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行为分阶段转变模型的个体健康干预效果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2021-08-05董曲文钱玥沈瑜

现代实用医学 2021年6期
关键词:分阶段管理中心咨询

董曲文,钱玥,沈瑜

随着健康管理研究的深入,相关理论与实践的探索发展,如何做好健康管理质量控制、开展健康管理和健康干预效果评价已引起学者的重视。通过文献研究发现,对于健康干预的成效,除了直接使用检验检查指标进行评价以外[1],主要通过健康风险模型评估和风险因素问卷调查,但评价过程存在一定的局限性[2-3]。杭州市五云山医院健康管理中心在内部质量管理方面,比较注重基础质量管理和环节质量管理,但对于终末质量特别是对于健康管理核心的健康干预终末指标及测量评价工具严重缺乏。故本研究拟从行为医学方面,通过文献复习,结合本院健康管理中心的工作实际,从定性、定量角度构建面向医院健康管理中心日常工作的健康干预效果评价框架与指标体系,为进一步提高健康管理服务技术能力和服务质量提供决策依据。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遴选专家 遵循代表性和权威性原则,入选条件为:从事该领域工作10年以上、实践经验丰富、高级职称且愿意参与本课题研究的管理人员和专业技术人员。

1.2 方法 以定性分析为主,主要通过吸收行为分阶段转变理论模型(TTM)[4]原理,结合德菲尔专家咨询(Delphi Method)[5]进行指标体系的构建。行为分阶段转变理论模型可以分为前意向阶段、意向阶段、准备阶段、行动阶段、维持阶段和终止阶段等不同阶段。根据行为分阶段转变理论模型,通过对健康管理服务对象的调查访谈,召开专家讨论会进行讨论,全面考虑指标科学性、系统性和可操作性的基础上,初步设计了健康干预效果评价指标体系框架:(1)一级指标6个,包含满意度、意识和认知、行动、心理与社会支持、生物学指标、治疗。(2)二级指标18个,包括是否愿意接受健康管理服务、是否愿意继续接受我院健康管理服务、有无清晰明确的健康关注点、有无达成阶段性行为改变目标、对自身疾病、健康风险或状态是否知晓、吸烟行为有无改善、饮酒行为有无改善、饮食行为有无改善、运动习惯有无改善、睡眠习惯有无改善、有无感觉行为改善不能持续、有无向本机构健康服务人员寻求支持、有无向其他健康服务机构寻求支持、是否得到家人或同事的支持、标志性实验室检查指标是否改善、标志性体检指标是否改善、治疗依从性是否改善、原有治疗强度是否降低。(3)三级指标18个,包括空腹血糖是否改善、餐后2 h血糖是否改善、糖化血红蛋白是否改善、三酰甘油是否改善、总胆固醇是否改善、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是否改善、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是否改善、同型半胱氨酸是否改善、尿酸是否改善、丙氨酸氨基转移酶是否改善、谷氨酰转移酶是否改善、血红蛋白是否改善、收缩压是否改善、舒张压是否改善、腰围是否改善、体质量指数是否改善、中医体质积分是否改善、脑血管功能积分是否改善。编制德尔菲专家咨询表,咨询表内容包括专家基本情况、熟悉程度、判断依据及指标敏感性、科学性和可行性评价。每个方面均采用10个等级(1~10分),专家判断依据包括理论依据、实践经验及直觉等。每一判断依据的影响程度也采用10个等级(1~10分)。采用电子邮件或纸质信函方式向专家发送第一轮咨询问卷,并提供相关背景资料和问卷说明。邀请专家对上述指标进行评分,并提出修改意见,若专家对指标存在异议,就对该指标进行修改;若专家需要增加字表,咨询表中有专门的空白处让专家补充并阐明理由。第一轮咨询表返回后,汇总结果,根据专家打分情况以及提出的意见建议,对指标体系进行修改,形成第二轮咨询的指标,再次征询专家意见。

