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大爱之家

2021-08-02姚津

学习周报·教与学 2021年12期
关键词:班本课程

姚津

摘 要:班级是课程开发与实施的主阵地。笔者通过近四年时间的探索与实践,在“可爱”“有爱”“仁爱”“传递爱”等大爱故事里,构建班本文化特色课程,并从中收获成长与幸福。

关键词:大爱之家;爱的故事;班本课程

好的班本课程,是一份浸润与熏陶。笔者将营造“大爱之家”班本文化与构建“大爱如我”班本课程紧密相融,探索让班本课程成为孩子、老师、家长皆有共鸣、有成长、有提升的文化载体。现例谈如下:

一、班级文化初长成:营造大爱之家

班集需用文化与内涵经营。接过新班,我进入初步规划,预将大爱文化根植于集体,在此基础上追随孩子,生成课程。

首先,待家中老师、阿姨如姐妹,组织“家务会”“策划会”等,齐心协力、团结合作。孩子每天与我们生活在一起,教师间的团结、友善,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家长、孩子,是亲如家人的榜样;其次,通过“家的约定”“引领短信”“群策群议”等,与家长达成教育共识。当成人间彼此尊重、体谅,会无形中成为孩子模仿学习的榜样。老师之间、家长之间、家园之间和谐,自能给孩子创造充满爱与包容、和谐与安全的内心环境;之后,宝贝们浸润于温暖和谐的成人环境中,通过“小手相牵”“微笑相拥”“蹲下交流”“彼此等待”等充满爱与尊重的举动,让孩子在园如在家,安全又信赖。全家凝聚、默契,是课程开发与实施的基础。

二、课程主线智追随——生成大爱课程

大爱之家的营造为爱的课程提供了最适宜的土壤。笔者围绕“爱”之主线,关注、追随孩子,挖掘“爱”的课程契机,让课程从“爱”中来,又回到“爱”中去。

(一)可爱如我,源自孩子喜爱的绘本

小班时,图书区《好饿的毛毛虫》虽重复有三本,却是孩子们翻阅频率最高的。我研读发现:故事画面丰满、鲜艳,语言简洁,情节有趣,既贴近小班孩子的阅读兴趣与认知水平,又适合孩子们讲述与表演;故事非常适合提取数学元素,丰富量词,提升数概念;毛毛虫变蝴蝶,既带给孩子惊喜,又激发探究欲望,恰巧可引出卵生动物。我预设课程《好饿的毛毛虫》。

在认识、了解毛毛虫的过程里,我们开始探索卵生动物。我发现,孩子内心世界的毛毛虫是如此可爱,而真实版的毛毛虫却令个别孩子望而生畏。于是,我借助真实与卡通毛毛虫的图片对比呈现,将科普世界里真实的毛毛虫,与卡通世界里生动的毛毛虫鞋子、毛毛虫书柜等联系起来,引导孩子逐渐发现,换个角度去看,事物就很可爱。进而,课程情感线索提升为“可爱如我”,引导孩子认识可爱的自己,发现身边可爱的人与事,学习欣赏与赞美。课程名称更为《可爱如我》,成就了“大爱之家与毛毛虫的故事”。

《可爱如我》让笔者意识到,课程开发是生成、动态的过程。主题脉络是在追随孩子的兴趣与发展中,逐步形成并丰满的。

(二)有爱如我,思自孩子成长的关键期

中班,孩子进入社会交往关键期。我思考将“有爱、协商、谦让、互助”等融入课程。我以“小白鸽”为隐线,预设“和平区”。在“值日生牌”“晨间互通手环”等物品中渗入“小白鸽”。

