边界突破与真实重构:论VR新闻的真实性逻辑
2021-08-02华维慧
华维慧
【摘要】虚拟现实的应用使新闻真实性从记者應在场转向受众应在场。在VR新闻中,受众能以具身性的第一视角观看新闻,通过实时操纵的感觉综合体“人替”体验不同的角色,在与新闻情境的交互中获得切实的个体经验。真实性边界的突破使新闻真实在认识论、求真的方法以及伦理上重新被考量,VR新闻否定早已置入新闻叙事结构中的真相,肯定真相应在受众与新闻的交互关系中产生。这一认识上的转变,使新闻内容与虚拟现实技术之间的深度融合成为激活真实的重要前提,也令融汇事实之真、体验之真、伦理之善成为VR新闻开发的核心指向。
【关键词】新闻真实 VR新闻 虚拟现实 沉浸式体验 新闻视觉化
【中图分类号】G2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6687(2021)2-071-05
【DOI】 10.13786/j.cnki.cn14-1066/g2.2021.2.010
真实是新闻的生命。近年来,国内外主流媒体正积极探索VR新闻项目,如美国《纽约时报》、CNN,英国的BBC、《卫报》,中国的《人民日报》、新华社、央视网均积极投身于VR的开发与建设,引进虚拟现实设备,建设VR团队,推出了不少探索性的VR新闻作品。VR新闻可以通过对人的视觉感官等的模拟使受众产生身临其境的沉浸感,仿佛亲历新闻现场,这使受众对新闻真实的判断从依赖远程目击转向在场体验,在此情形下,新闻真实产生了新的研究议题。
一、媒介技术与新闻真实性
媒介技术是影响新闻真实性的一个重要维度,每一次媒介的革新,都可能带来更生动逼真以及有说服力的表达方式,从而影响新闻受众对真实的认知与判断。媒介技术与新闻真实性的关系可从电报说起,电报催生了现代新闻业,它不仅赋予了新闻时效性,也赋予了新闻人的兴趣。麦克卢汉指出,人的兴趣就是参与他人经验的向度,这种直接参与是由于瞬时信息的传递而发生的。[1]电报使新闻的视域跳离了社区,将遥远处的事件转化为公众的谈资。不过,电报所开启的远程传播始终因文字的抽象性而面临着信息失真的困境。李普曼指出,语言绝不是一个完美的达意工具,同一词语在记者和读者的头脑中是否能唤起同一个想象,这谁都没有把握。相比之下,图像始终是最可靠的观念传达方式,只有人们认同了图像,才能接受观念的传播。 [2]阿兰·德波顿在《新闻的骚动》一书中印证了李普曼的观察,他说:我曾经以为我了解童婚,但是直到我看见辛克莱的摄影,才明白原来婚姻里的年轻新娘其实并非儿童,她们身后的丈夫也并非我想象的粗鲁年轻人。[3]在这组相片中,新娘恭顺严肃,新郎厚道困惑,未成年人表现出了成年人的老成和严肃,德波顿通过照片目击的童婚,对以往凭借文字想象出来的童婚产生了颠覆性的冲击,可见,在远程传播过程中,视觉保真对确认真实具有重要的影响。
视觉信息能够增强新闻报道的可靠性与准确性,使受众从“想象的看”落实为“实在的看”。保罗·莱文森认为,从媒介的进化历程可以看出,媒介不仅要实现跨时空的信息延伸,还要试图捕捉在抽象的言语中失去了的物质世界的成分。[4]从摄影、摄像到三维成像技术,媒介以日益逼真的视觉化生产使信息精准化,用以佐证或展现真实,从而为新闻工作者的报道提供依据,同时,也令不在场的受众能够“目击”真相,由此提升新闻可信度,扩大新闻传受主体之间的理解、共鸣和信任。正如杨保军指出的那样,新闻真实是由媒体报道真实、受众理解真实并相信真实共同构筑的。