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高校特色专业教材建设的探讨与实践
2021-08-03万明郭西平封彦乔晓荷张振方
万明 郭西平 封彦 乔晓荷 张振方
[摘 要] 教材建设是课程建设、课堂建设和专业建设的重要基础,是一个学校培养质量和办学水平的具体体现。在我国数量庞大的行业高校中,特色专业教材的建设任重而道远。从教材规划、教材管理、审核评价、系列教材建设等方面,分析了特色专业教材建设中存在的问题,系统地探讨了特色专业教材的建设与管理路径,总结了其在一流课程、一流课堂、一流专业和一流质量建设中的作用及成果,以期能为其他高校起到借鉴作用。
[关键词] 行业高校;特色专业;教材建设
[基金项目] 2019年度陕西省教育厅“西安工程大学‘1+3+X创新创业教育研究与培训基地”;2019年度陕西省教育厅“‘互联网+纺织竞赛提升学生三创能力培养的实践育人模式研究”(19BZ035)
[作者简介] 万 明(1963—),男,湖北荆门人,硕士,西安工程大学教务处处长,教授,主要从事纺织工程、高等教育管理研究;郭西平(1970—),女(满族),吉林四平人,硕士,西安工程大学纺织科学与工程学院助理研究员,主要从事高等教育研究;封 彦(1984—),女,陕西西安人,硕士,西安工程大学教务处工程师,主要从事高等教育研究。
[中图分类号] G64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9324(2021)26-0100-04 [收稿日期] 2021-01-27
教材建设是国家事权。全面振兴本科教育,教材建设是其中的重要内容,关系到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和为谁培养人的重要条件建设。随着教育强国建设的推进,科學技术进步的加快,社会对人才能力需求发生了变化,教材的建设与管理被各高校作为人才培养的重要基础。本校建在西安,是西部唯一的一所以纺织服装为特色的地方行业高等学校。多年的教学实践表明,特色专业教材在行业高校教材建设中占据着重要分量,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1]。
特色专业教材包括文字教材、数字教材和新形态教材,在专业教学过程和人才培养质量中作用重大。首先,它是立德树人、课程思政的重要媒介,无时无刻不在影响着受教育者,具有明确的思想性、目的性,对学生具有一定的价值导向和文化传承作用。其次,作为承载知识的重要载体,呈现的是专业知识结构与体系,具有专业性、适用性和可读性等特点,是学生获取知识和培养能力的重要渠道,是教师传授知识和指导学生的主要媒介。最后,它体现的是普通高等学校专业类教学质量国家标准及教学大纲的课程教学目标,支撑的是人才的毕业要求,具有规范性、完整性和系统性的特点。
一、特色专业教材建设存在的问题
30多年来,纺织工业一直在转型升级,从纺织大国向纺织强国建设中迈进,纺织类工科专业也一直处于升级改造、学科交叉融合的发展之中。因此,特色专业教材的建设与管理亟须随之跟上发展的步伐。受行业经济周期性影响和出版商经济利益的驱动,行业高校在特色专业教材管理上存在着职责不清、管理弱化、审查不严等现象,在教材建设的研究、咨询、决策上存在一定程度的缺失,在与国家、地方和其他高校的上下联动和相互协调上存在脱节现象。归纳起来,行业高校在特色专业教材建设中具体存在如下问题。
1.价值导向不明显,思政元素挖掘不够。特色专业教材过于注重专业知识结构和体系的完整性,忽略了价值导向和课程思政元素。如服装史热衷于展示西方图片,对中国古代唐装汉服等民族服装元素挖掘不够。
2.教材建设管理体制机制不健全。第一,教材编写审查不严,学校对教材编写出版审查不严,将审查责任推给了出版单位。第二,教材选用把关不严。在专业教材选用上,学校往往可能会完全尊重各专业的订购意见,但可能出现优先订购本专业教师编写的教材(无论水平高低),或受到出版商利益诱惑引进劣质教材进入课堂的现象。第三,教材购买缺乏引导,在学生购买正版教材意愿不强的情况下,缺乏合理的措施引导,出现学生不买教材,或者购买盗版、复印教材(都涉嫌违反我国著作权法),造成教学效果不佳等。
3.教材建设质量不高。第一,教材立项建设把关不严。编写团队政治审查不严,教材价值引领无法落实。第二,编写团队力量审核不够,教材质量难以控制,专业教材存在相互抄袭、低水平、同质化、缺少系统规划、特色创新不足的问题。
4.新形态教材建设不足。新形态教材一般以标有二维码的纸质教材为载体,通过嵌入视频、音频、作业、试卷、拓展资源、主题讨论等数字资源,将教材、课堂、教学资源三者融合[2]。相对传统纸质教材,新形态教材具有数字资源库便于访问、教材内容呈现形式多元化、学生个性化学习需求和教材数字资源易于更新等优点[3]。目前,除传统纸质教材之外,电子、数字教材等新形态教材建设不足,品种太少,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之后又一哄而上,导致教材拍摄粗制滥造,吸引力不强等。
二、积极探索特色专业系列教材建设,推进人才培养教学改革
(一)完善制度建设,强化教材管理
1.完善规章制度,规划教材建设。(1)要建设完善学校教材领导体制和工作体系。加强党对学校教材工作的全面领导,成立由党委书记、校长任组长的教材工作领导小组,成立教材建设专家委员会,成立教材建设办公室,建立健全集决策、执行、研究和咨询多位于一体的学校教材工作体系。教务处要完善新时期教材科的工作职能,调整优化内部教材管理体制,强化教材建设专业支撑力量,推动学校教材建设整体工作的前进。(2)要系统构建完善教材规划和管理制度体系。首先,根据国家教材委员会《全国大中小学教材建设规划(2019—2022年)》等文件精神,在总结学校“十三五”教材建设规划实施经验的基础上,研究制定“十四五”教材建设规划,统筹推进学校各类教材的建设。其次,要突出问题导向,坚持建管结合、以管促建,建立健全如《教材立项建设管理办法》《教材使用管理办法》等覆盖全校公共课、基础课、专业课等全部教材,具有“四梁八柱”性质的管理制度体系,尤其是要补齐特色专业教材管理制度的短板,明确教材编写、修订、审核、选择使用等各环节的管理要求,解决好教材“谁来管、管什么、怎么管”的问题;明确在教学评估、专业认证、人才培养方案、教学检查与年终考核等环节中教材建设的标准、指标体系和结果运用。(3)完善教材建设激励机制。修订完善学校《教学奖励办法》等文件,依托国家、省级、校级教材建设奖等机制,大力奖励教材建设成果,将教材编审、建设、管理、成果等作为业绩考核、职务评聘、职称评定、名师评比等环节的重要依据,形成全校重视教材建设的良好氛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