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网络直播视角下播音主持教学探析

2021-08-03周静

今传媒 2021年7期
关键词:信息传播网络直播播音主持

摘 要:2020年年初,中国利用5G技术对新冠肺炎疫情防控进展进行了24小时不间断“直播”,得到了受众的广泛关注。在疫情防控进展的信息传播下,网络直播已经成为常态化信息传播、消遣娱乐的方式,由此“直播”门槛相对降低。在“人人皆可直播”的背景下,对传统播音主持教学带来了新的思考空间,专业教师应不断探究高质量直播人才培养教学模式,为信息传播的发展注入新力量。

关键词:网络直播;播音主持;信息传播

中图分类号:G4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8122(2021)07-0150-03

一、网络直播的发展

1997年被称为“中国电视直播年”,重大新闻事件以直播方式进行,成为中国电视史上值得纪念的一年。2016年在杭州召开的G20峰会,实现了连续58小时直播进程,主要以视频呈现会议内容,同时伴有文字、图片、图表、H5等多种形式,这一年被称为“网络直播元年”[1]。随着5G时代的到来,不断加速了智媒化发展的脚步,场景融合与关系网络正在重塑媒介传播样态,移动短视频、网络直播为主的信息传播与商业经济的跨界融合逐渐成为传播新常态。直播形式多样化的发展不仅打破了传统媒介的运行模式,挤占了受众的关注空间,同时,也提供了与以往截然不同的对话方式,交互性更加融合,促使受众与社会环境发生改变:碎片化阅读、移动性关注、交互式体验成为新常态。目前,活跃在网络中的主播主要为带货主播、颜值主播、游戏主播、才艺主播、吃播等,在直播繁荣发展的环境下,传统播音主持教学需要紧跟时代步伐,进行教学模式调整,化挑战为机遇,通过新的人才培养模式推动播音主持教学的发展。

二、网络直播给播音主持教学带来的挑战

(一)传统的播音主持教学模式面临挑战

网络直播的蓬勃发展,改变了传统信息的传播方式。目前,人们更适应移动传播和接收信息模式,打破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实现随时、随地利用手机获取信息、消遣娱乐、网上购物。但是,传统的播音主持教学以传统媒体的单项传播特点进行实践训练,以培养传播国家政策的播音员和主持人为教学目的,忽视了信息传播和接收过程中的互动和反馈环节的重要性。传统的专业实践课程利用演播室、录音教室帮助学生完成稿件录制、模拟新闻播报,然后由老师进行指导和示范,这种在固定场景中的训练模式造成了学生即兴反应能力训练不足、与受众交流感较弱、对稿件依赖程度高、对现场把控能力不足等一系列问题,无法满足智媒化发展需求。同时,演播室、录音教室实践训练属于固定场景中的封闭式训练,是单项信息传播方式,传播者无法实时接收到受众的信息和反馈,缺乏交流感和互动性,无法满足新媒体移动传播环境中对人才的需求。

(二)播音主持专业发展前景受到冲击

传统的信息传播环境成就了传统媒体工作者的核心地位,充当着党和人民的喉舌,为受众传播信息、引领舆论,因此出现了许多极具社会影响力的主持人和播音员,如,中央广播电视总台主持人董卿、康辉、撒贝宁、朱广权、欧阳夏丹等知名主播,他们一直在信息传播中占据着主导地位,同时,也奠定了传统播音主持专业教学培养的基础。但是随着新传播技术的诞生和应用,新媒体和5G技术的全面普及,传统媒体机构不再是唯一的内容生产者,促使大量网络主播在新兴媒体中诞生和发展。从2016年起,网络直播异军突起,打破了以传统广播、电视为核心的主导地位。大量知名、规范、有趣的直播平台走进了受众视野,通过设置有趣、贴近百姓生活的话题引发讨论,成功吸引了受众的注意力,获得好感,导致不计其数的受众从传统媒体转向网络直播。在新的传播方式中,大量“素人主播”“才艺主播”“带货主播”“明星主播”“游戏主播”涌现,这些“主播”并非播音主持專业科班出身,也并未接受过全面系统化的课程训练,但部分“主播”凭借着个人魅力,钻研细节,善于和受众互动、交流,成功吸引了大量粉丝;而接受过四年专业、系统训练的学生,进行直播时可能受限于心理素质、经验欠缺等因素,部分直播效果远不如未接受过系统训练的“素人网红”,以上现象的出现导致该专业的发展前景受到冲击和质疑。

