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文献计量的我国高校党风廉洁教育研究现状与展望
2021-08-05刘红旗杭育新
刘红旗,杭育新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廉洁教育与研究中心,江苏 南京 210016)
党风廉洁教育在高校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是高校各级党组织最基础、最为经常的工作。如何抓好党风廉洁教育,一直以来都是高校党风廉政建设所面临的重要实践命题,也是学术界持续关注的重要研究方向。在全面从严治党向纵深发展与高校“双一流”建设加快推进的时代背景下,切实增强高校党风廉洁教育的科学性、精准性和实效性,迫切需要对既往党风廉洁教育的研究现状进行系统梳理,客观总结经验并发现问题,进而为高校党风廉洁教育实践提供启发与借鉴。
一、研究样本来源、方法和工具
1.数据来源
相较于党风廉政教育,党风廉洁教育内涵更丰富、外延更宽广,也更符合高校特点、更贴近师生实际,既包括对党员干部的廉政教育,还有对教职员工的廉洁从教从研从业教育,以及对学生廉洁修身教育。基于此,为保证检索数据周全、完整及准确,以中国知网数据库收录的期刊论文为研究对象,以“篇名=高校并含廉政教育或反腐倡廉教育或廉洁教育”为检索条件进行组合检索;经初步检索发现,关于高校廉政教育和反腐倡廉教育研究的期刊论文最早年份为1990年,为更好地把握高校党风廉洁教育的历史演进脉络,故将检索时间设定为从1990年1月1日至2019年12月31日,初步检索到期刊论文398篇。通过逐条阅读和筛选,剔除重复文献4篇,最终纳入研究范围文献394篇。
2.研究方法和工具
利用Excel和Note Express作为文献处理工具,对样本数据等进行文献计量分析,从历时性角度,揭示30年来高校党风廉洁教育研究的演进历程、现实状况及动向趋势。
二、文献计量分析及结果
1.文献信息增长分析及阶段划分
发文量的多少及演变轨迹反映了一定时间内某一研究方向的发展状态。根据普赖斯(D.Price)提出的“普赖斯文献指数增长规律”,即“某一学科诞生初期,其文献数量处于不稳定增长阶段;学科进入大发展时期,其文献数量便进入指数增长阶段,呈现“情报爆炸”态势;当学科理论成熟,其文献数量增长减缓,进入线性增长阶段;随着学科理论完善,其文献增加日趋减少。”[1]判定某一研究方向处于什么样的发展阶段主要依据两个指标:一是“文献累积数”,其内涵是当年所能够查询到的研究文献总数,反映研究规模的大小,计算公式为当年度文献数与以前各年度文献数的累计加总;二是“文献累积率”,其内涵是当年发文量相对以往年度文献累积数的增加值,反映在某一年度发文量是否出现显著增长及是否形成研究热点,计算公式为当年发文量与前一年度文献累积数之比。1990年至2019年高校党风廉洁教育研究的文献年度变化趋势(图1)、各年度文献累积数和累积率(表1)。
图1 1990年至2019样本文献年度变化趋势
表1 1990年-2019年样本文献累积数和累积率
观察并分析图1和表1可以得出:1990年至2019年,关于高校党风廉洁教育的研究呈增长态势,经历了长期缓慢发展到较快增长的演变过程,呈现阶段性变化特征。第一阶段:1990—2006年,该阶段发文数量持续保持在较低水平,增长基本处于停滞状态,文献累积总量仅为17篇,占总发文量的4.31%,年均发文1篇,发文量峰值为4篇,文献累积率在0—100%之间大幅波动。这说明在该阶段对高校党风廉洁教育的重视程度和学术关注度都不高,这一研究主题还没有真正形成,是研究的孕育萌芽期。第二阶段:2007—2011年,2007年的发文量比2006年增加了3倍,2007年的文献累积率从2006年11.76%猛增到42.11%,可见2007年是阶段划分的关键时间节点。该阶段发文量呈现较快增长态势,文献累积总量91篇,占总发文量的23.09%,年均发文15篇,比前一时期翻了15倍,年均文献累积率为41.75%。尽管2010年发文数量略有小幅下降,但该阶段增速变化非常明显,意味着该方面研究已进入累积增长期。第三阶段:2012—2019年,该阶段文献累积总量为286篇,占总发文量的比重达72.6%,年均发文36篇,与前两个时期相比大幅增加。虽然每年发文量略有波动,但发文量总体上在震荡中增长,文献累积率渐趋稳定,这表明在党的十八后,随着党中央坚定不移正风肃纪反腐,高校党风廉洁教育实践和理论研究进入稳定发展期。
2.文献期刊分析
