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和血小板/淋巴细胞比值与前庭神经炎的相关性研究

2021-08-05李凤榕刘坤鹏韩威威范振毅吴允钦

中风与神经疾病杂志 2021年6期
关键词:面神经前庭外周血

李凤榕, 刘坤鹏, 韩威威, 范振毅 吴允钦

前庭神经炎(vestibular neuritis,VN)是临床常见的急性前庭综合征,国外报道发病率为3.5~15.5/10万,在我国眩晕门诊中VN患者占眩晕性疾病的0.5%~9%,无性别差异,30~60岁高发[1~3]。VN主要表现为急性单侧前庭神经功能障碍:突发的持续性眩晕、伴恶心、呕吐及姿势不稳,无听力障碍和中枢神经系统受累的表现[4,5]。研究报道,急性发作期,VN患者外周血中的纤维蛋白原、DD-二聚体、C反应蛋白等急性炎症反应标志物水平升高,支持炎症反应在VN的诱导和进展中起重要作用的观点[6,7]。

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neutrophil-to-lymphocyte ratio,NLR)和血小板/淋巴细胞比值(platelet-to-lymphocyte ratio,PLR)是近年来研究较多的新炎症指标,因简单易行而受到关注[8]。研究发现NLR、PLR在多发性硬化、视神经脊髓炎、周围性眩晕、突发性感音性聋(idiopathic sudden sensorineural hearing loss,ISSNHL)、特发性面神经麻痹患者中显著性升高[9~14]。VN、ISSNHL和特发性面神经麻痹相似,均为单一颅神经病变,其潜在的发病机制也可能相类似。本研究评估VN患者外周血中NLR、PLR情况,探讨其在VN发病中的临床意义。

1 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选取2016年1月-2020 年12月在中国科学院大学宁波华美医院与宁波市妇女儿童医院住院治疗的符合VN诊断标准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同期纳入无眩晕或无平衡障碍疾病的健康志愿者作为对照。纳入标准:临床诊断符合VN诊断标准[2,15]:(1)急性发作的持续性眩晕,持续24 h以上;(2)自发性眼震快相向健侧;(3)视频头脉冲试验提示前庭功能减退或丧失;(4)无耳蜗功能障碍;(5)无其他神经系统异常征象。排除标准:(1)急性或慢性感染的存在;(2)有中耳炎、迷路炎、梅尼埃病、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急性听力丧失、慢性头晕病史者;(3)有血液系统或自身免疫性疾病;(4)抽血检测前有使用激素治疗者。本研究获得中国科学院大学宁波华美医院伦理委员会的批准(伦理号NBEY-KY-2020-038)。

1.2 研究方法

1.2.1 临床资料 收集所有研究对象的年龄、性别、体重、身高、吸烟、饮酒、服药及疾病史情况。

1.2.2 血常规指标检测 所有患者禁食8~10 h,次日清晨空腹抽取外周静脉血,血液全自动分析仪测定白细胞分类计数(白细胞、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和血红蛋白,计算NLR和PLR。

2 结 果

2.1 临床资料 2016年1月-2020年12月有196例VN住院患者,其中11例因资料不全,6例伴有急性感染疾病,3例伴有血液系统疾病,2例伴有自身免疫性疾病,37例抽血检查前已使用激素治疗,因此137例VN患者纳入此项研究。其中男性74例,女性63例,VN组年龄21~87岁,平均年龄(53.7±14.6)岁;症状发作至临床评估的时间1 h~20 d(平均=2.6 d,中位数=2.0 d);采血时间10 h~20.5 d (平均=3.1 d,中位数=2.3 d),63.5% VN患者的NLR和PLR在发病后的3 d内获得。同期选择男性94例,女性98例健康志愿者作为对照。两组在年龄、性别分布、体质量指数、吸烟、饮酒以及罹患高血压病、糖尿病等方面,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见表1)。

表1 两组一般临床资料比较

2.2 两组血常规及NLR、PLR的比较 VN组与对照组在血红蛋白、淋巴细胞及血小板方面无显着差异(P>0.05)。与对照组相比,VN组的白细胞和中性粒细胞数明显增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VN组的NLR和PLR分别为2.5和124.2;对照组的NLR和PLR分别为1.9和109.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5.74,P<0.001;Z=-2.727,P=0.003)(见表2)。