1.3 统计方法 采用Excel建立数据库,专家咨询的所有数据录入数据库,使用SPSS 20.0统计软件进行分析,专家权威系数、协调系数采用2检验;对指标进行变异系数法、连乘累计组合权重计算。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遴选专家一般资料 遴选专家共22名,男11名,女11名;职称:正高17名,副高5名;来源:省级和军队医疗机构6名,地市医疗机构一线6名,疾控和公共卫生单位2名,医学院8名;专业领域:公共卫生4名,中医治末病3名,健康管理临床实践3名,卫生管理2名,健康管理4名,临床实验室4名,分子遗传1名,药学1名。

2.2 专家积极系数、权威程度及意见协调程度 两轮问卷发出22份,收回22份,回收率均为100%。受邀专家都积极参与了咨询,数据质量总体较好;专家权威程度(Cr)均>0.7。第二轮各指标变异系数V<0.25;专家协调系数W(kandall协调系数)较好,可靠程度高,结果可信。见表1。

表1 专家协调系数统计表

2.3 指标系的最终确定 指标体系原始框架经第一轮专家咨询,“是否愿意继续接受我院健康管理服务”这一指标因为变异系数V>0.25,未达标准,予以删除。经过第二轮专家意见咨询,根据专家反馈情况,修订完善并最终形成了包括6项一级、17项二级、18项三级指标,指标权重0.0017~0.232,确定个体健康管理效果阶段性评价指标系。

3 讨论

个体健康干预效果评价指标体系是健康管理中心对在职人群和退休人群测量和评价各项慢病管理和健康干预服务结果的一种方式,其指标系筛选建立以行为分阶段转变理论为指导,具有行为医学角度慢病健康管理的内涵和特征,适合在医院健康管理中心日常开展。同时,个体健康干预效果评价指标体系可以从客观上反映个体在接受了健康管理服务后,从意愿度、意识与认知、行为和生活方式、心理支持、社会支持及生物学指标等维度发生的变化,也反映了客户对健康管理服务的黏着度和接受度,帮助服务团队的医生、护士和健康管理师结合干预项目、干预措施和干预效果进行综合分析,对健康管理服务效果进行评价[6]。这不仅可以为医院健康管理中心对服务质量、服务效能进行量化考核提供客观依据,还有利于结合客户的需求进行精准分类和分级服务,进而提升健康资源配置,提高健康管理服务的受众面和服务效率。

本研究基于行为分阶段转变模型对健康干预效果评价进行构建,结果显示两轮问卷发出22份,收回22份,回收率均为100%;受邀专家的专家权威程度(Cr)均>0.7;专家意见协调程度:第二轮各指标变异系数V<0.25,一级指标、二级指标、三级指标的协调系数分别为0.447、0.485、0.453;这提示遴选专家积极性高,具有较高的权威性,且咨询结果可信度高,这也确保了评价指标的科学性和可靠性。构建的个体健康干预效果评价指标框架包括6项一级指标,17项二级指标,18项三级指标,且各项指标均与个体健康评价密切相关,可凸显健康干预的特殊性。

但本研究仅从行为医学角度出发,基于行为分阶段转变模型对健康干预效果评价进行构建,在应用于不同人群、不同疾病风险的健康干预时,其有效性和适应性还有待验证,同时还需要运用循证理论作为补充手段对干预成果与干预措施之间的因果关系程度进行检验,才能更科学地反映健康管理服务的成效。在后续的研究中,将进一步运用信息化和大数据技术进行临床应用和实证调查,根据应用情况对指标体系进行修正,为提高医院健康管理中心服务技术能力和提升服务质量提供决策依据。

猜你喜欢

分阶段管理中心咨询
漾皮肤管理中心
宸山皮肤管理中心
观察分阶段延伸护理对老年痴呆患者的影响
泰钢能源管理中心系统的建立与应用
分阶段减少母猪限位栏的使用
咨询联盟大有可为
关于在蒙医综合医院建立慢病健康管理中心的探讨
分阶段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严重Pilon骨折临床观察
课堂巧分阶段 搞好英语教学
健康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