鼠神经生长因子治疗急性期特发性面神经麻痹的疗效观察
2021-08-02张潇潇王丽平曹非徐沙丽
张潇潇,王丽平,曹非,徐沙丽
特发性面神经麻痹,病因与解剖学、病毒感染、局部缺血、炎症和冷刺激等有关[1]。早期合理的治疗有助于促进面神经麻痹尽早恢复,减少并发症的发生。皮质类固醇类药物具有抗炎作用,能降低炎症反应以减少神经功能损伤[2]。抗病毒药物阿昔洛韦可有效提高急性期特发性面神经麻痹完全康复的可能性[3]。既往研究显示以激素联合抗病毒药物或常规理疗治疗周围性面瘫取得一定效果,但很多报道的治疗方法不全面,仍有部分患者效果不理想。鼠神经生长因子具有营养神经,促进周围神经再生及神经功能恢复的作用[4]。但关于鼠神经生长因子针联合激素、抗病毒、甲钴胺营养神经及常规理疗治疗急性期特发性面神经麻痹的研究报道较少。因此,本研究对急性期特发性面神经麻痹患者采取鼠神经生长因子联合地塞米松、更昔洛韦、甲钴胺及常规理疗等治疗,取得了满意疗效。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4年1月至2019年12月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梨园医院收治的急性期特发性面神经麻痹患者70例为研究对象。其中男38例,女32例;年龄20~70岁,平均(41.2±6.8)岁;从发病到就诊时间5~72 h,平均(36.8±8.4)h;左侧面神经麻痹36例,右侧面神经麻痹34例。
1.2 纳入及排除标准
纳入标准为:①满足特发性面神经麻痹诊断标准[5];②临床分期为急性期,即发病至就诊时间≤72 h;③年龄20~70岁;④能独立完成有关问卷调查;⑤自愿签订知情同意书;⑥从发病至入组前未接受糖皮质激素、营养神经、抗病毒药物、中医中药等相关治疗;⑦患者入院时行常规头CT或MRI检测无明显异常。
排除标准[6]:①由脑血管病、肿瘤、外伤、多发性硬化、Mobius综合征、脑炎、带状疱疹病毒感染、莱姆病、吉兰–巴雷综合征、腮腺及耳部疾患等其他病因所致的面神经麻痹者;②孕妇或围产期、哺乳期妇女;③患有糖尿病、胃与十二指肠溃疡等使用糖皮质激素治疗有禁忌或风险较大者;④肝、肾、心脏等重要脏器功能障碍者;⑤严重的精神类疾病无法配合治疗者;⑥血常规白细胞或中性粒细胞比例增高,考虑细菌感染可能,需用抗生素者。
1.3 药物
注射用鼠神经生长因子注射液由舒泰神(北京)生物制药公司生产,规格30μg/支。地塞米松注射液由湖北天药药业股份有限公司生产,规格5 mg/支。更昔洛韦注射液由南京海辰药业有限公司生产,规格250 mg/支。甲钴胺注射液由卫材药业有限公司生产,规格0.5 mg/支。
1.4 分组及治疗方法
1.4.1 分组 将70例患者随机分成对照组(35例)和治疗组(35例)。2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见表1。
表1 2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
1.4.2 治疗方法 每位患者均予以相同的健康教育(包括嘱患者避免吹风受凉、避免劳累等)、眼部保护等基础治疗。对照组患者每日静脉注射地塞米松针剂10 mg,1天1次,连用7 d后减为5 mg,再用3 d后停用。同时给予更昔洛韦针剂0.5 g,加入250 mL生理盐水中配制后静脉滴注,1天1次,7 d后停用。甲钴胺针0.5 mg静脉推注,1天1次。患者在入院后给予常规超短波治疗,在起病1周后给予常规针灸理疗。另外,患者因使用激素,均给予常规预防性护胃、适当服用钾片维持电解质平衡等对症支持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给予注射用鼠神经生长因子针剂30μg,加入2 mL生理盐水中配制后肌肉注射,1天1次。2组患者均治疗14 d。于治疗7 d、14 d,观察并且比较2组患者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比较治疗前后2组患者Portmann评分及面部残疾指数(facial disability index scale,FDI)评分。
1.5 观察指标
1.5.1 疗效判定标准[7]治愈:治疗后,患者无口角歪斜,闭目紧,能够比较自如的控制表情,主要症状基本消失。显效:治疗后,患者在露齿或鼓腮时略有口角歪斜,但静止状态表情无明显异常。有效:治疗后,患者的主要症状有改善,静止状态口角略有歪斜、闭眼不全,谈笑时症状较安静时明显。无效:治疗后,患者症状无明显改善。总有效率=(治愈+显效+有效)例数/总例数×100%。
1.5.2 Portmann评分[8]在治疗前、治疗7 d、治疗14 d进行Portmann评分比较,内容包括微笑、闭眼、皱眉、吹口哨、动鼻翼、鼓腮6个项目,与健侧对比进行评分。0分为完全不能活动,1分为可稍微活动,2分为与健侧对比活动稍减弱,3分为与健侧活动基本一致。每项最高分为3分,加上安静时印象分2分,满分20分。分值越高,表示面神经功能越好。
1.5.3 FDI评分[9]该问卷含10个项目,分为2个方面:躯体功能(FDIP)(第1~5项),每项评分2~5分,总分范围0~25分,得分越高则功能越好;社会生活功能(FDIS)(第6~10项),每项计分1~6分,总分范围5~30分,得分越低则功能越好。
1.5.4 不良反应 治疗前完善血常规、肝肾功能、电解质、血糖等常规检查,监测血压。治疗后复查相关指标。记录患者用药期间有无特殊不适及明显检测指标异常。
1.6 统计学处理
使用统计软件IBMSPSS Statistics 23处理数据,计数资料以百分率表示,采取χ2检验;计量资料以(±s)表示,采用t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2组患者临床疗效比较
治疗7 d,对照组总有效率34.3%(12/35)低于治疗组的45.7%(16/35),2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14 d,对照组总有效率74.3%(26/35)低于治疗组的94.3%(33/35),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2组患者临床疗效比较
2.2 2组患者Portmann评分比较
