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功能推拿椅干预原发性失眠的理论探讨
2021-08-04肖四旺
李 丹 钟 欢 肖四旺△
原发性失眠是指无明确病因的失眠症状者,主要表现为入睡困难、早醒易醒或醒后再难入睡等一系列症状;长期的睡眠障碍会增加躯体、心理问题, 引起心理、心脑血管疾病和意外事故发生[1]。原发性失眠发病率为20%~25%[2],且女性多于男性,其发病机制多认为是睡眠-觉醒节律失调;睡眠状态是由中枢神经系统调控、并在相关的神经递质和细胞因子等物质参与下主动产生的,因此发生原发性失眠的病因与机制涉及的范围非常广泛[3]。现代医学对于原发性失眠的治疗以药物治疗为主,通过调节失眠机制来改善失眠症状;适应证主要是健康人短暂性失眠症和老年人间断性失眠症,但各类药物在服用过程中均会出现不同程度的嗜睡、头晕、头痛、共济失调、记忆受损等不良作用,对长期服用患者更易产生耐受、成瘾性,未能彻底解决失眠症患者的根本问题。因此,本研究试述多功能推拿椅干预原发性失眠患者的中医理论依据,以期为失眠患者的治疗提供新路径,扩大中医特色疗法应用场所。
1 中医对原发性失眠的认识
中医学认为人之寤寐主要由心神控制,而阴平阳秘的正常运作是保证心神调节寤寐的基础。《灵枢·口问》中曾有记载“阳气尽,阴气盛,则目瞑;阴气尽,而阳气盛,则寤矣”。原发性失眠归属“不寐”范畴,其病机变化总属阴阳不交、脏腑失调。杜玉梅等[4]在探讨失眠症的中医辨证治疗时指出,人体阴阳失调可对睡眠和觉醒等生理活动造成影响。“五脏相关”理论把不寐病位责之于心,但与肝、脾、肾等脏腑密切相关[5]。《素问·宣明五气》云:“心藏神,肺藏魄,肝藏魂,脾藏意,肾藏志”,可以看出五脏皆是藏神之所。五脏的生理功能失调和病理变化,均能引起脏腑机能紊乱,气血失和、阴阳失调、神志不宁而发生不寐。
中医学在失眠症的治疗上有着丰富的单一或综合治疗手段,主要包括中医内治法和针灸、推拿、穴位贴敷及音乐、耳穴压豆、足浴等。特别是基于经络腧穴理论体系的针灸推拿疗法以其独特的整体治疗、个体化治疗的理念,及双向平衡调节等优势,正被广泛地运用于临床治疗[6,7];其强调选穴及配伍规律,取穴多以督脉、膀胱经、心经、心包经上穴位为主,同时配伍八脉交会穴等特定穴。研究表明[8,9]针灸推拿疗法在治疗失眠中效果确切;且疗效对比均优于西药。然而,针灸、推拿等外治疗法需要专业医疗人员进行操作,治疗需要在特定的医疗场所进行,极大限制了其应用。因此对于广大的原发性失眠人群来说,亟待寻求一种操作简单且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
2 多功能推拿椅程序设定理论依据
人工智能是21世纪尖端技术之一,现已广泛应用于医疗健康领域,使得中医健康管理在信息采集、状态辨识、干预和疗效评价等方面的内容更加完善[10];该技术在辅助诊疗和医疗机器人的采用和研究,更推动着中医药事业向现代化高科技方向不断发展。中医诊疗设备以中医理论为核心、现代科学技术为手段、临床实际应用为目的, 实现了古、现代理论技术的有机融合, 符合未来医学发展的趋势。多功能推拿椅前期采集了多位名医的失眠诊疗思路及治疗方法,并结合文献对原发性失眠患者的选穴进行了优化,模拟名医推拿手法、量化了刺激参数,形成了具有中医诊疗特色的人工设备,以期形成以“家庭”为中心的医疗模式,旨在为基层社区家庭卫生服务的发展拓展新路径。在普通推拿治疗椅的基础上结合人工智能技术引入中医辨证论治的诊疗思路;通过手握式测试手柄,完成参数采集并分析特殊部位疲劳状况,根据该部位中医经络走行、穴位分布及特点,最后对不同患者生成专属按摩程序。其程序设定主要包括随心按摩手法、背部温热、气囊按摩手法、伸展按摩手法四大类。
