逆向教学设计新论及启示
2021-08-06吕伟艳赵玉辉
吕伟艳 赵玉辉
摘 要:逆向教学设计是格兰特·威金斯与杰伊·麦克泰格在美国文化与教育背景下经过长期的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的产物。借鉴逆向教学设计经验并实现本土改造,必须了解其特定的背景,掌握其思想内核,确定其实施阶段;在此基础上,结合本土教学实践,取其精华,去其糟粕,积极发掘逆向教学设计在教学设计、教学方式和新课程改革方面的积极作用,提升学生学习的有效性。
关键词:逆向教学设计;课堂教学;教学设计;课程改革
中图分类号:G4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010X(2021)18-0004-05
一、逆向教学设计的形成背景
(一)杜威的教育理念奠定了逆向教学设计的基础
约翰·杜威的教育理念为逆向教学设计奠定了理论基础,主要表现在:其一,“理解”思想促成其深化。杜威在《我们如何思维》一书中认为,物体及意义在某种情况下是暂时分开的,为了理解该事物就要去探寻它的意义。这意味着获得事实只需要人们读懂材料,而获得理解则需要更多的条件。如若人们想获得理解,则需要针对事实提出相关问题,与其他事实建立起联系,并尝试在各种不同的情况下进行应用。逆向教学设计充分吸收了杜威关于“理解”的思想,格兰特·威金斯等人认为杜威关于“理解”的思想有利于不断深化为“理解”而教的逆向教学设计。其二,“做中学”思想引领其发展。杜威认为,真正的观点是不可能直接“教”会的:没有任何观点可以作为观点从一个人传授给另一个人。此外,杜威“做中学”的观点表明:个体获得观点需要通过操作行为(观察、实验等)加以检验。逆向教学设计也一直强调通过设计良好的学习体验(包括教,但不局限于教)来帮助学习者“揭示”我们的观点,获得真正的理解。而这在很大程度上是受到了杜威“做中学”思想的引领。
(二)目标模式影响了逆向教学设计的产生
格兰特·威金斯等人在《追求理解的教学设计》一书中指出:“逆向教学设计的观点并不是首創,拉尔夫·泰勒在50多年前就已经清晰简洁地描述了逆向设计的逻辑。”这里的逆向设计的逻辑指的是目标模式,拉尔夫·泰勒在《课程与教学的基本原理》一书中详细论述了目标模式,其主要内容为:确定教育目标、选择教育经验、组织教育经验、进行教育评价。泰勒强调要从学习者的需求与预期学习成果的角度来考虑课程内容,并且认为课程内容有效组织的三个指标为衔接、顺序、整合。这充分说明了课程的逻辑应符合学习者的需要而不是专家对逻辑顺序的需要。尽管逆向教学设计充分吸收了泰勒目标模式的基本思想,但格兰特·威金斯等人也发现目标模式在教学实践中存在着设计序列固化的问题,他们认为其根本原因是过度依赖那些围绕内容组织的教材或教学材料。这就要求有更好的课程组织方法能独立选取教材内容。基于此,在借鉴与反思泰勒目标模式的基础上,格兰特·威金斯等人将逆向设计的思想提高到一个新的水平,正如格兰特·威金斯等人所言:“我们必须以与学习目标有关的标准为基础,重新设计教学范围和序列。”为此,逆向教学设计应运而生。
(三)教育目标分类理论推动了逆向教学设计的发展
促进学习者真正“理解”是逆向教学设计的目标。然而,多年来,许多专家学者却不赞成用“理解”这个术语来表达教学目标。本杰明·布鲁姆也认为“理解”这个词过于含糊,不能用来作为教学目标及其评估的基础,因此,他撰写了目标分类法。布鲁姆和其同事于1956年出版了《教育目标分类学:认知领域》一书,书中将智力目标从简单认知到复杂认知的可能范围进行了分类和说明,并确定了6个认知层次:知道、领会、应用、分析、综合、评价。对于认知难度,教育目标分类理论提供了一套判断、评估任务的系统方案,使得教学评估标准具有可操作性。在吸收布鲁姆教育目标分类理论基础上,格兰特·威金斯等人提出了“理解”六侧面理论,即解释、阐明、应用、洞察、神入、自知。值得强调的是,在逆向教学设计中布鲁姆分类法中的“综合”层次相当于追求理解的教学设计中的“应用”层次。