英国文献计量学家布拉福德(S.C.Bradford)提出的布拉福德定律定量地揭示了科学论文在期刊中的集中与离散分布规律[2]315-320,用以分析某一研究领域的期刊分布特征。其主要思想对于某一特定主题来说,相关学术论文大量地集中在为数不多的刊物上,其余论文则分布在为数众多的大量刊物中[3],基本方法是按照期刊登载有关某个学科论文的载文率高低来划分区域,每个区域的期刊数量随着该区域期刊载文率的减小而增多[2]315-320。
纳入研究的394篇论文分布在253种期刊上,其中刊文量在4篇及以上的有18种,约占刊物总数的7.11%,载文总计102篇,约占文献总量的25.89%;刊文量在2—3篇的有44种,约占刊物总数的17.39%,载文总计101篇,约占文献总量的25.63%;刊文1篇的有191种,约占刊物总数的75.49%,载文总计191篇,约占文献总量的48.48%。样本文献期刊大致可分为核心区A区、相关区B区、边缘区C区,且各区论文数量总体上大致相等,期刊数量比为a:b:c=18:44:191,约等于1:3:9,即a:b:c=1:n:n2,其中n=3,近似满足布拉德福定律。根据比利时情报学家埃格黑(L.Egghe)提出了布拉福德核心期刊区数量计算公式[4]r0=2ln(eE×Y),r0为核心区期刊数量,E为欧拉系数0.5772,Y为刊文量最大期刊的论文数量。在本文中,r0=2ln(e0.5772×10)=5.76≈6,即刊文量前6位的期刊处于核心区,见表2。在核心区期刊中,《法制与社会》《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廉政文化研究》《学理论》《才智》《教育与职业》六种期刊,发表该主题的论文相对较多,均在7篇以上。这说明高校党风廉洁教育研究成果总体分布相对集中。
表2 1990年—2019年刊载高校党风廉洁教育研究论文数居前6位的期刊
3.文献研究机构与区域分析
本文仅对文献第一作者所在机构及所属区域进行统计分析。大部分论文作者来自高等院校,仅有少量来自教育行政部门或教育研究机构。在高校中,从事该主题研究的多是纪检监察工作人员或基层党务工作者,撰写了大量的实践类研究成果;同时,从事该主题研究另一主力军是来自高校的马克思主义学院、公共管理学院、高等教育研究所等人文社科类学院的专业教师,从理论层面对高校党风廉洁教育进行了深化和拓展研究。从图2中看出,高校党风廉洁教育研究的作者单位分布较为广泛,覆盖了除青海、西藏、台湾、香港、澳门以外的其他29个省市自治区。虽然作者单位区域分布广,但是总体相对集中,江苏、广西、福建、四川、湖南、河南、湖北这8个地区的作者发文量均在15篇以上,累计达到231篇,占总发文量的比重为58.63%,是我国高校廉洁教育研究的中心区域,其中来自江苏的作者发文量有69篇,是高校廉洁教育研究最活跃的省份。同时,从区域视角看,东北、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中原及成渝地区都是该研究比较活跃的区域,这与我国高校的总体分布情况具有较大的相关性和一致性。
图2高校党风廉洁教育研究论文的省级区域分布
表3高校党风廉洁教育研究论文的高产机构
4.文献项目资助分析
对项目资助的统计,同一篇论文如有多个项目支持的,仅统计最高级别,统计年度为项目立项年度。在394篇样本论文中,有180篇属于项目资助研究成果,约占样本总数的45.69%(见表4)。从项目资助级别看,省部级项目资助论文92篇、市厅级项目资助论文33篇、校级项目资助论文55篇,其中省部级项目资助超过50%,校级项目资助超过30%,这两项是推进高校党风廉洁教育研究的主渠道,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教育行政主管部门和高校党委对党风廉洁教育的重视程度和支持力度;同时,国家级项目资助论文相对缺乏,这说明该领域的研究还需要在实践研究的基础上更加注重理论研究和理性升华。从时间分布上来看,在1990—2004年间,高校党风廉洁教育研究成果鲜有项目资助数据,从一定侧面说明这一阶段该领域的研究多以自发研究为主,研究规模小;2005年、2006年起陆续对该领域研究进行资助支持,特别是2011年后,项目资助研究论文大幅增长,研究活动日益活跃,研究整体规模持续扩大,这也是该领域研究论文大幅增长的重要原因,与前述文献增长及阶段划分具有较高一致性。综合来看,项目资助是引导、支撑和保障研究及实践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推动力量。一方面,项目资助调动和激发了相关人员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有助于形成浓郁研究氛围和汇聚推动高校全面从严治党向纵深发展的理论力量;另一方面,在项目资助下,可以取得更多更高水平和更具有指导价值的研究成果,有助于提高高校党风廉洁教育研究成果质量和应用实效。