2.1 随心按摩手法随心按摩手法作用于人体背部颈、肩、腰等经络及穴位,涵盖了揉按、捶拍、滚动、指压等多种手法及组合方式(详见表1)。阴阳失衡、营卫失调是原发性失眠的主要病机,随心按摩手法通过刺激机体背部督脉与膀胱经,疏通经络、调理脏腑, 使机体脏腑阴阳及功能趋于平衡;督脉、膀胱经经脉循行均入脑,故有调理髓海、治神安眠之功。太阳经主管经气及营卫功能失调而出现的病理变化,六经辨证中少阳主枢,有利于营卫运行出入之正常[11],故太阳经与少阳经经气的正常运行亦是改善失眠的关键因素。背为身之阳, 背俞穴分布在背部的足太阳膀胱经上, 是脏腑之气输注在背腰部的重要位置, 具有调节五脏六腑阴阳的功能[12]。足太阳膀胱经循行于脊柱两侧的竖脊肌上,研究发现[13]背俞穴与脏腑的联系通路可能与邻近脊神经有关,其分布与脊神经节段性分布特点基本吻合。风池、肩井属足少阳胆经,风池是足少阳与阳跷脉、阳维脉之交会穴,肩井为足少阳与阳维脉的交会穴。跷脉有司开合之功,与人体寤寐密切相关;阳维脉能调节机体阳气气机,有助于阳入于阴,维持人体正常睡眠。故刺激风池、肩井可理气助阳、安神助眠。颈百劳穴为经外奇穴,该部位有第四、五颈神经后支通过,有舒筋理肌、活血通络的功效。原发性失眠究其因为心经功能失调, 心与小肠相表里,天宗穴属小肠经,故可养心安神;亦有学者认为[14]天宗穴位于背部心脏投影区内,“循经所过, 主治所及”,该穴也可治疗心经病变。
表1 随心按摩手法程序设定
2.2 伸展按摩手法针对颈性失眠设置颈部伸展按摩。颈性失眠多因颈椎小关节错缝压迫刺激交感神经,大脑兴奋性增高,引起颈部肌力改变和活动功能受限,刺激周围神经血管等而诱发睡眠障碍。觉醒-睡眠中枢在丘脑下部, 由椎-基底动脉的终末支发出的丘脑穿通动脉供血,因此当椎动脉受到颈椎因素刺激、颈椎病累及颈交感神经时,会引起觉醒-睡眠中枢系统功能障碍及褪黑素分泌异常而致失眠。目前颈部伸展按摩是临床干预颈源性失眠的常用治疗方法之一,其主要机制是增加颈椎活动度,消退局部水肿,解除颈肌痉挛和粘连,减轻颈椎间盘压力,扩大椎间隙和椎间孔,牵开被嵌顿的关节囊关节滑膜[15];以达到消除炎性刺激、恢复颈椎及其周围组织力的平衡,解除或缓解神经根的受压。
2.3 背部温热疗法背部温热疗法模拟艾灸的温热效应。《素问·生气通天论》载“阳气者,精则养神”。王冰在《黄帝内经素问补注》中说:“然阳气者,内化精微,养于神乎”。可见阳气的盛衰与精神状态及睡眠密切相关。故各种原因引起阳气亏虚,气血运行无力痹阻经脉;或邪气内客,影响阳气运行、痹阻经脉均可导致阳气循行不利,阴阳失衡,阳不交阴,引起失眠[16]。从经络循行来说,督脉为阳脉之海,总督一身之阳,可疏通阳经之气血,调理阳气的消长平衡。而足太阳膀胱经循行于人体阳位腰背部,恰为一身之巨阳,为六经之长,乃阳中之阳、阳中之首,具有统摄阳气、调节阳经脉气的作用。且督脉“入属于脑”、 膀胱经“从巅入络脑”,其背部第一侧线上有对应五脏六腑的背俞穴,第二侧线则有与五脏神志相关的腧穴[17],在体内联络于心、脑、脾、肾等各个脏器,具有汇集并运行气血、津液、神志的作用。故温热物理因子作用于背部督脉及膀胱经相关皮部,能刺激阳气生长、统摄并调节阳经脉气,使体内气血运行畅通、填髓生精,以期达到治神安眠之效。