2组患者治疗前Portmann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治疗7 d及14 d,与同组治疗前比较,Portmann评分增加,面神经功能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7 d治疗组Portmann评分与对照组相比增高,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14 d治疗组Portmann评分与对照组相比增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2组患者Portmann评分比较(分,±s)
表3 2组患者Portmann评分比较(分,±s)
注:与同组治疗前比较,①P<0.05;与对照组治疗14 d比较,②P<0.05
组别对照组治疗组例数35 35治疗前6.26±1.93 6.29±1.84治疗7 d 8.09±2.23①8.86±2.45①治疗14 d 12.29±2.92①13.94±2.72①②
2.3 2组患者FDI评分比较
2.3.1 2组患者FDIP评分比较 2组患者治疗前FDIP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治疗7 d及14 d,与同组治疗前比较,FDIP评分增加,面神经功能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7 d治疗组FDIP评分与对照组相比增高,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14 d治疗组FDIP评分与对照组相比增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4。
表4 2组患者FDIP评分比较(分,±s)
表4 2组患者FDIP评分比较(分,±s)
注:与同组治疗前比较,①P<0.05;与对照组治疗14 d比较,②P<0.05
组别对照组治疗组例数35 35治疗前13.31±1.79 13.51±1.77治疗7 d 16.89±1.95①17.80±2.49①治疗14 d 19.17±2.05①20.65±2.30①②
2.3.2 2组患者FDIS评分比较 治疗前2组患者FDI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7 d及14 d,2组与同组治疗前比较,FDIS评分降低,社会生活功能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7 d治疗组FDIS评分与对照组相比降低,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14 d治疗组FDIS评分与对照组相比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5。
表5 2组患者FDIS评分比较(分,±s)
表5 2组患者FDIS评分比较(分,±s)
注:与同组治疗前比较,①P<0.05;与对照组治疗14 d比较,②P<0.05
组别对照组治疗组例数35 35治疗前17.63±2.50 17.77±2.81治疗7 d 16.14±2.58①15.80±2.15①治疗14 d 11.77±2.35①10.09±2.06①②
2.4 2组不良反应比较
仅治疗组出现肌肉注射局部轻度疼痛4例,可自行缓解。对照组和治疗组均无严重不良反应发生。
3 讨论
炎症引发的水肿致使面神经在面神经管内受压,可能是导致特发性面神经麻痹的重要原因[10]。因此针对此类面神经麻痹急性期患者给予糖皮质激素治疗有助于尽早控制炎症、减轻水肿,减轻神经受压,改善血液循环,促进面神经损伤的恢复[11]。部分特发性面神经麻痹患者的发病可能与病毒感染有关,研究表明使用更昔洛韦针剂抗病毒治疗有助于改善急性期特发性面神经麻痹患者的预后[12]。甲钴胺针剂具有营养神经作用,有助于面神经损伤的恢复[13]。我们在入院后给予常规超短波治疗,在入院1周之后再开始给予常规针灸理疗,以避开面神经炎症水肿的高峰期。研究表明鼠神经生长因子可防止或逆转神经元变性,促进神经突触再生并增强突触的可塑性,神经生长因子已被广泛用于神经系统疾病;报道显示鼠神经生长因子辅助常规疗法治疗急性期特发性面神经麻痹的疗效明显,且患者的耐受性良好[14]。
在本研究中,对照组和治疗组均给予地塞米松、更昔洛韦、甲钴胺等常规治疗及康复理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肌肉注射注射用鼠神经生长因子针。2组患者均治疗14 d。本研究结果显示,治疗7 d治疗组总有效率较对照组增高,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14 d治疗组总有效率较对照组明显增高(P<0.05)。2组患者治疗7 d及14 d,与同组治疗前比较,Portmann评分增加,面神经功能改善(P<0.05);治疗组治疗7 d的Portmann评分较对照组增高,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14 d的Portmann评分较对照组明显增高,面神经功能恢复情况更好(P<0.05)。2组患者治疗7 d及14 d,与同组治疗前比较,FDIP评分增高、FDIS评分降低,面神经功能及社会生活功能改善(均P<0.05);治疗组治疗7 d的FDIP评分、FDIS评分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治疗组治疗14 d与对照组比较,FDIP评分明显增高、FDIS评分明显降低,面神经功能及社会生活功能改善情况更好(均P<0.05)。
综上所述,鼠神经生长因子联合地塞米松、更昔洛韦等治疗急性期特发性面神经麻痹能明显改善患者面神经功能,提高生活质量,整体疗效显著,且安全可靠,值得临床推广应用。但因研究天数有限,在未来的研究中,可考虑将研究的治疗天数延长至3、4、5周,观察有效率、痊愈率及神经功能评分等情况,有条件可进行面部肌电图检查以进一步验证疗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