5.文献作者分析
对样本文献作者的分析,主要从作者发文量、核心作者群、作者增复量、合著情况四个方面展开,以了解高校党风廉洁教育研究中作者群体的成熟度、稳定性和合作度。
表4项目资助论文发表情况
图3文献项目资助总数年度分布
(1)作者发文量分析
1926年,美国统计学家洛特卡(Lotka)提出了科学论文作者分布定理,又称洛特卡定律,即是在一个成熟的研究领域,写n篇论文的作者数量约为1篇论文作者数的1/n2,并且写1篇论文的作者数量约占所有作者数量的60%[5],主要用以预测和分析特定领域中研究论文作者数量和文献数量之间的关系。根据洛特卡定律,样本文献第一作者发文量分布详见表5。
表5文献第一作者发文量分布
从表5可以看出,撰写5篇、3篇、2篇论文的作者人数占发表1篇文章作者总数的比例分别为0.25%、2.03%、5.84%,均远低于洛特卡定律规定的理论值(撰写5篇、3篇、2篇论文的作者人数占发表1篇文章作者总数的比例分别为1/25、1/9、1/4);同时,撰写1篇文章的作者人数占比为87.06%,远高于洛卡特定律规定的约占所有作者60%的理论值。这说明当前我国高校党风廉洁教育研究作为一个明确的研究方向还没有完全形成,在该领域尚未形成成熟的作者群体,对该领域研究学者及群体的引导和培育力度还要进一步加大。
(2)核心作者群分析
核心作者群是指在某一领域研究的主力军,也是研究能力出众、研究成果较为丰硕且有较大影响的作者群体。美国著名科学史专家普赖斯(D.Price)在其代表著作《小科学,大科学》一书中指出:在同一主题中,半数的论文为一群高生产能力作者所撰,这一作者集合的数量上约等于全部作者总数的平方根。根据普赖斯定律中的关系式,测定核心作者的计算公式为其中,M是论文数,Nmax为样本文献中最高产作者发文数,发文数在M篇以上的论文作者为核心作者。在本研究样本文献中,Nmax=5,将其代入计算公式,可得M=1.67,即发文数在2篇及以上的作者视为高校党风廉洁教育研究领域的核心作者。因此,由表5可知,本研究中发文数在2篇及以上的核心作者共有32位,发文总量为77篇,约占样本文献总量的19.54%,远低于普赖斯定律所规定的50%的理论值。这表明在高校党风廉洁教育领域尚未形成严格意义上的核心作者群体,研究学者还比较分散。
(3)作者增复量分析
在文献计量学中,通常用作者新增量和重复量来反映某一研究领域作者群体的动态变化,衡量该领域作者群体的稳定性和持续性。根据洛特卡定律,用N表示某一时间区间内某一研究领域中所有发文的作者总数,用B表示在该领域开展持续研究并重复发表文章的作者人数,用C表示新进入该领域并首次发表文章的作者人数,N、B、C之间满足B/N+C/N=1,其中B/N为文献单元作者复量,C/N为文献单元作者增量[6]。若B/N→1,则说明该领域研究力量比较集中,作者群体比较稳定,核心作者相对集中,同时也面临着研究人员群体新陈代谢不足、人员结构老化,甚至后继乏力的形势。若C/N→1,则说明该领域学术关注度在不断提高,持续有新鲜血液补充到研究队伍中来,作者群体更新换代速度较快,同时也表明在该研究领域,研究人员队伍的稳定性不够,缺少学术带头人和高产作者。
表6文献作者增复量分析
从表6中可以看出:从1990年至2019年,高校党风廉洁教育领域研究的作者的复量B/N的均值为0.03,作者的增量C/N的均值高达0.97,趋向于1,两者之间没有形成恰当合理的比例。结合表5的结果,总体上看,该领域每年都有大量新作者涌入,研究队伍规模在持续扩大,研究热度也不断上涨,表明该领域具有相对较好的研究前景;同时,该研究领域作者复量长期以来都比较小,表明该领域研究作者群体极不稳定,持续深入的系统性的研究非常少,多数研究者在该领域的研究仍处于“游击性”状态。
(4)作者合著率与合作度分析
合作度是指在一定时间区间内每篇论文的平均作者数,合著率是指合著论文数与论文总数的比重。由表7统计结果可知:1人独著论文占总论文数的60.66%,研究人员的合著率为39.34%。在样本文献中,因有3篇论文的署名作者为课题组,无法确定具体人数,在计算合作度时未予以考虑在内。通过计算可知,自1990年至2019年,研究人员的合作度为1.53人/篇,即平均每篇论文由1.53位作者完成。进一步计算2015—2019年各年的合著率分别为40.74%、28.21%、59.38%、43.75%、36.84%,5年年均合著率为41.78%,年均合作度为1.61人/篇,近五年的合著率和合作度均高于样本文献的整体水平。总体上可以判断,在该研究领域,对研究合作的重视程度不断提高,利用交叉合作和集体智慧等团队形式以提高和深化研究的质量层次呈增长趋势。
