属于载体,是“文”,是否可以不重视呢?子贡以当时人们流行的服饰做比喻,意思就是内在思想和外表礼仪同样不可分割,形式和内容不可分离,这叫“文犹质也,质犹文也”。近年来,习近平总书记用典引发社会畅议,相关解读类节目也广受欢迎。可惜的是,本来这些经典名句,作为中华儿女应是耳熟能详,听到后会心一笑,现在却需要有专家解读,更遑论自己能信手用典了。临渊羡鱼,不如退而结网。作为教师,应做的是静心读书,结合生活读原典,才是传承优秀传统文化的正道。
三、当代生活与传统价值
那么,两千多年以前形成的经典,与今天的生活如何联系在一起?就在今年3月的中美高层战略对话的首场会议上,中方代表回应美方致词严重、无理攻击指责的话迅速登上热搜榜首,国务委员兼外交部长王毅发言中强调:“中方过去、现在、将来都绝不会接受美国的无端指责,同时我们要求美方彻底放弃干涉中国内政的霸道行径。美国的这个老毛病要改一改了!”这些话令国人振奋,也令许多国外网友羡慕。此场景,可谓“使于四方,不辱君命”的当代注解,教师讲《论语》“何如斯可谓之士矣”,使用这个案例最为恰当。
中华传统文化的经典,语言凝炼,思想丰富,经过百代筛选,流传至今,其精神和价值是超越时空的。我们延续文化血脉,传承民族精神,离不开历代中国人共读的经典。两千多年前形成的经典,是依附于当时的生活讲道理,但是,今天的社会生活与古代社会大不相同,虽然其道理并无二致,只是今天如不能结合当代生活学习,必不能彰显传统文化经典的强大生命力,不便于大众借鉴先贤智慧持志修身,提升当下生活品质。
四、讲好传统文化
继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绕不开传世经典。复兴中华文化,必须使这些传世经典走出藏室,回归生活。为此,就要讲好传统文化,把传世经典普及到大众。然而,传统文化经典的教学,已经淡出体制教育百余年,回归生活,谈何容易!二十年前,王财贵教授在北师大的一场演讲,极大推动了国内的传统文化传承,此后民间各种实践蓬勃开展,从“小朋友,跟我念”到复兴吟诵,至今体制内学校也积极参与进来,但综观全局,要讲好传统文化,尚需探索。此处略谈愚见,求方家雅正。
(一)训诂考据,研读原典务求确义
当前大众阅读传统文化经典,绝大多数人不能直接阅读文言文,需要借助现代注解、翻译。这些注解为求简洁,往往于古注中择一家之言,读者借此难见全貌,且只能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译注类典籍读过不少,仍难入门,对原典更加望而却步。也有不求甚解者,以今度古,想当然地妄自解读经典,贻笑大方。
古代私塾教学,经学为首,不只是因为科举考试,更是因为这是修身治学的根本,且有完善的教学方法与之相应。概括说就是逐字拆讲,以经解经,每个字、每句话都不放过,所以三五年私塾学习,就能打下坚实的学习基础,文言文阅读和生活运用都没有太多问题。今天在语文课内文言文和古诗词的教学,按字数算也不少,但因内容分散、教法不同,所以高中毕业后,即使学习了六年文言文,也很少有学生能够自由阅读文言文。
传承传统文化,需要以历史唯物主义的立场,完整、准确地理解经典,不可以今度古、断章取义,也不能人云亦云,必须亲读原典,深究古义。如能以《三字经》中次第循序渐进,读完四书(最好是朱子《四书集注》,注解虽不是完全准确,却是不可逾越的津梁),便可借助工具書阅读文言文。这些是否回归体制内教育暂且别论,总结了一千年、验证了八百的年的读书次第,现代恐难超越。