预设后,笔者静心观察发现,孩子眼中的小白鸽就是鸟,他们开始谈论关于“鸟”的话题,也自发带来相关主题书。笔者将孩子带来的图书全部看完,梳理孩子们传递给我的兴趣点,生成“我想认识你”“我想保护你”“我想创造你”“我想飞”等系列活动。过程中,用音乐app搜集孩子喜爱的鸟主题歌曲与律动,展开多形式的音乐活动;在晨谈“带一位鸟朋友来”中,展开幼儿鸟名片介绍;借“鸟类王国”之创造,形成丰富的美工、建构等表达表现活动。以“情感”与“探究”为主线,追随孩子,层层推进。随着课程深入,孩子们想到了“小白鸽”,并逐渐认识、走近小白鸽,萌发了争做“有爱的小白鸽”的美好心愿。“有爱如我”课程故事就发生了。

课程的推进,时常是预设与生成相继进行。老师心中有目标,孩子的兴趣为目标达成提供契机,教师思考与智慧构建。

(三)仁爱如我,承自园本课程的小分支

班级还是园本课程实施的主阵地。如,园内在进行“骄傲中国”园本课程。笔者班中自然角正栽有中草药植物;园附近有各大名中医馆;孩子感冒发烧推崇中医推拿;班中恰有衢州雷氏医學传承人之一的中医家长。从生活到环境,环境到资源,皆是中医药主题之契机。中医是国粹,讲究“仁爱”。这既落实了园本主题,又契合班级“大爱”主线。

孩子们参观记录名中医馆、设计中药房、评选我最喜爱的中药堂,开设属于大爱之家的中药堂:“甘草堂”。在“甘草堂”里,孩子们认识、了解生活中常见的中草药及其功效;为“病人”开处方;成立“中医五脏研究所”等。随着主题深入,我们发现了中医药决,生成原创节目《中医谣》。“仁爱如我”的故事在大爱之家持续了一整个学期。

(四)大爱之家,巧自迎新朗诵的小创作

心有课程意识,课程便无处不在。大班时,我们一起选读经典。孩子问:“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是经典吗?”“当然是啦,这就是我们家的大爱之源!”

在“可爱”“有爱”“仁爱”之情感积淀里,我将我们共同走过的点点滴滴与《大同颂》相融,创作了原创诗歌《我们的家》。孩子、家长、老师的心,因此诗共鸣、感动、凝聚!

就这样,我们浸润于“大爱之家”班级文化,挖掘“爱”的课程契机,生成与预成并驾齐驱,架构实施“大爱如我”班级文化特色课程。

三、课程延展有保障——发挥大爱合力

大爱之凝聚,班集之合力,是班本课程丰富与延展的保障。如:在《可爱如我》主题中,我做了班本课程提升亲子陪伴质量的探索。毛毛虫DIY、绘本剧情景服DIY、亲子绘本书……高质量陪伴下诞生的亲子作品,凝聚着亲子之间的想象与创造,家园共育落到实处。《仁爱如我》主题中,班中衢州雷氏医学传承人之一的中医学家长,带上人体经络穴位模型、雷氏医学宣传片,走进课堂。孩子们形象地了解中医经络与穴位,感受博大精深的中医药文化,使课程内涵更丰富。爱的凝聚与积淀下,家园合力组织“春风送暖 爱心义卖——大爱之家让爱传出去结对活动”,让我们的大爱传出去。

眼中有孩子,心中有课程。笔者就这样循着孩子的足迹,依着孩子的喜好,想着孩子的发展,时刻保持着课程意识,将班级文化与班本课程紧密相融,与孩子、家长共同探索、行进我们的课程。有共鸣、有收获,一同将“爱”进行到底!

猜你喜欢

班本课程
发展小学生语文素养的有效途径:“阅读、观察、表达”一体化
七色花开 幸福满园
班本课程,让孩子玩得更精彩
班本课程开发要立足课程文化自觉
班本主题课程的实施与思考
幼儿园剪纸班本课程的实践研究
小学班本课程,让教室更具“魔力”
挖掘绘本资源,构建低年段班本课程
基于儿童语言表达力培育的班本课程实践
特色龙城,润养课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