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素质评价时代的高考语文复习备考指津

2021-08-03李伟杰

高中生学习·阅读与写作 2021年4期
关键词:主观题现代文文言文

名师介绍

李伟杰 / 湖北省语文特级教师,湖北省宜昌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学术委员会主任委员,高中语文教研员。

前 言

2019年4月23日,作为全国第三批启动高考综合改革试点的8个省市(湖北、湖南、广东、江苏、福建、河北、辽宁、重庆)发布本省市高考综合改革实施方案。大家一直期待与之相配套的高考考试说明出台。而根据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关于新时代推进普通高中育人方式改革的指导意见》,实施普通高中新课标的省份不再制订考试大纲。不过,虽然我们不再有考试说明,但2021年1月份八省市同步进行的新高考适应性考试却透露出相关信息,可以说,这是一次标准的样卷呈现。2021年湖北省七市(州)(宜昌、襄阳、荆州、孝感、十堰、恩施、荆门)教科研协作体高三年级3月联考,可以说是继八省市联考之后的又一次为适应新高考的实战练兵。以下根据本次考试的语文试题及相关情况作简要分析,并谈谈素质评价时代和统编教材时代高考语文复习的备考策略。

一、试卷分析

本次考试的语文试卷总体上讲,以立德树人、文化自信为导向,以提升学生语文核心素养为目标,整体平稳,局部有变。其命题思想无疑为素质评价时代学生进行二轮备考提供了全新的思路。

(一)基本情况

试卷阅读文本体裁多样,题材丰富;内容充满正能量,富有时代气息。试卷整体上来说难度适中,比较有利于考生发挥。全卷的题型设置在参考2020年全国新高考Ⅰ卷模式的基础上,与2021年1月的八省市新高考模拟测试卷在试卷结构和赋分上基本相同。情况如下:

1.现代文阅读Ⅰ部分由两则材料构成,共设置五道题,计19分。前面三道为选择题,每题3分:第1题、第2题考查提取、筛选、整合文章信息的能力,第3题考查根据文章信息进行合理推断的能力。后两道为主观题:第4题(4分)考查提取、筛选、整合文章信息的能力,第5题(6分)考查梳理文章行文思路的能力。

2.现代文阅读Ⅱ部分由两则文本构成,文本一的小说是主体,文本二是相关歌词。这部分设置了四道题,共16分。前面两道为选择题,第6题(3分)考查对小说内容的理解和把握,第7题(3分)考查对小说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后两道为主观题,第8题(4分)考查对小说内容的理解,第9题(6分)考查对小说写作特色的赏析。

3.文言文阅读部分20分,共五道题。前面三道为选择题,每题3分,第10題、第11题、第12题分别考查文言断句、文化常识以及对文章内容的概括和分析;后面两道为主观题,第13题(两小题,共8分)考查文言文翻译,第14题(3分)考查对文章相关内容的概括。

4.古代诗歌阅读部分9分,共两道题。一道为选择题,第15题(3分)考查对诗歌内容的理解、对诗歌艺术手法的赏析;一道为主观题,第16题(6分)考查对诗歌抒发的情感的概括。

5.名篇名句默写部分共6分,由三道小题构成。

6.语言文字运用部分由两则阅读材料构成,共20分。第一则阅读材料对应第18题、第19题、第20题,每题3分:前两道题为选择题,分别考查上下文衔接和对修辞手法的判断;后一道题为主观题,考查修改语病的能力。第二则阅读材料对应第21题、第22题,都为主观题。第21题(6分)考查上下文的衔接,第22题(5分)考查对原文信息的概括。

7.作文共60分,为任务驱动型作文,要求考生用书信体完成。

(二)考题特点

1.精准落实基础性、综合性、应用性、创新性的考查要求

本次考试的一大变化是,文言文阅读部分设置了主观题。这与2020年全国新高考Ⅰ卷基本一致。文言文文本阅读的主观题看似有难度,但学生只要能通读全文,理解文段主要意思,实际上解题并不困难。

