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足有效提问,构建对话课堂
2021-08-05朱洁
朱洁
◆摘 要:在初中语文课堂教学中,提问是一门学问,也是一门艺术。有效的提问,能够启迪学生的心灵,活跃课堂的气氛。设置精彩的提问,围绕中心和主线,可以促使学生更好地把握文章的脉络和主旨。新课程标准也强调师生之间的对话,而有效的课堂提问不但能够点燃学生思维的火花,还能构建沟通师生交流的桥梁。
◆关键词:初中语文;有效提问;对话课堂
良好的教学是一场精彩的对话,而达成有效对话的关键在于有效提问。“提问是教学的生命”,在课堂教学中要营造和谐的氛围,并创造适宜学生创新精神成长的心理环境。积极引导学生创新性地阅读,鼓励学生不人云亦云,能有自己独特的感受,并且在语言表达中有自己的观察,发挥想象。在语文课堂教学中提出有效的问题,方能对阅读教学过程起主导和支撑作用,从而在整体上引发学生思考、讨论与探究,引导学生思考自己未知的领域,有方向地品析重点词句或段落,深层次地理解主题,让课堂焕发出独特的艺术魅力。
一、心有次序巧推进
拜尔有言,“在提高学生的理解方面,提问顺序比问题类型更加有效”。所以,有效的提问要注重提问的顺序,且指向要清晰。教师表述问题的清晰度和明确性,将会影响学生答案的清晰性、明确性。
在教学《饮酒(其五)》时,我先设置了这样的问题,“哪一句诗最打动你?”在同学们说出“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后,接着问“应该怎么读这句诗?读出陶渊明怎样的感受?”然后就抓住“悠然”,设置了一个贯穿课堂教学的主问题,“结合诗句,可以从哪里领会到诗人的悠然詩心?”整节课就围绕着所做之事、所见之景、所住环境、生活所感这四个方面展开。
在设置问题时,尽量用最少的词语来表述,也就是说,问题的设置不应该琐碎。在这个主问题之下,再分别设置了小问题,层层深入地品味陶渊明的悠然诗心。如“诗人在大自然中没有去摘采瓜果蔬菜,而是采花,你觉得这是一个怎样的人?”“为什么不采别的花,偏采菊花?”“周敦颐的《爱莲说》,其中就提到了菊花。周敦颐把菊花称为花之隐逸者,那么菊花有怎样的特点呢?”由这几个小问题问到“从陶渊明爱菊、采菊中可以读出他有怎样的品格?”在提问的过程中,有意识地避开问题教学中的现存弊病。给学生以思考的空间,给学生以交流讨论、各抒己见的自由。在更深入地探究作者的思想感情时,我通过提问为学生提供了背景,陶渊明所处的时代东晋重视门第和出身,陶渊明的才华得不到施展。而且陶渊明崇尚自然,不愿卑躬屈膝。
《礼记·学记》指出,“善问者如攻坚木,先其易者,后其节目,及其久也,相说以解。”在设置问题时,有效提问是要能够得出结果的,有效的提问是最重要的思考工具。在课堂上教师要有序提问,问出指向清晰的问题,并且给以学生思考的时间。“秒答”的答案往往都没有经过深思熟虑,只能回答浅层次的内容,老师要在课堂上引导学生在听到问题后,充分思考,并且能够从文中找出依据,这样的答案才是高质量的。教师设计一些问题,是要紧紧扣住这节课的教学目标和这篇文本的核心的,当然,这样的问题在问出以后,教师要耐心地引导学生思考,耐心地等待学生的回答,引导学生慢慢形成思考的习惯。
二、挖掘深度现价值
“学起于思,思起于疑,疑解于问。”课堂提问是启发引导学生的一种有效的教学方式,在教学过程中,我们要把提问当作发现课堂中最有价值的教学契机和锻炼学生思辨能力的动力源,推动课堂教学。恰当的提问,目的是激发学生思考探究,挖掘深度,引出对更多问题的思考。
在《孤独之旅》的课堂教学中,设置的问题为“哪里看出是孤独的旅程?”“杜小康是如何对待孤独的?”“是什么促使杜小康改变了孤独的状态?”,由此引出文中有关描写“一场暴风雨”的内容。请同学们一起重点赏析课文的重点段落,思考哪些地方写得很精彩。课堂要以学生为中心,所以提问也要从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教师提出的问题应考虑到学生的心理特征。在引导学生时,适时点拨,让学生们明确景物描写的作用,并注意引导学生的朗读,让学生读出情感。通过该段的具体赏析,总结赏析可以关注文段的修辞、感官、形容词、副词、长短句结合。在学生们齐读感受暴风雨来势汹汹、恐怖至极的画面后,再接着问“在暴风雨中我们看到了一个怎样的杜小康?”“从哪里看出杜小康坚强了成长了?”
恰当的问题,可以使学生学习与思考的兴趣被最大限度地激发,有效提问能够让学生在课堂上有疑问,进而去思考,最后有结果有收获,成就高效的课堂。提问不只是简单地呈现和展示出问题,而是给学生搭建足够的梯子和台阶,把握难度,向纵深处挖掘,提升学生的思维品质。
三、找准角度激兴趣
一篇文章会有很多个可以用到的教学点,面面俱到的课堂不一定是好课堂。这就要求教师有所选择,选择最重要的内容,实现文本的核心教学价值。教师要选择最值得讨论的内容进行提问,用问题自然巧妙地引导学生进入文本。问出的问题看似只有只言片语,但能够以此为支架,支撑起文章。
在《枯立木》的课堂教学中,教师先问“读完文章的大家能告诉老师什么是枯立木吗?”“能具体说说这是怎样的枯立木吗?像怎样的人呢?”在整个课堂中,教师都以学生为主体,不断地引导学生从语言文字着手,去分析枯立木的形象。引导学生分析出作者与枯立木的对话,这时候同学们都发表了自己对二者对话的理解,最后在教师的点拨下得出作者与枯立木的对话其实是作者与自己的一次灵魂对话。作者高莽先生就像他笔下的枯立木,形体虽逝,可精神永存。
高效的课堂上,教师抓住了一个主问题,在主问题下其实包含着一定的内在层次。老师找准角度提出问题,则更能激发学生探索文本的兴趣,不同的学生也就会有自己独特的答案,每个学生都能在课堂上表达自己对文本的解读和看法。
亚里士多德说思维从问题、惊讶开始。而提出有效问题,方能成就高效课堂。在语文课堂的教学实践中,我们应该掌握好语文教学的提问艺术。要想上好高效的一堂课,就必须对文本有深刻的认识,能够针对不同学生的回答给与反馈,让每个学生都有课堂参与感。
参考文献
[1]李玉英.浅谈阅读教学在语文教学中的作用[J].新课程学习(基础教育),2010(3):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