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运用定性研究方法制定北京市社会心理咨询标准服务评价指标

2021-07-31白冰儿刘松怀西英俊金文青李玉青

首都医科大学学报 2021年4期
关键词:德尔菲心理咨询咨询

齐 涵 白冰儿 刘松怀 西英俊 金文青 李玉青 闫 芳*

(1.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定医院国家精神心理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 精神疾病诊断与治疗北京市重点实验室,北京 100088;2.首都医科大学人脑保护高精尖创新中心,北京100069;3.首都医科大学康复医学院心理教研室,北京 100068;4.中国康复研究中心心理科,北京 100068;5.北京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北京预防医学会秘书处,北京 100013)

自2001年我国启动心理咨询师职业资格认证以来,心理咨询行业在20年内得到了迅猛的发展。但随着心理咨询职业化的不断成熟,从业人员数量的不断增多,大量问题也随之出现。由于缺乏系统的管理,目前社会上的心理咨询机构资质参差不齐,乱收费与违背职业伦理的现象屡屡出现,这样非但达不到心理咨询的效果,反而会对来访者的情绪产生负面影响[1]。制定合理的社会心理咨询机构、从业人员及培训基地评价指标是保证行业健康发展、完善心理咨询管理体系的重要措施。

北京市卫生健康委员会于2019年启动了“北京市居民心理健康筛查及心理问题干预项目”。本研究作为项目中的一部分,旨在探索社会心理服务机构和服务人员资质标准和管理措施,规范心理咨询行业人员的从业行为。本研究利用个人深度访谈结合改良的德尔菲法开展北京市社会心理咨询机构、从业人员及培训基地的评价指标的制定,在已有心理咨询行业管理办法及条例法规的基础上结合专家意见进行指标的更新和完善,制定符合北京市社会心理咨询行业现状的心理咨询标准服务评价指标。

1 对象与方法

1.1 成立工作小组

由1名经验丰富的精神科主任医师、1名临床方法学研究人员和1名临床心理学专业在读硕士研究生组成工作小组,负责本研究中的文献检索、设计访谈提纲、开展个人深度访谈和德尔菲专家咨询、进行结果的定性定量分析等。小组成员接受过系统的精神卫生与精神病学、心理学、质性研究方法学专业训练,掌握精神障碍和常见心理问题特点。小组组长具备独立进行心理治疗和心理测量能力,接受过中欧精神分析、认知行为治疗、心理咨询操作技巧等专业培训,同时参与过养老机构心理咨询相关标准的制定,具有丰富经验,为本研究的顺利实施提供专业和技术保障。

1.2 文献检索初步拟定指标体系

通过文献检索对国内外心理咨询服务相关法律法规进行归纳整理,了解国内外关于心理咨询机构、心理咨询从业人员和培训基地现状、政策方针、行业内存在的问题和改进方向,初步提炼社会心理咨询标准指标体系。由两名工作小组成员利用“心理咨询”、“心理咨询师”、“标准”、“评价指标”和“psychological counseling”、”psychological consultant”、“evaluate*”、“indicator*”、“guideline”等检索词检索中英文数据库及官方网站。中文数据库和网站包括中国知网(CNKI)、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中国心理学会、中国标准化管理委员会、北京市卫生健康委员会官方网站;英文数据库和网站包括PubMed、美国国家咨询师认可委员会(National Board for Certified Counselors, NBCC)、英国心理咨询与心理治疗学会(British Association for Counselling and Psychotherapy, BACP)等国外心理学会和政府卫生系统官方网站。检索时间截止到2019年8月1日。

文献纳入标准:①文献题目包括心理咨询行业评价指标;②研究类型不限,综述类文章的参考文献也可作为其他文献来源;③语言为中文或英文。与心理咨询服务评价指标关联度较低、未提及具体的心理咨询评价指标的文章则被排除。由2名工作小组成员使用自编的数据提取表格提取文献和法律法规中的相关指标名称、内容、来源等信息,并进行核对,意见不统一时组内讨论解决。

1.3 个人深度访谈

1.3.1 确定访谈对象

2019年8月28日至2019年9月20日期间,采用动态抽样方式,从“北京市居民心理健康筛查及心理问题干预项目”心理咨询师管理数据库中选取研究对象进行个人深度访谈。样本量的大小遵循“信息饱和”原则[2],当下一个受访者已不能提供更多的信息时,则不再进行新的访谈对象的选择。