(四)建构主义学习理论促进了逆向教学设计不断成熟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及杰罗姆·布鲁纳对逆向教学设计的主要影响表现在:其一,知识是由学习者自我建构而来的。逆向教学设计认为,“理解”是学习者通过探索、表现和反思来弄清楚所学内容和课程的含义,试图建构知识的结果。学习者不仅要接受“灌输”的内容,还要主动揭示隐藏在事实背后的内容,并思考它们的意义。因此,逆向教学设计认为获得理解的最好方式是揭示性学习及应用。揭示性学习是指必须通过循循善诱,在学习者共同建构的情况下得以发展;“应用”即在真实的环境中面对现实问题时运用相关概念。这些都体现了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思想,即知识的获得需要通过巧妙的设计和有效的指导,并且由学习者自我建构而来,而不是通过教师单方面传授而获得。如果学习者想要获得真正的理解,他们将需要某种形式的体验、探究。其二,教学评价向内在动机转移。布鲁纳认为,在某一个学科领域建立兴趣的最好方法是让它值得学习,这意味着使所学知识在人们的思维中起作用,而不仅仅在学习发生的情况下。在其影响下,逆向教学设计的教学评价也持相似观点:既不是一味迎合学习者的喜好,也不应导致他们对坏结果的恐惧,设计面对的挑战是要更有效地挖掘内在动机。其三,教学内容强调基本概念的重要意义。布鲁纳强调知识结构的重要性,他所指的知识结构主要是某一学术领域的基本观念。这与逆向教学设计所强调的“大概念”不谋而合。大概念更像是“指导性猜想”(用布鲁纳的话来讲),当我们需要学习更多内容时,要对它们进行细化和调整。其四,教学方法提倡运用脚手架原理。20世纪70年代,布鲁纳在维果茨基“最近发展区”理论的基础上提出了脚手架理论,即当学习者学习新的概念时,需要来自教师或其他人的支持,之后,学习者在思考新知的过程中逐渐独立,这些支持的作用也逐渐减弱。逆向教学设计将脚手架化作图形组织器,认为其作用主要是为学习者提供一个认知工具,在寻求理解时,他们可以在不同学科领域的各种情况中应用。
(五)反思传统教学实践中的问题促成了逆向教学设计的最终形成
首先,格兰特·威金斯等人指出了学校教学设计存在的两个误区,即聚焦活动的教学和聚焦灌输的教学。针对前者,学习者只动手不动脑,没有明确的学习体验帮助学习者达到学习目标;于后者,学习者的大脑似容器不断被灌输,不仅缺少明确的大概念来引导教学,而且缺少为确保学习效果而进行设计的过程。针对这些误区不断地进行反思与建构,最终形成了逆向教学设计的教育目标,即追求理解的教学设计。其次,格兰特·威金斯等人不断反思学习内容序列存在的困境。传统课程是内容驱动的,它们没有揭示真正的重点,所有主题的呈现方式都是相同的,学习流程不会受到所需学习表现和学习者理解程度的影响。这种现象导致了学习者像垒砖人那样,按照要求一块砖一块砖地机械操作,而对于房子的理解却是全部垒完之后才发生的。认识到这些问题,逆向教学设计认为,学习者需要在“垒砖”之前先对房子有一个清晰的蓝图。于是,格兰特·威金斯等人提出了“整体——局部——整体”的学习活动思维模式。最后,格兰特·威金斯等人不断反思传统教学评价中存在的兩个主要问题:一是传统测试容易设计,也容易打分,却无法有效地判断学习者真正理解了什么,也无法对此做出有益反馈;二是许多教师在设计他们的单元时,习惯从教材、传统的活动和偏爱的方法开始,将教学评价作为最终检验性步骤。教师在很大程度上被局限在了过于有限的设计选择中。针对这两方面的问题,逆向教学设计提倡“逆转原来的习惯”:不是在目标设计好后直接设计教学活动,而是在目标设计好之后先寻求能够被看作是成功学习的证据再设计教学活动。
二、逆向教学设计的具体内容
