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后疫情时代“互联网+”医学教学改革思考
——混合式教学模式探索

2021-08-03蒋香菊玛尔帕提杨俊颜

卫生职业教育 2021年13期
关键词:教学活动医学师生

王 维,张 利,蒋香菊,玛尔帕提,易 植,杨俊颜

(新疆医科大学厚博学院,新疆 克拉玛依 834000)

2020年初,新冠肺炎疫情的突然来袭给高等教育带来巨大影响。为保证“停课不停教、停课不停学”贯彻落实,网络教育成为疫情时期重要的教学手段,“互联网+”教育迎来前所未有的机遇与挑战。为应对疫情,高等医学院校基于学科理论与实践的特性积极进行探索与实践,在网络教学资源建设、教学模式创新、教学策略改进等方面得到突破,教师从无准备、无经验、无借鉴到信息化教学能力不断提升。在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等现代信息技术的融合推动下,“互联网+”教育已成为教育现代化新阶段的特征。后疫情时代,如何更好地促进“互联网+”医学教学改革,开展高质高效的教学活动,值得医学教育者思考。

1 医学教学改革的现实背景

1.1 教学改革的必要性

临床医学、麻醉学、护理学等医学学科专业理论类课程教学大部分在传统课堂上完成,往往以讲授、听课、做笔记、提问、答疑为主。对于实践类课程教学,学生在实验室进行操作、实验,通常以班级为单位,采取模仿教学、案例教学等方式,直观领悟、学习、训练,掌握专业知识与技能[1]。长期以来,传统教学以其在学生构建完整知识体系、系统掌握基础理论以及提高临床思维能力、问题解决能力等方面的优势,培养了大批优秀医学人才。但在“互联网+”教育背景下,现代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改变了课堂组织形式、教学流程以及学生学习方式,强化了学生中心地位,彰显了混合学习优势,推进了个性化学习,对提升课堂教学效果和学生综合能力实效显著。此时,医学教育者有必要思考:在传统教学的基础上,医学教学应如何应对“互联网+”教育时代的转型。

1.2 教学改革的基础性

疫情的突然暴发,将习惯于传统课堂教学的医学教育者推向了“互联网+”医学教学的前线。面对挑战,医学院校积极探索与实践,为“互联网+”医学教学改革奠定了以下基础[2-4]:(1)教师信息技术能力。“互联网+”医学教学通过网络展开,针对不同教学内容,采用不同的教学媒介、教学形式,在利用信息技术手段开展教学过程中,教师应用信息技术能力得到提高。(2)教师应对能力。作为教学活动的主导者、组织者和服务者,面对新的教学理念、教学形态与方式方法,在教师角色转变中,提高了对“互联网+”教学模式的认知、教学研究以及执行与应对能力。(3)学生学习态度与适应能力。面对教学模式的转型,作为教学活动的主体,学生在积极配合和参与教学活动过程中,对网络教学有较强的感知易用性和有用性,认可度和接受度较高,学生学习积极性和适应性得到提升。

2 混合式教学模式构建

混合式学习(Blend-learning)是指把传统教学和网络教育的优势相结合,即依托现代信息技术,将面对面教学环境和网络教学环境相混合,将个人和集体、线下和线上学习、实体教室和网络平台的学习相结合,实现教学环境和教学资源的优化组合[5]。它将学习过程由浅到深整合,将多种教学情境有机融合,促进有意义学习和深度学习有效发生,达到教学效果最优化。在总结、反思前疫情时代网络教学经验和“336”混合式教学模式[6]的基础上,构建“互联网+”教育背景下医学混合式教学模式(见图1)。该模式从教师、学生、环境3个维度,从课前知识获取、课中知识应用、课后知识构建3个阶段,从自主学习、诊断测验、交流讨论、答疑解惑、多元教学、总结评价、反思学习、巩固拓展8个环节,为后疫情时代医学教学提供可借鉴的操作范式。

图1 医学混合式教学模式

混合式教学模式做到线上与线下、课上与课下、资源与环境的有机衔接与整合,相辅相成、相得益彰。它既发挥教师组织、指导、调控教学过程的主导作用,又充分体现学生作为学习过程主体的主动性、参与性与创造性。该模式以丰富多彩的教学活动为主线,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它把学习主动权交还给学生,将各种教学活动有机组合,学生可以在多元空间与多主体开展交流互动,可以自主探索、任务驱动学习,也可以协作学习。学生在各种活动中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促进情感的感知和知识的内化,增强思维的批判性和创新性。同时,教师可以有更多时间用于关注需要帮助的学生,给予有针对性的指导与帮助,促进学生快速成长。