读文言文,难在训诂。古代经典中常有同音假借(是古代同音,不是现代普通话同音)、形近讹传,要用训诂的方法才能知本义。这自古就是大难题,例如《诗经·秦风·终南》首章“终南何有,有条有梅”中的“条”《毛诗》训为“槄”,即是类似楸的一种树——对此无异议。 而次章首句“终南何有,有纪有堂”自《毛诗》将“纪”训为“基”,认为“堂”指“毕道平如堂也”,后世近两千年也绕不出来,直到清朝训诂、考据之学大兴,王引之依“因声求义”的思路,才给出圆满的解释,他在《经义述闻弟五·毛诗上》说:“纪,读为杞。堂读为棠。条、梅、杞、棠,皆木名也。纪、堂,假借字耳。考《白帖》终南山类引《诗》正作‘有杞有棠。”
越是上古,用字、句法与现代差异越大,字之通假、物之异名、器之流变、事之损益,无训诂考据的功夫就难解经义。这些常识,需要由浅入深,逐渐积累,所以说“孝经通,四书熟,儒六经,始可读”。
(二)因世观变,纵览流派勿迷初心
文化的变迁必然会留下时代的印迹。虞夏重德,殷商敬天,周兴礼乐。春秋之后王室衰微,文化下移,才有百家争鸣。秦以法强,汉以孝治。汉初儒家始尊,得以进入权力中枢。六朝动荡,玄学、佛学盛行。隋唐开创科举,儒家得以“独尊”;宋朝皇帝与士大夫共治天下,儒家地位达到巅峰,理学繁盛,心学初萌。此后,权力渐趋集中,清初“文字狱”使人人自危,只能潜心训诂考据,以至清末在列强侵凌之下丧失自信。西学东渐,使中华传统文化再现博大、包容的特性,实现了自我革新。此后,经抗战胜利、新中国成立、改革开放、全面小康,中华民族在复兴之路上健步前行,文化自信越来越坚定。
纵观中华文化的传承与发展,可见每个时代的文化都有其特点,但总体上讲其取舍扬弃一直以经世治用为宗旨,用今天的话就是“清谈误国,实干兴邦”。儒家自孔子创立,就是针对当时礼崩乐坏的社会局面提出的治国平天下之正道。孔子、孟子皆不得其时,但都不屈志以求功名富贵,而是“仁以为己任”,“造次必于是,颠沛必于是”,一生不得其志仍“知其不可而为之”,是以尊为圣人。后世诸贤,仪刑孔孟,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或舍生取义,或杀身成仁,无怨无悔。抓住这一初心,再观历代名贤嘉言,则能见其心,知其时。想想“铁肩担道义”的第一代共产党人,成立之初只有五十多名党员,但百年后的今天已成为世界第一大党,能够带领中华民族走向复兴,引领世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为革命前赴后继的先烈们,谁曾计算过成功概率?他们不也是“知其不可而为之”吗?所以说中国共产党是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继承者、弘扬者,恰如其分!
第一代中国共产党人所处的时代,传统文化余温尚在,“君子喻于义”可以是普遍的价值认同,他们可以笃信共产主义,为之奋斗终生。改革开放后,邓小平同志曾反思说,我们最大的失误在教育,对青年思想政治教育抓得不够。在改革初期,以效率优先,时间就是金钱,“共同富裕”在民众层面被曲解,不谈古代圣贤,羞言当代英雄,君子、小人都去逐利,西方“和平演变”之毒就会乘虚而入。进入新世纪,我们极力纠偏,尤其是十八大以来,大力倡导和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取得一定收效,去年新冠疫情和脱贫攻坚中,青年人的表现让我们看到了希望,但也应看到纵欲逐利、贪利害义之风的社会影响依然存在。作为一名教师,每见破获的电诈案、传销案中年轻的嫌疑人,每遇学生问及“入团有什么好处”,总是感觉到思想教育任重道远,文化传承使命艰巨,忍不住地想,怎样将传统文化与当下生活相联系,回应当下的社会问题。
(三)关注当下,融通古今寻绎至理
“以史为鉴”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古今社会虽繁简悬殊,事理人情都违道非远。往事可鉴,并非刻舟求剑,而是从过往经典中感悟至理,帮助我们认识和解决当下的问题,回应当代人的精神诉求。
