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认知行为护理对青光眼患者自护能力和术后康复的影响

2021-08-04慧,王

湖北理工学院学报 2021年4期
关键词:角型眼压青光眼

樊 慧,王 进

(鄂东医疗集团黄石市中心医院(湖北理工学院附属医院) a.眼科,b.肝胆外科,湖北 黄石 435000)

青光眼是一种较为常见的致盲性眼部疾病,伴随患者终身。青光眼以视神经萎缩和视野缺损为特征,发病迅速,会导致患者视力减退、视野缩小、剧烈头痛等,给患者带来极大的痛苦。青光眼一旦出现病理性改变即不可逆,若治疗不及时极易导致永久性视野缺失,甚至是致盲[1-2],影响患者的正常生活,因此应尽早予以治疗。青光眼患者需要长期接受治疗和复诊,其在手术恢复期要养成长期的自我护理习惯和良好的自我管理能力,否则容易出现病情反复,致使先前的治疗失败,甚至会出现视力丧失,产生不可挽回的后果。

良好的自护能力能够帮助患者积极规避日常生活中诱发青光眼的因素,并及时监测病情变化,稳定患者视功能,减少患者日后眼盲的发生率[3]。实证研究表明,慢性病病人实施自我管理行为,及时关注其身体状况,对疾病进行积极地管理[4-5],有利疾病的康复。近些年,研究者在对青光眼患者的自我疾病管理上开展了广泛探索[6-8]。

目前,通用的护理模式虽然基本上满足了急性闭角型青光眼患者术前术中对医从性的基本要求,但是对于术后恢复这一环节的关注不够。患者由于术后恢复治疗时间跨度大,难以持之以恒,且对康复结果没有信心,心理负担较重,难以达到稳定的预期治疗效果,因此帮助患者做好相应的认知行为护理十分重要[9]。认知行为护理是临床上经常用到的护理方法,属于心理干预的一种,能充分调动患者的主观能动性,提高患者对疾病治疗的参与感,帮助患者增强治疗的信心[10]。患者通过了解与疾病相关的医学知识,提高患者对疾病的发生、发展及转归的认知能力,从而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提升自护能力,尽可能达到最理想的康复效果。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8年1月至2020年11月在黄石市中心医院接受治疗的急性闭角型青光眼患者112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6例。对照组男28例,女28例,年龄45~68岁,平均年龄(58.23±9.51)岁;观察组男27例,女29例,年龄43~65岁,平均年龄(56.65±7.71)岁。对照组采取青光眼常规护理,观察组采取认知行为护理+青光眼常规护理。比较2组患者的一般资料,无显著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本次研究均已告知患者,并取得患者知情同意,患者均表示配合治疗及对护理无异议。

1.2 筛选病例

1)纳入标准:①患者前房浅房角窄,眼压大于2.81 kPa;②年龄小于70 岁;③患者有急性青光眼发作史,且符合急性闭角型青光眼诊断标准。

2)排除标准:①伴有其他眼睛疾患的病者;②无独立行为能力患者;③精神障碍和认知障碍的患者。

1.3 研究方法

对照组采取青光眼常规护理。 患者入院时主动接待并介绍病房环境,保证病房内安静整洁,光线亮度适宜患者休息。 为患者讲解急性闭角型青光眼疾病的基本知识、生活及饮食中影响青光眼康复的不良因素,以及需要配合治疗的注意事项等。

观察组采取认知行为护理+青光眼常规护理。制定具体措施如下。

1)成立以高年资护师为组长的认知行为干预护理小组。各小组成员均为能力突出者,沟通能力强,具备扎实的基础理论知识和认知干预的相关知识,具有制定认知行为护理措施计划和评估患者认知水平的能力。小组定期组织会议,讨论与患者沟通交流中了解到的一些突出问题和患者的认知行为。根据讨论结果,了解患者病情并制定出下一阶段的护理计划。及时开导患者,每次开导时间不少于10 min。 护理人员应态度温和、语气诚恳,积极主动地为患者介绍发病机制和配合医生治疗的注意事项,让患者对治疗和护理产生良好的依从性。

2)认知护理。告知患者急性闭角型青光眼是一种全身性的疾病,社会、心理以及生活中的因素(如家庭、工作、四季变化、寒冷刺激及各种极端情绪的爆发等)可以促使眼压的急剧升高与波动。将急性闭角型青光眼的相关知识、发病机制、诱发因素、预防知识等制定成告知手册,发放给患者。根据患者的病情、文化水平和对疾病的认知程度等制定出适合该患者的个性化认知干预,增强患者的自护能力与信心。

