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样化兴趣作业助力历史核心素养提高
2021-08-04杨云霞
杨云霞
摘 要:历史课外作业是历史教学活动中实现知识目标与能力目标的重要环节。布置历史作业一定要以提高学生核心素养为目标,以提高学生学习兴趣为抓手,以灵活多样的形式为载体,使课堂教学与兴趣作业相得益彰。
关键词:核心素养;课外作业;高效课堂延伸
中图分类号:G63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010X(2021)17-0028-03
2017年以来,随着一个崭新的概念“核心素养”的出现,我们的教育开始从“知识核心时代”逐渐走向“核心素养时代”。“核心素养”是连接宏观教育理念与具体教育教学实践的中间环节。通过核心素养这一桥梁,可以将党的教育方针转化为教育教学可实践的、教育工作者易于理解的具体要求,明确学生应具备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从中观层面深入回答“立什么德、树什么人”的根本问题,引领课程改革和育人模式变革。
一直以来,“作业”在教学过程中扮演的角色大多是教师促进学生掌握知识的工具。但在新课改不断深化的今天,我认为,“作业”还应当成为提高学生核心素养的有效手段。
从幼儿园到小学,从学校到课外培训机构,无论哪一个阶段、哪一种形式的教育,都离不开一个关键词“课外作业”。“课外作业”是教师教学行为的延伸,是有效完成教学目标的必要手段,在知识核心时代发挥着不可或缺的作用。十八大以来,党中央要求将教育立德树人的使命落到实处,为此,教育部研究公布了以“人文底蕴、科学精神、学会学习、健康生活、责任担当、实践创新”为内容的六大中国学生核心素养。从此,教育迎来了新局面,即要从“知识核心时代”向“核心素养时代”过渡。相应的,课外作业也迎来了一场伟大的变革,之前多是服务于“知识核心”,现在应向“核心素养”靠拢。
具体到历史学科,五大核心素养分别是唯物史观、时空观念、史料实证、历史解释、家国情怀。这就为新时代的历史教师明确了新的奋斗目标:不仅要以核心素养指导、引领、辐射课程教学,还要转变身份,由“学科教学者”转变为“学科教育者”。近几年来,随着各种教师培训活动的开展,很多历史教师开始在课堂教学中关注学生核心素养的提高,但有时会忽略一点,那就是课外作业的布置也应该为核心素养的提高服务,延续课堂教育教學任务。
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学生学习的不竭动力,直接关系教育教学的成败,关系核心素养的养成。除了打造兴趣课堂之外,布置兴趣课外作业也势在必行。笔者认为,历史学科在这一点上具有独特的优势,作为历史教师,应该在此基础上,不断创新,开拓学科教育教学新局面。
初中生心智心态尚处于发展成长阶段,稚气未脱。在日常教学中,多样化的作业是提升其历史学习兴趣的有效手段。那么如何实现课外作业的多样性呢?下面就笔者在教育教学中的实践谈几点体会:
一、课外作业的种类及形式
(一)巩固类作业
无论怎样的教育理念,返璞归真后本质都是以学生有效掌握知识为根本,所以,巩固类的作业属于作业中的经典之作,是长青树。在日常教学中,巩固类的作业可以在延续本质的基础上稍作创新。具体可包括以下几种:
1.写小结。除了我们常用的知识框架图和知识体系表之外,还可以以写简史的形式布置。例如:近代史中,民族资本主义发展简史;中国共产党简史;国共合作简史;民国简史等内容都可以以简史的形式呈现。范围可大可小,内容可多可少,或以知识整理为主,或以阐述观点为主。但不论形式与内容如何,都有利于发挥学生的自身长处与学习自主性,有助于其唯物史观的初步形成。
2.制作大事年表。例如对于中国古代史中各朝代史的学习,此方法特别简单有效。通过大事年表的制作,时空观自然形成。
3.绘制时间轴。例如在初三备考阶段,指导学生分别绘制中国近现代史、世界近现代史的时间轴。制作过程中,学生头脑中零星散落的知识点会自觉成线,时空概念一目了然,对历史事件前因后果、时代背景的认知也自然清晰。
(二)提升类作业
“知识本位”是教学第一个阶段的重要任务,“提炼升华”是第二个阶段的使命。历史教材中不乏内容简单易懂的章节。针对这些内容的教学,巩固类的课外作业就逊色于提升类作业。提升类作业的形式具体可包括:
1.做设计者。初中生的形象思维较强,对涂涂画画之类的活动特别感兴趣。所以在适当的时候可以布置一些画图作业。比如讲授党史中的会议后,指导学生设计会标,提前告知要考虑会议所处时代背景及召开目的等因素。事实证明,这种作业会给一些枯燥的历史学习加些“料”,让学习变的有“滋味”。
2.做导演、编剧和演员。从心理学的层面分析,初中生的自我意识较强,喜欢在同伴面前展示自己。因此,课外作业的设计也不妨在考虑这些重大历史事件时,提前安排学生做导演、编剧:写剧本、排练;做演员:课堂上出演情景剧。例如北魏孝文帝改革、西安事变、重庆谈判等内容,都可采用这些形式。此种课外作业不仅有利于学生自主钻研教材、收集史料、学习研究,而且顺应了学生身心发展规律,也给学习小组提供了合作互助的平台,所以益处多多,可以经常大胆尝试。
3.做写手、辩手。研究性学习的成果多是采用小论文的形式展现出来的。事实证明,这种方法对初中生而言同样适用。在教学中,可尝试用其来展示学生的学习能力,例如,可以设定以下题目“中国近代化探索之我见”“我眼中的……”“论……”等。写成后,可以采用辩论会的形式让学生们各抒己见,展示研究学习的成果。
(三)特色作业
历史课看似“故纸堆”,实质上却是“全能学科”,不仅贯通古今,而且博采众长。内容庞杂丰富,涉猎甚广。基于此种学科特点,布置特色作业也非难事。
1.访谈。为加深学生对历史的认知,锻炼其表达及沟通能力,可在课后布置访谈类作业。例如,我曾布置学生对当地老红军、裹足妇女、企业家等进行访谈作业,要求做好访谈记录以便课堂上展示,之后学生谈感受。学生的观点独到、深刻,让身为教师的我叹为观止,真正实现了教学相长。
2.考古。这个“考古”作业指让学生在自己家中翻找老物件,詢问家长老物件的来源,在课堂进行展示,深入探究其出现的时代背景。以史料实证历史,唯物史观随之形成。
3.议古论今。布置看新闻时事的作业,以今天感知故往。以史为鉴,明得失,知兴替;以史为鉴,知传统,懂传承;以史为鉴,学英雄,做本分。例如,以新冠疫情出现以后的各类国际国内新闻为起点,了解国际合作、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必要性;对内感悟祖国的伟大力量,家国情怀油然而生。
二、设计兴趣作业要考虑的几个因素。
(一)因材、因地、因时
世界上没有完全相同的两片树叶,更不会有完全相同的学生。所以兴趣作业的设置一定要以学生层次、学生家庭所在地、教学阶段等为出发点。教师可布置多项作业,让学生自主选择完成,在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的同时,也势必会提高作业质量。
(二)学生精力
初中生学业负担较重。这就要求教师在布置历史作业时,一定要科学规划预设,一定不能因为作业耗时耗力而影响教学目标的达成,若是这样,就与我们的初衷背道而驰了。
(三)不断创新
无论作业形式多么新颖、有多大的吸引力,总是老壶装旧酒,一成不变,也会使人厌烦,更何况是总在努力探索未知世界的初中生。因此,多种作业形式一定要交替使用,教师还要坚持不断探索新形式,努力做到让学生保持学习兴趣,从而完成教学目标。
(四)保持初心
无论什么样的作业,都是为实现教学目标、提高学生素养而设置,在设计时一定不能喧宾夺主,失了初心。
(五)及时反思
新形式的历史作业给我们带来了新的挑战。作为历史教师,面对新形势时,一定要坚持在每节课后进行及时反思,及时修改、完善。如此不仅有利于教师专业水平的提高,更有利于学生素养的提高。
历史课外作业是历史教学活动中实现知识目标与能力目标的重要环节。在新课改背景下,历史作业的布置一定要以提高学生核心素养为根本目标,以提高学生学习兴趣为抓手,以灵活多样的形式为载体,使课堂教学与兴趣作业相得益彰,真正实现课上高效认真学习、课下积极主动探索的育人目标。当然,此项工作需要每位历史教师努力提升自身素质,不断尝试、探索、反思。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实现教育的真谛和育人的本质目标。衷心希望我们的每位历史教师都能幸福充实的“教”,每个学生都能快乐高效的“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