[5]媒体与受众之间的相互理解和信任离不开媒介技术在其中发挥的调节作用,媒介可通过对视觉信息的精确性调节来消解新闻受众对远方事物的陌生性和疏远性,克服由于时间和空间间距所造成的认知隔膜。如今,新闻生产的媒介技术手段日益多元化,如CGI(Computer-generated imagery)技术可脱离摄像机创作出以假乱真的影像,获得2020年美国网络新闻奖的《太陆鲨》,创作出了2.75亿年前古生物的动态视频,技术团队将摄影测量法运用到动画制作和视频拍摄中,最终生成了生动逼真的太陆鲨模型。[6]同时,手机等移动联网设备也为新闻提供了多角度的信息源,2020年,美国明尼苏达州的黑人男子弗洛伊德在警察执法中丧生的事件,引发了美国民众大规模的抗议,推动事件进展的核心信息源来自一名17岁旁观者拍摄的视频,这消解了新闻记者在收到案件短信后再进行线索追踪时细节不足的困境。因此,通过技术辅助与媒介融合,新闻报道已能最大限度地再现新闻事件,以多角度、全方位以及全过程的方式使新闻受众“目击”现场。
约翰·哈特利指出:“视觉性从一开始,就是新闻的根本意图。”[7]新闻真实性的提升过程实际上是媒介革新下新闻生产视觉化的进化过程,也是以吸引受众为目标的展示性过程。由于现实是散乱的,要在受众心中激活真相,只有在坚持新闻性与事实性的基础上,通过恰当的展示性策略才能实现。因此,新闻摄影的构图、蒙太奇手法的应用以及数据新闻的可视化设计,都是为在有限的版面和时间内,迅速吸引受众并取得醒目的传播效果。展示的优点是能充分发挥新闻工作者的专业特长,为受众呈现出“目击”真相的最佳视角,如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在“运20”大型运输机亮相时,采取一架架“运20”从面对镜头的记者头顶呼啸着陆的视角,制造了震撼和惊艳的视听效果,这一视角的安排显然出自新闻工作者的专业策划。但展示也存在难以突破的局限,其始终只是把受众放在观看者的角色位置上,让他们透过记者的眼睛来观看新闻框定的东西,被动地接受已经建构好的新闻产品。因此,受众对新闻的自主参与和探索无法得到有效激发。这一局限在虚拟现实技术的应用中得到了突破,VR使新闻产品从提供视觉展示转向了提供以视觉为中心的身心体验,从而为受众亲历真实创造了机会。
二、从目击到体验:VR新闻的边界突破
加达默尔指出,体验是经历的一个新的构造词,一切经历均指自我经历,并与从他人那里知道,或道听途说,或是推导、猜测、想象相区别。体验的意义在于直接性且从直接性中获得收获,并转化为自我经历的一部分。[8]因此,体验只能是一种具身性的活动,也即以一个动态的身体与特定的语境发生交互,以身体为媒介在交互中获取知识的过程。身体感官是头脑的搭档,感官的直接接触能将头脑中各种抽象化的概念具体化,并引发独特的身心体验。虚拟现实技术正是通过模拟人的视觉感官等,使新闻受众能够以身心俱在的方式体验新闻。史安斌指出,VR媒介充分考量了受众的人性化需求,无论是给予其参与叙事的主观能动,抑或是对其生物感官的仿真、模拟、迎合,都达到了现存各种媒介技术前所未有的高度,成为数字化时代“融媒”和“浸媒”的典型代表。[9]受众的具身性在场使VR新闻实现了不同以往的突破。
1. 视角边界的突破
