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薄弱学校教师面临的困境与对策
2021-08-05闫丽媛
◆摘 要:农村薄弱学校教师作为我国教师群体中的一大主体,为我国基础教育的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然而当前他们依然面临着不精准、不连续的专业培训;形式化、难落实的教研活动;不科学、不完善的专业匹配;不便利、低性能的生活环境等困境,要解决这些困境则需创新专业培训机制、教学研训机制、编制增补机制、条件改善机制力破困境。
◆关键词:农村薄弱学校;教师面临困境;改善薄弱对策
今年是《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中规划的各项战略性任务与目标的收官之年,X市启动了基础教育质量评估项目,旨在了解X市基础教育质量提升情况。在收集X市H区14所薄弱校的基础教育质量提升情况相关内容过程中了解到目前几所农村薄弱学校还存在着学校规模、师资力量、生源质量、基础性办学条件等方面落后与不足的问题。其中师资力量作为一个量化较为清晰的方面,对于全面把握农村薄弱学校如何提升问题是一个关键点,而教师又作为在学校教学过程中教书育人的主要力量,把解决农村薄弱学校问题聚焦于对农村薄弱学校教师所面临的困境提出对策建议也是十分必要的。且在《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也提到过:在义务教育阶段,要加快薄弱学校改造,着力提高师资水平,努力造就一支师德高尚、业务精湛、结构合理、充满活力的高素质专业化教师队伍。
一、农村薄弱学校教师面临的困境
(一)不精准 不连续的专业培训
专业培训作为教师专业发展过程中的重要环节,为教师教学工作提供了充足的动力,保障教师教育教学工作的高效开展。目前在X市H区几所农村薄弱学校教师专业培训存在不精准、不连续的问题。不精准主要体现在教师们所参加的培训多为教科局举办的市内知名教师课程公开授受或教育专家开展专题讲座等,这样的培训内容往往具有代表性但不具备精准性,很难顾及到每一位参加培训教师所处的教学环境和亟待解决的教学问题。加之每次培训以听为主,缺乏模擬训练,教师们很难将理论应用到实践中,导致专业培训达不到预期效果。因代价、能力等问题,学校自行组织的精准性教师培训几乎没有。不连续表现在教师们普遍认为线下培训效果更好,所以各学校专业培训以线下为主,这就需要教师们对于专业能力的提升投入更多时间与精力。但农村地区教师的配比本就较少,很多教师身兼数职,若是耽误正常的教学工作去参加培训,耽误的多是整个学校的正常运转。考虑到这些因素学校对教师们的专业培训安排仅一学期一次。这样的不连续性培训在受访教师看来作用并不大,多为“走马观花”。
(二)形式化 难落实的教研活动
教研活动是指以教师为研究主体,以专业研究人员为合作伙伴的以校为本的实践性研究活动。在调研的几所农村薄弱学校中教研活动受环境、教学形式等各种因素制约存在形式化、难落实的问题。几所学校办学规模较小,班级少,学生数量少,配比的教师数量也就相对较少。通常在一所学校里一门学科只有1-2名教师授课,甚至这么门学科的教师还担任着其他课程的教授任务,这就导致难以开展集体性教研活动。若以一个年级为单位进行备课则通常只有1名教师,以全校所有的年级为单位进行则较为混乱且针对性不足,尽管开展了活动也存在着教师们进行的教研内容缺乏对教授学科知识针对性的经验交流。因此,农村薄弱学校教师通常自主备课,在这样的模式下,教师之间缺乏竞争,工作积极性降低,无法形成良好的教研与教育氛围。
(三)不科学 不完善的专业匹配
我国学者郝文武教授在其文章中提出振兴乡村教育迫切需要增加教师编制,优化教师队伍结构,师范院校应为乡村学校努力培养和更多供给具备音体美教学素质的合格全科型教师。然而在实际的调研过程中了解到几所薄弱学校缺乏语数外教师,具有音体美专业背景的教师居多,所以语数英课程存在被不具备专业背景的教师授受的问题,专业匹配不科学、不完善。一名教师说到:“我是美术专业出身,来到学校后因为缺英语教师被安排担任两个年级英语教师同时兼全校的美术教师。几年下来因为美术教师有新增补,我已经成为了一个专门的英语教师。偶然一次机会听了一节名师英语公开课,我觉得自己的英语课愧对学生。”不科学、不完善的专业匹配使得教师们没有机会提升和发展自己的专业,反而需要在实际教学工作中花费大量时间投入到新的专业,专业的事交给了非专业的人在学习中做。这对于学生来说是不公平的。
(四)不便利 低性能的生活环境
环境是影响人发展的重要因素,农村薄弱校地处农村区域,交通相较城镇极度不便利,尤其对于那些学校未安排住宿的教师来说起早贪黑赶公交已成为常态。对于在没有公交的区域教师来说,电瓶车和自行车便成为了首选项。有一所学校地处秦岭山脉脚下,冬天温度极寒,且未通公交车,学校教师们多以电瓶车为代步工具上班,交通极不便利,学校的教师流失严重。加之现在政府鼓励农村地区以电取暖,高昂的电费为学校增加了资金负担,加上空调数量有限,个别学校教师办公室、宿舍只能利用小电风扇取暖,对于他们来说冬天学校如何低能高效取暖依然是个严峻的问题。在这些学校里也有面临教师住宿用房不足问题的——办公室与宿舍浑然一体,位于顶楼且逢雨漏水,只为使学生能够在一个相对舒适的环境下学习,生活条件相对艰苦,性能低有待提高。
