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语文阅读教学对学生深刻性思维的培养研究

2021-08-04赵玉振

关键词:高中语文阅读教学

赵玉振

摘   要:新时代、新要求、新使命。学校教育要以人为本,培养具有独立思考能力、能适应未来工作需要的人。因而语文教师要重视阅读教学,让学生深入事物本质去考虑问题,挖掘其深意,尽全力培养学生深刻性思维品质。这一做法有利于学生全面发展,更有利于学生未来能在日益激烈的国际竞争环境中担起自己应有的责任和使命。

关键词:高中语文;阅读教学;深刻性思维

中图分类号:G633.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010X(2021)17-0006-02

自《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正式出炉以来,核心素养落地的重中之重就是努力提升学生的思维品质,让学生的思维更具深刻性、创造性等。高中阶段是学生思维发展的黄金期,高中学生的思维更具有向抽象性、深刻性发展的优势。他们喜欢探究事物的本质,更趋于理性地思考、认识事物发展的规律。新版《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也明确指出语文教育必须同时促进学生思维水平的发展与思维品质的提升。这就要求高中教育应培养学生的思维品质,使其终身受益。尤其是核心素养时代的到来,发展高中学生思维成为教师教学的主要任务。基于此,笔者尝试通过以下方式在高中语文阅读教学中开展对学生深刻性思维的培养。

一、思维化教学,训练深刻性思维

在核心素养要求下,课堂教学观念发生了很多转变,笔者所在学校倡导语文阅读课要进行适度的思维化教学。但在教学实践中,仍有教师采用浅表式思维教学。教师连珠炮似地提问,学生被动机械地回答,这一问一答看似热闹,实际上问题或停留在表层,或过于零散,亦或远离实际,学生不可能深度学习,何谈深刻性思维品质的培养。因而教师应找准问题,让学生在语文阅读学习中进行深度思索,开展自主探究,从而使他们形成深刻的思维意识。

如阅读《沁园春·长沙》时,为了训练学生深刻性思维,教师提出如下问题:“1.细读描绘秋景的词句并做批注,说说你读出了什么?2.诗人眼中富有生机的秋景和古代文人骚客的愁秋对比,你感悟出了什么?3.上阕最后三句中‘主沉浮有什么深意?”带着这些问题,学生去读、去探究词的上阕才能引领其对文本的深度理解,自然深刻了学生的思维,也让语文教学变得高效而意义深远。

二、关联式教学,深化深刻性思维

教师应立足于本地区教学实际,围绕同一主题或同一目标,将课内与课外拓展相关联、语文与现实相关联,组合成深刻性思维品质培养所需的学习大单元。随后教师紧扣学习大单元,挖掘深刻性思维培养的最佳关联点,合理开展整体阅读,构建深刻性思维。例如为了培养学生对自然和生活的热爱,将《荷塘月色》和《我与地坛》关联组合后,完成以下任务:1.这两篇文章都再现了同一城市的自然景色,勾画出来,细品慢读,任选其一写出点评。2.探究这两篇文章写景时分别反映了作者怎樣的人生思考?3.哪些身边的景物也曾唤起你对生命的感悟?这样就更利于学生思维向深度发展,更利于他们深刻参与课堂活动,放飞思维,积极主动地、深入地思考,去同文本甚至同未来密切关联,在思维碰撞中提高思维水平,在情感交流中提升深刻性思维品质,成为符合未来需求的合格公民。

三、生活化教学,提升深刻性思维

语文和生活是不可分割的整体,当语文真正注入生活资源,是最能激活学生思维意识、提升学生深刻性思维的。在高中语文阅读课上,我们应多寻找多关注和生活相契合的关键点,让学生去捕捉语文资源中的生活化元素、生活化内涵,思考文本和生活的差异,突破课本的局限,让学生与文本、与生活同时对话,在真切的交流中感受语文的魅力。

记得教学鲁迅的《祝福》一文时,笔者故意让祥林嫂穿越时空,活在当下,活在21世纪,让学生围绕“她的生活”进行思考。活在当下的祥林嫂和文本中的祥林嫂,同人却会有完全不同的命运,学生会自发地、自主地思考到导致文本祥林嫂悲剧的深层次原因是封建的社会制度,领悟到人生悲剧其实更是时代悲剧、社会悲剧。可见,语文阅读教学和现实生活巧妙地联系在一起,会有助于学生深刻性思维的提升。

四、活动式教学,拓展深刻性思维

语文阅读课采用的活动式教学主要有课本剧、经典诵读、诗词鉴赏大赛等方式。这种活动式教学打破了传统课上阅读的禁锢,极大地激发、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热情。学生更容易放飞自我,更加积极主动地开启深层次思维。

最近几年课本剧深受高中学生喜欢。笔者每年都组织课本剧艺术节,让学生全员参与,以小组为单元,从规定的高中语文篇目中自选文本改编成融入学生思维、情感的剧本,自编自导自演,以此为契机开展语文教学活动,学生乐于思考、勇于实践,在艺术的殿堂又会收获新的思索和感悟。如走进《荆轲刺秦王》思索“侠之大者,为国为民”;走进《离骚》,感悟屈原的“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尤其是走进《短歌行》和《鹿鸣》合编的课本剧,更是引领师生陷入深深的思索,久久回味。这样的活动式教学,让青春的生命演绎出别样的风采,在文学大餐中拓展了深刻性思维。

总之,教师要尊重每个学生思维品质的特点,因材施教,在大语文教学环境下,开展思维化教学、关联式教学、生活化教学、活动式教学,使每个学生都有效地参与课堂,深刻思维,不断提升思维品质,进而全面提升学生的核心素养。

参考文献:

[1]左红梅.高中语文阅读课堂教学中的有效对话技巧[J].语文教学通讯,2018.

[2]张文娟.核心素养背景下高中语文阅读思维能力的培养研究[J].中国农村教育,2019.

猜你喜欢

高中语文阅读教学
图式理论在初中英语阅读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基于网络交际情境下高中语文写作学习任务群设计的应用初探
初中英语评判性阅读教学实践与探索
习作单元中的阅读教学
多元读写理论指导下的初中英语阅读教学实践
使命与担当:福建省高中语文名师“整本书阅读与研讨”专题研讨
高阶思维介入的高中英语阅读教学
使命与担当:福建省高中语文名师“整本书阅读与研讨”专题研讨
高中语文跨媒介阅读内容的确定
“认知-迁移”教学模式在高年级阅读教学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