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振兴”主题写作指导
2021-08-03赵文清
赵文清
一、命题理由
乡土文明是中华文明的滥觞。春耕秋收,日出日落,桑柘鸡豚,牧歌悠远……是唐诗宋词中诗人的山水田园梦,是中华儿女梦中最美的故乡画卷。随着时代发展,乡土文明在现代化浪潮的冲击下逐渐走向衰落。我国作为一个农业大国,没有农业农村的现代化就没有整个国家的现代化。这片古老的土地必须在新的时代重新焕发生机,充满活力地走向未来。
(一)决战脱贫攻坚取得决定性胜利,为乡村振兴打下了坚实基础
近年来,从中央到地方都特别关注乡村振兴问题。今年我们的脱贫攻堅计划完美收官,创造了人类扶贫史上的中国奇迹。现行标准下9899万农村贫困人口全部脱贫,832个贫困县全部摘帽,12.8万个贫困村全部出列。但是,脱贫只是宏伟的乡村振兴战略的一个部分,乡村振兴任重道远。
(二)乡村振兴战略
乡村振兴战略是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提出的战略。乡村振兴战略20字方针是“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十九大报告强调,农业农村农民问题是关系国计民生的根本性问题,必须始终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
中共中央、国务院连续发布中央一号文件,对新发展阶段优先发展农业农村、全面推进乡村振兴作出总体部署,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做好“三农”工作指明了方向。2018年3月,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政府工作报告》中强调,大力实施乡村振兴战略。 2018年5月,中共中央政治局召开会议,审议《国家乡村振兴战略规划(2018—2022年)》。2018年9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了《乡村振兴战略规划(2018—2022年)》,并发出通知,要求各地区各部门结合实际认真贯彻落实。
2021年2月21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的意见》即中央一号文件发布,这是21世纪以来第18个指导“三农”工作的中央一号文件 ;2月25日,国务院直属机构国家乡村振兴局正式挂牌。
(三)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三步走”时间表
2017年12月,中央农村工作会议首次提出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乡村振兴道路,让农业成为有奔头的产业,让农民成为有吸引力的职业,让农村成为安居乐业的美丽家园。
按照党的十九大提出的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分两个阶段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的战略安排,中央农村工作会议明确了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目标任务:
——到2020年,乡村振兴取得重要进展,制度框架和政策体系基本形成;
——到2035年,乡村振兴取得决定性进展,农业农村现代化基本实现;
——到2050年,乡村全面振兴,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全面实现。
(四)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乡村问题的论述
1.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不能光看农民口袋里票子有多少,更要看农民精神风貌怎么样。(2017年12月,徐州考察)
2.中国要强,农业必须强;中国要美,农村必须美;中国要富,农民必须富。(2016年4月,安徽凤阳县小岗村农村改革座谈会)
3.留得住青山绿水,记得住乡愁。(2015年10月,云南调研)
4.一个都不能少,一户都不能落。(2014年12月,江苏调研)
5.小康不小康,关键看老乡。(2013年4月,海南考察)
(五)乡村是我国全面现代化的短板
十九大报告指出,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从我国发展的现状而言,城乡发展最不平衡,农村发展最不充分,受发展不平衡、不充分影响最大的是农民,已经成为中国社会不能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需要矛盾的主要方面。矛盾之变就决定着全局之变。乡村是我国全面现代化的短板,乡村现代化的水平决定了整个中国的现代化水平,能不能实现现代化的关键在农业农村。
二、命题设计
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材料一:2018年两会期间,习近平总书记提出要推动乡村产业振兴、人才振兴、文化振兴、生态振兴和组织振兴。
材料二:厕所革命、山水宜居、特色农业、数字乡村、集体经济、农民网红直播带货、职业农民、就地就业、新农民超话、人才返乡、大学生村官、村民选举、乡村图书馆、乡村文化遗产保护、绿领新农民、新农人……这些词语见证着乡土振兴的步伐。
古老的土地,新生的力量,时代的活力,让我们对这片土地上的主人们充满期待。你认为新时代的农民需要具备哪些素养、哪些技能,才能够担当起乡村振兴的重任,引领农村发展的未来?
作为一名高中生,如果你有志于到农村干一番事业,让今日乡土变成人们向往的乐园,你认为当下的学习应该注意一些什么?