逆向教学设计是一种设计课程或单元的过程,在设计开始时就已经在脑海里清楚其结果,并且为了达到该结果而进行设计。尽管这样的设计方法看起来很有逻辑性,但它之所以被认为是“逆向的”,是因为许多教师在设计课程或单元时,是从教材、偏爱的方法和传统的活动开始的,而不是从终点——如内容标准和理解这样的目标结果开始的。由此可知,逆向教学设计摒弃了内容导向的逻辑起点,提倡以教学内容作为工具,以学习目标及其潜在的含义为导向,产生更全面、更具体的学习。经梳理得出,完整的逆向教学设计包括四个阶段:确定预期结果、确定合适的评估证据、设计学习体验和教学、反馈设计满意与否。其具体内容详见图1:
(一)确定预期结果
学习者应该理解什么?什么内容值得理解?什么是持久的理解?学习者将能够做到什么?这些问题是阶段一中要明确的主要问题。首先,逆向教学设计的教学目标是依据国家或地方已经发布的内容标准和学习者的诊断性评价来确定的。设计者应充分强调长期目标及课程内容优先次序(见图2)的重要性。其次,这一阶段要求设计者明确课程内容中的基本问题,这里的基本问题主要指那些用于课程、教学和评估方法的核心概念、原则、理论和过程。再次,格兰特·威金斯等人认为需从6个侧面架构“理解”,即解释、阐明、应用、洞察、神入、自知。要实现“为理解而教”的教育理念,不仅要在设计目标时兼顾“理解”的6个侧面,而且在评估教学目标是否达到预期时也需要以“理解”的6个侧面为准则。最后,“学习者将能够做到什么?”指的是在课程或者单元结束时,学习者能够运用相关技能,掌握真正的能力。这些技能既包括离散的技术,也包括复杂的程序和方法。
(二)确定合适的评估证据
如何判定学习者是否已经达到了预期结果?哪些证据能够证明学习者的理解和掌握程度?基于这些问题的思考,设计者要根据收集的评估证据来思考单元或课程是否达到了预期的理解目标。这就需要设计者在设计特定的单元或课程之前,要“像评估员一样思考”,思考如何确定学习者是否已经达到了预期的理解。设计者需要依据学习目标和内容的不同,选择合适的评估方法(见图2)。格兰特·威金斯等人认为,这里的评估证据主要来自于表现性任务和项目以及传统的评估方法。为了更清晰地为学习者提供绩效目标,格兰特·威金斯等人创造了GRASPS设计工具架构表现性任务。其中,G指目标(Gold);R指角色(Role);A指对象(Audience);S指情境(Situation);P指表现或产品(Performance/Product);S指标准(Standards)。再运用GRASPS设计工具搜集合适的评估证据之后,设计者需要以“理解”的6个侧面为评估蓝图,以评估学习者是否真正理解了学习内容。
(三)设计学习体验和教学
哪些活动可以使学习者有效地开展学习并获得预期结果呢?要获得预期结果,哪些材料和资源是最合适的呢?格兰特·威金斯等人在设计学习活动时创造了WHERETO模式。其中,W指学习方向和原因(Where/Why)——确保学习者了解所学单元的目标及原因;H指吸引和保持(Hook/Hold)——从一开始就吸引学习者并保持他们的注意力;E指探索和体验(Explore/Experience)、准备和使能(Equip/Enable)——为学习者提供必要的经验、工具、知识及技能来实现表现目标;R指反思、重新考虑和修改(Reflect/Rethink/Revise)——为学习者提供大量机会来重新思考大概念,反思进展情况,并修改自己的设计工作;E指评价(Evaluate)——为学习者评估进展和自我评估提供机会;T指量身定制(Tailor)——量体裁衣,反映个人的天赋、兴趣、风格和需求;O指组织(Organize)——合理组织,以使学习者获得深刻理解。WHERETO模式为设计者提供了一种简洁的单元设计指导方法。
(四)反馈设计满意与否
如何确定教学设计是否完善?是否有需要修改的部分?格兰特·威金斯等人认为:“反馈可以改善每一个人的表现。可是我们遗憾地发现,很少有教师愿意持续地征求反馈,不管这反馈来自学习者、同行、上级、家长或外部专家。”完成逆向教学设计的前三个阶段之后,格兰特·威金斯等人建议设计者要持续地对设计进行自评、同行评审及专家评审。若教学设计可以达到预期设计的目标,则可以进行教学实践,反之,则需持续不断地进行修改。
三、逆向教学设计的本土化运用