VR新闻允许受众以自己的眼睛在新闻现场进行观看,从而脱离了记者视角的干扰,这种以自我为原点进行观看的视角被称为第一人称视角。当受众戴上头显时,新闻的情境会跟随他的头部转动及身体运动而动,一旦受众停下,新闻情境就会保持静止,这与现实环境中的观看经验是一致的。目前,大多数的VR新闻主要是360°VR摄像机拍摄出来的全景视频,具体的方法是先拍摄两眼均可使用的数据,经过计算机图形学计算出立体的位置,再投射到人眼之中,使人在视觉上产生立体感和纵深感。同时,在此基础上配以扫描追踪技术和传感器技术,扫描追踪是为使人的身体运动时,降低视觉停留,提高刷新率,减少运动模糊;[10](5)而传感器技术则可以反馈感觉,如震动感、触感等。当受众身处虚拟的新闻情境时,仿佛具身于真实的现场一样,这时受众的视角是自主的,身体是有感知的,因而能够产生置身其间的真实感。
在VR出现以前,不论是静止或动态的新闻作品,均呈现于二维界面之上,因此对受众来说,新闻只是与自身处境无关的对象性存在,一旦受众以动态的身体参与新闻现场,就突破了视角的边界,从第三人称视角转变为第一人称视角,在此情况下,看什么、怎么看、在哪些细节上做停留、在哪些细节上匆匆掠过,这些都可由受众决定。不仅如此,视角的突破还在于全知全能型视角(上帝视角)的获得。翟振明指出,从现实世界的观看来看,任何视觉经验都是视角性的经验,即人们的单个视觉经验总是局限于某个视角,而不可能拥有所谓的上帝视角。[11]但VR新闻突破了这一局限,其多以鸟瞰式的上帝视角进入。按照唐·伊德的说法,上帝视角是一种客观性视角,从高处看,人类的苦难和活动就显得遥不可及与微不足道,就像拿蚂蚁的活动范围跟站立的人相比一样。[12]因此,VR新闻结合了客观性的上帝视角和人性化的第一人称视角,实现了在新闻观看上客观性与自主性的融合。
2. 角色边界的突破
虚拟现实推动了受众角色体验方式的革新。受众以角色扮演的方式参与新闻并非VR新闻的首创,新闻游戏等互动新闻在VR新闻出现之前已得到应用。如欧洲记者中心2010年开发了“重建海地”的新闻项目,受眾可以在网页上参加互动,选择“重建海地”的方式,从而参与到严肃的社会事件的讨论和构想之中;[13]BBC于2015年开发的《叙利亚之旅》,受众可选择某一个难民的角色体验逃难的处境。角色的参与和体验有助于增强对新闻事件的卷入、理解与共情。在虚拟现实技术应用之前,以互动为特色的新闻游戏主要通过在网页上回答文字问题、点击链接以及观看视频等方式来完成。
VR新闻的不同在于虚拟现实技术能够提供由用户实时操纵的感觉综合体“人替”,受众可在新闻场景中拥有第一人称视听的场域中心的主体表征。[14]通过“人替”,受众就能以身心一体的方式在新闻中扮演不同的角色。目前,VR新闻已开发的角色类型大致可分为以下几种:一是记者的角色,如BBC于2018年推出的二战VR作品《1943:柏林闪电战》,作品以真实的战时记者录音来活化战场,再通过虚拟现实技术复原场景,受众能够以记者的身份亲历战争之路;二是新闻当事人的角色,如《卫报》的VR作品《6×9》,目的是让受众体验被单独监禁的感觉,作品设置了狭小逼仄的单人监狱,并配合以真实囚犯或呻吟或尖叫的声音来增强被监禁的恐怖感;三是旁观者的角色,比如最早的VR新闻纪录片《洛杉矶的饥饿》(2012年),新闻观众在虚拟情境中将遭遇晕倒在身边的饥民,许多体验者面对此情景不由自主地伸出援手,并在此过程中受到了真切的触动;四是创造者的角色,如BBC的VR项目“Make Noise”,体验者可在作品中与叙述女权斗争历史的人一起哼唱与呼喊,通过自己的参与来获得“用声音改变世界”的力量感。通过角色体验,新闻受众日益被纳入与新闻事件的关系之中,从置身事外转向置身事内,激发出不同于网页浏览的真切感受。
3. 效果边界的突破
