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减归脾汤联合促红细胞生成素在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贫血治疗中的应用效果
2021-08-02邱素真
邱素真
(上蔡县人民医院 肾内科,河南 驻马店 463800)
对于慢性肾衰竭尿毒症患者来讲,贫血属于较为严重的并发症,会对慢性肾衰竭尿毒症患者的日常生活、家庭造成不利影响,降低患者的生活品质。血液透析治疗对纠正慢性肾衰竭尿毒症患者水电解质紊乱、调节患者酸碱失衡状况、将尿毒症毒素清除但难以调节贫血状况等有着不可忽视的促进作用,尿毒症导致贫血的根本机制是促红细胞生成素的形成降低与红细胞周期较短[1]。临床多对患者展开贫血治疗干预,而输血是主要的治疗手段,但是由于输血安全风险较高、费用比较大,会影响患者的治疗效果,增加患者的经济负担。利用单一促红细胞生成素治疗方法,尽管可以调节患者的贫血情况,但是未能达到预期目标;且借助单一促红细胞生成素,会使患者出现血压波动情况,加大临床治疗风险。为了进一步探究维持性血液透析加减归脾汤联合促红细胞生成素对患者贫血的应用效果,将选取120例慢性肾衰竭尿毒症患者作为研究样本,现将研究过程展开如下分析。
1 临床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选择2018年3月至2020年3月期间在上蔡县人民医院接受维持性血液透析治疗的120例慢性肾衰竭尿毒症患者作为研究样本,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划分为实验组(60例)与参照组(60例)。实验组男32例,女28例;年龄44 ~73 岁,平均年龄(58.54±3.64) 岁;原发病:慢性肾小球肾炎16例,糖尿病肾病18例,高血压肾病9例,梗阻性肾病17例。参照组男34例,女26例;年龄45 ~74 岁,平均年龄(59.64±3.73) 岁;原发病:慢性肾小球肾炎17例,糖尿病肾病21例,高血压肾病12例,梗阻性肾病10例。两组患者的临床资料对比,无显著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本研究通过本院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
纳入标准:患者平均透析时间保持3 个月左右,每周透析次数为2 ~3 次,透析时长为2 ~6 小时,透析平均时长为(4.31±0.34) 小时;患者及其家属均知晓此次研究,并签署《知情同意书》。
排除标准:存在出血倾向、输血史者;血液疾病者;存在其他严重并发症者。
1.2 治疗方法
参照组患者实施红细胞生成素( 产品名:益比奥,产地:沈阳三生制药股份有限公司) 治疗,在患者透析过程中每7日进行1 次注射,每次注射10 000 单位。在患者红细胞压积处于30% ~33% 的状况下,逐渐控制计量,使其达到最小维持量状态[2]。
实验组在参照组基础上加减归脾汤治疗接受加减归脾汤治疗,药方由15 g 黄芪、15 g 当归、12 g 党参、10 g 白术、10 g 炙甘草、6 g 木香、15 g 鸡血藤等药材构成,水煎服,每日1 剂,每日服用两次。
8 周为一个疗程,两组患者均接受两个疗程治疗。
1.3 观察指标
对比分析两组干预前后每周血红蛋白与红细胞压积检验情况,并观察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情况[3]。其中不良反应主要包括头晕、乏力、呕吐、血压升高。
1.4 统计学分析
各项数据资料均利用SPSS 21.0 统计学软件处理,计数资料采用n(%) 表示,用χ2检验;计量资料采用±s表示,用t检验;P<0.05 表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 两组血红蛋白与红细胞压积情况对比
治疗前,两组患者的红细胞计数与血红蛋白等指标调节状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实验组患者的红细胞计数与血红蛋白等指标调节状况均高于参照组(P<0.05)。见表1。
表1 两组血红蛋白与红细胞压积情况对比(± s )
表1 两组血红蛋白与红细胞压积情况对比(± s )
组别 例数 血红蛋白/(g·L-1) 红细胞压积/%干预前 干预后 干预前 干预后实验组 60 60.43±10.38 95.31±12.03 22.2±3.6 29.9±5.5参照组 60 61.03±9.63 86.44±11.61 22.6±2.9 26.6±2.9 t 0.328 4.110 0.670 4.111 P 0.723 <0.001 0.504 <0.001
2.2 两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对比
干预后,实验组不良发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参照组(P<0.05)。见表2。
表2 两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对比[n(%)]
3 讨 论
贫血作为慢性肾衰竭尿毒症患者十分多见的并发症之一,其发病机制十分复杂多变,临床上主要划分成以下两点,即促红细胞生成素降低与血液中毒素含量升高。在慢性肾衰竭尿毒症发病期间,肾功能已呈现完全衰竭状态,肾脏分泌促红细胞生成素功能减弱,甚至难以促进分泌,以至于患者体内促红细胞生成素进一步减少,难以对骨髓产生刺激作用,促进红细胞生成[4]。除此之外,因尿毒症毒素与体内大多数代谢产物难以由肾脏器官排出,形成大量集聚现象,使其在血液之中对红细胞产生破坏作用,导致红细胞过早出现衰亡,缩短红细胞的生存周期。同时电解质紊乱、酸碱度失衡、毒素作用、各项造血原料缺少等也是诱发贫血的主要因素。对慢性肾衰竭患者实施维持性透析干预治疗,可促进患者体内少数毒素的排出,控制毒素的产生与作用,为患者纠正酸碱失衡与电解质紊乱症状,但是无法解决贫血问题。改善患者的贫血症状,临床上最为有效的方法就是输血,但是运用输血治疗干预方法,可促使患者机体循环超过负荷,全血中细胞碎片增加,导致血浆中乳酸、氮、钾、氨等成分明显升高,以至于出现全血输出量增多,使患者代谢负担进一步加重[5]。由于人体血性相对复杂,同种异体输血,特别是输全血,当大量抗原进入受血者体内,容易出现相应抗体,从而诱发输血不良反应或者输血无效问题。所以,加强透析,补充促红细胞生成素,能够将贫血及时纠正。促红细胞生成素主要源于胎儿的肝脏与成年人肾脏,是一种改善红细胞形成的糖蛋白。促红细胞生成素通常存在人体骨髓的造血干细胞之中,并对造血干细胞产生刺激性作用,促进红细胞分化,也是红细胞生成的主要物质之一,将促红细胞生成素运用到临床肾性贫血治疗中,疗效作用显著。
在中医领域中,慢性肾衰竭尿毒症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的贫血症状作为“虚劳”范畴,根本发病机制就是因脾肾亏虚导致。脾肾两虚导致精微物质难以运化,水液也无法输布,气机失衡阴阳失调,以至于气血阴液亏损严重[6]。通过利用加减归脾汤治疗干预方式,强调益气养血、补益脾肾。加减归脾汤药方中黄芪可发挥补脾益气的作用;何首乌具有补血益精、解毒通便的作用;党参可发挥不益脾气的作用。将其联合应用,可达到滋补阴血、补脾益气、益肾填精等治疗效果,改善患者贫血症状,同时还对调节胃肠道症状临床效果显著。
综上所述,在维持性血液透析贫血患者治疗中,借助加减归脾汤与促红细胞生成素治疗,对调节患者血红蛋白与红细胞压积情况效果显著,且能降低不良反应的发生,临床应用价值显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