表2 两组血常规、NLR、PLR比较

3 讨 论

前庭神经炎为临床上常见的前庭周围性疾病,目前发病机制尚不明确,但越来越多的研究证实炎症反应与VN 的致病密切相关。VN患者在急性发作期,外周血中非特异性炎症指标:纤维蛋白原、DD-二聚体、细胞粘附分子、C反应蛋白水平升高,而脂蛋白a水平则降低[6,7,16]。VN患者外周血中的T淋巴细胞亚群CD4+/CD8+比值也升高[17]。Kassner等研究提示VN患者外周血中的促炎症因子:CD40+、肿瘤坏死因子-α、环氧合酶-2和CD38+标记阳性的炎症激活型的单核细胞显著性高与健康对照[18]。前期来自课题组的一项前瞻性研究评估VN患者和健康人群中血清中25羟维生素D水平,首次报道血清25羟维生素D水平的降低可能与VN的发生有关[19]。此外,多项系统性研究证实早期使用类固醇激素可促进VN患者前庭功能的恢复,而单用抗病毒药物,则无效,上诉研究均证实炎症反应参与VN发病[20,21]。

NLR、PLR是近年来报道的反映机体系统性炎性的重要新型生物标志物,因检测方便、快捷而且重复性高,被广大研究者用于神经系统、心血管、癌症及耳鼻喉科等领域,用来评估炎症状态及对各种疾病的预后转归的影响。Bisgaard等研究报道MS患者NLR显著高于健康对照组,并且NLR与疾病状态存在相关,发作期的NLR高于缓解期的NLR[9,10]。相关研究报道ISSNHL患者NLR和PLR高于健康对照组;NLR与ISSNHL患者基线听力水平呈正相关。研究发现基线NLR和PLR对预测疾病激素在ISSNHL患者的治疗预后有意义。听力恢复良好的ISSNHL患者,其NLR和PLR明显低于听力未恢复的ISSNHL患者[12,13]。相类似的,在特发性面神经麻痹患者中, NLR也显著性高与对照组,NLR升高与面神经病变的严重程度预后相关。高基线 NLR 组面神经功能恢复远差于低基线NLR组[14],而PLR值和特发性面神经麻痹不存在相应的关系。

2014年Ozbay等首次报道在周围性眩晕患者中NLR高于正常对照组。然而该研究纳入了包括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梅尼埃病、VN和其他病因的眩晕患者,因此并不能说明NLR和VN之间存在特定的相关性[11]。2015年的一项包含了70例VN患者的回顾性研究,首次发现NLR和PLR在VN患者中显著性的高于健康对照组,并且NLR和PLR与自发性眼球震颤的严重程度、持续时间以及病程存在正相关[22]。2019年Sahin等在纳入104例VN患者的研究同样发现VN患者NLR和PLR显著性,此外平均血小板体积也显著性高于健康对照组[23]。然而来自Shushan等纳入91例VN患者的回顾性研究中仅发现NLR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而PLR在组间差异不大[24]。

上诉相关研究结论尚不一致,其原因可能与各研究中抽血检测获取NLR和PLR时间不同、研究对象在性别和年龄分布等有关。为尽可能排除相关因素的影响,本研究在相应的月份选择年龄、性别相匹配的健康人群为健康对照,两组间在体质指数、年龄分布、罹患高血压和糖尿病方面均无明显差异,且63.5% VN患者的数据在发病3 d内获得,本研究中发现VN组的NLR和PLR水平较对照组显著升高,这与Sahin M及Chung等人的研究结果一致[22,23]。目前病毒感染、前庭微循环障碍或自身免疫因素三大学说被广为接受认可[3,25]。无论何种学说,其核心都是炎症反应。VN患者高NLR和PLR可能与体内系统性炎症反应,诱发机体血栓栓塞特征增加,与VN发病机制相一致,但需要实验研究进一步阐明其中的病理机制。

综上所述,本研究结果证实 NLR 和 PLR在VN患者中升高,与VN的发病可能存在关联。然而本研究为回顾性研究,很难明确NLR、PLR 与VN之间是否存在因果关系,不能直接分析相对危险度,无法评估与VN远期预后的关系。因此需通过后续的前瞻性研究以及NLR和PLR的动态检测,为 NLR和PLR在VN诊治中的作用提供更有力的证据。

猜你喜欢

面神经前庭外周血
前庭康复在前庭疾病的应用进展
豁痰定眩方治疗痰浊上扰型前庭阵发症的临床疗效观察
外周血B细胞耗竭治疗在狼疮性肾炎中的应用进展
大型听神经瘤手术:如何平衡肿瘤全切和神经功能保留
前庭神经鞘瘤术后面神经功能损伤影响因素分析
远离眩晕一运动助您改善前庭功能
ACS患者血清FSTL-1、外周血淋巴细胞中PPAR-γ、 MMP-9与冠状动脉狭窄程度的关系
被忽视的“前庭觉”
听神经瘤术后面神经功能损伤危险因素分析
外周血红细胞膜脂肪酸C20:1n9水平与冠状动脉病变严重程度的关系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