实效是VR新闻的一个显著特点。虚拟环境所造成的沉浸式体验,会使人作出“如同在真实中一样的反应”,也即人们即便知道虚拟场景和事件不是真的,但仍会做出真实的身体反应,这种反应的出现建立在临场感、对事件真实性的感知以及大脑对虚拟身体的控制感的基础之上。[15]情境是仿真的,但人的感受是真实的,行动是有反馈的,这对于推动人们探索、学习以及增强自我效能都具有潜在的优势。从知觉体验的感官运动理论来看,体验作为对环境的探索,不仅仅衍生于脑活动,而且在于与环境的交互,在于所作所为,因此感官运动所获得的知识实际上属于技能性,正如人们是在弹奏协奏曲时才真正掌握了小提琴的知识。[16]
由此,VR新闻所产生的媒介文化截然不同于尼尔·波兹曼曾批判的以电视为代表的躲猫猫式的媒介文化。波兹曼指出,电视中的情景、人物和事件突然进入人的视线,但很快又消失,就仿佛躲猫猫一样,它给受众提供的是一个没有连续性的世界,也是一个不允许人们做任何事的世界。[17]躲猫猫的媒介文化由从报纸、电视等二维屏幕上获得的间接且二手的信息所构成,VR新闻与此不同,它以受众为中心,允许他们从自身经验出发与新闻情境形成交互,将知识建立在特定的语境和具体的互动反馈之上,因而具备了直接的、一手的、具体的信息属性,从而能够上升为真正的个人经验。科瓦奇指出,新闻追求的真实不应该是哲学层面的真实,而是操作性和或实用性的真实,也即可以帮助受众进行决策的真实。[18](49)VR新闻的优点正在于多感官的信息输入以及实际的操练能使记忆力更为持久,有助于提升知识的迁移能力,提升大脑在不同情境中辨识问题的深层结构能力。[10](78-79)
三、真实重构:VR新闻的真实性逻辑
黄旦指出,真实性决定了对真实的不同理解,传播技术的革命使新闻真实需重做考量。[19]虚拟现实技术将新闻受众带入新闻现场,实现了从目击到体验的转化,使新闻真实重新被理解。
1. 对新闻真实的认识
VR新闻的真实来自受众的具身性体验,不再完全维系于新闻生产层面的真实,原本指向新闻工作者的认识结果应与认识对象相符合的新闻真实观受到了挑战。VR新闻的真实是在体验者与特定语境的交融下产生的,体验本身是个体化和主观化的,因此,认识对象能在多大程度上被激活,与体验者本人的历史经验和知识结构密切相关,并不存在体验应与认识对象相符合的问题。同时,任何体验在一定程度上都具有奇遇的特征,它意味着经历未经历的内容,能够创造性地开拓个体经验的广度和强度。正如德国《图片报》的Marc Jungnickel所言,做自己和在现场是衡量好的VR故事的两个标准。做自己意味着提供发自内心的真切体验,而在现场则让受众有机会去各种特别的场合。[20]可见,VR新闻的真实重心始终落在受众的切身感受与独特经历之上。这种情况下,真实既非源自新闻工作者的发现,也不完全来自新闻工作者的建构,而是主要建立在受众的个人感受之上。对VR新闻而言,对真实的认识不应再局限于新闻是否如实反映和再现了现实,而在于新闻能否激活受众对真实的认知和感受。
2. 新闻求真的方法
方法关乎新闻专业权威的建立,科瓦奇指出新闻工作的实质是用核实进行约束,新闻应该对发生的事情做出正确的描述。[18](95)VR新闻的不同在于其并不需要记者做出正确的描述,而是需要提供恰当的新闻故事让受众去体验。虚拟现实对受众身体第一性的肯定,使新闻求真面临新的要求:一方面,受众在场感的实现要求新闻产品的设计应尽量贴合受众的感知规律,减少VR使用时的眩晕感和出戏感,并提升动作交互上的自然性与精准性;另一方面,VR新闻所选用的故事应尽量贴合虚拟现实技术,只有适用于VR表达的故事才能激发新闻之真。如上文提及的作品《6×9》,为给受众提供7分钟的囚牢体验,该作品采用了Unity及CGI技术合成的囚牢影像,并结合7名囚犯的真实声音设计了互动元素,将囚徒自白、音效与受众的视觉停留关联在一起。这个作品由虚实结合的方法创作,将真实元素与虚拟影像相结合,打破了传统新闻生产的叙事规则,通过受众自身的角色参与来体验置身于囚牢的压迫感。它的优势在于是为激发受众的体验感量身打造,也深度贴合虚拟现实的技术特点。因此,对于VR新闻的生产来说,求真已不再只依赖于新闻工作者的专业方法,而是建立在VR团队从技术支持到内容整合的协同性工作之上。