二、农村薄弱学校教师面临的困境对策
(一)创新专业培训机制力破专业培训困境
针对专业培训中存在的问题,政府和教育主管部门要创新当前的专业培训机制——加大对农村地区教师、校长培训的政策倾斜,长期定期开展对教师、校长的培训。首先由县教育主管部门设立专门的培训经费,依托专业教师培训机构,为农村教师提供免费培训。使培训机制成为激励机制的一部分,成为更新农村教师知识结构,提升教育理念的一个重要手段。其次各级教育主管部门应着力进行整合优质教师资源工作,根据农村地区教师的实际需求,适时组织特级教师、省市学科带头人讲学团,采取“订单式讲学”方式,送教上门,共同研讨,以满足农村学校教学和农村学校教师专业发展的需要。最后对农村教师培训经费的投入要加大,建立完善农村教师培训经费保障机制,让农村教师有时间、有经费培训,提升综合素质。最重要的是实施农村教师带薪进修制度,让教师在教书之余有机会获得休整和发展。
(二)创新教学研训机制力破教研活动困境
科学有效的农村学校教学研训机制,是解决教学实践过程中随机性问题的利器。一方面可以建立农村教师与教研人员的有效互动机制,即当地教育科研部门组织骨干教师与优秀科研人员进入农村薄弱学校,全面了解薄弱学校教师的工作情况,特别是在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做出指导性分析,并提出相关措施和方法,帮助农村薄弱学校全面提升教育教学管理水平,提高农村学校教师教学的技能。二是构建区域内骨干教师帮扶农村教师模式,通过引领式的专业指导机制让教师学习更为专业的教学研训方法,从而应用到教学实践中。三是构建农村薄弱学校教师自主性的专业发展机制。自主性的专业发展机制立足于本校工作实际,教师根据自身专业发展的需要,开展自主合作、探究性学习锻炼,从而提高专业修养,开展更为有效的教学研训。
(三)创新编制增补机制力破专业匹配困境
面对一科教师教数科,专业度不配误学生的现状,要适当放宽编制控制,增加农村教师数量才能解决这一问题。这就需要客观遵循我国当前规定的师生配比,做到特事特例。首先在农村教师编制核定方面,尽量不将薄弱学校教师核定到校,只核定到乡镇一级,核定一个最高限额。因为要综合考虑生源数量变化、地区差别等因素,从学校的班级数、班额、校点布局等因素出发,綜合、动态地核定。其次政府部门可出台倾斜于农村薄弱学校教师招聘政策,一方面利用带有奖励性质的政策引导,鼓励优秀毕业生到农村薄弱学校任教;另一方面确保在编制范围内每年的教师增补数不少于上年教师自然减员数,解决农村师资数量不足素质偏低的矛盾。
(四)创新条件改善机制力破生活环境困境
以往改善生活环境的办法中有无法落实、架空等问题,因此只有创新条件改善机制才能进一步破除困境,而具体做法可以通过设立以“提高农村教育,促进教育公平”为主题的专项资金,通过财力倾斜投入,重点改善农村薄弱学校的办学条件,在此过程中设置专门的农村教师的生活条件改善经费,使教师拥有良好舒适的生活环境。同时也可以建立牢固的农村中小学教职工工资保障机制,这是条件改善机制中的应有之义,尽快落实农村教师特殊津贴制度,尤其向偏远地区、山区、薄弱学校靠拢,切实提高农村教师的工资待遇和福利补贴。这将极有利于教师们增强矢志教育的信念,为我国基础教育的发展贡献自己更好力量。也有利于稳定教师队伍,为当地的政府、教育行政部门减轻负担。
注释
农村薄弱学校指位于农村地区,没有达到基本办学标准的中小学校,这些学校在学校规模、师资力量、生源质量、基础性办学条件等方面均存在落后或不足的情况。
参考文献
[1]王添翼,蔡澄.农村薄弱中小学教师校本研修方式探究[J].太原大学教育学院学报,2011,29(01):74-76.
[2]包新中.中小学教研活动实效性评估与反思[J].教学与管理,2013,(04):33-35.
[3]高汉武.农村薄弱学校教师专业发展的困境与对策[J].文化创新比较研究,2019,3(29):107-108.
[4]郝文武.论为振兴乡村教育着力培养更多具备音体美教学素质的全科型教师[J].教师教育研究,2020,32(04):66-71.
[5]史南城.创新七种机制,促进农村教师队伍稳定[A].国家教师科研基金管理办公室.国家教师科研专项基金科研成果(神州教育卷)[C].:国家教师科研基金管理办公室,2013:1.
[6]姚宏昌.关于农村教师队伍建设的思考[J].教育发展研究,2007,(24):75-76.
[7]叶宝华.有效教研机制:促进农村教师成长与教育均衡的“关键之举”[J].浙江教育科学,2008,(01):32-34.
[8]张胜利.关于农村薄弱学校教师现状的思考[J].现代教育科学,2006,(06):10-12.
作者简介
闫丽媛(1999.4-);女;汉族;陕西宝鸡人;硕士研究生在读;陕西师范大学,教育学部;研究方向:教育政策与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