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构化健康教育在癌痛患者疼痛管理中的应用
2021-08-05陈静姜倩
陈静 姜倩
聊城市传染病医院健康教育科 252000
癌症疼痛(简称癌痛)指癌症直接引起的肿瘤浸润、神经系统及脏器受累疼痛和相关非特异性表现的骨关节疼痛,以及癌症放化疗等引起的相关疼痛,是最常见的肿瘤相关并发症之一〔1〕。据有关数据统计显示,每年至少有350万癌症患者遭受癌痛,其中仅40%左右患者得到了合理疼痛治疗护理〔2〕。癌痛对患者及其家属某种意义上都是一种折磨,严重影响患者睡眠,导致患者活动受限、食欲下降、免疫力下降,从而加速肿瘤发展,使患者出现消极抑郁情绪,甚至丧失了生存希望〔3〕。有关研究表明,导致患者癌痛未得到很好治疗和护理的主要原因与患者对癌痛疾病认识存在的不足和误区具有很大的关联性〔4〕。因此,健康教育对癌症患者提高疾病认知度和依从性进而有效缓解疼痛都具有重要意义。日前临床医疗中的健康教育多以口头宣教为主,侧重于知识的被动灌输,流于形式化,忽略了患者自我效能及心理行为对疼痛控制的影响,效果不太理想〔5〕。而结构化健康教育是针对患者的具体需求,结合患者不同的文化程度和教育背景,筛选符合每一位患者具有针对性的重点宣教内容,实施有计划、有结构的健康教育〔6〕。基于此,本研究将结构化健康教育护理干预应用于癌痛患者的临床护理中,应用效果显著。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7年5月至2019年9月该院肿瘤内科收治的癌症患者80例为研究对象,采用住院编号奇偶数字排列法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纳入标准:①符合癌症临床诊断标准并确诊;②NRS评分在4~10分;③无意识和语言障碍,可进行正常沟通交流;④同意参与本次研究。排除标准:①患有其他慢性疼痛疾病;②心肝肾功能不全;③预计存活时间≤3个月;④有精神疾病史,无法正常沟通交流;⑤依从性差,不同意参与本次研究。对照组男19例,女21例;年龄35~74岁,平均(55.35±4.26)岁;癌症类型:肺癌10例、胃癌9例、肾癌8例、其他癌13例。观察组患者男20例,女20例;年龄34~76岁,平均(54.26±5.17)岁;癌症类型:肺癌9例、胃癌10例、肾癌7例、其他癌14例。两组患者的年龄、性别及癌症种类等基本资料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健康教育干预,主要内容包括患者入院后,护理人员向其介绍疼痛评估方法以及用药不良反应、注意事项等内容,以及常规镇痛方法和非药物治疗等相关疾病知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给予结构化健康教育干预,具体方案实施如下。
1.2.1成立结构化健康教育干预小组 选取沟通应变能力强、经验丰富的科室护士长1名任小组组长以及4名责任护士为小组成员组成结构化健康教育护理干预小组。由小组长组织统一进行疼痛护理知识技能培训,确保健康教育的科学性和规范性。研究并制定出结构化健康教育方案并实施,同时指导患者家属学习并掌握有关心理护理干预等内容。每周举行一次小组讨论会,总结方案实施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和经验,不断完善结构化健康宣教方案,确保该方案具有结构性和针对性。
1.2.2为患者建立个性化疾病档案 收集患者相关疾病资料,准确掌握患者具体个体信息情况,为患者建立个性化疾病档案。除基础资料(性别、年龄、文化程度、主要家庭成员及收入情况)外,对患者进行癌痛评估和患者癌痛控制障碍调查,完善患者疾病相关资料及疼痛资料,做到准确掌握患者的疼痛时间、程度、部位、止痛药的服用以及止痛方法的运动等情况。
1.2.3结构化健康教育方案 通过对患者的个体化资料整理收集后,对患者癌痛进行全面评估,制定出教育目标和教育具体实施方案,采用一对一的方式,满足患者的个性化需求。根据患者入院后不同时间段不同情况进行针对干预,具体方案实施见表1。
表1 结构化健康教育方案
1.3 观察指标