1.3.2 个人深度访谈的实施及分析

定性访谈的设计、实施和报告参考文献[3]中的要求。工作小组根据文献检索和指标提取结果,经过组内讨论后,分别制定针对北京市卫生健康委行业领导、北京市社会心理咨询机构负责人和心理咨询师的半开放式访谈提纲。实施访谈前访谈小组成员对现场情况进行预测,并接受访谈技巧的训练。访谈内容主要包括北京市社会心理咨询机构运营现状、服务模式、与精神专科医院的转介机制、来访者隐私保护、职业伦理、从业人员的资质、实习和督导、存在的问题及改善的建议等。单次访谈时间不少于30 min,在取得受访者同意后采用全程录音的形式进行记录,并在访谈结束后将录音转成文字稿,通过质性分析拟从社会心理咨询服务机构、心理咨询从业人员和心理咨询培训基地角度,初步形成北京市社会心理咨询标准服务评价指标体系,再进行德尔菲专家咨询。

1.4 开展德尔菲专家咨询

1.4.1 确定咨询专家

采用便利抽样的方法,于2019年10月17日至11月19日期间选择79位心理咨询相关领域专家进行两轮德尔菲专家咨询。专家类型包括心理咨询机构负责人及从业人员、医务人员、科研人员、高校教师等。专家纳入标准:①从事心理学、精神病与精神卫生学相关方面的临床、科研或管理工作;②具有中级及以上技术职称;③自愿全程参与本次调查的函询。排除标准:不愿参加调查或没有时间参与的人员。

1.4.2 两轮德尔菲专家咨询的实施

在实施正式的德尔菲专家咨询之前,首先协调组织专家召开专家讨论会进行指标的预评价。由专家进行背对背的指标评价,而后进行讨论,广泛征求专家意见,对指标进行修改,形成正式的德尔菲征询表。采用线上问卷调查的形式开展德尔菲法咨询。问卷共包含三部分内容:①填表说明(研究目的、研究过程和指标解释);②专家的一般情况(姓名、性别、学历、工作单位类型、职称、专业和联系方式等);③专家对于三级指标的打分(重要性、敏感性、可操作性),以及专家权威程度的评估(熟悉程度,判断依据),并提出条目的修改、增加或删除意见。重要性、可操作性和敏感性采用Likert 5级评分法(非常不重要、不重要、一般、重要、非常重要);判断依据包括理论分析、实践经验、同行了解和专家直觉,赋值情况见表1;专家熟悉程度的赋值为(非常不熟悉0.2、不熟悉0.4、一般0.6、熟悉0.8、非常熟悉1.0),详见表1。本研究共进行两轮专家咨询,第一轮调查结束后立即对结果进行汇总分析,形成下一轮专家咨询表,回收第二轮咨询结果并进行数据整理分析后,最终形成北京市社会心理咨询机构、从业人员及培训基地标准评价体系。

表1 指标判断依据赋值(Ca)Tab.1 The score assignment for the judgement of indicators (Ca)

1.5 统计学方法

文字稿的逐步编码、节点聚类分析、样本间对比。

采用SPSS 21.0统计软件对德尔菲专家咨询结果进行处理分析,计算专家积极系数反映问卷回收情况;通过条目重要性评分均值反映专家意见的集中程度;专家协调系数(W系数)和变异系数(coefficient of variation, CV)反映专家意见的协调程度;通过专家判断依据(Ca)和熟悉程度(Cs)的算术平均值计算得到权威系数(Cr)来反映专家的权威程度[4]。权威系数≥0.7认为专家权威程度较高[5]。指标筛选标准为:重要性评分均值>3.5,变异系数<2.5,满分率>20%[6]。结合专家意见,对不符合筛选标准的指标进行筛除,对满足筛选标准的指标进行修改后再评,最终当所有指标均满足筛选标准,且专家意见达成统一,则完成指标体系的构建。

