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开复位内固定术治疗复杂踝关节骨折的手术时机选择
2021-08-05董超王艳群
董超 王艳群
【摘要】目的:研究复杂踝关节骨折患者接受切开复位固定术的手术时机对疗效的影响。方法:于我院不同手术时机的患者中各随机抽取34例,对照组于骨折后8h内早期接受手术,观察组于骨折后5~10d后进行手术,对比两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AOFAS、住院时间和对照组对比,差异显著(P<0.05)。结论:对于复杂性踝关节骨折患者在骨折后6~8h内进行手术,有利于缩短患者住院的时间,促进踝关节功能的康复。
【关键词】复杂踝关节骨折;切开复位内固定术;手术时机
踝关节骨折多存在韧带损伤,作为人体负重关节,治疗效果决定患者行走功能和生活质量。若对位不好还可能造成踝关节炎,术后出现关节僵硬、行走困难等并发症,给患者造成巨大痛苦[1]。目前主要采取切开复位内固定术治疗,但由于患者骨折后存在踝关节脱位、肿胀等情况,临床上对于手术时机存在一定争议。为研究手术时机的選择,本文于本院2019年11月至2020年11月的患者中,随机选取68例分析。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以本院68例患者为样本,对照组34例,男16例,女18例,年龄32岁~38岁,平均年龄(35.14±2.28)岁。观察组34例,男15例,女19例,年龄32岁~38岁,平均年龄(36.42±2.34)岁。两组患者具有可比性(P>0.05)。
1.2 方法
对照组接受择期手术,先在X线下复位踝关节,给予石膏制动,必要时对跟骨牵引。患者皮肤肿胀消退后,出现皮纹,可给予切开复位内固定术,一般需经过5d~10d消肿。观察组患者排除手术禁忌证后,入院后8h内完成手术治疗。术后抬高患肢,给予消肿冷敷。
两组均采取切开复位内固定术治疗,全麻后,让患者取侧卧位。术前使用X线检查患者患肢严重程度,取外踝切口或内侧切口,于腓骨长短肌充分暴露后踝,切口注意避免损伤腓浅神经。在直视下使用空心钉以及钢板固定复位。术后冷敷消肿,术后2d可以开始进行康复训练,循序渐进增加训练内容。
1.3 观察指标
术后3个月使用AOFAS踝关节功能量表和VAS量表评估患者踝关节及疼痛程度,统计患者骨折愈合时间和住院时间。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23.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数资料采用(%)表示,进行x2检验,计量资料采用(x±s)表示,进行t检验,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手术指标对比
两组AOFAS评分、住院时间对比,差异显著(P<0.05)。两组VAS评分、骨折愈合时间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 两组并发症对比
对照组和观察组各有1例切口感染患者(2.94%)。2组对比,无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复杂踝关节骨折存在踝关节脱位,于早期开始踝关节复位内固定手术,可避免损伤加重,保证关节面完整性,有利于提高内固定效果,恢复踝关节稳定。在8h进行手术,可快速止血,预防出血肿胀和皮肤张力性水泡形成,避免血管持续性挫伤。早期手术有利于快速恢复患肢血运,避免皮肤或关节坏死。本研究显示,对照组AOFAS评分高于观察组,住院时间短于观察组。2组差异显著(P<0.05)。两组VAS评分、骨折愈合时间、并发症对比,无统计学意义(P>0.05)。证实于8h内给予手术治疗对踝关节功能恢复有重要影响,也能让患者早日出院,减轻其经济压力。
综上所述,对于复杂性踝关节骨折患者在骨折后6~8h内进行手术,早期手术有利于缩短患者住院的时间,促进踝关节功能的康复,对预后效果有积极影响,并间接改善患者心理压力和生活质量,具有推广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