表7作者合作率与合作度分析
6.研究热点分析
关键词是对文献研究主题和内容的最集中的反映,对文献关键词的统计分析特别是对词频高低的分析是研判某一研究领域研究热点和研究趋势的重要依据。利用Note Express中的“数据分析”功能对样本文献的关键词进行初步统计,共有506个关键词;再对关键词逐个识别分析,进行词条规范化,进一步合并剔除语义重复和无实际意义的关键词,最终纳入研究范围内的有效关键词227个。根据多诺霍J.C(Donohue J.C)提出的公式:ln=(-其中I1代表词频为1的关键词,ln代表高低词频分界值。经归纳统计,本研究样本文献中,I1=93,ln≈13,即样本文献的高频词界值约为13。删除出现频率比较高的检索词:“高校”“廉洁教育”“廉政教育”“反腐倡廉教育”。样本文献高频词及频次在10以上的关键词表,如表8所示。
表8关键词分析
根据关键词类别,大致可以分为四类:第一类是大学生、学生干部、党员领导干部、教师、学生党员、辅导员等教育主客体相关的关键词,出现频次总计191次;第二类是路径对策、网络及新媒体、方法途径、现状问题、思想政治理论课、实效性、制度机制、课堂、创新等与教育方式方法、途径载体、质量成效相关的关键词,出现频次总计172次;第三类是廉洁意识及素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等与教育内容相关的关键词,出现频次总计33次;第四类是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廉洁廉政文化建设、校园文化建设、党风廉政建设等与高校廉洁教育的地位作用和文化生态方面相关的关键词,出现频次总计124次。因此,可以将高校党风廉洁教育研究内容和热点主要包括:高校党风廉洁教育对象研究、高校党风廉洁教育主体研究、高校党风廉洁教育方式途径及其创新研究、高校党风廉洁教育质量成效评价研究、高校党风廉洁教育内容研究,以及高校党风廉洁教育文化生态研究等。
三、结论与展望
本文对于高校党风廉洁教育相关的394篇期刊论文进行文献计量与内容分析,揭示了当前我国高校党风廉洁教育研究的演化轨迹、研究现状和热点。主要结论如下:一是我国高校党风廉洁教育研究大致经历了孕育萌芽期(1990—2006年)、累积增长期(2007—2011年)、稳定发展期(2012—2019年),总体呈现出健康良好的发展态势。二是高校党风廉洁教育研究已初步形成了一批核心区期刊和高产的研究机构及区域,对该领域研究的资助力度不断提高,研究学者群体规模持续扩大,对研究合作的重视程度切实增强,但尚未形成严格意义上的核心作者群,研究队伍的稳定性不高,研究的理论性、系统学和深入性还要提高。三是高校党风廉洁教育对象、教育主体、教育内容、教育方式途径及创新、教育质量评价、以及教育文化生态等是该领域的研究热点。
随着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及“双一流”高校建设的深入推进,未来高校党风廉洁教育研究还要深入思考和系统推进,重点加强五个方面的研究:一是针对高校不同教育对象特点,加强分层分类的精准化教育研究。二是针对高校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加强党风廉洁教育与师生思想政治工作、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和高素质人才培养工作的衔接融合研究。三是针对高校党风廉洁教育的突出问题,运用科学理论和方法加强实证研究。四是针对高校党风廉洁教育长效机制建设,加强党风廉洁教育制度及廉洁文化生态建设研究。五是针对提升高校党风廉洁教育科学性,加强高校党风廉洁教育理论和质量提升研究。
综上,在全面从严治党和“双一流”建设大背景下,如何在深刻领会新时代党的建设总要求的同时准确把握高校建设发展实际和师生特点,有的放矢地开展党风廉洁教育是一个巨大的挑战,需要更多理论研究的专家学者和高校基层党建的实务工作者予以更多关注和研究,以便为高校党风廉洁教育实践提供更好的理论指导和更多的实践借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