2 结果

2.1 文献检索及指标提炼结果

本研究共检索到心理咨询相关中英文文献和法律法规152篇,经过去重、题目摘要和全文阅读筛选后,最终共有19篇文献纳入本研究参考文献池。其中期刊论文13篇[7-19],相关法律法规和标准6篇[20-25]。工作小组从参考文献池中提炼出心理咨询机构、从业人员和培训基地评价指标。心理咨询机构指标主要包括机构资质、基本功能、人员配置、设备设施、房屋和规章制度;心理咨询从业人员指标主要包括执业标准、实习培训和督导经历;培训基地指标主要包括准入标准、师资配置、硬件配置、课程要求和考核标准。工作小组将文献中提炼的指标与北京市实际情况相结合,初步形成三级指标体系,作为制定个人深度访谈提纲的主要依据。

2.2 个人深度访谈结果

2.2.1 访谈对象情况

5名社会心理咨询机构负责人、6名咨询师和1名卫生行政部门主管领导接受个人深度访谈。访谈对象中8人具有硕士研究生及以上文化程度,专业背景包括应用心理学、临床心理学、心理治疗、精神病与精神卫生学等。心理咨询师的从业年限为1~14年,主要学派包括精神分析/精神动力学派以及家庭治疗学派。

2.2.2 初步形成三级指标体系框架

通过对访谈录音文字稿的整理和分析,共形成100个编码,聚类分析共分为三大类,分别是“机构”、“人员”和“培训基地”;词频分析结果显示,“实习”、“督导”和“培训”出现频率较高,“社会服务”、“保险”和“来访者满意度”频率较低。结合既往文献和相关法规条例,共形成包括3个一级指标(机构标准、人员标准、培训基地标准)、13个二级指标(机构标准:注册登记、硬件配置、人员配置、服务配置、制度管理、培训实习见习和督导、社会服务;人员标准:人员资质、继续教育;培训基地标准:准入标准、硬件配置、师资配置、课程配置)以及80个三级指标的标准指标框架。经过专家现场背对背预评价和讨论后,参考实际可操作性,对指标进行筛选和合并,保留3个一级指标、10个二级指标和42个三级指标纳入德尔菲专家咨询问卷。

2.3 德尔菲专家咨询结果

2.3.1 专家积极性

第一轮调查共发放问卷79份,回收有效问卷76份,回收率为96.2%;第二轮调查发放问卷78份(1人提前退出),回收有效问卷65份,回收率为83.3%。两次调查的问卷回收率均高于80%,专家积极程度较好。两轮专家分别有56人(56/76)和30人(30/65)对指标提出了增补、删除及修改意见。

2.3.2 专家一般情况

参与第一轮调查的79名专家中有3人未按时返回问卷,因此有效人数为76人。其中男性29人(29/76),女性47人(29/76),平均年龄(44.0±7.5)岁,具有高级职称者52人(52/76),硕士及以上学历者49人(49/76)。专家的职业以医务人员(37/76)、医疗机构管理者(18/76)及心理咨询机构人员(13/76)为主。专业领域包括精神与精神卫生学(29/76)、心理学(21/76)、公共卫生(17/76)及管理学(9/76)专家的平均工作年限为(17.49±8.21)年,其中心理专业专家的平均工作年限为(17.75±8.27)年(表2)。

表2 专家一般情况Tab.2 Characteristics of experts

2.3.3 专家的权威程度、意见集中程度和离散程度

第一轮调查的专家判断依据Ca为0.82±0.03,熟悉程度Cs为0.78±0.03,权威系数Cr为0.80±0.03;第二轮调查的专家判断依据Ca为0.85±0.02,熟悉程度Cs为0.81±0.02,权威系数Cr为0.83±0.02。两轮函询后各指标的均值、标准差和变异系数的汇总情况详见表3。

表3 两轮德尔菲法各指标专家评分的均值、标准差和 变异系数结果Tab. 3 Mean, standard deviation and coefficient of variation of indictors in two-round Delphi consultants

2.3.4 专家意见协调程度

两轮调查的专家意见协调程度结果详见表4。第一轮调查指标重要性的W系数为0.124,可操作性的W系数为0.084,敏感度的W系数为0.097;第二轮调查指标重要性的W系数为0.095,可操作性的W系数为0.059,敏感度的W系数为0.067。两轮调查各指标W系数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表4 专家意见Kendall协调系数(W)及显著性检验结果Tab.4 Kendall coefficients (W) of expert opinions and significance tests

