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媒体时代虚拟现实中的诗与画
2018-01-29王荟
摘要:文化的现代转变的一个标志就是审美文化正转向一种图像文化或者影像文化。我们可以认为如今以数字化为基础的新媒体环境下的审美文化是综合多种媒介,与传统的单一诗画艺术明显不同,图文关系在新的艺术形式中变得复杂混沌。因此,研究图文关系问题,针对当今的文化形态建立一种新型的图文关系就显得尤为必要。
关键词:诗;画;虚拟现實;沉浸式体验;审美
一、真实性
莱辛在分析拉奥孔这个雕塑作品时的前提是认为古希腊人把美作为造型艺术的最高准则,进而他认为“凡是为造型艺术所能追求的其他东西,如果和美不相容,就须让路给美;如果和美相容,也至少须服从美。”这就解释了为什么雕塑作品没有表现拉奥孔的哀号。艺术家为了追求美而“把忿怒冲淡到严峻”“把哀伤冲淡为愁惨”,而诗所运用的语言媒介要经过读者的大脑想象来还原作品所描绘的图景,所以诗就可以毫无顾忌地描绘痛苦和哀号。莱辛在诗画的比较中认为诗的最高原则是真,画的最高原则在于美,诗更具有真实性。
莱辛的这一观点与达芬奇关于诗与画真实性的观点正好相反。达芬奇认为绘画是艺术家用形体和色彩直接表现自然,完全按照眼前所见来创作,由此提出“镜子说”。达芬奇主张艺术应该像镜子一样如实地反映现实,并不是照搬照抄大自然,他指出艺术家必须理性地把握自然,这里所指的理性包括两方面含义:一方面是指绘画中所要遵循的透视、光影等科学知识。另一方面是指创作中发挥艺术创作的主观能动性,在普遍自然中发现、组合出类型中的优美部分,创造出具有真实性和典型性的第二自然,即艺术作品源于自然又高于自然。语言具有间接性,需要读者的想象参与,因此在如实地反映自然方面就明显逊色于绘画。
通过莱辛和达芬奇对于诗画哪种艺术形式更能反映现实、更具有真实性的论述中可以看出两者虽然各执一词,但都是以人为主体进行考量的,在艺术创作和接受的过程中是以人自身的内在性为依据的,现代影像文化则不然,它更依赖于技术的工具理性。随着技术的发展,使人的视线被无限地放大和延伸,我们可以凭借技术手段走进浩瀚的宏观世界和精巧的微观世界。波德里亚研究当代文化中的影像文化时指出西方文化的符号发展自文艺复兴以来经历了三个阶段:由文艺复兴到工业革命时期的模仿阶段、工业革命时期的生产阶段和当前社会的符号控制历史阶段即“仿象”阶段。“仿象”是以技术为基础对现实世界进行模仿,是对现实的一种精确复制,是对现实超现实的模拟。首先,仿象对现实极度真实的模拟超越了传统艺术里的摹仿,变成了一种技术性的精确复制。画在传统艺术中的摹仿被一种精确的数字化摹仿所取代,比真实更真实,不但使得艺术与现实的界限被打破,艺术随之丧失意义。“不但艺术和实在的界限消失了,而且艺术已成为实在的一部分。任何反思和批判实在的可能性也随之丧失……通过这样的精确复制,艺术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已被降低到逼真的模拟,这无异于取消传统意义上的艺术。”其次是仿象对现实的模拟最终会形成自身的摹仿逻辑,造成对现实逻辑的颠覆。“现实和影像之间的界线被消解了,两者的依存关系被彻底颠倒了。人们不再是通过真实之物来理解这个世界,而是通过影像来理解和解释这个世界。”艺术反映实在的真实性受到质疑的同时,真实本身也受到质疑,正如波德里亚所论述的一样,仿象发展的最后一个阶段便是从反映现实到与现实没有任何关系的自我衍生。
新媒体的虚拟现实技术可以说是仿象极致发展,力图通过变革人的艺术感受渠道在知性方面令受众产生亲历其境的体验。它改变了传统观念中对仿象的排斥,不再将仿象看做是对艺术的肢解,它为人类创造出一个“世界”,人们在这个“世界”可以进行现实中不能实现的实践活动。不论是艺术创作还是艺术接受,都被赋予了现实世界所不能赋予的自由性,这种虚拟实践活动的一种新的形式是人的新型存在状态,是人在现实实践的延伸和升华。人在这个虚拟现实空间的实践目的不是为了通过虚拟进入现实,而是通过虚拟进入虚拟世界,在这个“世界”里实践自己的审美观,完成虚拟空间里的自我建构和完善。虚拟世界不再是对现实的摹仿,它不再用来再现什么东西,而是被用来探索可能成为什么东西,在模拟的沉浸体验中引领人类去寻找现实的另一种可能,寻找存在的多种可能性。
二、时空关系
达芬奇从时空角度区分了诗和画的不同,并用和谐的比例为美学信念比较了诗与画的优劣。他认为诗是按时间顺序组织起来的,通过表现不同时间里事物的特征来零零碎碎地展现事物,不能完整地描写形态美读者只能借助想象,将零碎的描写组合成一个整体,破坏了事物在时空中的和谐比例。而绘画在二维平面中描绘出事物在三维空间中的状态,各个部分在同一时空里能很好地组合,更具有和谐比例的美感。