(三)传统专业教学培养的主持风格受到局限

传统播音主持专业教学贯彻的教学目标是,培养以“端庄沉稳、字正腔圆”为标准的主持人、播音员,中央广播电视总台的播音员都在整齐划一的风格中不断发展。在专业的训练中,由于专业的规范化和标准化,导致大部分主播失去了个人特点,向标准和专业看齐,努力成为优秀的主持人。然而,在当下发展的新兴网络直播中,进行直播的网络主播却打破了局限自身发展的桎梏,在直播的过程中充分展现符合个人性格特点的内容,以丰富、符合观众喜好的形式进行直播。部分网络主播未接受过专业培养,从而不会受到过多规则干扰,使其自由度灵活上升,为直播形式和内容增加了活力。由于社会节奏快,工作和生活压力大,人们更青睐于无压力、完全放松的信息接收状态。于受众而言,软新闻的获取是消遣娱乐、放松心情,硬新闻的关注是了解国家政策和社会发展,处于精神放松状态下的信息接收,是新时代信息传播的发展趋势,所以传统的播音、主持标准并不能适应新媒体的发展和变革。

三、5G时代播音主持教学的应对策略

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不断发展、5G时代的到来,网络直播的覆盖性以及它对商业发展模式的影响推动着人们行为习惯的重构和改变。社会环境和受众需求的变化,尤其是媒体环境的更迭,播音主持教学应时刻把握和了解最新媒体传播形态的发展,在传统培养模式的基础上,顺应新媒体传播形态,优化教学模式,培养更适合新媒体环境发展所需要的人才。

(一)注重即兴口语表达课程建设

即兴口语表达是播音主持专业中的核心课程,为后续现场报道的教学奠定了基础。网络直播以“直播”形式出现,具有较强的随意性、互动性、实时性和娱乐性,大部分内容表达是“即兴”产生,所以应加强专业学生“即兴”输出内容能力的培养,才能适应最新媒体传播形态的发展需要。2020年4月6日,中央广播电视总台新闻开展了首场带货直播“谢谢你为湖北拼单”公益活动,“小朱配琦”助力湖北武汉,中央广播电视总台主播朱广权和网络带货达人李佳琦相配合,以“云直播”方式连麦,成为网络直播中的“经典”。整个直播过程,主播不仅语言风趣幽默、反应敏捷,而且达到了妙语连珠、金句不断的最高境界,充分展现个人较高的专业素养。虽然网络直播主体不受专业科班身份的限制,形成全民直播热潮发展趋势,但直播内容优劣不一、效果良莠不齐。因此,注重即兴口语表达课程建设,加强学生专业化实践训练,提升直播效果,是播音主持专业教学应承担的责任。

(二)创新教学模式,开设网络直播课程

播音主持是一个时刻紧跟时代发展的潮流对口专业,旨在培养该领域的应用型人才。在教学过程中,应不断开拓教学模式,增加实践课程比重,锻炼学生动手能力,使其增加学习兴趣。结合学生意愿,专业院校可开设网络直播课程,从专业角度教授学生直播技巧和相关内容,提高直播水准,培养优质网络主播。同时,教师应不断探索适应移动传播的教学方法。随着新媒体技术的不断发展,移动传播是目前最为广泛的传播形态,可鼓励学生利用手机直播软件APP进行课堂内容的实践训练,努力把实践教学场景拓展到录音间和演播室以外,让学生着重感受到“我在现场”的场景化训练,实现实践教学与新技术发展的无缝对接[2]。目前,浙江传媒学院开展了不同方向的教学实践,包含人工智能、网络直播新技术等版块,得到学生的普遍认可,实践参与度明显提升。