当前,我国法治越来越完善,社会治理现代化水平不断提高,是治安最好的国家之一。可是,一些无原则、无底线的现象,也仍然令人深感苦恼……精致的利己主义泛滥,如水之就下无孔不入,贪利害义,败坏世风。传统文化若不能回应当下尖锐问题,启发解决之道,就会成为玻璃展柜里的古玩——再精美也終有被抛弃的一天。
“中人之情也,有余则侈,不足则俭,无禁则淫,无度则逸,从欲则败”,孔子概括了人之常情。“凡夫之为奸邪窃盗,靡法妄行者,生于不足,不足生于无度,无度则小者偷盗,大者侈靡,各不知节”,这勾画出普通人违法纵欲的心路历程。孔子说,“圣人之设防,贵其不犯也;制五刑而不用,所以为至治也”,即仁君立法,是为导民向善,使“民知所止”,远离犯罪刑罚,而不是掘坑等人往里掉。孔子主张从源头上预防违法犯罪,“刑罚之所以生,各有源焉。不豫塞其源,而辄绳之以刑,是谓为民设阱而陷之。”通过明确礼仪制度、整饬教化,使民“知节”“有度”,从而有效预防和减少违法犯罪,虽有五刑而不必用。
当前种种“无原则、无底线”的社会现象如水泛滥,必须法治建设、道德建设两手抓,既要修好社会生活中的导流渠,也要筑牢人们内心的防洪堤。而且,法治建设与道德建设有本末先后:“圣人之治化也,必刑政相参焉,太上以德教民,而以礼齐之。其次以政焉导民,以刑禁之,刑不刑也。化之弗变,导之弗从,伤义以败俗,于是乎用刑矣。”
以此思想,再观严抓“四风”、高压反腐,净化网络、褒扬和保护英雄模范、积极报道改革和建设的各方面成就,就能理解这些都包含教化因素,都在引导社会风气。近一年多以来,我们在国际反华势力的打压之下,全国人民爱国热情空前高涨,紧密团结在党中央周围成功应对挑战,成就卓著。融通古今,面对当下,我们就更有信心、有智慧解决这些社会问题。
(四)回归生活,双向滋养活态传承
从整体而言,我们苦于“生存焦虑”百余年,刚刚摆脱了绝对贫困,几乎遗忘了雅致生活的能力。古代中国人的生活方式是雅致,雅致生活是文化的溢出,在古代社会里,比比皆是,常常表现于诗酒琴棋、花鸟香茶,也可以是陶潜采菊、羲之换鹅、太白醉酒、东坡炖肉……今天我们虽然摆脱了民族危亡,摆脱了绝对贫困,但生存焦虑一直困扰着我们。我们被生存焦虑驱赶着奔向美好前程,不仅在兢兢业业的过程中放弃了休闲,也要求学生开足马力,因为“不能输在起跑线上”,更不能输在终点线上。当今时代虽不乏才艺技能,却再难有雅致的生活,因为生活太丰富了,难有闲情。
重拾雅致生活,需用文化润泽人心,优秀传统文化可以是一个选项。但传统文化的传承必须回归生活,研讨经典,更要把优秀传统文化的精神和价值观融入到饮食起居、应对交际中,实现活态传承。这不是让人们逃离都市,回归田园生活,而是主张清净内心,远离功利,革除贪欲,关注生命真实需要,努力使自己“聪明睿知,足以有临也;宽裕温柔,足以有容也;发强刚毅,足以有执也;齐庄中正,足以有敬也;文理密察,足以有别也”,从而让中华优秀文化渗透到自己的血脉里。当能够用传统文化滋养生活,生活也就能够滋养传统文化,让优秀传统文化由此蓬勃发展。
五、结语
总而言之,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复兴,必须正视百年断层,扣紧时代脉搏,以传世经典为载体,以经世治用为追求,关注当下,回归生活。《孝经》筑基,《四书》入门,研读原典,据德游艺,融会古今,兼采众长,在继承中创生,不断丰富和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至此,方向、内容已经廓清,至于人才,还应正视百年断层,在传承中培养,各方团结合作共享资源,稍可弥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