3. 新闻求真的伦理
虚拟现实的强大影响力使W.J.T米歇尔认为其可以被界定为新型的生控复制技术,生控即生物控制,它能使生命状态在计算机技术与生物科学的控制下变异,生物体越来越像机器,而机器越来越像生命体。[21]生物体与技术的互构,一方面使人的知觉能力在虚拟现实技术的助力下不断提升,具备了凭借物质身体瞬间亲历远方的能力;另一方面,生物控制之说意味着虚拟现实技术通过感官模拟带来的逼真感和浸润感,使VR新闻有能力对公众产生更大的操控性。虚拟现实能够模糊虚拟与现实的边界,将虚拟经验编织入人的现实经验之中,这对VR新闻的生产伦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首先,VR新闻所展示的新闻事实应是真实而非虚构的,与VR游戏、VR电影相区别。游戏与电影是造梦的产业,可最大限度地满足人类的想象,将“无”转化为“实”,但新闻却不能将天马行空的想象视为事实,而是只能借助虚拟现实技术来呈现和激活事实。其次,VR新闻的影像不可避免是经过技术加工的合成影像,它比现实更精准也更具视觉冲击力,它不再是对新闻情境原汁原味的保真,而是鲍德里亚所指出的超真实,也即比真实还真实,受众凭借肉眼极难分辨真假。在此情形下,一旦新闻工作者操控隐藏于新闻生产中的“黑箱”,那么,引导、偏见与误解将成为难以避免的技术后果。因此,在新闻开发时,事实之真与价值之善应始终先于受众的体验之真,以避免对公众理解社会、参与社会造成障碍。
结语
总的来说,与以定量方法来采集数据的精确新闻、以文学方式来驾驭现实题材的文学新闻相比,VR新闻更具有后现代的解构特征,它质疑早已置入新闻叙事结构中的真相,否定真相的中心性、同一性、先在性,认为真相只在关系中敞开,因此致力于在受众与新闻之间建立起直接的关系,从而推动了新闻真实性从记者应当在场到受众应当在场的转向。当然,VR新闻目前仍处于探索和开发的阶段,也面临着诸多挑战。从用户体验的角度来看,VR新闻虽具有身临其境的优势,但也存在因缺乏清晰的叙事结构而导致的“失焦”问题,全景通常是没有焦点的,如果VR新闻的故事不夠精彩且缺乏互动,受众将很快失去兴趣。因此,丰富新闻的融媒体展示性与完善受众的沉浸式体验或将成为VR新闻开发时需要提升的两大核心要素。融媒体能够充分激活新闻的展示界面,使其更具交互性和智能性,受众在感官沉浸的同时也能够获取丰富而全面的新闻信息,实现理性与感性的自然交融。当前,VR一体机正以大众化的价格走向市场,VR项目与移动社交网络的结合业已成为开发的热潮,未来我们将迎来一个“与虚共舞”的时代。[22]在此趋势下,现实与虚拟的互构将日益重塑人的日常体验,VR新闻也将在深化受众的新闻参与和社会参与层面发挥更为重要的作用。
参考文献:
[1] 马歇尔·麦克卢汉. 理解媒介:论人的延伸[M]. 何道宽,译. 南京:译林出版社,2011:285-287.
[2] 沃尔特·李普曼. 公共舆论[M]. 阎克文,江红,译. 上海:上海世纪出版集团, 2006:50-125.