3 混合式教学模式的实施过程

3.1 课前知识获取

3.1.1 自主学习 教师设计任务清单,制作教学微视频(教师自己录制的教学视频、优质网络公开课以及共享微课资源等开放教育资源),发布学习资源包(任务清单、教学视频、课件及其他辅助学习材料、小测试等)和学习目标至在线学习平台。学生根据自身学习特点与计划,按照学习任务和目标要求,自定步调进行学习,完成各项学习任务。

3.1.2 诊断测验 诊断性测验可以让教师了解学生的学习状态,让学生检视自己的学习效果,有利于及时调整教学计划。在课前一定时间内,教师进行小测试,考查学生自主学习掌握程度,并及时反馈,让学生查漏补缺,进一步达成学习目标。同时,根据学生特点,有针对性地给予学习指导、帮助,提供“脚手架”,引导学生调整学习策略与计划。

3.1.3 交流讨论 教师在学习平台上创建讨论区,学生就自主学习、诊断测验过程中获得的经验、观点进行分享,并将遇到的困惑或难以解决的问题与师生沟通交流,互相学习、探讨,答疑解惑,共同进步。交流讨论一定程度上传播了知识、碰撞了思想、加强了协作,提高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持续性,有利于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

混合式教学中,强调学生的参与度。在课前阶段(在线学习),学生观看教学视频,学习相关材料,完成测试,参与互动讨论,完成知识获取。这一阶段,学生自主学习的时空和自由度得到足够拓展,教师的作用不容忽视。因此,教师不仅要根据对教学目标、教学对象、教学内容的分析,精心选择学习资源、组织互动活动,还要结合自我调节学习理论,教师通过施加监督策略,设置自律策略,强化自身的教学职能,充分调动学生积极性,既为学生自主学习提供多维度的帮助,又可避免学生在学习中迷航。

3.2 课中知识应用

3.2.1 答疑解惑 教师聚焦学生课前学习过程中的疑难问题,进行精准、针对性的分析讲解,互动、释疑,促进学生知识内化。例如,在学生对课程内容有一定认知的基础上,对于理论知识可以创设实际的问题情境进行分析,对于实践操作技能可以通过具体的案例操作进行演示,学生围绕教师的分析、演示进行师生互动,解决疑惑,完成对当前知识的意义建构。

3.2.2 多元教学 以学生为中心,开展多样化的教学活动,关注学生的学习参与与互动,促进学生对知识的应用和转化。例如,根据不同类型的课程内容(理论型、实践型、设计型)开展探究式、启发式、翻转式、交互式、协作式等教学活动,让课堂活起来、学生忙起来,促进学生主动、广泛、深度地参与探究知识、应用知识的学习活动中。值得注意的是,教师要加强对学生学习的引导、启发和监控,保证课堂的良性竞争和持续活力。

3.2.3 总结评价 经过答疑解惑和多样化教学之后,需要对课堂教学内容进行总结和对学生学习效果进行评价,强化课堂学习。课堂总结的形式多种多样,可以是教师总结、学生总结、师生总结,例如归纳、汇报、演示、辩论等。同时,对于课堂学习开展自我评价、教师评价、同伴评价等,学生可以检视自己的收获与不足,教师可以进行有针对性的指导和补充说明。

混合式教学中,学习过程被描述为学生参与一系列活动,收获、应用知识的过程。混合式教学面授中,教学活动的多样化和灵活性是保持学生主动参与、独立思考、良性竞争的关键。因此,教师切忌“满堂灌”,要更多地关注学生的“学”,针对学生课前自主学习提出存在的问题,将知识与技能融入问题解决活动中,多采取点拨、启发式策略,例如赞同、纠正、指导等,促进学生通过师生、生生互动加深对知识意义的理解。由于学生存在个体差异,可以多采用协作学习和分层教学,循序渐进,优势互补,共同提高。

3.3 课后知识内化

3.3.1 反思学习 课后练习作为巩固习得知识、促进学生反思的教学手段应用于课堂教学中,可以进一步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与此同时,总结反思也是课后活动必不可少的,可以通过绘制思维导图、列举清单、头脑风暴等形式,并进行分享,展现学生知识的习得及思考过程,促进思维碰撞,助力学生建构知识框架、实现知识迁移。

3.3.2 巩固提升 对于未达到学习目标的学生,教师推送教学微视频、文字材料、相应习题以及学习策略使其进行巩固学习。对于完成学习目标的学生,教师推送具有高阶性、创新性、挑战性的提升性资源使其进行拓展学习。帮助学生达成学习目标的同时,对所学知识、技能进行拓展创新,由此及彼,由点到面,由量到质,巩固提升,促进学生发展。

混合式教学中,课后活动是促进学生认知发展或应用知识的重要环节,要求学生对所学知识进行巩固和拓展。课后阶段,让学生不断练习巩固和反思总结教学过程中习得的知识及遇到的问题,理清知识点之间的关系,加深对知识的理解,促进知识的吸收、内化。同时,应充分激发和发挥学生的自我存在感,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共享,勇于迎接挑战,提高学生的自我效能感,使其接受反馈并反思改进,建构知识体系。如此,也有利于学生创造思维、逻辑思维、发散思维等的形成与发展。

