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江苏省2021年新收获小麦质量调查报告

2021-08-04陈建伟

现代面粉工业 2021年4期
关键词:赤霉病平均值江苏省

陈建伟

(江苏省粮油质量监测中心,南京210031)

新收获粮食质量调查工作是粮食行政管理部门了解粮食质量,指导粮食收购和制定相关政策的依据。根据2021年粮食质量调查工作的要求,江苏省粮油质量监测中心组织各市开展新收获小麦质量调查工作,共扦取小麦样品1406份,按照国家标准方法进行检测和数据分析。

1 材料与方法

1.1 供试材料

在江苏省13个市、72个县区、1400多个村组,根据采样区域内的地形特点、土壤条件、气候、作物长势等情况,尽可能按照等距原则设置采样点,按照每生产1万t扦取1份样品的原则,进行新收获小麦的采样工作,及时跟踪采样进度,确保样品的代表性和真实性,共扦取小麦样品1406份,作为新收获小麦质量调查的样品,样品分布见表1。

表1 2021年江苏省新收获小麦样品分布

1.2 检测方法

依据GB 1351—2008《小麦》对新收获的小麦进行千粒重、容重、不完善粒(总量、赤霉病粒、黑胚粒、生芽粒、生霉粒)、水分等项目进行检测,具体检测方法有:GB/T 5491—1985《粮食、油料检验 扦样、分样法》、GB/T 5494—2019《粮油检验 粮食、油料的杂质、不完善粒检验》、GB/T 5498—2013《粮油检验 容重测定》、GB 5009.3—2016《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中水分的测定》等。

2 结果与分析

2.1 小麦质量情况

按照国家标准GB1351—2008《小麦》要求,2021年江苏省新收获的小麦千粒重、容重、不完善粒(总量、赤霉病粒、黑胚粒、生芽粒、生霉粒、)、水分等项目的检测结果见表2。

2.2 质量情况分析

由表2可知,2021年江苏省新收获小麦会检样品千粒重平均值为42.5 g,较2020年降低2.3 g;容重平均值为784.6 g/L,较2020年下降15.4 g/L;不完善粒总量平均值为5.2%,较2020年上升2.2%;其中占比较多的是赤霉病粒,平均值为1.3%,较2020年上升0.9 %;水分平均值为12.1 %,较2020年上升1.0%。总体看,2021年江苏省新收获小麦质量状况较2020年有所下降。

表2 2021年江苏省新收获小麦样品质量指标结果表

2.3 样品等级占比情况分析

GB1351—2008《小麦》规定容重为定等指标,共分为一等、二等、三等、四等、五等和等外六个等级,我们对检测的样品进行等级统计归类,由表3可以看出,三等以上样品占比为97.0%,较2020年下降5.6 %,其中:一等样品占比为41.5 %,较2020年下降34.9%;二样品占比为38.8%,较2020年增加22.9%;三等样品占比为16.6%,较2020年上升10.2%。

表3 2021年江苏省新收获小麦会检样品等级占比情况

2.4 小麦不完善粒分段统计占比情况分析

小麦不完善粒的定义是受到损伤但尚有使用价值的小麦,小麦不完善粒也是反映小麦质量优劣的一个重要指标。国家标准GB1351—2008《小麦》规定一等、二等小麦不完善粒指标不超过6.0 %,三等、四等不超过8.0%,五等不超过10.0%。2021年江苏省新收获小麦不完善粒检测的数据分段统计见表4。由表4可知,不完善粒≤8.0%小麦样品占97%,较2020年下降0.7 %,其中不完善粒≤6.0 %的小麦样品占比80%,较2020年下降12.7%;不完善粒介于6%~8%的小麦样品占比17%,不完善粒介于8 %~10 %的小麦样品占比3 %;不完善粒超过10.0%的小麦样品占比3%,较2020年上升2.5%。

表4 2021年江苏省新收获小麦不完善粒分段统计占比情况

3 小麦质量下降原因分析

从质量检测数据情况看,各市小麦样品容重均有下降,下降范围10~20 g/L,不完善粒率略有增高,主要以赤霉病粒、黑胚粒为主。分析主要有以下2方面原因:

(1)病虫害呈偏重发生

江苏省小麦穗期发生的病害主要有赤霉病、白粉病、条锈病、蚜虫等,总体呈偏重发生态势,尤其是赤霉病在淮南麦区偏重流行。小麦赤霉病重发区域主要在沿江、里下河、东部沿海及沿淮地区;白粉病总体中等发生,沿海、沿淮局部偏重发生;穗蚜中等发生,淮北局部偏重发生;锈病中叶锈病偏轻发生,条锈病在苏南、沿江及西部丘陵地区偏轻流行;蚜虫轻发生,沿江局部中等发生。

(2)风雨明显偏多

受大雨和台风影响,江苏各地小麦均有不同程度倒伏,在风带上的市县,有大面积倒伏的情况,风雨天气也是导致质量下降的直接原因。

4 结论与建议

采集江苏省2021年新收获小麦1406份样品,并对质量指标进行检测分析,结果显示,千粒重平均值为42.5 g,容重平均值为784.6 g/L,不完善粒总量平均值为5.2%,其中占比较多的是赤霉病粒,平均值为1.3%。从质量情况、等级占比和不完善粒情况与2020年小麦质量情况进行比较,总体分析得出,2021年小麦质量状况较2020年有所下降。

通过分析质量下降的原因,建议:(1)要加强对抗病、抗倒伏等小麦品种的研究和应用推广。加强种子培育,指导轮作倒茬等种植工作。(2)防治措施要突出“适时精准”。根据江苏省小麦生长期,对赤霉病要做到适时用药,及时防治。小麦齐穗至扬花初期是预防控制小麦赤霉病发生的最佳时期,对高感品种、生育期极不整齐,花期连续阴雨天气的重发地区或地块,实施“见花就打”,做到扬花一块防治一块,优先选用氰烯菌酯、戊唑醇等高效低毒农药,提高防治效果。(3)质量调查措施要突出“快速高效”。收购前,安全监测要突出“覆盖面”,深入到田间农户采集所需代表性的样品,用快速检测设备对新收获小麦进行快速筛查,摸清小麦质量状况,为政府决策提供科学依据。

续 表

续 表

猜你喜欢

赤霉病平均值江苏省
小麦赤霉病研究进展
平均值的一组新不等式
芮城县:科学预防小麦赤霉病
江苏省交通图
由时变Lévy噪声驱动的随机微分方程的平均值原理
江苏省南就市鼓楼区第一中心小学
防治小麦赤霉病的杀菌剂应用情况分析
江苏省交通图
江苏省政区图
小麦赤霉病的控制处理方法探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