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任务驱动教法在物理教学中的应用

2021-08-04李燕

关键词:任务驱动教学应用初中物理

李燕

摘   要:任务驱动教法适合多学科教学。在物理教学中,教师适时引入任务驱动教法,可使课堂教学具有更强的契合性,也能够快速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进而让学生在执行任务的过程中建立学科认知基础。教师通过创设任务情境、组建任务团队、创新任务活动、拓展任务训练,引导学生开展主动的探究性学习,如此能够给学生带来思维冲击,进而可促进其实践能力的成长。

关键词:初中物理;任务驱动;教学应用

中图分类号:G633.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010X(2021)17-0040-02

所谓任务驱动,就是以任务布设为组织手段,对学习内容做出任务规划设计,并让学生自行组建学习团队,借助集体力量解决相关学习任务的一种教法。在物理学科教学中,教师适时引入任务驱动教法,可使课堂教学的适合度更高,调动效果也更为鲜明。

一、创设任务情境,调动学生的学习思维

教师利用任务开展情境设计,可以为学生提供更多的训练内容,规划出清晰的操作路线,进而可顺利调动学生的学科学习思维,形成崭新的认知成长点。物理学科教学需要情境的支持,特别是实验操作类学习任务,教师借助情境进行学习调度,能够为学生带来更多锻炼的机会,也能够为学生的学习带来更多的学习激发力。

学生对生活中的物理现象有主动探索的兴趣,因此教师要有洞察意识,即针对学生的学习兴趣、取向做出教学设计,如此可顺利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例如在讲授“声音的产生與传播”这部分内容时,教师拿出一把钢尺放在桌沿上,用力弹拨,顿时发出一阵很响的声音,这时教师说:“大家手中都有塑料直尺,可以用塑料直尺做这个实验,然后阅读教材中的相关内容,自行成立学习小组,对这种现象做深入研究,最终总结出研究成果,并在班级内进行展示。”学生根据教师的布设开展相关操作和行动,并组建合作团队,利用实验操作和教材阅读开展对应研究。经过一番实践和互动交流,学生对声音产生的原理有了真切的感知,对声音的传播也有了一定的研究。在课堂展示环节,各小组都能够给出比较成熟的研究成果。由此可见,教师利用实验开展教学调度,可引导学生顺利进入到任务驱动学习环节。

二、组建任务团队,规划学生的行动方案

学生对集体性学习有一定的心理依赖,因为集体性学习能够形成合力,可以获得更多的学习启迪和力量。对此教师要在学习团队组织、学习程序安排、学习组织调动等方面做出规划,并为学生提供适合的学习任务,如此可让学生在集体互动性学习中建立学科认知基础,还能使学生获得更加丰富的学习体验。

在此过程中教师指导学生顺利组建合作团队,可以大大提升学生的学习效率。例如在学习“平面镜成像”时,教师要求学生在课前准备一些小镜子。待课堂教学启动后,教师可以要求学生自行组建合作团队利用小镜子开展相关的实验操作,探索平面镜的成像特点。学生进入团队学习环节后,在小组组长的带领下开展具体的实验操作,由此可使学习程序顺利推进。在此过程中教师要深入到课堂之中,对各小组的实验操作和互动交流做出现场指导,如此可确保合作学习的高效性。在课堂汇报环节,教师要鼓励学生详细介绍实验操作过程,并对实验数据进行科学处理,由此可使学生自然形成实验成果。

三、创新任务活动,提升学生的执行效率

教师以任务的形式组织学生开展互动学习时,需要在活动形式、活动组织等方面做出安排和设计,以此让学生顺利进入学习环节。生活观察、物理实验、现象解析、问题讨论、操作验证、社会调查等,都属于物理学科的训练范畴,教师要针对学生的学情实际,选择并应用适合性较高的合作学习活动,如此可让学生在具体实践中建立学科认知基础。

例如在讲授“质量及其测量”这节内容时,教师拿出一些物品,要求学生对其质量做出估测。学生对这样的活动很感兴趣,纷纷加入其中对一些物品进行估测,如1包方便面:约100g,1个鸡蛋:约60g,1个苹果:250g等。为了给学生提供更多的体验机会,教师可要求学生组成学习小组,并针对身边的物品进行质量估测训练,然后阅读、研究教材中的相关内容,对质量的属性做出归纳总结。学生快速行动起来,先组建学习小组,然后寻找身边的物品进行估测,随后集体研读教材内容,归纳总结出质量的属性,最后教师对学生的学习表现做出归纳总结,肯定任务的完成情况,鼓励学生进行延伸学习,并关注生活中的物理现象。

四、拓展任务训练,培养学生的学科能力

物理学科与学生的生活有太多的融合点,因此教师在任务驱动训练设计环节,可针对学生生活认知积累的实际,推出更多的对接性训练任务,让学生在真实的生活条件下开展训练实践,如此不仅能够给学生带来鲜活的学习体验,还能够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对生活中物理现象的解析、网络信息的搜集、生活实验的验证等,这些都可以形成重要的训练动机,因此需要教师对其要做好创新设计。

例如在讲授“密度与社会生活”这部分内容时,教师利用多媒体展示了一组图片,要求学生观察:“这里有一口瓦缸,因为天气寒冷,瓦缸里的水结冰后,体积变大了,把瓦缸撑破了。一般的物体都是热胀冷缩,为什么水会例外呢?自行组建研究小组,深入生活之中,对这些反常现象进行对应的研究,看哪个小组能有更多的新发现。”学生接受任务后,对该现象都充满了好奇,在观察这些图片的同时,主动组建了合作团队,准备深入到生活之中,对一些反常现象进行科学研究。从学生的具体表现可以看出,教师设计的物理任务是比较适合的,可将学生带入特定的学习情境之中,并成功激发了学生进行学习探究的热情。

在进行物理学科教学方法的选择时,教师需要考虑多种制约因素,并针对学生的学习实际进行选择,如此其适合性更高,能够顺利调动学生参与学习的主动性。同时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还要针对学生的学习实际需要做出匹配性设计,如此能够成功激发学生主动学习的思维。

猜你喜欢

任务驱动教学应用初中物理
任务驱动式教学模式在电子技术课程中的应用
任务驱动教学法在《网络应用服务管理》教学中的应用
浅谈初中物理实验教学与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切入生活,构建魅力初中物理课堂
微课对提升初中物理实验教学有效性的作用分析
多媒体教育技术在初中化学教学中的应用
任务驱动, 启发学生自学
翻转课堂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学案式教学模式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一阶微分方程的初等解法及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