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分层作业:乡村儿童的数学福泽

2021-08-04孟玉梅

数学教学通讯·小学版 2021年6期
关键词:乡村教育分层作业设计策略

孟玉梅

[摘  要] 乡村教育情怀仍是乡村教师逐梦的动力。设计数学分层作业,有利于应对不同学情,满足不同需求。分层作业设计要以学生发展为核心关注,要解决好分层原则与统一规划、新颖别致与贴近生活、满足自我实现与富有挑战意味这三组矛盾。

[关键词] 乡村教育;作业设计;分层作业;设计策略

对于一个扎根于乡村小学二十多年的“老”数学教师来说,拥有浓厚的乡村教育情结,就显得毫不矫揉造作了。坚守乡村教育,给村小的孩子带来阳光、带来希望,成了像笔者这样一群乡村教师最本真的教育梦想。近年来,乡村教育硬件建设改善显著,但教育观念、策略、路径的改进幅度有限,导致乡村教育仍然处于弱势地位。现仅就数学作业布置作出探讨,希冀通过分层作业的方式,为乡村孩子数学兴趣的培养和保持提供些许策略支持,为乡村数学教学方式的优化提供一个可能选项。

一、应对不同学情:分层作业的价值溯源

学生作业是对数学课堂教学及课后巩固的延伸和补充。笔者长期工作在教育教学第一线,发现传统的作业形式内容单一,作业方式简单粗暴,没有关注到学生个体差异性,等等,弊端显而易见。为了更好地关注不同层次学生的需求,让每个孩子更好地展示自我,体验自我价值,教师需要花心思、动手术,对数学作业进行一次更具人文关怀的变革。分层设计数学作业,是一个很好的尝试路径。在精彩纷呈的作业超市里,孩子们都能自主地选择适合自己能力水平的数学作业,从而获得学习数学的自信和乐趣。具体而言,分层作业至少有利于应对三类学情:

1. 提高学困生的参与度

乡村学校,学生的能力水平参差不齐的情况较为突出。班级授课制,导致学困生难以获得完整意义上的“因材施教”,课外作业成为其难以逾越的鸿沟。久而久之,造成学生兴趣与信心的丧失几乎是必然的。分层作业,是解决这一问题的有效手段。我们可以从关注学生的学力差异出发,设计不同层次的作业,从基础题到尝试题,再到拓展题、延伸题,最高级为能力挑战题,这样呈现给孩子的就是一个五彩缤纷的作业超市。孩子们可以根据自己的能力到作业超市去选择适合自己的题目完成。这对于数学学困生来说无疑是一个福音。他們可以选择在完成能力范围的题目的情况下,继续挑战下一关,或者放弃。整个过程没有教师的硬性规定,更没有强人所难,有效地减轻了学困生的学习负担和畏惧心理,提高了他们完成作业的自信心,获得成就感,享受学习带来的乐趣。

分层作业给这类孩子带来的附加值是,改变了他们自卑的心理状态,让他们真切感受到老师对他们的关爱和关注。当然,在他们完成作业后,分层评价要及时跟进,可以采用星级晋升的鼓励策略,即攒星换物,攒够一定数目的“★”,可以获得“免作业卡”“机会卡”“选位置卡”等相应的奖品;也可以小组抱团评价,即小组获得一定数量的“★”,进行相应的奖励措施。教师可以根据班级实际情况,开动脑筋,用好激励机制,旨在激发孩子们数学学习的兴趣,提高数学能力,培养数学情感。

2. 激发学优生的积极性

分层作业的又一要务是提升学优生的数学能力,让这部分孩子能够“吃得饱”。喜欢挑战是人的本能,“一刀切”式的作业,对于学优生来说往往不具有挑战性,无法满足其需求。分层作业正是解决这一问题的重要手段。鼓励他们挑战自我,选择三星级的“拓展提升题”和四星级的“思维冲浪题”,避免在一些寻常题型中浪费智力。设计分层作业时,尽最大可能进行拓展和延伸,“拓展提升题”和“能力挑战题”的设计着力于一些原创性的开放题,可以把数学和其他的学科进行整合,原创一些有思维深度和广度的题型,从而从整体培养学生的综合素养,提升数学思维力。

3. 改善厌学生的兴趣度

城市化进程,导致乡村存在大量留守儿童成为普遍现象。这些孩子父母外出打工,爷爷奶奶的隔代陪伴造成了无法弥补的家族教育缺失。受一系列社会家庭因素影响,这些孩子中存在厌学情绪的绝非个别。他们学习习惯差,写作业成了他们的畏途,有的干脆就视作业而不见,找各种理由来搪塞糊弄。作业超市的出现,可以改变这一尴尬的现状。在这些留守儿童身上,教师绝不要吝啬赞扬,要善于发现他们的闪光点,有时物质奖励也是最直接的办法。对于这些学生,教师要注意设计一些趣味性、可操作性的题型,让他们伸手就能摘到果实,激发其对于作业内容的兴趣,从而一步步转变他们厌学的情绪和状态。

二、着眼学生需求:分层作业的现实关注

对于作业,学生到底有怎样的内心需求?笔者曾对所在农村小学3~6年级学生进行过问卷调查。我们以“年级”为单位发放了学生问卷800张,回收了792张。我们组织人员对问卷进行了分类整理,那么在学生眼里,理想的数学作业是什么样呢?他们又期待完成怎样的数学作业呢?

