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在新课教学中进行数学抽象思维能力培养的研究

2021-08-04姚春明

数学学习与研究 2021年19期
关键词:表征

姚春明

【摘要】数学抽象思维能力的培养是核心素养下课堂教学研究的一个重要课题.教师应根据数学抽象思维发展的规律,运用学生认知结构的发展和认知心理的原理,遵循科学教学规律,确定策略和实施方案.实施数学抽象思维能力的培养有以下五个策略:1.循“序”渐进的策略;2.表征积累策略;3.要素突显策略;4.数学符号化、形式化策略;5.互化训练策略.

【关键词】一核;四层;四翼;数学抽象思维;表征;数学符号化;数学形式化

一、序言

(一)抽象思维培养的意义

教育部考试中心制定的《中国高考评价体系》一书,是指导高考的纲领,也是中学教学的指挥棒.高考评价体系主要由“一核”“四层”“四翼”三部分内容组成(如右图所示),其中的“四层”强调了抽象思维能力的重要性.

(二)数学抽象思维发展的基本规律

数学抽象思维的教学实施一般通过以下四个步骤完成:

1.研究教材和教學内容;2.确定待抽象的数学事物即知识点、数学概念等;3.用数学符号或形式抽象地表示本质属性,建构抽象物的表征和图式;4.应用表征和图式进行数学推理分析,由抽象到具体,还原抽象物的数学本质,从而解决实际问题.

本文以高中数学必修一(新教材)“集合”“对数函数”为载体,研究和实施数学抽象思维能力的培养.本文立足于抽象思维能力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实施,结合教学实际,从高处着眼,小处着手,研究日常教学中数学抽象思维能力的培养,以近期的教学内容为切入点,深入、具体地探究如何培养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

二、新课中培养数学抽象思维能力的步骤与策略

(一)研究教材和教学内容

集合是抽象的,没有一个确切的定义(因为集合不能下定义),因此怎样让学生真正理解集合的概念需要教师动动脑筋.新编人教版的教材处理得非常得当,由具体到抽象,层层深入.对数的概念以及对数的运算比较抽象,学生很难理解,所以教师在教学时应该遵循认知规律,循序渐进,结合学生已有知识,从学生的最近发展区域出发,温故而知新.

教材开篇即从小学和初中的认知开始,如,自然数的集合、同一平面内到一个定点的距离等于定长的点的集合(即圆)等.然后教材提出“为了更有效地使用集合语言,我们需要进一步了解集合的有关知识”,接着以“1~10之间的所有偶数、立德中学今年入学的全体高一学生”等六个集合为例,给出集合的含义,然后阐述集合的有关概念以及元素与集合的关系,再引出表示集合的自然语言法、列举法、描述法等方法.集合的三种表示法中,描述法是最为抽象的,也是教学难点.对数概念的引入是从已学知识——指数开始的,通过多个特殊的求指数的值的实例,引出非特殊值如何求指数,让学生意识到这是一种新的运算,并由此引出对数的概念.

(二)确定数学抽象分布的位置以及具体的待抽象的数学事物,即知识点、数学概念

集合的描述法确定为待抽象的数学对象,教师教学时应遵循循序渐进的原则,从学生熟悉的一元一次不等式的解集入手.

不等式x-7<3的解集是x<10,因为满足x<10的实数有无数个,所以x-7<3的解集无法用列举法表示.但是,我们可以利用解集中元素的共同特征,即x是实数,且x<10,把解集表示为

{x∈R|x<10}.

又如,整数集Z可以分为奇数集和偶数集,对于每一个x∈Z,如果它能表示为x=2k+1(k∈Z)的形式,那么x除以2的余数为1,它是一个奇数;反之,如果x是一个奇数,那么x除以2的余数为1,它能表示为x=2k+1(k∈Z)的形式.所以,x=2k+1(k∈Z)是所有奇数的一个共同特征,于是奇数集可以表示为

{x∈Z|x=2k+1,k∈Z}.

对数的意义和对数的表达形式是待抽象的数学对象.因为对数是一种新的运算和新的概念,所以教学宜从学生熟知的加、减、乘、除、乘方、指数的运算以及运算符号开始对比研究.学生已经学习过的基本运算有:加法运算、减法运算、乘法运算、除法运算,这四种运算的运算符号为:+,-,×,÷;开方运算也有运算符号,而且运算符号具有了结构性的特征,即根指数和被开方数的位置有明确的要求;至于乘方运算,它没有明显的运算符号出现,只是通过底数和指数的位置结构来表达;对数运算(概念)也是如此,并且表现形式更为抽象和复杂.

(三)建构抽象物的表征和图式

上面对概念的引入教材处理得很好,教师教学时应重视这个过程,不能跳跃得太快.例如,对“描述法”的教学,教师应启发学生对这个数学对象从结构上进行分析,以竖线为界,分析其结构和含义,体会和领悟用描述法表示集合的关键,然后给出“描述法”的说法,建构“描述法表示集合”的表征和图式,如教材所示:

有时也用冒号或分号代替竖线,写成

{x∈A:P(x)}或

{x∈A;P(x)}.

一般地,设A是一个集合,我们把集合A中所有具有共同特征P(x)的元素x所组成的集合表示为

{x∈A|P(x)},

这种表示集合的方法称为描述法.

然后,教材应用表征和图式进行数学推理分析,解决问题.这里尊重教材,采用教材上的例2.

例2

试分别用描述法和列举法表示下列集合:

(1)方程x2-2=0的所有实数根组成的集合A;

(2)由大于10且小于20的所有整数组成的集合B.

解:(1)设x∈A,则x是一个实数,且x2-2=0.因此,用描述法表示为

A={x∈R|x2-2=0}.

方程x2-2=0有两个实数根2,-2,因此,用列举法表示为

A={2,-2}.

猜你喜欢

表征
“定篇”及其课堂教学有效性表征
单亲家庭儿童自卑心理的表征及形成原因分析
铁锰双组分氧化物催化剂低温催化还原性能表征研究
两例铜基配合物的合成、表征及电化学性能研究
节日文化的广告表征及建构
缩二脲钴配合物的合成、表征与热分解(英文)
对化学语言及其教学的再认识
芦苇浆粕预处理方法对其微晶纤维素特性的影响
当前心育课无效教学的表征及策略分析
和谐视域下的家庭伦理关系问题分析及其解决途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