2.4 心理咨询标准评价指标的确定

德尔菲专家咨询结果显示,第一轮专家咨询问卷共包含3个一级指标、10个二级指标和42个三级指标。根据指标评分(重要性赋值均数>3.50分,CV<0.25,满分比>0.20)和154条专家意见对指标进行了筛选、修改和增补。

针对第一轮调查中的27条三级指标、1条新增二级指标、2条新增三级指标和15条修改表述的三级指标,又开展了包含3个一级指标,11个二级指标和44个三级指标的第二轮德尔菲专家咨询,并根据指标筛选原则及专家意见对指标进行了进一步整理,经专家讨论后新增6个二级指标和相应11个三级指标;修改4个二级指标;完善34个三级指标。最终形成包括3个一级指标、17个二级指标和45个三级指标的评价体系。

3 讨论

本研究首先对行政领导、社会心理咨询机构管理人员及心理咨询师进行个人深度访谈,广泛征询各方面意见,通过对访谈记录进行划线和编码的方式进行定性分析,初步形成北京市社会心理咨询管理规范的三级指标体系。而后选择符合纳入排除标准的专科医院精神科医生、心理治疗师、心理机构管理者和心理咨询师作为专家开展两轮德尔菲专家咨询,专家人数达76人,68.4%的专家具有高级职称,具有一定的代表性及权威性。两轮问卷调查的结果显示专家积极性较好,问卷回收率均>80%,超过50%的专家对指标提出了修改意见。专家权威程度结果表明所选专家对心理咨询领域较为熟悉,判断依据以理论依据和实践经验为主,保证了指标体系的科学性。第二轮调查中各指标的重要性平均分均>3.5分,变异系数均<20%,说明指标的重要性较高。由于指标数目和专家数量较多,两轮专家的协调系数较低,但两次德尔菲专家咨询的专家协调程度较差,考虑可能与专家人数较多、专业背景不同、心理学流派多样以及关注的重点不同有关。本研究在线上咨询的基础上还开展两次线下专家讨论会,对筛选后的指标体系进行专家论证,最终专家达成一致意见,保证了结果的可靠性,并形成由3个一级指标、17个二级指标和45个三级指标构成的北京市社会心理咨询管理规范。

由于本规范只针对北京市的社会心理咨询机构,因此在规范中明确了适用范围,主要适用于参与北京市卫生健康系统的社会心理咨询机构及心理咨询从业人员,并要求咨询机构有能力配合政府完成公众的心理健康教育和科普宣传。对于机构的软硬件要求主要参考《北京市心理咨询服务行为规范》[21]及《北京市心理咨询行业管理办法》[22]的相关要求,同时结合专家意见及北京市实地评估结果进行修订。

本研究的局限性主要有以下三点:(1)由于德尔菲专家咨询纳入的专家人数较多,涉及社会心理咨询机构管理者、心理咨询师、精神专科医院医生、心理治疗师、卫生行政部门领导、高校心理专业教授、方法学专家等多种专业背景,导致专家协调系数较低。但综合考虑指标重要性评分的均值、标准差和变异系数后,可发现专家的一致性较好,并且本研究通过召开线下讨论会的方式对条目进行逐条讨论,最终专家们的意见达成一致;(2)本研究主要基于定性的研究方法进行指标的凝练和整理,因此指标的实际评价效果还需要进行后续验证;(3)由于本研究的调查对象为参与“北京市居民心理健康筛查及心理问题干预”项目的社会心理咨询机构及心理咨询从业人员,因此评价的指标体系只适用于该人群,外省市心理咨询机构的管理规范还需在进行有针对性的研究后方可制定并实行。

本研究利用定性研究方法构建北京市社会心理咨询管理规范的三级指标体系,为评价社会心理咨询机构资质、心理咨询从业人员资质及培训基地资质提供理论依据。后续将在实践中对指标进行不断完善,使其成为可操作性强、特异度高的社会心理咨询管理规范,真正为规范北京市的心理咨询行业的健康发展起到一定促进作用。

猜你喜欢

德尔菲心理咨询咨询
水电工程移民安置独立评估指标筛选及体系构建
德尔菲法构建肿瘤医院ICU患者身体约束评估量表
“割韭菜”的心理咨询行业亟待规范
心理咨询:架一座心灵的彩虹
德尔菲法及其构建指标体系的应用进展
心理咨询广播节目如何保持生命力
服务与咨询
健康咨询
健康咨询
健康咨询