问卷设计了4大类共16个小问题,内容涉及作业的布置、批改、评价,学生完成数学作业的情况,对数学作业的情感态度,等等几个方面。下面以数学作业布置的问卷为例,设计如表1所示,调查结果如表2所示。

从调查数据结果来看,布置作业的主体是老师,多数学生感觉老师布置的数学作业量适中且难度并不大,但由于作业量和作业内容的“一刀切”(统一性),因此对基础性较好和基础性较差这两类极端学生带来了一定的困惑,作业成了他们心中的一个结。

问卷调查后,我们根据统计分析的数据情况及时进行反思,统一思想,重整观念,积极改变现状。着眼学生实际需求出台新思考的分层作业,设计思路:遵循“自助餐”式、“超市”式的作业设计理念,采用“必做”与“选做”相结合的作业方式,让不同层次、不同水平的学生有自主选择的权利,把作业的自主权还给学生,实现让每个孩子遇见最美的自己的人性化目标,使每个层次的学生都能得到合理的训练和发展;也可让学生根据自己的需求,成为作业设计的导演,自主规划、自主设计、自主完成;也可采用互助式,互相设计,对立完成。总之让学生各尽所能、各展所思。让分层作业迅速走上乡村学生的“餐桌”,成为最受欢迎的作业模式新宠。

三、调节三组矛盾:分层作业的设计策略

在设计策略上,分层作业需要调节好三组矛盾,才能保障顺利实施。

1. 既要体现分层,又要做到统一规划

分层设计是实现分层作业的必由路径,但是在实际的操作中,还有更多的考量。如果教师只是简单地罗列几个分层的作业,然后让学生自主选择,会产生一定的盲目性,这就不符合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要求了。在进行分层作业设计时教师首先需要对班级上的学生进行分层安排,让学生了解自己所在的层次,然后进行统一规划,设定具体化的任务。比如一些基本的必须掌握的数学基础性知识,就需要每个层次的学生都能够完成;而对于一些能力比较强的学生,教师则需要给他们设计一些拓展性的练习题,因此开阔他们的眼界,培养他们运用知识的能力。

2. 既要新颖别致,又要贴近生活实际

分层作业的设计如何调动不同层次学生的积极性,避开只选最低层次作业去完成的惰性,教师所设计的作业要尽可能地和小学生的生活实际贴合,切不可纸上谈兵,空洞乏味。比如教学苏教版数学五年级“最小公倍数”后,教师为学生设计了这样三个层次的练习:第一层次——基础练习:外婆送来了一篮鸡蛋,两个两个拿、三个三个拿、四个四个拿、五个五个拿都正好,外婆最少送来了几个鸡蛋?第二层次——提升练习:外婆送来了一篮鸡蛋,两个两个拿多出了一个,三个三个拿还是多出了一个,四个四个拿也多出了一个,五个五个拿还是多出了一个,外婆最少送来了几个鸡蛋?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进行问题的改变,设计第三层次——思维冲浪:这一篮子鸡蛋三个三个拿少了两个,四个四个拿少了三个,五个五个拿少了四个,这篮鸡蛋有几个?让有兴趣的学生进行探究,一步一步地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提升解决数学问题的能力。

3. 既要满足自我实现需求,又要富有挑战意味

教师对学生进行分层的时候,要充分体现人文关怀,满足学生自我实现的需要,动态化分层。无论哪个层次的学生,都应该受到尊重,都有自主选择各层次作业的权利,只要能努力地完成作业就应该得到认可和赞赏。教师对于学生作业评价的标准也应该根据实际情况及时做出一定的调整,唤醒层次偏低的学生的兴奋点和自信心。另外在进行分层作业设计时,教师要把握好尺度,根據学生实际情况鼓励他们发挥特长,设定更高层次的学习目标,不断挑战,实现自己的小目标。为了每天能实现一个小目标,目标的设定一定要“小而精”,要根据学生所在层次的不同设定分层目标。在这个目标基础上,让学生再去完成作业,往往会给学生更多的自信心和内驱力,进而能够更好地达成学生自我实现的需求。

在新时代背景下,从乡村学生实际出发,设计符合学生需求的分层数学作业,是乡村孩子的数学福泽,亦是许许多多教育先辈乡村教育理想的可贵践行。

猜你喜欢

乡村教育分层作业设计策略
赣鄱生态水产品包装设计策略研究
浅谈小学语文分层作业
对于初中数学分层作业的点滴思考
新农村文化建设中教育功能的缺失及其认识论根源
浅议郊野公园对城市宜居性提升的设计策略
设计策略决定企业品牌形象
大连智慧旅游平台UI浪漫设计研究
新型城镇化进程中乡村教育治理的困境与突破
农村学校数学分层教学的实践策略
陶行知乡村教育思想及现实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