请综合上述材料内容,写一篇文章,展现你的思考和态度,阐述你的看法。
要求:从以上两个问题中任意选择一个,确定角度和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三、立意分析
关于乡土话题的高考作文题,以前更多考查的是学生建立在乡土经验基础上的情感体验和认知评判,如2015年高考山东卷作文题对“丝瓜藤与肉豆须”的分辨,2014年高考辽宁卷作文题关于现代文明灯火美和自然星光美的辨析,2014年高考湖南卷作文题对建设“最美乡村”的思考。随着时代的发展,近些年高考作文题加强了对情境性的考查,要求写作者从“旁观”的鉴赏者、评价者转化为想象中情境的亲历者,话题的时代感和实践性显著加强。本题根据乡村发展的具体情境给学生提供了两种身份设想,即乡村新农民和未来乡村发展的生力军,需要学生在熟悉时代背景的基础上进行想象和自我感知。
这则作文题属于“时事话题型”,作文类型为任务驱动型作文。材料意在引导学生思考当今时代发展中的农村“短板”问题,引导学生从中央政策和乡村发展现实两个层面认识乡村发展的方向和路径,激发其社会责任感和投身社会实践的热情。此作文题旨在引导学生关注社会现实,厚植家国情怀,投身社会实践,以强化写作的社会性与实用性功能。
写作时,考生可以从以下角度思考:
立意一:新时代的农民应有乡土情怀、现代意识和高尚追求,才能够扎根农村、改变乡土,引领乡村振兴发展。
该立意重点在揭示新时代农民的情怀和抱负。他们必须立志于乡村未来的发展,走城乡融合发展之路,重塑城乡关系;运用现代科技、信息、管理观念打造新型农业农村生态;传承发展提升农耕文明,致力于农村文化的兴盛。新农人要拥有这样的情怀、意识和追求,才能实现乡村未来的全面振兴。
立意二:新时代农民应该用科技改变乡土面貌,用文化繁荣乡土气象。
该立意重点在揭示新时代农民实现乡村振兴的主要路径。乡村发展要坚持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比翼双飞。新时代职业农民在创造产业以及农副产品运营模式等方面要积极探索,帮助和带领大家走上脱贫致富之路;在对乡村自治管理模式的探索中形成政策体系、工作体系和制度体系,注重垃圾分类、厕所革命等环境治理,推动乡规民约、道德风尚等文明建设。
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乡村振兴离不开文化振兴。离开了文化,乡村就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只能徒有其表,无法实现永续发展。从这个意义上说,乡村振兴的核心就在于文化振兴。丰富乡村文化内涵,激发乡村发展活力,让乡村更美丽、村民生活更美好,是时代的要求、人民的愿望。
立意三:新时代农民应该自信,做追梦人;自立,做创业者;自强,成为时代大写的“人”,成为新时代风流人物。
该立意重点在新时代农民的自我人格建设方面。要改變长期以来社会大众对农民的偏见,这就需要建设农民新型人格,塑造新型农民形象。新农民应该以人格的现代化为标志,自尊、自重、自强的新一代农民是新时代亮丽的风景线。
立意四:有志于乡土的青年,应该在当下学习中强化社会责任感、培养实践能力、关注时代发展,这样才能够勇于奉献、肯于实干、能够巧干,在未来切实改变乡土面貌。
该立意重点在揭示青年学生应该具备的情怀和抱负。青年学生,如果没有社会责任感,不关注自我和时代发展之间的紧密联系,那么其学习则无宏大的目标;如果没有实践能力,不能在劳动实践中培养自己吃苦耐劳的精神和奋发进取的意志,难以胜任重任,那么其学习就难以精进致用;如果不关注时代发展,不明白时代变化的规律和发展的方向,不能聚力于时代发展的重点、难点问题,不为解决这些问题而储备知识和能力,那么其学习易流于空疏。
立意五:志在天下,让乡土这股历史的血脉重现活力;行在脚下,让中国发展的“短板”成为历练的舞台。
该立意重点在揭示青年学生在学习时要关注的具体问题。乡村振兴问题,既是文化、文明的传承和发展问题,也是经济发展和发展模式的问题。学生学习要树立更为宏大的目标:展望未来,延续足迹,“脱贫”只是乡土发展新的起点;谱写新曲,桃源新梦,乡村振兴看我中华少年踏遍青山。
四、相关素材
1.你以伤痕累累的乳房/喂养了/迷惘的我、深思的我、沸腾的我/那就从我的血肉之躯上/去取得/你的富饶、你的荣光、你的自由
——舒婷《祖国啊,我亲爱的祖国》
2.我们来自江南塞北,情系着城镇乡野;我们走向海角天涯,指点着三山五岳。我们今天东风桃李,用青春完成作业;我们明天巨木成林,让中华震惊世界。
——北京大学校歌《燕园情》
3.农村工作干部要做到:抬腿就能跑,张嘴就能说,提笔就能写,见饭就能吃,躺倒就能睡。
——焦裕禄
4.费孝通的学术旨趣秉承经世致用的文化传统,指向当下的现实问题;其学术路径从来不是思辨式的哲思而是用双脚做学问,从实践中来到实践中去;其学术精神或许从来都不是实证主义奉为圭臬的“价值中立”,而是带有明确的价值取向。
——陈占江《费孝通的乡土情怀》
5.新型职业农民概念的提出,意味着“农民”是一种自由选择的职业,而不再是一种被赋予的身份。从经济角度来说,它有利于劳动力资源在更大范围内的优化配置,有利于农业、农村的可持续发展和城乡融合发展;从政治和社会角度来说,它更加尊重人的个性和选择,更能激发群众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更符合“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
