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中的“课程思政”元素分析
2021-08-04梁瑛楠
[摘 要] 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是近几年高校教育工作之中十分重要的构成,对于学生身心健康发展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而且在“大思政”教育体系之中也占据着十分显著的位置,开设这一门课程的目的是培养高校学生健康的心理素养以及完善的人格。但是传统模式下的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效果并不理想,而新时代背景下心理健康教育“育心”与思政教育“育德”的有效结合受到了较多关注。为此,针对高校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中的“课程思政”元素展开探讨,基于此分析高校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与课程思政有效融合的必要性、可行性以及具体实施措施,希望能够有效促进高校学生身心健康发展。
[关键词] 高校;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思政
[基金项目] 2019年度大连工业大学课程思政、专业思政教育教学改革专项项目“‘课程思政视阈下‘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教学改革与探索实践”(JGLX2019033);2019年度大连工业大学教学成果奖培育立项项目“‘大思政格局下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构建”(64)
[作者简介] 梁瑛楠(1980—),女,黑龙江哈尔滨人,博士,大连工业大学基础教学部副教授,硕士生导师,主要从事发展与教育心理学研究。
[中图分类号] G410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9324(2021)22-0029-04 [收稿日期] 2021-01-24
一、引言
习近平总书记在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上明确指出:“要坚持显性教育和隐性教育相统一,挖掘其他课程和教学方式中蕴含的思想政治教育资源。”[1]课程思政主要是以构建全员、全程、全方位育人格局的形式来将各类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程协调在一起,以此来形成协同效应,真正将立德树人作为教育根本任务的一种综合教育理念。在德育教育相關意见中又正式将心理健康教育纳入德育范畴内,对高校学生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就是为了能够让德育教育工作顺利开展下去,同时也是学生德智体美劳各方面得以发展的重要渠道。为了将其价值有效发挥出来,笔者就此展开了如下探讨。
二、高校课程思政相关概述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强调:“要坚持把立德树人作为中心环节,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实现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2]而要想真正做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自然需要充分发挥出课堂教学主渠道作用,让各类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程形成良好的协同效应。将思政元素融入课程教学活动之中,挖掘其他学科之中蕴含的思政元素,将学科与学术资源及时地转化为育人资源,借助于课堂主阵地来强化对于高校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在知识传授的同时做好价值引领,这样才能有效实现价值塑造、知识传授、能力培养三位一体的教育教学目标,学生则能在这一过程中得到全方位发展与提升。由此可见,高校课程思政教育是一项十分重要的工作,而高校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作为教育教学重要课程,自然也需要在教育活动实施过程中充分挖掘其中所蕴含的课程思政元素,做好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与课程思政的有效融合,从而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与提升。
三、高校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中融入“课程思政”的必要性
(一)大思政教育工作实施现实诉求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其他各门课都要守好一段渠、种好责任田,使各类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2]教师要用好课堂教学这个主渠道,将思政教育在整个高校教育体系中的价值充分发挥出来,在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实践时,尽可能挖掘其中存在的课程思政元素,然后再结合实际树立起立德树人的正确思想认知,借此来有效促进课程思政在心理健康教育活动中的有效落实与覆盖,这样思政教育工作才能真正在高校内部起到良好实效,在无形中熏陶与感染学生,有效促进其育人价值得以发挥。
(二)心理健康教育是思政教育基础
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开设的目的是有效提高高校学生心理素质,无论是学习还是工作开展,学生心理健康程度都会对其造成较为显著的影响,教师若能在这一阶段强化对于学生的正确心理指导,即可有效为其学习与今后就业打好基础。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在开展时,需要结合学生呈现出来的问题,深入挖掘其思想层面,在教学课堂上及时寻找到问题发生的原因,综合借助于多宗学科理论知识中存在的思政元素来进一步强化学生的思想认知,充分利用合理手段指导学生解决实际问题,如此学生自然能够在身心健康发展中得到良好的成长,这也很好地体现了心理健康教育是课程思政顺利实施的基础和前提。
(三)思政教育是心理健康教育的理论升华
在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时,有效融入课程思政元素,就是从学生实际生活出发,将已有的社会现象作为基础,仔细梳理与提炼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之中蕴含的思政元素,在课堂实践期间做好与专业教学知识的有效融合,为学生构造灵活且高效的课堂,有效提升育人实效。大学阶段是学生心理迅速发展的重要阶段,由于各式各样的诱惑,学生难免会面临价值观选择等一系列问题,若无法借助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学生展开合理指导与教育,学生很容易产生价值观偏差。反之,若能将思政课程有效融入高校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实践之中,就能进一步升华心理健康教育理论知识,让整个课堂教学因此而变得更加生动[3]。
四、高校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中融入“课程思政”的可行性
(一)促进心理健康教育与思政教育共赢
高校思政教育要想顺利实施需要先确保学生心理素质较为良好,而思政教育工作的顺利开展则有助于学生健康心理的形成。因此,心理健康教育与思政教育两者之间的关系十分紧密,不仅具有一定的关联性,同时也具有一定的互通性。高校心理健康教育教学活动实施时,有效融入课程思政,能够很好地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及动力,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三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