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荷花定律”下高职院校融媒体文化育人发力之源的探析

2021-08-03吴涵梅

卫生职业教育 2021年13期
关键词:育人院校高职

吴涵梅

(福建卫生职业技术学院,福建 福州 350101)

1 融媒体文化育人的“荷花定律”

“荷花定律”指的是荷花第一天开放的只是一小部分,第二天,它们会以前一天的两倍速度开放,到第29天时荷花仅仅开满了一半,到了第30天,就开满了整个池塘。最后一天的速度最快,等于前29天的总和,但是最后一天的满池盛开实际上是前面29天积累的厚积薄发。党的十九大报告强调:“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文化兴国运兴,文化强民族强。没有高度的文化自信,没有文化的繁荣兴盛,就没有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文化凝聚着一个学校的理念和教育特色,高职院校文化育人工作是一项战略工程、固本工程、铸魂工程。行源于心,高职院校文化育人工作通过核心文化引领学生精神追求,激励学生尚德求真,最终实现价值认同和情感陶冶,构建了具有高职特色的灵魂教育体系[1]。力源于志,精神是学校生命力的源,信仰的力量能引领学生在成长成才的过程中执着奋进,如同满池的荷花般灿烂耀眼,留芳香于行于心,这种成效源于文化育人工作的全程积淀。

2014年8月18日,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第四次会议审议通过了《关于推动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融合发展的指导意见》,文件指出要全面推动媒体融合。融媒体发展时代,新媒体成为文化传播的主要载体,丰富了高职院校文化育人的内容和形式,增强了主流文化的传播时效。融媒体在为高职院校文化育人带来机遇的同时也带来新的挑战。从新媒体获取信息成为师生每天生活的一部分,如何整合媒体资源,开展融媒体形态下校园文化育人工作成为高职院校急需研究的课题,让正能量通过融媒体引入学生群体,无时不在,无处不在,做好前“29天”的工作,展示“第30天”的成果。

2 高职院校融媒体文化育人现状

互联网正加速重构高职院校的媒体格局和舆论生态,传播形态多元化、网络化,信息载体、传播渠道更新迭代越来越快,移动应用,社交媒体已成为师生工作学习的主要信息入口[2]。高职院校融媒体文化育人体现在3个方面。

2.1 学生层面

高职院校学生是依赖网络媒体便利的主要群体之一,应用的主要媒体有新闻头条、抖音、QQ、微博、微信等。

融媒体时代大学生接收信息的渠道多样,但因高职学生人生观、价值观处在重塑的关键时期,思维认知方式和价值观容易进入摇摆期,社会思潮对其影响和迷惑的作用比较大[1]。各种社会思潮借助媒体,以碎片化的方式传递着经过装饰的各种信息,加之学生对信息的甄别能力不强,一定程度上影响了高职院校意识形态的安全和稳定,降低了高校文化育人工作的成效。

2.2 高职院校层面

融媒体时代高职院校文化育人工作即是把校园电视台、新媒体、学报等不同媒体,在人力、内容、宣传等方面进行整合,以实现在文化育人工作上的资源通融、内容兼容、宣传互融及利益共融。习近平总书记曾指出:“面对新媒体带来的深刻变化,新闻舆论工作理念、方式、手段还没有跟上,管好用好新媒体能力还不强。”目前高职院校文化育人工作还没有真正实现在思想上、人力物力及传播渠道上的全面融合。理念创新不够,仍然存在内容单一等问题;人力物力相当有限,没有专业的媒体宣传队伍;传播方式和渠道缺乏创新,虽然有探索和革新,但是相对于快速变化的大媒体,仍然显得应接不暇。专业人才队伍缺乏是高职院校融媒体时代文化育人工作的主要瓶颈。

2.3 融媒体环境层面

融媒体互联网时代,学生进入了“全民阅读”时代,手机、互联网成为学生在各种场合消遣的主要方式,融媒体“守门人”“把关人”的角色功能弱化,新媒体宣传内容和渠道缺乏有效的监管,一些随意、粗放甚至负能量的信息对社会造成不良影响,影响了公众的话语权,侵蚀了大众文化,尤其是对处于身心发展阶段的大学生群体起到错误的引导,这些信息侵蚀大学生的价值观,极易造成大学生信仰缺失[3]。

3 高职院校融媒体文化育人的发力之源探析

高职院校文化育人的成效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学生的接受和认可程度,学生的接受和认可程度取决于学生的理性认知和情感认同及文化育人方式的吸引力[4]。融媒体时代高职院校文化育人的发力之源应是学生、院校及融媒体环境三方的合力,坚持以学生为本,以高职院校为主导(见图1)。

