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超声显像对肾脏恶性肿瘤的诊断与鉴别诊断价值

2021-08-02毕睿

中国典型病例大全 2021年7期
关键词:定性超声定位

毕睿

摘要:目的:对超声显像对肾脏恶性肿瘤的诊断与鉴别诊断的价值进行分析和探讨。方法:以我院2020年3月-2021年3月期间收治的15例经手术或病理活检后确诊的肾脏恶性肿瘤患者为研究对象,对患者确诊前的超声显像诊断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以术后病理活检结果为金标准,对比评价超声显像诊断肾脏恶性肿瘤的准确率。结果:以术后病理活检结果为金标准,超声显像对肾脏恶性肿瘤的定位诊断符合率为93.33%、定性诊断符合率为86.67%,2例肾细胞癌患者背误诊为肾错构瘤出血和肾囊肿伴囊壁钙化。结论:超声显像对肾脏恶性肿瘤有着较高的诊断符合率、能够较为准确的对肿瘤病例类型进行鉴别,但同时应当警惕对极少数特殊超声表现的甄别,以进一步提高诊断符合率。

关键词:超声;定性;定位;肾脏恶性肿瘤

【中图分类号】R445.1;R737.1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026(2021)07-031-01

肾脏肿瘤在泌尿系统肿瘤中较为常见,以肾细胞癌为主,且多数为恶性,临床数据显示,约有80-90%的肾脏肿瘤为恶性,占成人所有恶性肿瘤的3%左右[1]。由于肾脏肿瘤早期临床表现不明显,且病理变化多样、缺乏特异性指征,因此早期鉴别诊断较为困难[2]。而早期准确诊断和及时治疗,是确保患者有较高治疗成功率的关键,因此,如何进一步提升对肾脏恶性肿瘤的早期诊断准确率是当前亟待解决的问题[3]。本次研究在对15例肾脏恶性肿瘤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后发现,利用超声显像对肾脏恶性肿瘤进行诊断和鉴别诊断有较高的符合率。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本次研究对象共計15例,均为在2020年3月-2021年3月期间于我院就诊并经手术或病理活检后确诊的肾脏恶性肿瘤患者。所有患者均无超声造影禁忌证,且对于本次研究内容均知情同意并签署同意书。研究得到医院伦理会批准同意。15例患者中,男性9例,女性6例,年龄19-78岁,平均(52.38±7.16)岁,临床表现以腰痛、血尿为主,部分患者腹部可触及肿块。手术病理结果显示:肾细胞癌11例、肾盂癌2例、肾母细胞瘤1例、转移癌1例。

1.2方法

所有患者均接受超声显像诊断,检测开始前告知患者一般注意事项,使患者更好的配合检测工作,确保检测的有效性。选用Philips HD-15 PHILIPS型超声诊断仪,超声探头的频率设置在3-5MHz之间,取仰卧位,分别对患者肝肾、脾肾等肾脏部位进行纵切扫描和冠状切扫描;之后换为俯卧位,再次对患者肾脏部位进行纵向扫描和横向扫描。扫描过程中完成对肾脏的常规检查,重点观察肾脏肿瘤大小、形态以及内部回声情况,明确输尿管是否扩张、膀胱是否占位。详细记录检测结果,由3名医师共同阅片后得出最终结论。

1.3观察指标

以术后病理活检结果为金标准,对比超声显像对肾脏恶性肿瘤的定性、定位诊断符合率。

2.结果

2.1超声显像对肾脏恶性肿瘤的定性、定位诊断结果分析

以术后病理活检结果为金标准,超声显像对15例肾脏恶性肿瘤患者定性诊断的符合率为86.67%、定位诊断的符合率为93.33%。详细数据如表1所示。

2.2超声显像对肾脏恶性肿瘤的鉴别诊断结果分析

病理活检显示,15例肾脏恶性肿瘤患者中包括11例肾细胞癌、2例肾盂癌、1例肾母细胞瘤、1例转移癌。以病理活检结果为金标准,超声显像定性诊断将2例肾细胞癌患者分别误诊为肾错构瘤出血、肾囊肿伴囊壁钙化。具体数据如表2所示。

3.讨论

当前,随着我国影像学技术的不断进步和发展,临床用于肾脏占位性病变诊断的影像学技术方法越来越多,包括超声、MRI等,其中,超声显像以其无放射性、费用低等优势在临床得到广泛应用[4]。超声显像在造影剂微泡的辅助下,能够形成较高强度的非线性谐波信号,因此能够有效突出常组织与病灶之间的对比,帮助临床医师识别病灶、诊断疾病;同时,超声显像还能够反映对病灶内部微血管的血流灌注情况进行反映,这可为肾脏肿瘤的鉴别诊断提供可靠依据。与此同时,在当前超声与计算机技术结合日益紧密的当下,超声显像定量分析技术的应用,使得肿瘤的诊断和疗效判断更为客观准确[5]。

本次研究亦证实了超声显像诊断和鉴别诊断肾脏恶性肿瘤的积极价值。研究数据显示,超声显像定位诊断肾脏恶性肿瘤的符合率达到了93.33%、定性诊断符合率达到了86.67%,2例肾细胞癌患者1例被误诊为了肾错构瘤出血、1 例被误诊为了肾囊肿伴囊壁钙化。2例被误诊的肾细胞癌患者主要是因为肿瘤位于肾实质内、回声较低,且直径较小而导致的误诊。研究结果表明,超声显像对于肾脏恶性肿瘤的定位和定性较为准确,但若肿瘤直径较小,则有较大概率误诊或者漏诊,针对此种情况,临床可联合应用肾盂造影辅助判断。

综上所述,超声显像能够较为准确的对肾脏恶性肿瘤进行诊断和鉴别诊断,可对肿瘤内部结构、形态以及其变化和相应的特点进行动态反映,可以临床医师诊疗该病提供客观、可靠的依据。但同时应当注意对极少数特殊表现的甄别,尤其是肿瘤直径较小时,应当辅助以其他诊断手段,以防止误诊、漏诊,保证诊断的准确性。

参考文献:

[1] 张岱,王莹,魏玺. 肾脏囊性肿物的超声影像学特征及临床研究进展[J]. 中国肿瘤临床,2021,48(2):97-99.

[2] 张岱,忻晓洁,穆洁,等. 超微血管显像与超声造影对小肾肿瘤诊断价值的比较分析[J]. 中华医学杂志,2019,99(23):1778-1781.

[3] 杨华,胡小丽,曾畅,等. 对比增强超声在鉴别慢性肾病患者的肾脏恶性肿瘤病变中的价值分析[J]. 国际泌尿系统杂志,2021,41(1):92-95.

[4] 闫威,张冬梅. 超声造影在肾脏良恶性肿瘤中的鉴别诊断价值探讨[J]. 中国保健营养,2019,29(33):387.

[5] 邱慧. 超声造影在肾脏良恶性肿瘤中的鉴别诊断效果及准确率分析[J]. 影像研究与医学应用,2019,3(15):84-85.

猜你喜欢

定性超声定位
超声造影定性与定量分析诊断颈部浅表淋巴结病变的研究
薄层色谱法在中药定性定量研究中的应用
二维不可压磁微极流体方程组的整体适定性和爆破准则
难与易
抢眼披风
巧用“余数定位”,突破周期函数的计算问题
甲状腺结节与甲状腺癌的临床评估和处理
超声评价慢性乙型肝炎肝硬化与胆囊改变的关系
超声引导下股神经阻滞的临床观察
理想的定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