本次试卷与2020年高考全国Ⅰ卷的不同主要有:①将高考全国Ⅰ卷“论述类文本阅读”和“实用类文本阅读”合二为一,变为“现代文阅读Ⅰ”,分值由21分变为19分;②将高考全国Ⅰ卷“文学类文本阅读”变为“现代文阅读Ⅱ”,由两则文本构成,分值由15分变为16分;③文言文阅读部分增加了一个对文本信息进行概括的主观题(3分),文言翻译由10分变为8分,文言文阅读整体上由19分变为20分;④语言文字运用部分由原来一则材料变成两则材料,分为“语言文字运用Ⅰ”和“语言文字运用Ⅱ”。语言文字运用仍考衔接、修辞、语病、补写、概括等内容,考点变化不大,但考查方式有变,变成两道选择题和三道主观题。

2.引导考生在更广阔的视野中探究问题,在更开放的情境中解决问题

现代文阅读Ⅱ中文本一选用韩国小说《老橡树的歌》,学生阅读起来并不困难。小说里表现的“人性中的善与恶”以及令人流泪的故事后面的情节反转,都需要学生进入文本情境,带着批判性思维去解读,对社会问题进行思考。

关于“对文本二歌词的理解”以及“谈谈文本一中引用歌词的作用”这一题,则更需学生结合小说主题、情节结构、人物形象等要素进行分析。学生如果接触过日本经典影片《幸福的黄手帕》,应当对所选歌词感同身受。

相对来说,2021年八省市联考的文学类文本阅读《国文教员》作为考题更加典型,题目涉及众多传统文学作品信息,尤其要求学生用“新世说”的方式进行点评是一大创新,对学生而言也是一大挑战。学生如果对《世说新语》毫无了解,就根本无法动笔。所以,学生要主动加强对课外拓展型阅读、整本书阅读的训练。

3.注重对学生思维能力的考查

此次试题考查点比较全面,能够考查学生的语文素养和基本能力,尤其注重考查学生的思辨能力。如第1题、第2题、第3题、第8题、第14题都考查学生在读懂全文的基础上,根据题目要求筛选信息、整合信息、推断信息、概括信息的能力。还有,第4题要求学生对从事社会学研究的朋友提建议,第5题要求简要梳理行文脉络,第8题要求分析“我”在撤回报道后感到气愤、羞耻的原因,第16题要求在深度理解的基础上分析作者的思想情感,第22题要求在理解文本、筛选整合信息的基础上,以“鲸落”为主语,概括文段的主要信息……命题者特别注重对学生思维能力的考查。

4.引导学生关注社会生活,传承传统文化,担负时代使命

现代文阅读Ⅰ中材料一介绍社会学研究相关知识,尤其是对“社会”进行了详细的阐释。“社会”不是一个简单的临时形成的共同生活的集体,而是一个在历史过程中形成的有文化的集体。学生研读这一文段,可以提升其思考、分析社会问题的能力,能够引导他们关注当下,放眼未来,传承传统文化,担负时代使命。

新的语文统编教材注重“革命文化”内容,将之列为“学习任务群”里的重要学习内容,此内容在考试中也必将会深度涉及。语言文字运用Ⅰ考查材料介绍马克思故居、马克思的各种手稿及其著作版本,就是这一学习内容的体现,它引导学生关注马克思主义对中国现代社会发展的深远影响,思考新时代背景下马克思主义的新发展。

本次考试作文命题充分体现了新高考语文以文化人、以德树人的鲜明导向。考生要注意多关注社会生活,重视对热点时事的梳理和意义挖掘。这次作文考题以母子间的书信交流为任务驱动,以孩子对长辈的教育进行回应为切入点,内容既关涉母子亲情,更关涉代际思想碰撞、交锋。就立意而言,“说‘不是我的权利”和“说‘行更可贵”两种观点都可以:面对生活中丑恶的、不合理的现象,当自己的权益受到侵害时,应该大胆说“不”;面对理应承担的责任和义务,面对他人善意的提醒和师长的教导,理应说“行”。其他立意,持之有据亦可。