6.丽江华坪女子高级中学党支部书记、校长张桂梅坚守滇西贫困地区40多年,放弃优越的工作条件,毅然投身深度贫困山区教育扶贫主战场。她矢志不渝,克服种种困难,努力阻断贫困代际传递,建成针对贫困山区家庭困难女孩的全国第一所全免费女子高中,使1600多名贫困家庭学生圆梦大学,托举起贫困家庭脱贫发展的希望与信心。
7.四川省甘孜州理塘县藏族小伙丁真因为其清澈的眼神和灿烂的笑容在社交媒体爆红。“外面的世界很大,但我还是最爱我的家乡。”这位20岁的康巴汉子心心念念的,只有家乡的阳光、雪山、草原和赛马。丁真有三个愿望:不想被外界过多的打扰他的生活,影响他的家人;希望为理塘、甘孜州旅游宣传贡献力量;想学习。
8.坚守偏远山村43年,毛相林带领重庆市巫山县竹贤乡下庄村村民用最原始的方式在悬崖峭壁上凿石修道,历时7年铺就一条8公里的“绝壁天路”。2005年以来,他培育“三色”经济,发展乡村旅游,带大家走上致富路。2015年,下庄村在全县率先实现整村脱贫。2019年,下庄村人均年收入达到一万两千多元,比路通前翻了40多倍。
9.2020年“贵州青年五四奖章”揭晓,六盘水市农村青年致富带头人周祯吉上榜。这个喜欢说“趁年轻,让我们一起改变农村”的青年,把口号变成了实实在在的行动。2012年,周祯吉用10万元的创业贷款,创办了贵州博掘电子科技有限公司。2016年,他敏锐地嗅到电商行业蓬勃发展的气息,果断决定成立贵州开心帮众筹电子商务有限公司,致力打造农村产业链,助力农户增收致富。至今,开心帮创业团旗下企业员工总人数已达289人,已完成89个盘州市农村电商综合服务站示范点建设,直接服务盘州市20余万群众。
五、大报评论
用“乡土味道”赋能乡村振兴
汪柏坤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新农村建设一定要走符合农村实际的路子,遵循乡村自身发展规律,充分体现农村特点,注意乡土味道,保留乡村风貌,留得住青山绿水,记得住乡愁。”在新发展阶段,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优先发展农业农村,全面推进乡村振兴,需要总结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经验做法,用“乡土味道”赋能乡村振兴。近年来,湖北省黄冈市罗田县在乡村振兴中注重乡土味道,保持和增强生态本色、发展特色、文明底色,稳步推动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
留住青山绿水。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生态宜居,是乡村振兴的内在要求。”建设生态宜居的美丽乡村,不能搞大拆大建,而要立足自然特征和文化特色,因势利导,把传統村落改造好、保护好,让乡村的自然生态与现代生活融为一体,留住“原味”的青山绿水。认真贯彻生态宜居的具体要求,避免千村一面,发挥生态优势,守护绿色家园,努力构建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乡村发展格局。我们把保护好山体、水体、湖泊的原生态,保留住古树、古井、老礼堂的原貌作为建设美丽乡村的重要抓手,使自然和人文景观成为寄托乡愁的载体、乡村旅游的亮点。“十四五”时期,我们将进一步改善农村人居环境,把加强垃圾污水治理、推进厕所革命、提升村容村貌作为主攻方向,组织动员群众开展扮靓一家庭院、净一块公共场地、栽一棵绿树、护一片干净水源等行动,建设宜居宜业的美丽乡村。
打造特色产业。乡村振兴要靠产业,产业发展要有特色。山区农业发展面临基础条件差、产业链条短、组织化程度低等困难,需要依托资源禀赋,发展特色产业,实现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助力乡村产业振兴。我们着力培育乡村产业振兴新动能,保护和发展国家地理标志产品,打造板栗、甜柿、中药材、黑山羊、山野菜等“土字号”系列特色产品,并通过延伸产业链条拓展农业功能,推动民宿餐饮、健康产业、文化体验等“农业+”发展,使特色产业的潜力得到充分释放。“十四五”时期,我们将进一步做大做强名特优新农产品,促进农业与现代产业要素融合重组,优化乡村产业空间结构,推动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带动人才、技术等关键生产要素向农业农村流动,为土特产品拓宽销路、擦亮品牌提供资源要素支撑。
涵养文明乡风。乡村振兴既要塑形也要铸魂,亟须推动文化振兴,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推进移风易俗,倡导文明新风,涵养文明乡风,提高乡村社会文明程度。我们发挥乡风文明理事会作用,组织开展好媳妇、好儿女、好公婆和十星级农户等评选表彰活动,弘扬守望相助、敦亲睦邻、孝老敬贤的传统美德,激励群众崇德向善、见贤思齐,营造文明乡风、良好家风、淳朴民风。我们要深挖、继承、创新优秀传统乡土文化,打造与自然景观相融合的文旅产品,通过打糍粑、踩高跷、舞龙舞狮等民俗文化活动展示,让游客在享受美景的同时感受文化美、乡土情,增强乡村文化吸引力和感染力。“十四五”时期,我们将进一步加强农村公共文化建设,广泛开展村级文艺宣传队汇演等群众喜闻乐见的活动,用先进文化浸润人、感染人,不断改善乡村精神风貌。(选自2021年2月8日《人民日报》,有删改)
(责编 / 严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