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三种不同固定方法在鼻肠管患者治疗中的应用效果观察

2021-08-05梁银萍赵雪梅

实用医院临床杂志 2021年4期
关键词:耳廓鼻部肠管

杨 茜,黄 波,江 珉,梁银萍,赵雪梅,邹 红

(联勤保障部队第920医院肝胆外科,云南 昆明 650032)

目前临床对于反流风险高、误吸风险高、不能耐受胃喂养、肠瘘、全胃切除、胰腺炎的患者,均需予以肠内营养支持[1]。鼻肠管可建立肠内营养通道,帮助患者及时获得充足的营养液,可有效降低反流、误吸风险[2]。鼻肠管如果固定不牢固,意识不清醒的患者,在受到缝线松动、管道刺激等因素的影响下,会出现鼻肠管脱出、移位[3]。另外翻身时不留神或者烦躁不安,也会导致鼻肠管非计划性拔出[4]。寻求一种有效、安全、确切的鼻肠管固定方法是当前临床高度关注的内容。基于此,本文选择2020年6~12月在我科因各种原因需留置鼻肠管的患者150例,分3组予以不同的固定方法,现总结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选择2020年6~12月在我科因各种原因需留置鼻肠管的患者150例,纳入标准:①年龄在16~75周岁;②鼻肠管置管时间≥3 d;③意识清醒、对答切题;④面部皮肤无损伤;⑤均知情并签署同意书。排除标准:①无法配合、躁动不安者;②处于妊娠、哺乳期女性;③建立人工气道者;④通过其他途径置管者;⑤合并帕金森、人格分裂症、痴呆者;⑥合并严重营养不良者;⑦合并凝血功能障碍者;⑧合并急慢性感染性疾病者;⑨合并肺结核等疾病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传统组、改良组和口罩组各50例。传统组男30例,女20例;年龄32~68岁[(50.62±4.81)岁];体重54~90 kg[(67.52±8.44)kg];疾病类型:10例全胃切除术、13例晚期胃癌、8例十二指肠梗阻、19例重症急性胰腺炎。改良组男32例,女18例;年龄34~67岁[(50.69±4.76)岁];体重56~87 kg[(67.59±8.27)kg];疾病类型:12例全胃切除术、10例晚期胃癌、11例十二指肠梗阻、17例重症急性胰腺炎。口罩组男31例,女19例;年龄35~67岁[(50.85±4.67)岁];体重58~88 kg[(67.67±8.34)kg];疾病类型:11例全胃切除术、12例晚期胃癌、9例十二指肠梗阻、18例重症急性胰腺炎。三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①传统组:鼻翼处固定:以3M粘着性棉布胶布进行“Y形”固定,留出一定的缓冲弧度。面颊部固定:以高举平台法,采用3M胶布进行2次固定。耳下固定:鼻肠管绕耳一圈,用胶布在耳下包裹、固定鼻肠管。②改良组:对耳后、面部以及鼻翼部附近的皮肤进行彻底清洁。仔细检查置入、外露鼻肠管的刻度,留出鼻肠管一定的缓冲弧度,最低控制在患者上唇部以上。采用3M条胶布在鼻翼处进行“Y形”固定,使用第2条胶布在面颊部直接纵向粘贴在一侧面颊处,鼻肠管穿过细胶管中央,细胶管将鼻肠管缠绕并打结。鼻肠管以自然弧度不压迫患者耳朵为宜,使用第3条胶布在同侧耳后紧贴耳垂下方进行“Ω”形固定。粘贴高危导管标识。③口罩组:取一根橡胶管长约1 cm,在橡胶管中间剪对穿开一小孔,直径为0.1 cm。剪去一次性口罩的中间部分,留取口罩绳及两侧1 cm的宽度,口罩绳穿过橡胶管,橡胶管停留在口罩绳中间位置,从对穿小孔将鼻胆引流管穿过,两侧口罩绳挂在两耳。经同侧耳廓的上方将鼻肠管经耳后在耳下用 0.5 cm橡胶管固定。

1.3 观察指标①舒适度评分[5]:固定前、固定7d后,采用Kolcaba舒适状况量表评价,包括环境、生理、心理、社会,共计28项,以1~4级评分法评定,分数越高舒适度越高。②鼻肠管移位率、鼻肠管脱管率:每日1、5、9、12、17、21时观察记录导管刻度,如果导管出鼻孔处在0.1~4.0 cm时,则可判定为鼻肠管移位[6];如果鼻导管在鼻孔部位改变刻度高于5.0 cm,即可判定为鼻肠管脱出[7]。③鼻部、面部、耳廓损伤率。④并发症发生率:统计误吸、反流、胃潴留、腹泻、腹胀发生率。