4 混合式教学模式的保障机制

4.1 加强师生间的沟通,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课下在线学习由于师生间存在一定的实际距离,缺少实时监控的组织管理体系,教师若不及时与学生交流互动,易导致与学生在虚拟空间中的距离渐行渐远,不利于学生群体感和安全感的凝聚[7],同时有厌学畏难心理及自我管理能力较差的学生学习更加困难,从而导致学习倦怠,不能按时完成学习任务等,并且学生面对灵活、丰富的教学活动和资源,在学习安排变得自主和自由的同时容易迷失学习方向,不知从哪开始学、该学什么、怎么学,等等。师生互动不足,学生得不到及时的反馈和帮助,直接影响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其较难达成学习目标。因此,在混合式教学中线上教学要增加师生互动,加强与学生的沟通交流,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转变学生的学习态度,促进学生达成学习目标,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自我调节能力。

4.2 营造积极的课堂气氛,促进学生互动

课堂气氛是师生在课堂上围绕教学活动进行互动过程中共同创造的心理、情感和社会氛围[8]。开放和支持性的课堂气氛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促进学生积极参与课堂互动活动。因此,在开展混合式教学时,教师应重点考虑学生的自我效能感和师生间的交互,多采取理解、支持、表扬等方式,多以鼓励、欣赏和包容的态度评价学生的表现,鼓励学生参与课堂提问、讨论,以及成果展示与评价等各类学习活动,对学生的表现多给予肯定、鼓励和正面反馈,营造开放、互助、活跃、融洽的课堂气氛,使学生积极参与互动,增强学生的自我效能感。同时,教师应为学生提供同伴互动的学习支架,实时给予学生帮助和指导,降低学生的学习难度,增强学生学习体验感,促进学生主动、深度参与学习中。

4.3 丰富教学方式,设计、组织多样化学习活动

学生自身的能动性能够使学生主动参与多种学习活动,使其亲身体验并完成相关学习活动,实现自身发展[9]。也就是说,教师可以通过作用于学生自身的能动性活动影响学生的发展。因此,混合式教学中教师应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需求有机整合多种教学法,例如课堂中建立“独立探索—探究学习—成果展示与评价”的教学过程组织形式,采用独立学习与小组学习策略、竞争与合作策略等,以提升教学效果。同时教师应围绕课程教学目标,以及学生学习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和学生特点,设计、组织多样化的学习活动,增强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促进学生意义建构以及高阶思维能力、问题解决能力和综合素质的发展。此外,教师应充分依托在线学习平台功能和资源,丰富学习平台中的共享内容和学习活动,增强学习活动的针对性和吸引力,满足学生的个性化学习需要,提高学生学习参与度。

4.4 优化教学评价机制,提高学习效率和效果

教学评价能够诊断和反映学生的学情,对学生的学习态度和行为具有重要的导向和调节作用,即以评促学。传统教学中常使用的结果性评价手段主要考查学生对知识的记忆和理解程度,无法对学生学习效果做出全面、准确的评价,这显然背离了混合式教学重视学生学习过程,强调学生积极参与,促进学生个性化学习和深度学习等教学理念。因此,混合式教学中需要精心设计评价机制,针对学生学习平台参与、课堂参与、探究学习、协作学习等方面进行评价,实现过程性评价与结果性评价并重,以保证学生学习参与度。值得注意的是,混合式教学中的评价机制是不断调整和变化的,要在教学过程中依据学生学习状态及其意见不断完善。例如,发现协作学习中存在“搭便车”现象,那么可以降低小组评价所占的比例。此外,可以将学习测验、考勤、互动等纳入期末考核中,增加学习参与效果的评价。

5 结语

前疫情时代医学院校的网络教学实践提升了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在一定程度上有效整合了网络学习资源,促进了教学环境和教学资源的优化组合,为混合式教学的实施创造了有利条件。本文构建的医学混合式教学模式以信息技术、师生交互、评价反馈、学习情境与资源作为教学活动的有力支持,促进学生主动、广泛、深度参与学习活动,能够有效提升后疫情时代医学教学效果。今后将进一步探索医学混合式教学模式的实施和应用策略,构建后疫情时代医学教学新生态,推进“互联网+”医学教学的变革与创新,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猜你喜欢

教学活动医学师生
住培教学活动指南专题
初中历史教学中师生的有效互动
小学数学实践教学活动初探
医学的进步
预防新型冠状病毒, 你必须知道的事
如何构建低耗高效的高中数学教学活动
医学
麻辣师生
高中语文阅读教学活动设计探讨
医学、生命科学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