2.4 气囊按摩手法气囊按摩手法属于物理疗法,利用机械对上、下肢间歇加压,使静脉血管尽量排空,减压时静脉血液自动回流,进而加快了静脉血流速度,减少血液瘀滞;同时产生动脉流,推进肢体血液循环,改良全身血运状况。人体四肢远端经络可治疗头面部及相应脏腑疾病,其分布的五腧穴为十二经脉气血灌注节点,具有维持经络元气,恢复生命活力的作用[18]。气囊按摩手法治疗原发性失眠,充分发挥了中医十二皮部理论的功能。十二皮部位于体表又与人体经络气血相通;故刺激皮部,可通过经络的感应传导作用,起到调节脏腑机能和治疗疾病的目的[19]。故气囊按摩手法挤压肢体远端经络,刺激手臂和足部分布的心、肝、脾、肾经皮部,疏通经络、促进气血运行、调节脏腑功能,从而达到调神安眠的功效。另外,也有研究表明[20]按摩手足穴位反射区,也可达到防病治病、自我康复的目的。
3 小结
社会-心理、环境-生理等均会导致原发性失眠的发生,随着时代进步和社会竞争力的增强,其发病率也在逐渐升高。结合现代人工智能技术和科学经济发展,通过对临床选穴进行优化并量化针灸、推拿等技术手段的刺激参数,研究一种既能发扬中医特色优势、又能扩大其应用范围的安全有效治疗方法尤为关键。多功能推拿椅干预原发性失眠的设计与理念,不仅仅局限于单一推拿手法对失眠的治疗,而是未来社区家庭多样化手段干预亚健康状态(失眠症、肥胖症、高血压症等高危人群)的一次新尝试,旨在实现对亚健康人群的“家庭式中医诊疗模式”(见图1),建立社区健康管理工作站。
图1 家庭式中医诊疗模式流程图
党的十八大把建设健康中国上升为国家基本战略;李克强总理提议“健全分级诊疗体系”,以解除医疗环境“看病难,看病贵”困境。根据治疗难易及疾病轻重缓急制定分级诊疗制度,实现基层首诊和双向转诊,建立科学合理、规范有序的医疗秩序[21]。其防治模式是针对一般人群、高危人群和患者开展专项干预,包括一级病因预防、二级临床前预防、三级临床诊疗[22]。随着医疗体制改革推进,虽然分级诊疗制度得到初步落实,但医疗保障、社会福利尚未跟上分级诊疗脚步,仍面临着资源不均、人才缺乏以及居民意识薄弱等难题。我国已初步建立了全科家庭医生责任制度,科学管理居民健康,并利用健康档案将医疗信息及时补充更新,掌握其健康状况[23]。实施全科家庭医生责任制度有效且可行,但家庭医生专业技能、人力和资源物力的匮乏是阻碍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发展的重要因素。
多功能推拿椅不仅能为普通人群提供一般机械按摩,刺激大脑皮层功能、缓解肌肉疲劳、愉悦精神、提高生活工作质量,产生医疗保健功效;还能运用中医理论失眠诊断思路及治疗方法,对失眠高危人群及轻度失眠患者进行初步诊治,预防失眠的发生和改善轻度症状,在分级诊疗防治模式上达到一级病因预防乃至二级临床前预防的目的。多功能推拿椅在社区家庭中的应用,在一定程度上能充当家庭医生的角色、减轻其负担,部分解决家庭医生人力物力短缺的问题,有效缓解医疗卫生服务压力、改善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发展现状,并实现“小病到社区(家庭),大病进医院”的要求,从而形成以“家庭”为中心的诊疗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