①采用由Ward等制定的疼痛控制障碍问卷(BQ-L)对两组患者干预前后的疼痛控制障碍程度进行评分比较,该问卷主要包括10个条目,每个条目采用Likert 6级评分法(0~5分)。得分越低表明疼痛控制障碍程度越小,顾虑越低。②采用慢性疼痛自我效能表(chronic pain self-efficacy scale,CPSS)对两组患者干预前后的疼痛自我效能情况进行评分比较,该量表主要包括疼痛管理、躯体功能、症状应对3个维度共21个条目,采用Likert 5级评分法(1~5分)。分值越高表明患者自我效能感越好。③采用癌症患者生命质量测定量表对两组患者干预前后的生命质量情况进行评分比较,该量表主要包括角色功能、情绪功能、认知功能、社会功能四个维度共20个条目,采用5级评分法,满分为100分。得分越高,表明生命质量越好。
1.4 统计学方法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干预前后的疼痛控制障碍程度
实施结构化健康教育护理干预后,观察组患者的疼痛控制障碍程度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P<0.05),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干预前后的疼痛控制障碍程度比较(分,
2.2 两组患者干预前后的疼痛自我效能情况比较
实施结构化健康教育护理干预后,观察组患者的疼痛自我效能各指标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患者(P<0.05),见表3。
表3 两组患者干预前后的疼痛自我效能情况比较(分,
2.3 两组患者干预前后的生命质量情况比较
实施结构化健康教育护理干预后,观察组患者的生命质量各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P<0.05),见表4。
表4 两组患者干预前后的生命质量情况比较(分,
3 讨论
癌痛是最常见的肿瘤相关并发症之一,患病率高达50%以上,且超过三分之一的患者为中度或重度疼痛〔7〕。疼痛已经成为继体温、呼吸、脉搏、血压四个生命体征后的第五生命体征,对患者的影响不容忽视〔8〕。在临床疼痛治疗护理中,患者心理行为健康对临床疗效具有重要影响作用〔9〕。此外,癌痛引起的食欲下降、睡眠不足、体能消耗严重、抑郁恐惧情绪加重以及人际交往和生活质量下降等不良后果导致患者遵医行为较差,不能很好地配合用药治疗,再加上由于患者对癌痛缺乏正确的认知和了解,不规范的用药行为等均会产生较差的影响,给患者及家庭带来沉重的经济、思想负担,严重影响患者疼痛控制效果〔10〕。大量研究表明,90%的癌痛可以通过科学的治疗方法和药物知识等得到很好的缓解,对癌痛掌握越多,对患者自身帮助就越大〔11〕。因此,怎样缓解疼痛或控制疼痛已经成为癌症患者护理管理的一项重要课题。
根据有关文献表明,健康教育能有效地提高患者及家属的知识水平,降低疼痛干扰和强度,学会怎样正确面对及以积极心态去配合治疗护理〔12〕。采取科学有效的健康教育干预,提高患者对疼痛护理等知识的正确认知和掌握,促进其遵医行为以及对自身对癌痛管理的能力提高,对患者疼痛缓解和控制均具有重要意义〔13〕。然而目前临床护理中的健康教育多侧重于被动式健康宣教,忽略了患者对癌痛相关知识的掌握程度,以及患者的主观能动性对癌痛控制的影响〔14〕。而且大多时间临床护理事务繁杂,宣教时间不足,对患者是否很好地掌握缺乏及时评估和补充,从而导致健康宣教流于形式化引起疼痛控制效果不理想〔15〕。因此,寻求一种针对性的健康教育在患者护理干预中显得尤为重要。结构化健康教育是针对患者的具体需求,结合患者不同的文化程度和教育背景,筛选符合每一位患者具有针对性的重点宣教内容,实施有计划、有结构的健康教育〔16〕。
本研究将结构化健康教育护理干预应用于癌痛患者的临床护理中,通过成立结构化健康教育护理干预小组,实施结构化方案,不同时段不同内容的授课针对性地对患者进行健康宣教。本研究结果显示,实施结构化健康教育护理干预后,观察组患者的疼痛控制障碍程度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观察组患者的疼痛自我效能各指标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患者;观察组患者的生命质量各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由此可以看出,结构化健康教育可显著降低癌痛患者的疼痛控制障碍,有效提高患者疼痛自我效能感,改善生命质量。
综上所述,结构化健康教育可显著降低癌痛患者的疼痛控制障碍,有效提高患者疼痛自我效能感,改善生命质量,对患者提高疼痛管理水平具有重要作用。
利益冲突所有作者均声明不存在利益冲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