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先秦时期餐桌礼仪文化功能——以《礼记》为例

2021-08-04刘馨蔓苏劲宇陈硕文

名家名作 2021年7期
关键词:礼记餐桌礼仪

刘馨蔓 刘 星 苏劲宇 陈硕文

中国在数千年的饮食文化发展历程中,构建出了一套独具特色的餐桌礼仪文化体系。此体系的形成与先秦社会制度及早期儒家思想密不可分。董仲舒曾说:“好色而无礼则流,饮食而无礼则争,流争则乱。”餐桌礼仪文化不仅体现着规范饮食活动秩序的基础属性,还发挥着维系人际关系、维持社会秩序、维护等级差别的重要功能。以《礼记》为代表的先秦典籍对餐桌礼仪的铺叙,可以视作中国早期饮食礼仪的汇编,是我们探究先秦饮食之礼的重要参考。《礼记》一书对于社交场景、交往对象、宴饮规模等因素皆有详尽的记述,同时也具有丰富的文化功能。

其一,饮食习惯与饮食礼仪的紧密结合深刻影响着社会风俗。多样各异的饮食习惯受到儒家传统思想的指导和引导,从个性中升华出统率先秦社会的共性的饮食习俗,其中包含了诸多贴近日常生活的细节描写。在先秦饮食礼仪中主张“重味少食”,古人认为饱食是淫奢纵欲的表现,暴食更是难以被原谅的恶行,即使是物质条件较好的贵族阶级,也一同谨遵着“食不重味”的节制的饮食原则。《礼记·礼器》有云:“天子一食,诸侯再,大夫、士三。”即天子进食时,只食一口就须曰饱;而诸侯进食,吃两口后须曰饱;大夫和士则是三口之食。对于精英阶层,即从其斯文有节制的进食行为塑造其为人勤俭持礼的形象,也就自然区别于平民“食力无数”的吃相。此外,流行于乡野阡陌之中的“乡饮酒礼”也从饮食礼仪出发,深刻地影响了社会风俗道德基础的形成。由于“乡饮酒礼”最初以由下到上举荐贤能为目的,比起简单的聚餐互饮,更为强调宣扬宾客之间的恭敬友爱之风。《礼记·乡饮酒礼》中对于此种风俗背后的文化意义有这样的阐释:“君子之所谓孝者,非家至而日见之也;合诸乡射,教之乡饮酒之礼,而孝弟之行立矣。”统治者试图通过美化饮食风俗从而实现对社会的软控制,使“乡饮酒礼”的风俗呈现出鲜明的文化特性。

其二,通过菜肴位置的摆放及进食禁忌等就餐细节规范宴饮秩序。《礼记·曲礼》中记载:“凡进食之礼,左殽右胾,食居人之左,羹居人之右。脍炙处外,酰酱处内,葱渫处末,酒浆处右。”考虑到烹饪方法和原料种类的不同,为了宾客食物取放的便捷及餐桌的美观整齐,菜肴被划出严格的分区——置放在餐桌左侧的是带骨头的肉,另一侧则是已被切好的大块肉;左手方摆放食客的饭食,右手方则是羹汤一类的汤食。同样是肉食,又有更为细致的划分:被细切的小块肉和被烤熟的肉块,须摆放在桌子的最外围,置于盛肴胾的器皿之外,而调味料和肉酱则需放在桌子的内侧,方便食客蘸用。蒸葱放在醋和肉酱之左,酒和浆放在羹汤之右。餐桌摆放布局要左右对称。在宴饮结束之时,主客之间还有较为复杂的食器交接要求。《礼记·曲礼》中写道:“卒食,客自前跪,彻饭齐以授相者,主人兴辞于客,然后客坐。”即在宴饮完毕后,客人须跪坐在席位之上整理好餐桌上的餐具器皿,并交于一旁的侍女,此时主人要连忙起身,陈述不敢劳烦客人的客套之词,然后客人再返回席位。主客间如此的再三“推让”,实际上是古代人际互动中重要的情感交流,既表现了客人对主人的感谢,又反映了主人对客人的尊重。同时就餐时对于食客的仪态也有着“十四毋”的规范:“毋抟饭,毋放饭,毋流歠,毋咤食,毋啮骨,毋反鱼肉,毋投与狗骨,毋固获,毋扬饭。饭黍毋以箸,毋嚃羹,毋絮羹,毋刺齿,毋歠醢。” 这十四种失礼的吃相又可分为两种:一为贪吃不顾他人,谓之“伤廉”;二为吃相粗俗,谓之“不雅”。钱穆先生讲,礼仪是以对方的存在作为前提,对对方需要保持敬意。无论主客,在就餐时都需要注意是否有失礼的吃相而冒犯到其余宾客。对于这些餐桌礼仪及饮食习惯的说明,表明当时已经形成了规范的宴饮秩序和系统的饮食习俗。

