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校园文化育人载体探究
2021-08-03宋致远王轩马紫威
宋致远 王轩 马紫威
[摘 要] 大学生校园文化育人是高校育人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以文化人,以文育人”思想的指导下,大学生对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丰富内涵和实践要求还需要进一步加强。因此,如何发挥校园文化的育人功能,完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体系至关重要。以中国农业大学生物学院为例,通过调研、访谈探索校园文化育人载体,提出高校应通过校园精神文化、物质文化、制度文化、行为文化和网络文化等维度的载体建设,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增强校园文化育人效果。
[关键词]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文化育人载体;思想政治教育;院级
[作者简介] 宋致远(1987—),女,四川绵阳人,博士,中国农业大学生物学院分团委书记,讲师,主要从事高等教育学、思想政治教育研究;王 轩(1995—),男,陕西安康人,学士,中国农业大学生物学院专职辅导员,主要从事高等教育学、思想政治教育研究;马紫威(1986—),女,天津人,硕士,共青团中国农业大学委员会副书记,助教,主要从事高等教育学、思想政治教育研究。
[中图分类号] G64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9324(2021)26-0001-04 [收稿日期] 2021-04-07
文化育人载体的含义是指把文化作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和思想政治教育的载体,即思想政治教育者利用各种文化产品和文化承载物将教育的内容和思想融入文化建设,借此对人们进行教育,以提高人们的思想道德素质。大学校园里蕴含着长期教育所实践形成的精神与物质财富,校园文化以大学校园为空间,以高校师生为主体,以校舍环境、硬件设施、校史校训和师生的校园文化活动为载体和内容,它是各种文化要素及其相互关系的总和。校园文化载体是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传播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的重要陣地,是学校教育主体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有效工具。在高校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校园文化具有多种重要的功能,如道德素质认知功能、理想信念教育功能、人生价值导向功能、生活娱乐调适功能、精神奖励激励功能等[1],这些功能对于大学生思想品德和人格素质的形成、发展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长期以来,中国农业大学开展了各类校园文化活动,时刻践行着以文化人、以文育人的方针。本文以中国农业大学生物学院为例,通过文献查询和广泛调研,将大学生校园文化分为物质文化、精神文化、制度文化和行为文化等基本文化形态,并对校园文化载体的形式、效果进行了调查探究,从而为探索更加丰富有效的校园文化育人载体,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落细落实,提供理论依据。
一、大学生校园文化载体现状及有效性分析
为探索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践行融入校园文化的载体以及有效途径,我们面向学校全体师生进行了大学生校园文化建设载体的调研。调查问卷共回收250份有效问卷,有效率达96.15%,涵盖学生和教师等各类人群。调研数据显示,49.2%的人了解校园文化载体的概念,其中有78.8%的人认为校园物质文化是其主要载体形式。对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校内的传播影响力度,36.4%的人认为学校精神和学习风气对自己的影响很大。
在各类校园文化载体对大学生核心价值观教育的影响中,校园物质文化载体的影响力最高,达到78.8%,校园行为文化载体占67.2%,校园精神文化载体占64.4%,校园制度文化载体占59.6%,校园网络文化载体占58%。这五种载体的概念和意义分述如下。
1.校园精神文化载体。是学校在长期发展过程中沉淀和逐渐形成的,被全校师生认同并遵循的一种价值观念和文化观念[2],主要包括校风、校训、校史、校歌、校徽。中国农业大学以“解民生之多艰,育天下之英才”等为校训,影响了一代又一代的学子,成为其十分宝贵的精神财富。学生在调研中认为,通过校园精神文化载体,可以加强自身对学校的认同感、归属感、荣誉感,激发自身知农爱农之心、强农兴农之志,也能够进一步提升校园文化的影响力,达到文化育人的效果。
2.校园物质文化载体。是学校中涵盖科研、教学、生活、娱乐等方面的物质构成,包括学校美丽的校园环境、完善的校园设施和人文景观等[3,4],如学校楼宇、道路、各类设施、自然环境等。学生认为,校园物质文化载体越丰富,其关注度越高,越能在潜移默化中加深对校园文化的理解、认识。调研结果显示,学生希望学校能够加强对体育器材和运动场地的投入,充分发挥校园文化功能,将体育育人与文化育人有机结合起来,助力自身更好成长和发展。
3.校园制度文化载体。是学校在发展过程中,根据国家、社会的相关要求以及学校的办学理念和实际需求制定,以条文条款等形式存在,并要求学校全体成员共同遵守的行为规则[3],如学校的管理体系、规章制度等。学生认为,制度体系对形成良好的道德素质和价值观念有积极的影响,使他们更加了解、关注学校的要求和明确自身的权利义务,从而进一步发挥主观能动性,提高综合素质。
4.校园行为文化载体。又称校园活动类文化载体,包括学术文化活动和文艺体育类活动等,如各类文化体育活动、社团活动、社会实践等。调查结果显示,学生参加校园文化活动的内在原因,主要包括丰富日常生活,提高人际交往、沟通协调等能力。学生认为,校园文化活动生动有趣、内容丰富、受关注度高,更乐于接受并受其影响,从中也能得到帮助和成长。
5.校园网络文化载体,如校园网、知乎、贴吧、各类社交媒体(微信、QQ、微博)等。调查结果显示,学生在社交平台的众多软件中,使用微信(71.2%)与QQ(52.4%)的人数最多,71.6%的学生经常性地使用网络平台。学生认为,通过使用网络平台学习知识、阅览时事新闻、沟通交流已成为生活习惯,网络文化育人载体的影响力和效果持续增强。由此可见,通过网络传播相关文章或思想教育观点会有更高的影响力,网络思政育人格局有待构建和深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