(三)加深专业学习维度

网络直播的蓬勃发展,无疑为播音主持专业学生提供了锻炼、学习的机会,使他们成为更具职业竞争力的专业人才。教学过程中,应结合该专业学生自由、个性、创新的性格特点,利用学生喜欢的媒体传播方式。例如,快闪、抖音、微视频、H5等直播平台,强化学生参与兴趣,借助网络直播平台锻炼自身即兴语言表达、心理素质、现场把控和临场反应能力,拓宽专业学习渠道,比如改变传统检测作业方式。播音主持专业之前一直采用鼓励学生课前录制音频或视频,上课老师点评、同学观看的方式完成作业检测,结合当前新的信息传播形式,可提倡让学生在正规、专业、知名度高的直播平台上完成音频或视频作业,由受众进行评判。受众的留言、点评和点击率就是对学生专业能力最客观的评价结果。这样既可以提升学生处理突发情况的能力,又可以让学生真切地感受到直播的乐趣和挑战。互联网的发展、网络直播的繁荣,专业的培养,不断深化学生专业学习的深度和广度。

(四)加强多元化主持风格的培养

在新媒体环境中,受众多元化、个性化、风格化的需求可以在极大程度上获得满足。网络主播要根据自己性格特点和表达方式确定切合的主持风格,打破传统“字正腔圆、整齐划一”表达方式的局限。在专业培养中,教师应不断根据学生自身特点,因材施教,培养学生个性化风格化,才能获得观众认可。目前,网络直播平台出现的大量“素人主播”,他们已拥有庞大的粉丝群体,这就与其自身个性、精辟的语言表达密切相关。新媒体的迅速发展,网络直播的繁荣,促使网络主播的传播空间延伸,打破了规整化一的主持风格,发展多元化、塑造个人特点的主持方式,才能够实现高效的信息传播。由此,教师在专业教学中应注重学生个人风格的树立和培养,以便适应新形势下的信息传播形态。

四、结 语

网络直播平台的发展,对播音主持专业学科是一个挑战,我们要迎难而上,把挑战变机遇,不断改变、改革、创新传统的播音主持教学,把网络直播平台引入课堂,创新教学模式,钻研最新课程体系,转变传统的教学培养理念,打破學校培养和市场需求的壁垒,努力培养新媒体环境下需要的播音主持专业人才。如果院校专业培养继续沿袭传统的教学方法和内容,固步自封,与新技术相脱节,那么该专业的发展前景将极其堪忧。挑战意味着变革和创新,我们可以冷静思考新技术与该专业的契合点是什么?如何实现学生培养方案和市场需求相切合,让学生掌握更具实用性的专业知识?不断加强专业实践训练,深化理论思考,才能为社会培养有学识、有风格、有温度、有内涵的信息传播者。

参考文献:

[1] 时统宇.网络直播元年的喜与悲[J].青年记者,2016(31):91.

[2] 刘婷,姚建惠,樊东宁.“网络直播平台”支持下的播音主持实践教学模式初探[J].西部广播电视,2019(9):51-52.

[责任编辑:艾涓]

收稿日期:2020-09-09

作者简介:周静,女,河南开封科技传媒学院(原河南大学民生学院)教师,硕士,主要从事广播电视播音与主持研究。

猜你喜欢

信息传播网络直播播音主持
从新媒体艺术角度浅析网络直播的娱乐创新
多维传播语境中播音主持的功能与拓展分析
网络舆论对公共政策制定的影响
媒介融合背景下对新闻记者素质的要求
浅析网络直播平台的发展
网络直播下身体在场的冷思考
如何进行突发事件中的舆情引导
德育在新传媒时代播音主持专业教学中的重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