3)行为护理。每天上午8∶30和下午4∶30,采用个人、小组、集体3种方式对患者进行自我护理现场教学,包括正确的滴眼药水及上滴眼膏的手法和用量、注意事项、简易眼压自我检测方法和眼球按摩手法等。

4)心理护理。患者在急性发作期,会出现头痛、恶心,甚至呕吐和视力不佳等症状,异常烦躁郁闷,在接受治疗时容易出现消极心理,不愿与人沟通。因此,与患者建立相互信任的关系,对缓解消极情绪十分重要。 值得注意的是,对患者进行心理疏导时,不可一味地从专业角度进行疾病分析,可通过聊天、音乐等方式让患者放松心态及心理压力,待其病情有所好转,再从专业的角度进行指导,帮助其树立正确的疾病认知观念,如不要在暗室环境下停留时间过长、不可长时间看电视电影、衣着不宜过紧(尤其是领口)、避免长时间低头弯腰以免眼压升高、不吸烟、适量运动、保证充足的睡眠等。干预小组应随时掌握患者的心理状态,及时给予心理干预,保持情绪稳定,帮助患者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对其术后的康复具有积极作用。

5)饮食及饮水要求。对患者的饮食进行合理的指导与搭配,要求患者多摄入高蛋白粗纤维食物,饮食清淡,保持肠道通畅,避免因摄入辛辣刺激性食物造成便秘,从而引起腹压升高。每次饮水不宜超过300 mL,预防房水生成过多而引起眼压升高,诱发青光眼。

6)社会干预。患者入院时,建立个人档案,包括个人信息及家人或朋友的联系方式,整理患者自我管理的教育内容。进行定期或不定期随访,了解患者居家情况,也可通过询问家属的方式了解患者是否有按时服药、复诊,巩固治疗效果。

1.4 观察指标

从自护责任感、健康知识掌握度、自我护理技巧、综合评分4个方面对2组患者的自护能力进行评估,每项 25分,总分为 100 分,得分越高则表示患者的自护能力越强[4]。同时,结合日常生活中常见的问题,帮助患者对自护能力进行准确认知,确定改进方向。通过对患者6个月的复诊随访,统计并比较2组患者术后的恢复情况(包括眼压大于2.81 kPa发生率、视野损伤发生率、青光眼复发率)[4]。

1.5 统计方法

利用SPPP23.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处理,计数资料(%,n)使用卡方检验,其中一部分样本因样本量数据较小,使用卡方矫正检验,计量资料(s)使用t检验。如P<0.05,则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自护能力情况比较

2组患者的自护能力评分见表1。由表1可以看出,观察组患者的各项指标得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观察组患者的自护能力更高。

表1 2组患者的自护能力评分

2.2 术后恢复情况比较

2组患者术后恢复情况见表2。由表2可以看出,观察组患者眼压超过2.81 kPa发生率、视野损伤发生率及青光眼复发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有意义(P<0.05)。这说明自护能力较高的观察组术后康复效果较对照组更好。

表2 2组患者的术后恢复情况 n(%)

3 讨论

观察组患者在健康知识掌握度、自我护理技巧、自护责任感等自我管理行为的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 。由此可见,使用认知行为护理模式能帮助患者增强对自我疾病的管理能力。在制定认知行为护理计划和实施护理措施过程中具有个体差异,能够因人因地制宜,实施护理过程更具有针对性。观察组在认知行为护理模式下护理6个月后的眼压、视野损伤及青光眼复发上均优于对照组(P<0.05) ,说明认知行为护理模式的实施能有效的提高患者自护能力,从而提高患者的康复效果和远期疗效,帮助患者能够尽早康复。

综上分析可知,进行了认知行为护理的患者相较于常规护理的患者的治疗效果分析,发现患者的自护能力显著提高,具备良好的自护能力,能够提高其对治疗的依从性。同时,有效的手术治疗配合科学的护理干预,能够提高疗效,减轻痛苦,最大限度达到理想的康复效果,使患者的生活质量得到较好的保障[12-13]。

猜你喜欢

角型眼压青光眼
青光眼问答
24h眼压的重复性测量及夜间坐卧位眼压的差别
前房穿刺减压术在急性闭角型青光眼急性发作期手术中的联合应用
超声乳化联合房角分离术治疗急性闭角型青光眼合并白内障的效果
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人工晶状体植入治疗闭角型青光眼
“青光眼之家”11周年
超声乳化联合房角分离术治疗闭角型青光眼合并白内障的临床价值研究
高眼压症及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患者的24 h眼压波动规律
防治青光眼,别只盯着眼睛看
中医药治疗青光眼的研究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