图1 高职院校融媒体文化育人的发力之源

3.1 坚持以学生为本理念

当前的媒体,已经从传统的单向传播变成了互动传播和交互传播,学生从被动接收信息到可以主动自由地选择信息;高职院校学生的特点是价值观趋向现实、接受事物能力和从众心理强、个性张扬但心理脆弱等。学生对网络的依赖性大,高职院校在文化育人工作中应充分利用融媒体优势,让信息网络时代发挥积极的作用。树立以学生为本的育人理念,媒体宣传内容贴近学生生活和学习实际,了解学生的思想动态,把文化教育工作形象化、生动化、具体化,先进人物和先进事件的宣传以身边的人物为典型。在宣传途径的选择上,注重学生对信息渠道的关注和接受,比如以网络、周末影院等多样化的形式来补充传统的思政课和党课教育。对学生的需求保持灵敏的“嗅觉”,把握宣传的实效性、说服力、亲和力、感染力,让正能量的文化主流自然而然地引入学生群体。

3.2 坚持内容为王,强化对媒体信息和渠道的监管与筛选

人人都有麦克风,人人都有话语权的媒体时代,信息的传播在新媒体的作用下得到几何级数的扩大。正面舆论传播如上坡,传播不远、影响不大,不进则退;负面舆论传播如下坡,传播更快、影响更大,不遏则酵。宣传内容的性质对受众影响很大,负面的宣传容易误导受众,因此高职院校文化宣传的内容是工作的核心[5]。高校通过融媒体进行文化育人工作要注重对媒体信息和渠道的监管与筛选,从宣传信息的编写到签发等各个环节逐级把关,做到“守土有责、守土负责、守土尽责”。高职院校应把握正确的舆论导向,弘扬主旋律,传播正能量,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高等教育全过程,真正实现“文化育人,以文化人”。

3.3 注重平台建设,实现资源融合

融媒体需要将多种媒介有机融合,高职院校应用融媒体进行文化育人工作需搭建一个媒介资源及人力资源的融合平台。在媒介资源的融合上,注重多种媒体并用,校内媒体与校外媒体结合,建设与兄弟院校之间的媒体学习和交流平台。人力资源是平台建设的根本,高职院校应把文化教育贯穿于教学和学生管理的全过程,建立党委宣传部领导下的融媒体或全媒体中心,发挥各院系媒体联络员的作用,重视学生干部在宣传中的作用。要打造“教师+学生”的媒体运营方式,教师对文化内容的选取和分析更加客观和理性,而学生对新媒体内容的排版、形式以及流行趋向的了解更胜一筹,实现人力资源合力,凝心聚力,共同建立宣传平台,实现从“相加”到“相融”的转变,有效发挥新媒体的作用[4]。

3.4 理念创新,紧跟融媒体时代发展

媒体时代,创新才能创造生命力,创新意味着变化万千,创新意味着推陈出新,但不变的依然是“一个中心与两个基本点”,那就是以“数据库”为中心,以“用户”与“服务”为基本点。高职院校融媒体文化育人应以“内容”为中心,以“学生”和“教育方式”为基本点,理念创新是做好高职院校文化育人工作的基础,方式方法创新是关键,机制创新是保障。融媒体时代高职院校文化育人工作要将创新落实到位,增强阵地意识,树立大宣传观,把握正确的舆论导向,创新宣传方式方法,同时完善管理和监督机制,构建数字观,紧跟融媒体的时代发展[6]。

3.5 加强队伍建设,促进可持续发展

媒体竞争关键是人才竞争,媒体优势核心是人才优势。高职院校文化育人工作的关键在人,融媒体时代更注重人才的综合素质,但高素质人才是高职院校相对较缺的。高职院校的媒体宣传队伍无法做到全岗位专业化,必须持续提升现有队伍的素质,从而建立一支阵地意识坚定、专业能力强、善用互联网工具、具有互联网思维的媒体人才队伍。强化学习与培训,把宣传工作者的培训和再教育引入规范化、科学化和常态化的轨道,为开展融媒体时期的文化育人工作奠定坚实的人才基础。同时完善宣传工作的激励评价制度,促进人才队伍的可持续发展[7]。

文化育人是高职院校内涵发展的必然选择,也是实现人才培养目标的内在要求,积极探索契合高职人才培养目标的文化育人途径与载体,是高职院校自身创新发展的着力点。融媒体文化育人已经成为一种发展趋势,而如何应用融媒体做好高职院校文化育人工作是高职院校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课题,让融媒体在高职院校文化建设平台上发挥最大效力,推动文化育人工作“荷花定律”成效显现。

猜你喜欢

育人院校高职
文化育人的多维审视
育人铸魂守初心 赓续前行谱新篇
家校社协同育人 共赢美好未来
2020年部分在晋提前批招生院校录取统计表
2019年—2020年在晋招生部分第二批本科C类院校录取统计表
2019年成考院校招生简章审核对照表
高职应用文写作教学改革与创新
应用技术型本科院校高等数学教学改革的思考
高职人才培养模式创新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