莱辛从艺术媒介的角度论述诗与画的异质性,认为诗是时间艺术,以语言为媒介;画是空间艺术,以形体和色彩为媒介。“绘画在它的模仿中所用的媒介或符号确实是和诗所用的完全不同,这就是说,绘画用空间中的形体和颜色,诗用在时间中发出的声音”,诗“只宜于表现那些全体或者部分本来也是在时间中先后承续的事物”,而画适于表现“空间中并列的事物”。由于画“只能运用动作中的某一顷刻,所以就要选择最富于孕育性的那一顷刻,使得前前后后都可以从这一顷刻中得到最清楚的理解”,使“人们从大风暴抛掷到岸上的破船和残骸就可以认识那大风暴本身。”而诗描绘的是动作,因此没有这样的局限,可以看出莱辛认为诗的艺术媒介上更有优势。但莱辛也注意到了诗与画区别的相对性,“绘画也能摹仿动作,但只能通过物体,用暗示的方式去摹仿动作。”莱辛的这一论述指出了诗画结合的可能性,为影像文化的发生发展提供了理论基础。诗描绘的是持续性的动作,使得事物的前前后后都得以具体地展现,更能对现实生活进行广泛而深入地描写,更深刻地反映现实。
莱辛对诗画艺术的区分并不是绝对的,同时也看到了二者结合的可能性。“但是一切物体不仅在空间中存在,而且也在时间中存在。绘画也能模仿动作,但只能通过物体,用暗示的方式去描绘物体。另一方面,动作并非独立存在,须依存于人或物。所以诗也能描绘物体,但是只能通过动作,用暗示的方式去描绘物体。”莱辛的这些论述为影像文化作为诗与画相结合的新的艺术形式在现代技术的支撑下获得了新的可能性,而新媒体时代中的虚拟文化的时空关系对传统的时空观念是一种更新和颠覆。“实际上它(指虚拟现实,笔者注)是作为一种存在而存在的,它像季节和气候一样真实,并以各种各样的方式影响我们人类世界甚至整个宇宙肉身世界空间和时间概念。时间和空间的数字裂片在这里发生超现实形式的碰撞,我们的肉身经验与数字观念在赛博空间裂变,肉身形态在向数字形态转换,促使我们对既有真实概念以及形而上观念重新思考,与既有时间和空间概念告别。”虚拟文化打破了传统的时空观念,呈现出的往往是一个时间化了的空间状态,让艺术在时空中自由地穿梭,实现了现实与历史,当下和未来的统一,促使我们对时间和空间、物质与意识、身体与现实进行全新的认识,重组了真实、虚拟、时间和空间,从而满足了人类寻求无限可能性的需求,呈现出复杂多样的美学特质。endprint
三、审美感官的变化
达芬奇认为画比诗更优越还在于画服务于眼睛这一最高贵的感官,他认为眼睛与心灵是同一感官,绘画将形象通过眼睛直接传达给心灵。“诗则借助较逊色的感官传达同样的主题,然后将事物的形态传与心灵,较之物和心灵之间的真正媒介——眼睛的作用模糊得多,迟钝的多。”画是比诗更好的艺术形式,因为“绘画给最高贵的感官——眼睛服务”。
莱辛从拉奥孔的雕塑不能表现哀号入手,指出诗与画二者作用于人的感官不同,画直接诉诸人的视觉,因此画不能直接地表现丑,避免描绘激情顶点的顷刻,所以要选择最富于孕育性的那一刻去暗示动作。而诗就不受这种限制,诗人描写出的图景要经过读者的想象去还原画面,因此不用在乎画面是否好看,也能更加连贯地表现事物变化的全部过程。莱辛强调诗画根据各自的表达特点在适合的领域创作,本质上还是明确区分了二者的界限。
虚拟现实艺术突破了传统的审美关照方式,不再去强调视觉和听觉孰优孰劣,而是通过调动人的视觉、听觉、触觉甚至嗅觉等多种感官,力图通过多维感官合集来营造立体的审美世界,营造亲临其境的“沉浸式”的深度审美体验,不再是单一的诗或者画,而是一种突破了诗画界限的综合艺术。新媒体的受众是通过各种方式进入虚拟现实的艺术空间,并在虚拟空间中以“主体”的视角进行实践活动,由此产生的沉浸于其中的深度体验和审美愉悦感,在交互式体验中实现审美主体与客体的高度契合。
四、结语
通过对传统诗画理论与当今新媒体时代下的艺术现象进行分析,可以发现在诗画相争的背后是时代和技术的发展促使艺术媒介变革,进而推动着诗与画在审美文化中地位的变化。从传统的古典诗画艺术,到现代的电影电视,再到新媒体时代的全息模拟艺术,媒介不仅仅是一种展示艺术和真理的工具,它本身改变着我们的认识方式和表达方式,甚至决定了艺术要表达的内容。正如瑞安提出的“用媒介来思维”,通过认识新媒介,梳理新媒介与传统艺术形式的关系,把艺术媒介视为审美的维度之一,甚至是主要维度,才能使我们的审美思维在新媒介的环境中依然能顺利进行,改变并丰富我们的审美活动。
【参考文献】
[1]赵宪章.语图符号的实指和虚指——文学与图像关系新論[J].文学评论,2012(02):88-98.
[2]赵宪章.“文学图像论”之可能与不可能[J].山东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2(05):20-28.
[3]赵宪章.语图互仿的顺势与逆势——文学与图像关系新论[J].中国社会科学,2011(03):170-184.
[4]仲梓源,梁明.数字影像时代VR技术对电影的改变[J].现代电影技术,2016(11):23-28.
作者简介:王荟(1993.05.21-),女,汉族,山东邹城人,扬州大学在读硕士。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