逆向教学设计是格兰特·威金斯与杰伊·麦克泰格在美国文化与教育背景下经过长期的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的产物。而我国本土化的课堂教学设计研究虽有所突破,但主要还是引进和介绍西方的教学设计研究。不过,这些理论与我国课堂教学设计未必适切。为此,教育理论工作者与实践者均无法照搬西方的教学设计研究而只能借鉴。逆向教学设计对于我国课堂教学设计的启示主要有以下几点:
(一)在充分了解逆向教学设计的基础上有效借鉴之
没有充分地了解就没有有效地借鉴。为此,我们需要充分探析逆向教学设计的形成背景、设计本身等内容。例如,对于逆向教学设计的形成背景,我们应正确地理解其他教育理论与逆向教学设计的相互关系,这些理论对其究竟产生了哪些影响,逆向教学设计又和这些理论有何区别甚至有何超越之处,这样追根溯源有利于我们更好地了解逆向教学设计;对于逆向教学设计本身而言,我们要明确其具体运行、各要素的具体含义,以及各阶段、各要素之间的相互关系等。教育的历史与实践已经证明,简单地照搬国外的教学设计理论,并将这些理论不加思索地运用到国内的教学实践中,不仅会导致教学设计理论本身的混乱,也会导致一线教师对教学设计理论的诸多指责。因此,对待逆向教学设计,我们应在充分了解的基础上有效借鉴。
(二)在深思自身教学方式的基础上合理借鉴其模式
教育本身追求的绝对不是知识本身,而是使学习者充分理解知识所蕴涵的内在思维方式。要想学习者养成理解知识的能力,教师则要跳出繁杂的知识点,站在学习者可理解的角度,思考学习者可能存在的逻辑阻碍,选择真正适合于学习者群体的教学设计。而逆向教学设计本身是以学习者为起点进行教学设计的,其以追求理解作为设计目标,因此,逆向教学设计为那些渴求转变教学设计思维方式的教师提供了极大的借鉴意义。
(三)在顺应我国新课改趋势下发挥其优势
我们一再强调逆向教学设计是在美国文化与教育背景下诞生的,尽管它具有较高的理论水平,也兼顾教育实操,但仍需我们在顺应我国新课程改革趋势下充分发挥其优势,以促进我国课堂教学设计的进一步发展。新课程改革强调发展学生的核心素養,其包含的内容十分广泛,教学设计者要想贯彻这一理念,借鉴逆向教学设计是非常有意义的。逆向教学设计不仅为教师提供了一个关注学生理解的单元模板,而且为教师提供了大量的案例、创造了许多的辅助工具,以协助教师设计一门课程或教学单元,这对于培养学生核心素养具有重要意义。在结合逆向教学设计理念和我国新课改的基础上,教师在设计教学时,可以从“中国学习者发展核心素养→学科核心素养→内容要求→单元目标→课时目标→评估目标→设计活动→反馈设计”的技术认知路线出发,除此之外,也需不断地转变固化的教学设计思维方式,寻求符合自身的、多元的、适当的教学设计方案。
参考文献:
[1][美]格兰特·威金斯,[美]杰伊·麦克泰格.追求理解的教学设计[M].闫寒冰,等,译.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6.
[2][美]约翰·杜威.我们怎样思维[M].伍中友,等,译.北京:新华出版社,2010.
[3][美]约翰·杜威.民主主义与教育[M].王承德,译.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0.
[4]任友群.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哲学社会学源流[J].全球教育展望,2002,(11).
[5]叶海龙.逆向教学设计简论[J].当代教育科学,2011,(04).
[6]田 莉,唐 茜.逆向教学设计视野下的课堂评价:内涵、基本要素与设计思路[J].上海教育评估研究,2015,(06).
[7]张旭东,孙重阳.由峰至原:中学化学逆向教学设计的探讨与实践[J].化学教学,2019,(03).
[8]邵朝友,韩文杰,张雨强.试论以大观念为中心的单元设计——基于两种单元设计思路的考察[J].全球教育展望,2019,(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