其三,餐桌礼仪受宗法制影响辅助着家庭内部伦理道德秩序的形成。“儒家有两个非常重要的概念:一是尚德,二是亲亲。亲亲的观念成为中国社会凝聚的重要理论基础。”脱胎于父权家长制的宗法制度,使得家庭内部形成以大家长为核心的资源分配体系,食物也不例外。一日三餐虽为相对随意的小型宴饮活动,家庭内部成员也需遵守各类餐桌礼仪规范。《礼记·内则》中记载:“父母在,朝夕恒食,子妇佐馂,既食恒馂。”即展现了寻常百姓家庭中儿女服侍父母舅姑就餐的日常场景:在食材选用上,家中的多样物产“饘酏”“酒醴”“芼羹”“菽麦”“蕡稻”等应任由长辈挑选;在进食次序上,“燕侍食于君子,则先饭而后已”,晚辈须在长辈进餐后再进食,以长辈为先;同时本篇对于服侍长辈进餐时的儿女“问所欲而敬进之,柔色以温之”的神情描写,体现了古代社会家庭内部对“孝”的尊崇。即使是上层阶级,同样应以“孝”作为儿女服侍父母的第一要义。在《礼记·文王世子》篇中,即使 是太子仍须做到“膳宰之馔,必敬视之;疾之药,必亲尝之。尝馔善,则世子亦能食;尝馔寡,世子亦不能饱;以至于复初,然后亦复初”。“孝”作为维护家庭内部秩序和社会稳定的需要,逐渐成为兼有家庭伦理和社会平衡的制度规范,在餐桌礼仪的实施方面又起到了促进家庭伦理体系形成的作用,更从侧面推动了后期儒学兴盛时“孝”之社会意义的日渐扩大。

总体而言,先秦时期的餐桌礼仪对食客近乎苛刻的限制,使得宴饮程序渐趋烦琐,一定程度上弱化了其满足生存的基本功能,而沦为政治教化工具,成为森严等级秩序的外在表现。随着社会文明的变迁,大部分的礼仪规则也逐渐成为典籍中的文化记忆,于现代社会的实践效用甚微。但不可忽视的是,传统的餐桌礼仪体系对后世饮食文化的发展具有不可磨灭的影响,每一个微小的饮食细节,蕴含的都是人类对饮食活动的重视观念,是先秦时期“食物本位观”的生动表现,也影响着后世“民以食为天”文化基因的形成。同时先秦饮食礼仪中一些原始饮食观念,如节约粮食、饮食搭配得当等都可视为现代饮食理念形成的雏形。“它标志着直接规范约束人们社交行为的饮食礼仪,在制度方面的成型,在内容形式上的丰富发展,在政治文化功能上的进一步完善。”饮食文化在现代发展历程中经历着不断的变化和完善,但不变的是,传统饮食文化中的餐桌礼仪始终是通过对人们饮食行为的规范约束,促进人类道德修养的构建,同时餐桌礼仪的约束又在“礼”的基础上,从一个更为普遍的角度,使人们的审美观念和人生价值有了质的飞跃,促进了社会体系的和谐构建与日益完善,对现代社会仍然有十分重要的指导意义。

猜你喜欢

礼记餐桌礼仪
《礼记》在经学史上的地位变迁及其当代价值
《春天终将到来》《金色餐桌》
半途而废
“闻善以相告也,见善以相示也。”
大餐桌,小小船
筷子礼仪
礼仪篇(下)
察言观色
半途而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