二、备考建议

根据2021年八省市模拟演练考试和本次湖北省七市(州)3月联考的命题思路,在研究新高考命题导向及变化趋势后,我们有必要结合相关变化调整备考策略。

(一)加强关键能力的培养,提升综合素养

备考时,我们要注意落实阅读理解、信息整理、应用写作、语言表达、批判性思维和辩证思维等关键能力的培养,探索学科关键能力的考查途径,提升学生运用关键能力和知识储备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统编教材强调的学习任务群教学、整本书阅读指导、群文阅读学习等内容,需要教师重视,引导学生深度学习,强调情境化理解,促进学生不断提升语文核心素养。

(二)精研近年高考真题,学会“四个对话”

应对新高考,我们不能仅囿于五花八门的复习资料,而应认认真真地研读高考真题,关注全国卷、山东卷、上海卷、北京卷等高考卷。就今年的特殊情况而言,八省市联考更是定海神针,清晰确定了题型样式。此次湖北省七市(州)3月联考的题型,也可作为我们研读的主要模板。研读过程中,考生要学会四个对话:与高考命题人对话,揣测命题人的出题意图;与参考(标准)答案对话,培养规范答题意识;与阅卷老师对话,研究阅卷规则及阅卷者的评分标准;与自己对话,找出不足之处,扬长避短,做一个清楚明白的答题者。考生要注意养成适合自己发挥的答题习惯,调整好答题节奏,在平时训练中做到有效控制时间,抓大放小,在考场上更好地发挥出自己的真实水平。

(三)主攻薄弱环节,进行专题突破小卷训练

二輪复习时,考生要注意化全为专,查漏补缺,以重点突破、强化训练为主,不宜分散自己的精力。考生应分析在各类考试中出现的共性错误,找出最有提分潜力的知识点。对记忆类知识点(如名篇名句默写),不要期望毕其功于一役,也不必花大量时间复习,而要经常“回头看”,考生要学会温故知新。关于文言文翻译题的训练,考生可以选择教材中含重要实词、虚词的句子(应与高考考查的翻译句长短一致),选三百句左右,每日训练两到三句,如此既可训练自己的语感,又能提升自己的做题速度。

(四)注重限时训练,提高答题速度

限时训练就是要求自己在规定时间内完成相应数量的题目,以强化自己的时间意识,培养自己合理安排答题时间的能力。限时训练可采用小卷限时和套卷限时的方式。训练题目可根据情况灵活调整,可以选择语用题与现代文阅读组合的形式,也可以选择文言文阅读、古代诗歌阅读与名篇名句默写组合的形式。考生应该根据自己的特点及时调整训练形式,力求进行最有效的训练。后期训练客观题,我们要精确限时,可以以分秒为单位。

(五)量化任务清单,关注创新题型

考生应该严格按照任务清单安排,有计划、有步骤地做题。任务清单的原则是:核心考点全覆盖,题型思路全突破,关键技巧全掌握。此外,考生还要多关注创新题型,兼顾重难点;掌握各类作文写法,关注最新的时评,背诵经典例文或段落。

后期会有大量信息卷出现,大家应区分训练价值效度,有选择地进行组卷训练,不可浪费自己的宝贵时间。

(责编 / 严芳)

猜你喜欢

主观题现代文文言文
极坐标方程主观题考点分析
文言文阅读专练
统编本初中文言文选文变化及教学策略
会背与会默写
“阅读世界”2018年中考阅读题点题小结
文言文阅读练习
浅谈初中语文教学中的现代文阅读教学
中考语文应与教材中的现代文紧密结合
例析诗歌鉴赏主观题解答五忌
现代文阅读练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