[3] 阿兰·德波顿. 新闻的骚动[M]. 丁维,译. 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 2015:102-104.
[4] 保罗·莱文森. 思想无羁:技术时代的认识论[M]. 何道宽,译. 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3:155.
[5] 杨保军. 新闻真实实现的含义与内在要求[J]. 当代传播,2005(5):4-6.
[7] RUC新闻坊. 2020年美国网络新闻奖作品全解析(上)[EB/OL]. [2020-10-19].https://mp.weixin.qq.com/s/8dfxtIyGDytJYi3PduUAIg.
[8] 常江,蒙太奇. 可視化与虚拟现实:新闻生产的视觉逻辑变迁[J]. 新闻大学,2017(1):55-61,148.
[9] 汉斯-格奥尔格·加达默尔. 真理与方法:哲学诠释学的基本特征[M]. 洪汉鼎,译. 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4:78-79.
[10] 史安斌. 作为传播媒介的虚拟现实技术——理论溯源与现实反思[J]. 人民论坛·学术前沿,2016(24):29.
[11] 斯凯·奈特. 虚拟现实:下一个产业浪潮之巅[M]. 仙颜信息技术,译. 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6.
[12] 翟振明,徐秋实. 对外部事物的知觉是否需要身体感官?[J]. 现代哲学,2020(3):71.
[13] 唐·伊德. 技术与生活世界[M]. 韩连庆,译. 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2:9-10.
[14] 张建中,王天定. 迈向新的媒体融合:当新闻遭遇游戏[J]. 现代传播,2016(11):113.
[15] 翟振明. 虚拟现实比人工智能更具颠覆性[J]. 高科技与产业化,2015(11):32-35.
[16] Nonny De la Pena, Peggy Weil, etal. Immersive Journalism: Immersive Virtual Reality for the First-Person Experience of News[J]. Presence Teleoperators & Virtual Environments, 2010(4):291-301.
[17] 劳伦斯·夏皮罗. 具身认知[M]. 李恒威,董达,译. 北京:华夏出版社,2014:181-186.
[18] 尼尔·波兹曼. 娱乐至死[M]. 章艳,译. 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102-103.
[19] 比尔·科瓦齐. 新闻的十大基本原则:新闻从业者须知和公众的期待[M]. 刘海龙,连晓东,译. 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4.
[20] 黄旦. 重造新闻学——网络化关系的视角[J]. 国际新闻界, 2015(1):75-88.
[21] 全媒派. BBC访30家顶级编辑部揭秘VR[EB/OL].[2017-05-22]. https://news.qq.com/original/dujiabianyi/BBCVR. html.
[22] W.J.T.米歇尔. 图像何求?:形象的生命与爱[M]. 陈永国,高焓,译. 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8:340-345.
[23] 严锋. 扎克伯格的黑客帝国[EB/OL].[2020-09-17].https://mp.weixin.qq.com/s/_10Kbv0OGgyqXNG2UYrgCA.
Boundary Breakthrough and Reconstruction of Truth: The Authenticity Logic of VR News
HUA Wei-hui1,2(1.School of Social and Behavioral Sciences, Nanjing University, Nanjing 210023, China; 2.College of Media and Arts, Nanjing University of Posts and Telecommunications, Nanjing 210023, China)
Abstract: The application of virtual reality makes news authenticity change from reporters should be present to audiences should be present. In VR news, the audience can watch the news from the first visual angle, experience different roles through the real-time manipulation of the feeling complex, and gain practical individual experience when interacting with the news situation. This paper points out that the breakthrough of authenticity boundary creates space to reconsidered it in terms of epistemology, truth-seeking and ethics. VR news denies the truth that has been put into the news narrative structure and affirms that the truth should be produced in the interaction between the audience and the news. This cognitive change makes the organic integration of news content and virtual reality technology become the key to activate reality, which also makes the integration of the truth of facts, the reality of experience and the goodness of ethics become the core direction of VR news projects.
Key words: truth in journalism; VR news; virtual reality; immersive experience; news visualiz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