1.4 统计学方法应用SPSS 26.0 软件统计对数据进行处理。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表示,比较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配对t检验和F检验;计数资料以百分率表示,比较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三组舒适度评分比较鼻肠管固定前三组患者舒适度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固定7 d后改良组舒适度评分高于口罩组,口罩组高于传统组(P<0.05)。见表1。

表1 三组舒适度评分比较 (分)

2.2 三组鼻肠管移位率、鼻肠管脱管率比较改良组鼻肠管移位率、鼻肠管脱管率均低于口罩组,口罩组低于传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三组鼻肠管移位率、鼻肠管脱管率比较 [n(%)]

2.3 三组鼻部、面部、耳廓损伤率比较改良组鼻部、面部、耳廓损伤率均低于口罩组,口罩组又低于传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三组鼻部、面部、耳廓损伤率比较 [n(%)]

2.4 三组并发症发生率比较改良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口罩组,口罩组低于传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4。

表4 三组并发症发生率比较 [n(%)]

3 讨论

鼻肠管固定的患者普遍为急危重症患者,机体抵抗力、身体素质均较差[8]。鼻肠管固定不当会造成鼻肠管脱落,引起鼻黏膜以及气道损伤,甚至会引发胃液反流、吸入性肺炎等并发症,威胁到患者生命安全[9,10]。大量研究表明:严格、有效的固定方法,是保障鼻肠管患者营养支持、胃肠减压、临床治疗的基础[11,12]。鼻肠管的出现满足了患者治疗期间对营养物质的需求,保护了肠道的完整性,降低了细菌感染发生风险。但鼻肠管如果固定不当,极易造成鼻肠管意外脱出、移位,增加误吸等不良事件发生风险。

传统鼻肠管固定方法将鼻肠管固定在面颊处、鼻翼处,虽然减少了皮肤、固定胶布之间的接触面积,但没有固定耳廓,患者在咳嗽、仰头、翻身时容易导致鼻肠管产生向下的拉力、张力,导致鼻部、面颊部胶布撕裂,鼻翼、面颊、耳廓出现勒痕,极易造成皮肤损伤[13,14]。口罩联合橡胶固定法所采用的的橡胶弹性较好,固定作用良好,但摩擦力也较大,容易造成颜面部皮肤损伤,具有一定的局限性[15]。本研究显示:固定7 d后舒适度评分改良组高于口罩组,口罩组高于传统组;鼻肠管移位率、鼻肠管脱管率改良组低于口罩组,口罩组低于传统组;鼻部、面部、耳廓损伤率改良组低于口罩组,口罩组均低于传统组;并发症发生率改良组低于口罩组,口罩组低于传统组(P<0.05)。表明改良固定法在鼻肠管固定中效果显著,分析原因如下:①改良固定法遵循一清、二查、三固定、四标识的原则,可减少患者活动过程中胶带产生的前拉力,留出一定长度的缓冲管,避免由于活动而产生的拉力、压力,极大的降低了鼻面部皮肤损伤率。②改良固定法改良了面颊部位的胶带,将细胶管穿入胶布中,以打结的方式对鼻肠管固定,提高鼻肠管固定的稳定性,减少由于活动、牵拉而引发的鼻肠管意外脱出。③改良固定法考虑到了患者由于鼻肠管固定活动不便的因素,在耳后紧贴耳垂下方固定,可避免患者在活动时鼻肠管被牵拉而脱出、移位[16]。

综上所述,鼻肠管患者采纳改良固定法,可有效降低鼻肠管移位率、脱落率、并发症发生率及损伤率,提高舒适度,效果显著。

猜你喜欢

耳廓鼻部肠管
超声引导下床旁鼻空肠管置入术在危重患者肠内营养中的应用研究
基于塞丁格技术的套管法在更换鼻肠管中的临床应用效果
搓耳
——护肾
产前超声诊断胎儿各级肠管回声增强的临床价值分析
面部形态特征及美学标准的研究进展
常挖鼻孔招来感染
常见运动创伤的简单处理方法(二)
电子胃镜引导下放置螺旋形鼻肠管
奇思妙想
运用耳廓复合组织瓣修复鼻翼缺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